商品参数
| 胎教(修订版) |
| | 定价 | 20.00 |
| 出版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 版次 | 2 |
| 出版时间 | 2015年08月 |
| 开本 | 大32开 |
| 作者 | 七田真 著,蒋蓓 译 |
| 装帧 | 平装 |
| 页数 | 156 |
| 字数 | 83000 |
| ISBN编码 | 9787567539617 |
目录
前言
第1章 育儿始于胎教
1 人的一生取决于胎儿期的环境
2 胎儿接受了母的所有想法
3 一旦发现怀孕……
4 借心电感应与母传递信息
5 母要拜托胎儿两件事
6 母们的报告
第2章 努力生一个健康宝宝
1 介绍胎教书籍的增加
2 值得推荐的胎教方法
3 电磁波的可怕危害
4 自来水的危险
5 母的负面思考会伤害胎儿
6 怀孕期饮食要注意摄取保护物质
7 影响儿童头脑的四大原因
8 重金属危害、矿物质失调
9 怀孕期间的注意事项
第3章 大脑的营养――卵磷脂
1 卵磷脂是胎儿不可或缺的营养
2 卵磷脂是大脑的营养
3 卵磷脂可以促进母子健康
4 卵磷脂的功能
第4章 怀胎十月
1 托马帝斯的发现
2 对胎儿说的话
3 怀孕期间的想象训练
4 胎儿是天才
5 胎儿自己具有消除障碍的能力?
第5章 新分娩法
1 思考分娩方法
2 分娩后要立刻母子同室
3 皮肤感觉可促进成长
4 动物宝宝的皮肤如果得不到刺激,就可能死亡
5 喝母乳长大
6 人格取决于婴儿无意识时代的暗示
7 给新出生宝宝的寄语
8 胎教可以促进语言能力
9 胎教可以培养记忆力的孩子
第6章 胎内记忆
1 什么是胎内记忆
2 记得在胎内看过的书
3 小孩子的胎内记忆
4 小学生的胎内记忆
5 胎教可以培养才华
6 即使宝宝说不记得了……
7 消除不愉快的胎内记忆(心灵创伤)
8 夜晚哭闹源自不愉快的胎内记忆
9 有愉快胎内记忆的孩子是天才型儿童
第7章 母的胎教报告
1 我在半信半疑下开始胎教
2 心想才能事成
3 宝宝如我所愿地出生了
4 我参加了七田老师的胎教讲座
第8章 分娩后的育儿
1 母乳分泌不理想?
2 母乳育儿*理想
3 改变目前错误的营养观
4 恢复传统饮食
5 出生后宝宝立刻学习语言
6 向孩子描述他的未来
7 玩具可以促进孩子的成长
8 宝宝刚出生时的育儿态度决定了孩子的性格
9 宝宝满三个月前的照顾方式
10 母必须具备的四大特性
11 父与孩子
12 培养聪明宝宝的诀窍
在线试读
一、人的一生取决于胎儿期的环境
*近市面上有许多关于胎教的书,这在30年前是难以想像的情况。因为,在30年前,人们认为胎儿根本没有意识和感觉;在出生以前,胎儿根本不被认为是人。
巴顿?怀特被视为美国0岁教育的,当时连他也认为,“新生儿没有思考能力”。因此根本没有人想到胎儿有意识和心智,也没有感觉。大部分人都认为,在母胎内沉睡的胎儿完全没有感觉。然而,如今人们逐渐了解到,母体内的环境人格形成的原点,将对人的一生产生影响。因此人们就更重视胎教的问题。在东方国家,三千年以前就很重视胎教,如今,终于被欧美国家接受了。
撰写《胎儿会学习》的美国语言学者拉夫拉?恩格而也提到,在30年前研究胎儿时,甚至根本不知道有“胎教”这个名词。然而,有些人极其厌恶胎教,他们对于从胎儿期就必须开始教育感到厌恶不已。胎教并不光是指从胎儿时期开始教育而已,虽然也包含了教育的含意,但胎教的意思更加广泛。
胎教的基本思想,就是要在胎儿时期让宝宝充分感受到母爱,改善胎儿的生活环境。因此,人的肉体条件、性格和才华。乃至人格形成都和胎儿期有着极大的关系。
