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草莓栽培关键技术 种植业精品图书 果树农药使用简表 病虫害防治技术教材 果树病虫害防

图说草莓栽培关键技术 种植业精品图书 果树农药使用简表 病虫害防治技术教材 果树病虫害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草莓栽培
  • 果树种植
  • 农药使用
  • 病虫害防治
  • 农业技术
  • 种植技术
  • 果树病虫害
  • 农业科普
  • 园艺
  • 果树栽培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纳卓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ISBN:9787109152298
商品编码:25603220415
丛书名: 图说草莓栽培关键技术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0-12-01

具体描述


商品参数
图说草莓栽培关键技术
              定价 12.00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版次 1
出版时间 2010年12月
开本 12k
作者  
装帧 平装
页数 0
字数 107000
ISBN编码 9787109152298


目录

前言  
一、新优品种  
(一)国外引进品种  
1.鲁旺  
2.全明星  
3.卡麦罗莎  
4.托泰姆  
5.达赛莱克特  
6.三星  
7.美香莎  
8.香绯  
9.大将军  
lO.草莓王子  
11.弗杰尼亚  
12.甜查理  
13.丰香  
14.鬼怒甘  
15.宝交早生  
16.章姬  
17.红颊  
18.枥乙女  
19.幸之香  
(二)国内品种  
1.红实美  
2.公四莓1号  
3.红丰  
4.童子1号  
5.明晶  
6.春星  
二、日光温室草莓栽培技术  
(一)日光温室的设计与建造  
1.设计  
2.建造  
(二)日光温室草莓栽培管理技术  
1.草莓的生物学特性  
2.育苗  
3.定植  
4.定植后至保温前管理  
5.扣棚后管理  
6.采收及采后处理  
7.主要问题及对策  
三、塑料大棚草莓栽培技术  
(一)塑料大棚的建造  
1.竹结构塑料大棚  
2.钢筋焊接结构大棚  
3.钢筋水泥预制件大棚  
(二)塑料大棚草莓栽培管理技术  
1.育苗  
2.定植  
3.冬前管理  
4.扣棚保温  
5.扣棚后管理  
6.采收  
四、矮墙半拱暖棚草莓栽培技术  
(一)矮墙半拱暖棚的建造  
1.土墙或装土编织袋  
2.立柱  
3.拱杆  
(二)矮墙半拱暖棚草莓栽培管理技术  
1.品种选择  
2.定植  
3.定植后保温前管理  
4.保温  
5.保温后管理  
6.采收  
五、露地草莓栽培技术  
(一)栽培形式  
(二)品种选择  
(三)整地做畦  
(四)定植  
1.定植时期  
2.密度  
3.定植方法  
(五)冬前管理  
(六)春季管理  
(七)采收  
六、病虫害防治  
(一)侵染性病害  
1.蛇眼病  
2.炭疽病  
3.白粉病  
4.灰霉病  
5.V形褐斑病  
6.红中柱根腐病  
7.细菌性角斑病  
(二)虫害  
1.二斑叶螨  
2.朱砂叶螨  
.............


内容介绍
本书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设施和露地草莓栽培的关键技术环节,包括草莓新优品种、温室建造、栽培模式、水肥管理、环境调控、病虫防治等技术内容。重点介绍了新品种、新的科技推广成果(配方施肥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创新栽培模式与技术、菜农实践经验与技术等。本书可供广大草莓生产者、农资商、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和农业院校师生阅读、参考。


《高效草莓种植指南:从播种到采摘的全方位解析》 一、前言 草莓,以其鲜艳的色彩、甜美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作为一种经济效益显著的经济作物,草莓的种植近年来持续升温。然而,想要种出优质高产的草莓,并非易事。从品种选择、土壤准备,到病虫害的有效防治、采摘后的管理,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丰富的经验和科学的知识。本书旨在为广大草莓种植者,无论是新手还是有一定经验的农户,提供一套全面、系统、实用的种植指南,帮助您掌握草莓栽培的关键技术,规避常见误区,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二、草莓品种的选择与繁育 选择适宜的草莓品种是成功种植的第一步。不同的品种在适应性、抗病性、产量、果实品质等方面差异显著。 1. 品种分类与特性介绍: 早熟品种: 如“丰香”、“全明星”等,上市早,但产量相对较低,果实较小。适合追求早期上市效益的种植户。 中熟品种: 如“红颜”、“甜查理”等,产量较高,果实较大,品质优良,是目前市场上的主流品种。 晚熟品种: 如“卡姆”、“信德”等,成熟期晚,但产量稳定,适合作为后熟品种,延长市场供应期。 特殊功能品种: 如“四季草莓”系列,具有多次开花结果的特性,但对管理要求较高。 新品种的引进与试验: 关注国内外最新育成、在当地表现优异的品种,通过小范围试验,筛选出最适合本地气候、土壤和市场需求的品种。 2. 品种的选择依据: 市场需求: 了解当地市场对草莓品种的偏好,包括对果实大小、颜色、口感、香气、耐贮运性等方面的要求。 气候条件: 选择能够适应当地年平均气温、极端温差、光照时长、降雨量等气候特点的品种。 土壤条件: 考虑品种对土壤酸碱度(pH值)、肥力、排水性的适应能力。 抗病性: 优先选择抗病虫害能力强的品种,可以有效降低农药使用量,保证产品安全。 栽培模式: 根据是露地栽培还是设施栽培(如大棚、温室),选择不同适应性的品种。 3. 草莓的繁育技术: 营养繁殖: 草莓主要通过匍匐茎(runner)进行无性繁殖,这是最常用、最简便的繁殖方式。 母株选择: 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结果性状优良的母株,在开花前和花期停止摘除花序,以集中养分供给匍匐茎的生长。 匍匐茎的诱导与生根: 适时修剪掉过多的匍匐茎,保留2-3条健壮的匍匐茎。当匍匐茎发出不定根时,及时进行假植或定植。 分株繁殖: 对于未形成匍匐茎或匍匐茎生长不良的植株,可以采用分株法繁殖。 组织培养: 适用于规模化、标准化繁育脱毒种苗,能有效培育无病毒、生长一致的种苗。本书将重点介绍营养繁殖技术,并简要提及组织培养的优势。 三、优质草莓园的建设 一个优良的种植环境是草莓高产稳产的基础。 1. 选址原则: 光照充足: 选择朝阳、避风、排水良好的地块。 水源方便: 灌溉用水水质良好,无污染。 交通便利: 便于运输、施肥、打药和产品销售。 土壤肥沃: 原生土壤肥力较高,或经过改良后肥力良好。 避免连作: 避免在种植过茄科、葫芦科等作物地块上种植草莓,以降低病虫害风险。 2. 土壤准备与改良: 深耕细作: 提前深翻土壤,深翻深度一般在20-30厘米,充分晾晒,打破土壤板结。 土壤消毒: 针对常见的土传病害,如炭疽病、白绢病等,可采用药剂(如石灰氮、多菌灵等)或高温(如太阳能消毒)进行土壤消毒。 基肥施用: 结合深翻,施入腐熟的有机肥(如牛粪、羊粪、堆肥等),每亩施用量根据土壤肥力而定,一般为2000-4000公斤。同时,可配合施用适量的磷肥和钾肥。 调整土壤pH值: 草莓适宜在pH值为5.5-6.5的微酸性土壤中生长。根据土壤检测结果,若土壤偏碱,可加入硫磺粉或硫酸铝;若土壤偏酸,可施用石灰。 起垄栽培: 采用起垄栽培,垄高15-25厘米,垄距根据种植密度确定。起垄有利于排水、透气,减少病害发生,方便管理。 3. 栽培模式的选择: 露地栽培: 成本较低,适合大面积推广。但受气候影响较大,产量和品质波动性强。 