二、胎儿接受了母的所有的想法
以前人们一直认为怀孕三个月的胎儿听不懂话,因此根本无法了解母说的话。但是,胎儿具有无意识。无意识是一种没有意识的巨大潜能,具有极大的情报搜集能力。
无意识的情报回路和意识的情报回路不同,胎儿利用这个情报回路,学习所有的知识。无意识具有惊人的情报搜集能力,还没有学习语言的胎儿可以运用这种情报搜集力学习知识。这些在无意识中得到的为数庞大印象就成为人格形成的背景、材料。这是使人格适应生存条件的自然方法。以前也一直认为人在出生后才开始适应生存环境,其实,在受胎的那一瞬那,就已经开始了。
如果母没有了解到这一点,经常让胎儿感受到压力时,就可能导致难产。孩子出生后,也会经常哭闹,不喝母奶,变成一个让大人伤脑筋的孩子,让母倍感烦恼。相反的,如果母能够了解胎儿的无意识功能,在得知自己怀孕后,就给予孩子充分的爱,就可以培养出一个的宝宝。
在良好胎教下出生的孩子,具有以下6大特点:
1、情绪稳定,经常面带微笑。
2、晚上不会哭闹。
3、富有社交性(不怕陌生)。
4、吸收力很强(学习能力很强)。
5、较早开始说话。
6、右脑发达。
以下,要介绍一篇关于接受过胎教的孩子的报告。
在满月定期检查时,医生和护士都说“这个孩子看起来一点都不像才一个月大,脖子已经很挺了,也很有力”。一个半月时,已经不需要半夜喂奶了。老大每天八点睡觉,他也会配合老大的时间,在八点前后三十分睡觉,早晨五点半到六点半左右起床。他从来不会随便哭闹,会“丫、丫、丫……”地叫我。当孩子的爸爸逗他后,故意躲去厨房。他看不到爸爸后,就四处张望着,叫着“丫、丫、丫……”。
我在一旁看着也吓一跳,就抱着他去找爸爸,说:“他刚才在叫丫、丫、丫呢。嘴里一直叫着丫、丫、丫。”然后把孩子交到他爸爸手里时,他就高兴地露出笑容,叫了一声“丫”。结果,他爸爸说:“我上个星期就已经听到他叫了。”不知道这是不是就是老师说的胎教成果。昨天,我在喂他喝奶时,正在对他说话,他竟然说:“丫、丫、丫……”。
我和我女儿面面相觑,“他刚才说话了耶!”“他是不是说丫、丫、丫?”正当我们在惊讶时,他又再说了一次。我吓了一跳,一边喂时,一边还很兴奋呢!每天的生活都好愉快。连我周围的朋友们也都说我:“你看起来很快乐、很幸福。”
进行胎教后,从新生儿期开始,育儿工作就很愉快。我觉得自己好幸福。
三、一旦发现怀孕……
从医生对你说“恭喜”的那一刻开始,就可以开始胎教。但有人或许会怀疑,两、三个月的胎儿能听得懂妈妈说的话吗?没错,孩子听的懂。怀孕两、三个月的胎儿可以完成了解母说的话和母心里想的事。或许有人会感到讶异,但这是千真万确的事。
人类的智力并不在头脑中,而是在细胞里。因此,甚至有人说:“不是头脑有智力,而是细胞有智力。”随着对基因的研究,人类对基因有了极大的发现。人类是细胞的聚集体,体重六十公斤的人,全身有约六十兆个细胞。除了例外的情况,每一个细胞都带有相同的基因。人都是从一个细胞(受精卵)开始的。一个细胞变成两个,两个变成四个,在不断成倍的分裂过程中,终于造就了一个人。人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具有知性。
一般认为,思考和行动都是在大脑的指令下进行的,但其实在大脑中,发挥作用的是细胞和细胞之间的网路,细胞的功能取决于基因的指令。也就是说,我们必须重新认识到,人类能力的根本并不是大脑,而是细胞具有的基因的功能。一旦了解每一个细胞都有知性后,就不难了解怀孕两、三个月的胎儿虽然还没有形成大脑,就已经“听”得懂母的话的原因了。