设施栽培(大棚、温室): 能够有效控制温湿度,延长生产周期,提高产量和品质,减少病虫害。是当前草莓生产的主流模式。 塑料大棚: 成本适中,保温、保湿效果较好。 连栋温室: 自动化程度高,环境控制精确,产量和品质最有保障,但成本也最高。 无土栽培: 如基质栽培、水培等,能有效解决土壤病害问题,节省土地,但对技术要求高,成本也较高。 四、草莓的定植与田间管理 定植是草莓种植的关键环节,科学的管理能够确保植株健壮生长。 1. 定植前的准备: 种苗选择: 选择根系发达、无病虫害、芽眼饱满的健壮种苗。 种苗处理: 定植前,对种苗进行假植,促使其生根。剔除病苗、弱苗,并对根系进行消毒(如用甲基托布津、百菌清等药剂浸泡)。 栽植深度: 栽植时,将种苗的“心叶”(顶芽)留出土面,避免过深或过浅。过深易腐烂,过浅易干枯。 2. 定植时间与密度: 定植时间: 一般在秋季(9月下旬至10月中旬)进行定植。设施栽培可根据市场需求适当调整定植时间。 定植密度: 根据品种特性、土壤肥力、栽培模式等因素确定。一般株距20-30厘米,行距30-40厘米。双行种植或多行种植时,要注意留出操作通道。 3. 水分管理: 定植缓苗期: 保持土壤湿润,促进根系生长,但不可积水。 生长期: 根据土壤湿度、天气情况和植株生长状况,及时进行灌溉。一般采用滴灌或漫灌,避免将水直接喷到叶片和果实上,以减少病害发生。 开花结果期: 需水量增加,要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但同时也要注意排水,避免高温高湿环境。 成熟期: 适当控制水分,有利于提高果实硬度和风味。 4. 肥水管理: 基肥: 上述土壤准备环节已详述。 追肥: 萌芽期: 以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促进枝叶生长。 花期: 以磷钾肥为主,配合硼、锌等微量元素,提高坐果率和果实品质。 果实膨大期: 增施磷钾肥,促进果实发育。 施肥方式: 提倡测土配方施肥,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植株需求,科学施用化肥和有机肥。采用穴施、追施或随水施用等方式。 叶面肥: 在关键生长期,可喷施生长调节剂、海藻酸、腐殖酸等叶面肥,补充营养,增强植株抗逆性。 5. 温度与湿度管理(设施栽培): 温度: 草莓生长适温为15-25℃。开花结果期适宜温度为20-25℃。夜间温度宜低于白天10℃左右。要根据不同生长阶段,通过通风、覆盖、揭膜等方式调控棚内温度。 湿度: 相对湿度以60-70%为宜。过高易导致病害,过低影响生长。要注意通风换气,适时放风。 6. 整枝修剪: 去除匍匐茎: 在植株生长初期,及时剪除多余的匍匐茎,集中养分供给主蔓和果实。 疏除老叶、病叶: 及时清除植株下部老化、发黄、发病的老叶,保持通风透光,减少病害传播。 摘除弱小花序: 疏除过早、过小、畸形的は花序,保证优势花序的生长。 抹芽: 对于部分品种,为了集中养分,可进行抹芽,保留健壮的芽眼。 五、草莓病虫害的绿色防控 病虫害是影响草莓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本书提倡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绿色防控理念。 1. 常见病害及防治: 炭疽病: 症状表现为叶片、果实、茎部出现黑色病斑,严重时导致植株死亡。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轮作,加强田间卫生,及时清除病残体。 生物防治: 喷施生物农药,如多抗霉素、枯草芽孢杆菌等。 化学防治: 在发病初期,喷施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灰霉病: 果实、花瓣、叶片上出现灰褐色霉状物。 农业防治: 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保持通风透光,降低湿度。 化学防治: 在花期和果实发育期,喷施70%甲基异噻唑啉酮1000倍液,或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2000倍液,或速克灵1500倍液。 白粉病: 叶片、花、果实上覆盖一层白色粉末。 农业防治: 摘除病叶,改善通风。 化学防治: 喷施10%苯醚甲环唑乳油2000倍液,或40%腈菌唑EC1500倍液,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连作障碍引起的根腐病、萎蔫病等: 重点在于土壤消毒、轮作、选用健康种苗。 2. 常见虫害及防治: 蚜虫: 聚集在嫩叶、嫩茎上吸食汁液,传播病毒。 农业防治: 释放天敌(如瓢虫),清除田间杂草。 生物防治: 喷施生物农药,如苦参碱、印楝素等。 化学防治: 喷施2.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或40%乐斯本乳油1500倍液。 红蜘蛛: 在叶片背面吸食汁液,导致叶片失绿、变黄、脱落。 农业防治: 及时清除病叶,保持田间湿度。 生物防治: 捕食螨等。 化学防治: 喷施40%联苯肼酯悬浮剂2000倍液,或20%哒螨灵乳油1500倍液,或阿维菌素1000-1500倍液。 蛞蝓、蜗牛: 啃食叶片、果实,造成产量损失。 物理防治: 设置障碍物,如铜带、硅藻土等。 化学防治: 施用灭螺剂。 3. 绿色防控技术: 选用抗病品种。 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抗病性。 轮作倒茬,减少土传病害。 生物防治: 保护和利用天敌,使用生物农药。 物理防治: 黄板诱杀,防虫网等。 合理使用化学农药: 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规范,选择低毒、高效、低残留的农药,注意交替用药,避免产生抗药性。 六、草莓的采摘与采后处理 掌握正确的采摘方法和采后处理技术,能最大限度地保证草莓的品质和延长货架期。 1. 适时采摘: 成熟度判断: 当果实大部分着色,果肉变软,有明显香气时,即可采摘。根据市场需求,可分为八成熟、九成熟、全成熟等。 采摘时间: 宜在早晨露水干后进行,此时果实含糖量高,不易损伤。 采摘方法: 用手指捏住果柄,轻轻向上提起,或用剪刀剪下果柄,避免损伤果实。 2. 采摘后的预冷与分级: 预冷: 采摘后的草莓应尽快进行预冷,降低果实温度,抑制呼吸作用,延缓衰老,延长保鲜期。可在冷藏库中进行,温度一般控制在0-4℃。 分级: 根据果实大小、色泽、成熟度、有无损伤等标准进行分级,以便于包装和销售。 3. 包装与贮藏: 包装材料: 选择透气性好、不易破损的包装材料,如泡沫盒、纸盒、塑料盒等,并在包装内衬以保鲜膜或吸水垫,减少水分蒸发和抑制微生物生长。 包装方式: 采用单层或双层摆放,避免果实之间挤压。 贮藏条件: 草莓适宜的贮藏温度为0-2℃,相对湿度为90-95%。在适宜条件下,可贮藏7-14天。 七、总结 草莓的种植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本书从品种选择、园地建设、田间管理,到病虫害防治、采摘采后处理,对草莓栽培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希望本书能够成为您草莓种植道路上的得力助手,助您实现丰收的喜悦和经济的成功。在实际操作中,还需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不断学习和创新,才能在竞争激烈的草莓市场中脱颖而出。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我甚至觉得有些章节的内容可以单独成册。比如,关于草莓授粉的细节,它就讲得非常深入,从不同授粉方式的优缺点,到如何通过人工辅助授粉来提高坐果率,这些都是我之前从未接触过的知识。而且,它还提到了草莓采摘和采后处理的技巧,这对于提高草莓的市场价值至关重要。这本书就像一个全能的草莓种植指南,几乎涵盖了从种植到销售的每一个环节,让我受益匪浅。