研究报告指出,当母对着超音波诊断装置的胎儿说“动一动给妈妈看”时,宝宝真的会动。如果堕胎想要刮除胎儿时,胎儿会逃向子宫深处。由此。也可以感受到胎儿的知性。基因具有消除所有疾病的能力。胎儿细胞的基因完全处于“ON”的状态,胎儿可以充分运用这些基因的情报。但只有在胎儿期可以做到这一点,所以我说,在人的一生中,胎儿是*天才的时期。
因此。我常对孕妇们说,一旦知道自己怀孕后,就要对“宝宝”说:“一定要健康哟!”“一定要自己顺顺利利地出来哟!”至少要对宝宝提出这两个要求。同时,我也告诉孕妇,一旦发现胎儿的疾病,可以要求胎儿靠自己的力量治好疾病。的确有报告指出,胎儿治好了自己的疾病,也治好了母的疾病(例如子宫肌瘤、害喜症状和流产症状等)。
说到胎教,大家都会以为是在胎儿时就要教宝宝学这学那的,其实不然。胎教是培养孩子能够充分运用与生俱来的能力。进行胎教,可以使宝宝从胎儿时就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出生后,个性十分温和,几乎很少哭闹,吸收能力强,记忆力也。
育儿的目标就是要培养身心健康的儿童,提升孩子的人性和能力,对社会有所贡献。在孩子出生后的教育固然重要,但如果母不了解胎儿的心理,但可能伤害胎儿的心,因此,我希望所有母的育儿工作都要从胎教开始。胎儿不仅具有感受力,还有学习能力和记忆力。但是,母必须注意到胎儿的心理成长。
四、籍由心电感应与母传递信息
有一位六岁女孩的母至今仍然为女儿半夜哭闹感到烦恼。半夜哭闹是以为孩子心理有悲伤的回忆。这位母将女儿半夜哭闹的情况写成了以下的报告寄给我――
我女儿已经六岁了,几乎每天晚上都会在熟睡后一个半小时左右开始哭闹。四岁以前,我一直都陪着她睡。每次当她睡觉后,我就再起床去做家事,过了一阵子,她就开始哭了。五岁时,曾经带去医院检查过,但医生认为只不过是晚上哭闹而已并没有其他的问题。
一旦开始哭闹,她就会起来走来走去,或是一直哭个不停。我就开灯把她叫醒,文她为什么哭,她却回答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有哭吗?”第二天问她时,她也完成不记得自己哭过。正当我不知道怎么办时,看到了一本叫《0岁教育》的书,其中谈到,小孩子记得胎儿时的事。我想起来,在我害喜很严重时,我曾经想过不要这个孩子,也说了很多抱怨的话。所以,晚上当女儿在哭时,我就向她道了歉。她说她好难过。我紧紧地抱住她,我告诉她,很庆幸她可以这么健康的成长,告诉她我很爱她,结果,第二天开始,她竟然就不哭了。我真的很惊讶……女儿竟然感受到了我怀孕时的想法。
由此可以知道,胎儿在怀孕两、三个月时,就已经靠心电感应了解了母的想法。
五、母要拜托胎儿两件事
在知道自己怀孕后,妈咪至少要拜托胎儿两件事。**件事,要拜托宝宝“一定要健康地生下来”。第二件事,就是“一定要靠自己的力量生下来哟”。一辈子中,胎儿期是基因*能够发挥力量的时期,通常都可以达到母的要求。
通常,大家都以为分娩是母的事,和胎儿没有太大的关系,但其实不然。胎儿制造副肾皮质刺激荷而蒙的能力是母的十倍,胎儿可以靠脑下垂体的功能调节荷而蒙,对母胎产生作用,决定分娩的时间,控制分娩的进行。
进入怀孕后期,胎儿会大量分泌副肾皮质荷而蒙之一的DAH,流入胎盘后,就会变成雌激素这种女性荷而蒙,引起阵痛,使自供口变软。胎儿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完成这一切,当母拜托胎儿时,宝宝就会有意识地完成这些工作。
胎儿的无意识具有巨大的力量,当母拜托时,就可以充分激发无意识的力量。因此,除了这两件事以外,还可以拜托胎儿出生日期、体重,如果医生说体位不正时,也可以拜托胎儿改正体位。