评分

这本书的编排也非常人性化。它将内容分成了几个大的章节,每个章节下又细分了很多小节,便于读者查找和学习。而且,它的语言风格也非常亲切,读起来就像在和一位经验丰富的农技专家交流一样。我非常喜欢它在讲解过程中,穿插的一些“小贴士”或者“注意事项”,这些往往是书本上不会强调,但却在实际操作中非常重要的细节,能帮助我少走很多弯路。

评分

我之前买过一些种植方面的书,但很多都写得晦涩难懂,或者过于理论化,根本不适合我这样的实践者。而《图说草莓栽培关键技术》则完全不同,它的语言通俗易懂,没有太多专业术语,即便是初学者也能轻松理解。而且,它的条理非常清晰,结构也很合理,阅读起来一点都不费劲。我尤其喜欢它在介绍某个技术点时,会先说明其重要性,然后再详细讲解操作步骤,并配以图例,这样我能很快地掌握要点,并且知道该怎么做。

评分

这本书绝对是我的救星!作为一个新手草莓种植者,我之前尝试过几次,但总是收效甚微,要么长得不好,要么病虫害肆虐,真是让人沮丧。这次,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入手了《图说草莓栽培关键技术》,没想到它给了我巨大的惊喜!首先,这本书的“图说”二字绝不是噱头。里面的插图非常清晰、详细,而且恰到好处地解释了每一个步骤。比如,在讲到育苗时,不仅仅是文字描述,还有各种形态的幼苗图片,让我能清楚地分辨出哪些是健康的,哪些可能存在问题。而且,对于移栽时的株距、深度,也都有图示,这比干巴巴的数字描述要直观太多了。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深度和广度都让我印象深刻。它不仅涵盖了草莓栽培的各个方面,还对一些关键的技术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例如,在讲到草莓的越冬管理时,它就详细介绍了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的越冬方式,以及如何根据天气情况进行调整。我之前对这些细节了解不多,但通过这本书的学习,我才意识到这些看似微小的环节,对草莓的来年产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评分

这本书的另一个优点是它的实用性和操作性。它不是纸上谈兵,而是真正从实际种植需求出发,提供了大量经过实践检验的技术。比如,在讲到草莓的整形修剪时,它不仅仅是教你如何剪,还详细说明了为什么这样剪,剪后会带来什么效果,以及不同品种、不同生长阶段的修剪方法。我根据书里的指导,实际操作了一下,发现效果真的很明显,草莓植株生长得更健壮,果实也更饱满。

评分

我一直对草莓种植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总是缺乏系统的指导。直到我翻阅了《图说草莓栽培关键技术》,我才感觉自己走上了正确的轨道。这本书不仅在技术层面给了我极大的帮助,更重要的是,它点燃了我进一步深入学习和实践的热情。我深刻地认识到,科学的种植方法才是保证丰收的关键。这本书就像一位良师益友,陪伴着我不断成长,让我的草莓种植之路更加顺畅。

评分

这本书的“关键技术”也名副其实。它没有泛泛而谈,而是精准地抓住了草莓栽培的几个核心环节。从品种选择的细致分析,到土壤改良的科学方法,再到水肥管理的精准调控,每一个环节都提供了具体可行的操作指南。我特别欣赏它关于“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理念,并没有强求所有人都用一种模式,而是鼓励读者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例如,在讲授病虫害防治时,它不仅列举了常见的病虫害,还详细介绍了它们的发生规律、危害症状,以及针对性的物理、生物和化学防治措施,并且会给出不同时期、不同病情的推荐用药和剂量,非常实用。

评分

总而言之,这本书对于任何想要从事草莓种植或者已经有一定种植经验的人来说,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宝藏。它不仅提供了扎实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了我如何将这些知识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我现在对草莓种植充满了信心,并且迫不及待地想把书中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我的实践中,期待着我的草莓能够结出累累硕果。

评分

我尤其要提一下这本书在病虫害防治方面的介绍,这简直是我的“救命稻草”。之前我总是为草莓的各种病虫害头疼,用药不对症,或者用量不合适,效果都不理想,有时还会对植株造成伤害。这本书提供了一个非常系统的病虫害防治体系,从预防为主,到早期识别,再到精准用药,每一个环节都讲得很到位。我特别喜欢它在“果树农药使用简表”这一部分,清晰地列出了各种常用农药的适用范围、作用机理、安全间隔期等关键信息,这对于我合理、安全地使用农药至关重要。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