……
内容介绍
宝宝的未来从怀孕开始,孕妇不但要改善饮食结构,了解自然分娩知识,还要化分娩前的不安慰安心,迎接聪明健康的宝宝。人的一生,取决于胎儿时期的环境。孕妇的不安会影响胎儿的发育,另外卵磷脂使母子更健康。胎教可以培养超记忆的孩子。这些是七田真博士于2004年出版的心事,在台湾引进一年半中再版四次。
作者介绍
七田真,日本岛根县人,1929年出生于中国辽宁大石桥。于2009年4月22日,在东京一家医院过世,享年81岁。
教育学博士,国际右脑开发专家,曾任美国纽波特大学日本分校教育系教授,七田真博士于1958年创立七田教育研究所。50多年来致力于倡导和实践右脑教育的研究、开发和推广,以脑力开发为核心、通过对婴幼儿潜能开发的大量实践、建立起是对心灵、智力、语言、动作、社会性情感和行为习惯的全人格综合教育体系:七田真国际教育。
目前日本有500多所学校采用七田式教学法。七田式教室能将幼儿不可思议的能力巧妙引导出来。但七田式幼儿教育并不是以英才教育或天才教育为目标,而是为了培养孩子拥有一颗体贴他人、充满爱欲与积极性的心,以全人格教育及左脑与右脑平衡的教育为目标。其特征在于才能递减法则理论。在孩子0~6岁之间,每天花三十分钟的时间,藉由游戏的互动培养孩子的资质,这就是七田式幼儿教育理论。他的教育理论还远播美国、东南亚以及韩国等地,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影响。
关联推荐
?育儿始于胎教,为宝宝开拓未来从怀孕开始
?了解怀孕到分娩的各种基础知识
?化解产前焦虑,安度幸福舒心的孕期
?专家传授培育健康又聪明宝宝的诀窍
人的一生取决于胎儿期的环境
母的负面思考会伤害胎儿
卵磷脂使母子更健康
怀孕期间的想象训练
婴儿无意识时代的暗示对人格形成有很大的影响
胎教可以培养记忆的孩子
夜晚哭泣来自不愉快的胎内记忆
描绘宝宝的未来图
孕育生命,启迪心智:科学育儿的早期探索 在生命的最初阶段,从受孕到呱呱坠地,每一个瞬间都蕴含着巨大的潜能与无限的奥秘。这不仅仅是生理上的成长,更是一场心智与情感的悄然孕育。本书旨在为准父母们提供一份全面、科学且富有温情的孕期与早期育儿指南,帮助新手父母们以更积极、更专业的心态,迎接为人父母的全新旅程。 第一部分:孕期准备与身心调适(怀胎十月,筑牢根基) 怀孕的过程充满了喜悦,但也伴随着身体和心理上的巨大变化。如何科学地规划孕期,确保母婴双方的健康,是所有准父母首先需要掌握的知识。 一、孕期营养学的精细规划: 本书将深入探讨孕期营养的“动态平衡”原则。它不再是简单的“多吃补品”,而是强调个体化需求。 前三个月: 重点在于叶酸、维生素的补充,以及如何应对早孕反应,保持均衡饮食结构,为胚胎关键器官发育打下基础。 中三个月(稳健期): 钙质、蛋白质和铁元素的摄入标准。我们将分析市面上常见营养补充剂的实际效用与适用人群,避免盲目跟风。例如,解析不同类型的鱼油对胎儿神经系统发育的精确贡献度。 后三个月(冲刺期): 关注体重增长的健康区间,以及如何通过饮食预防妊娠期糖尿病和高血压。我们将提供一系列简易食谱,确保营养均衡且易于制作。 二、胎儿发育的每周追踪与解读: 我们摒弃了枯燥的医学术语,将复杂的胎儿发育过程转化为直观的图文解析。 从细胞到系统: 详细描述每周胎儿的尺寸、重量变化,并特别标注关键器官(如大脑、心脏、肺部)形成的关键时间点。 “微小里程碑”的记录: 教会父母如何解读B超报告中的关键指标,理解羊水量、胎盘位置的意义,以及何时需要进行额外的产前筛查。 三、准父母的情绪管理与压力释放: 怀孕期间,激素水平的波动常常导致情绪起伏不定。本书提供了一套基于认知行为疗法(CBT)的孕期情绪调适工具。 应对焦虑: 针对常见的“流产恐惧”、“分娩恐惧”以及“产后抑郁前期”的信号识别与自我干预策略。 伴侣的参与: 强调父亲在孕期中的角色定位,提供具体的“孕期任务清单”,让准爸爸从“旁观者”转变为“积极参与者”,共同构建支持系统。 第二部分:胎教的科学理念与实践(心跳的共鸣) 胎教并非要求胎儿学习复杂的知识,而是一个建立亲子连接、刺激感官发育和奠定心理基础的长期过程。本书严格区分“伪科学”与“科学验证的早期刺激”。 一、声音的艺术:不仅仅是音乐 胎儿对声音的感知是建立在母亲的生理环境之上的。 母体内的声景: 解释胎儿如何首先识别母亲的心跳、呼吸和消化声,以及这些声音对建立安全感的重要性。 外部声波的选择性: 探讨特定频率的古典音乐(如巴洛克音乐的节律)对促进胎儿听觉皮层发育的潜在影响,同时警示过大音量和不恰当的声波刺激的风险。我们侧重于“共情式聆听”,即父母在放松状态下与胎儿的交流。 二、触觉与律动:肌肤之下的交流 触觉是胎儿最早发展起来的感觉之一。 “抚摸语言”: 教授孕晚期父母如何通过轻柔的腹部按摩,建立非语言的沟通模式。例如,轻轻拍打某一区域,等待胎儿的踢动回应,形成初步的“你来我往”。 韵律与运动: 介绍孕期适合的温和运动(如孕妇瑜伽或散步),强调规律的身体律动对胎儿前庭觉系统(平衡感)的早期刺激作用。 三、视觉与想象力的萌芽: 尽管子宫内光线微弱,但胎儿对强光的反应是明确的。 温和的光照实验: 介绍如何安全地使用手电筒进行简单的“光照游戏”,激发胎儿的好奇心。 语言环境的塑造: 强调孕期父母的日常交谈内容与语调对胎儿语言敏感度的影响。父母的积极、乐观的表达,构成了胎儿接触的第一个“语义世界”。 第三部分:分娩准备与产后衔接(新生的仪式) 从子宫到外部世界的转变是生命中最剧烈的过渡。充分的准备能有效降低分娩的恐惧感。 一、科学的分娩计划制定: 疼痛管理的选择: 详细对比无痛分娩、拉玛泽呼吸法、水中分娩等不同方式的利弊和适用条件,帮助父母根据自身情况做出知情选择。 分娩计划书的实用性: 不仅是记录愿望,更是与医疗团队沟通的桥梁。指导父母如何清晰地表达对干预措施的偏好。 二、新生儿护理的基础技能速成: 本书在理论介绍后,立刻转向实操层面,教授父母如何在产前就建立起护理的肌肉记忆。 正确的抱姿与安抚技巧: 模仿新生儿的生理需求,教授如何通过“第五种感觉”(本体感受)安抚哭闹的宝宝,如包裹、侧卧安抚等。 母乳喂养的早期挑战: 坦诚面对“乳头混淆”、“涨奶疼痛”等常见问题,提供基于国际认证哺乳顾问(IBCLC)标准的实用技巧,强调早期建立正确衔接的重要性。 三、从“二人世界”到“三口之家”的过渡: 新手父母学院系列强调,育儿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家庭结构的重塑。 睡眠周期的适应: 科学解读新生儿的睡眠模式,提供“安全睡眠环境”的设置标准,避免不必要的焦虑。 社会支持网络的构建: 指导父母如何主动寻求社区资源、月嫂或育儿支持小组的帮助,认识到“寻求帮助”是成熟父母的标志,而非失败的证明。 本书致力于用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温暖的同理心,陪伴每一位准父母,让孕期成为一段充实、有准备且充满期待的生命旅程。我们相信,最好的胎教,源于父母自身的平静、知识的储备以及对新生命无条件的爱意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