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地理的故事(插图·中文导读英文版)
定价:49.5元
作者:(美)房龙 著,王勋 等编译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3-01
ISBN:9787302267379
字数:627000
页码:49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目录
1.我们生活的世界还生活着其他人
2.“地理”一词的定义以及我将在本书中如何使用它
3.行星:它的习性、风俗以及举止
4.地图。常简洁的一章但却描述了一个庞大而吸引人的话题。关于人们慢慢学会了如何在这个行星上找到路线的几点观察
5.季节以及它们是怎样变化的
6.想想这个星球上的小块旱地,为什么其中一些被称为洲,而另外一些却不是
7.关于欧洲的发现以及生活在那里的人们
8.希腊,东地中海的岩石岬角,连接古老亚洲和新兴欧洲的桥梁
9.意大利,它的地理情况使它一旦时机成熟就能充当海上霸主或陆上霸主的角
10.西班牙,洲和欧洲碰撞处
11.法国,拥有想要的一切的国家
12.比利时,纸片缔造的国家,除了内部和谐,拥有一切
13.卢森堡,历史奇迹
14.瑞士,高山上的国家,拥有的学校和团结的国民——讲四种不同的语言
15.德国,建立得太晚的国家
16.奥地利,一个不受人重视的国家,除它不再存在
17.丹麦,在某些方面是小国胜过大国的典范
18.冰岛,北冰洋中有趣的政治实验室
19.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瑞典王国与挪威王国的领地
20.荷兰,北海岸堤上的沼泽,它却变成了一个帝国
21.大不列颠,荷兰海岸线外的一个岛屿,为全人类1/4的人口谋幸福
22.俄罗斯,其地理位置让人难以断定它是欧洲的一部分还是亚洲的一部分
23.波兰,遭受作为走廊之痛的国家,而现在却拥有自己的走廊
24.捷克斯洛伐克,《凡尔赛和约》的产物
25.南斯拉夫,《凡尔赛和约》的另一个产物
26.保加利亚,巴尔干国家中健全者,因爱好收集蝴蝶的国王在世界大战中押错了宝而自食其果
27. 罗马尼亚,拥有石油和皇室的国家
28.匈牙利,及它的那些遗物
29.芬兰,另一个通过智慧和勤奋战胜恶劣自然环境的例子
30.亚洲的发现
31.对于世界其他地方而言,亚洲意味着什么
32.中亚高地
33.亚洲西部大高*
34.阿拉伯,何时是亚洲的一部分,何时又不是
35.印度,自然和人类同时在从事大规模生产的地方
36.占据另一个南亚太半岛的缅甸、泰国、安南以及马六甲
37.中国,东亚大半岛
38.朝鲜、蒙古
39.日本帝国
40.菲律宾,墨西哥的古老辖地
41.荷属东印度,尾大不掉
42.澳大利亚,大自然的养子
43.新西兰
44.太平洋上的岛屿,在那里,人们既不辛勤工作,也不会胡扯,却同我们一样地生活着
45.洲,矛盾与对立的大陆
46.美洲,幸运之洲
47.新世界
内容提要
《地理的故事》是世界地理著作中的经典,是一部以通俗的手法描写以人的活动与发展为中心的世界地理巨著,是一本关于“人”的地理书。在简要介绍地理的基本知识之后,房龙分别讲述了世界各地的地理环境,着重分析地理对国家或地区的历史演变、民族性格的形成、地缘政治等的影响:阐释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生活于其中的人们只有合作才能和平而有序。小小的巴尔干总是刀光剑影,而广袤的西伯利亚却宁静祥和;丹麦人喜欢静谧书斋,而西班牙人则热衷于海外探险;国土狭小的瑞士一贯秉承中立,而日本近代疯狂地向外扩张……难道国家性格、民族特性真的与国家地理有关?或许本书会给出一些答案。
该书自出版以来,一直畅销至今。无论作为通俗的世界地理读本,还是作为语言学习的课外读物,本书对当代中国的读者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为了使读者能够了解每章内容概况,进而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水平,在段故事的开始部增加了中文导读。为了读者更好地理解书中内容,在部分章节中加入了插图。
......
........我非常关注“插图”的质量和作用。对于任何关于“地理”的读物来说,如果缺乏高质量的视觉辅助,那么其展现力都会大打折扣。地理本身就是一门视觉艺术,山脉的起伏、气候带的分布、文明的扩张路径,都需要通过地图、剖面图、卫星图像等直观形式来呈现。我期待这里的插图不仅仅是简单的配图,而是能够起到“解释”作用的工具。例如,一张清晰的全球气候带分布图,比大段文字描述要有效得多;一张展示火山喷发形成过程的动态插图,远比干巴巴的定义更能让人印象深刻。如果这些插图能够与中英双语的文本内容精准对应,甚至在关键的技术术语旁提供视觉参考,那么这本书的教学价值将倍增。这不仅能帮助那些视觉型学习者更好地吸收信息,也能让语言学习者通过图像来辅助理解那些陌生的英文专业词汇,构建起“图像-概念-外语表达”之间的稳定连接,这是一种非常高效的多感官学习路径。
评分这本书的定位似乎很明确地指向了“青少”读者,但从我这个“老读者”的角度来看,这恰恰证明了其内容的质量和可读性极高。优秀的启蒙读物,往往是最好的入门教材,因为它们懂得如何用最简洁、最引人入胜的方式去解释最复杂的事理。我猜想,这本书一定避免了那种晦涩难懂的学术腔调,而是采用了更具故事性、更富画面感的笔触来讲述“地理的故事”。想象一下,将板块构造学说,描述成地球母亲漫长而缓慢的“呼吸与拉伸”;将洋流的形成,比喻成一场全球范围内的“热量搬运接力赛”。如果它能成功地将这些科学事实转化为生动的故事场景,那么它对青少年的吸引力是毋庸置疑的。而对于我们成年人来说,这种经过提炼和美化的叙事,恰恰可以帮我们“洗去”多年来学习旧知识时积累的刻板印象,重新以一种新鲜、直观的视角去审视我们熟悉又陌生的地球。它提供的不是知识点,而是一种探索世界的思维框架,这才是最有价值的馈赠。
评分读完介绍,我立刻被那种“双语”和“中英对照”的配置所吸引。这简直是为我们这种既想巩固英语能力,又不想在理解复杂概念时被语言障碍绊住脚的成年学习者量身定制的福音。很多时候,学习外语的瓶颈就在于找不到既专业又贴近日常语境的材料,而历史地理这种带有大量专有名词和描述性语言的主题,恰恰是最好的“试金石”。我设想的阅读过程是这样的:先快速浏览中文导读,掌握核心概念的脉络,然后立刻切换到英文原文,去体会那种地道的表达方式,比如如何用精准的词汇描述冰川的侵蚀力,或者如何用富有感染力的句子描绘沙漠的壮阔。这种即时的对照,能够让我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吸收地道的英语表达,而不是死记硬背孤立的词汇。更重要的是,能够直接对比翻译的差异,有时候翻译会为了简洁而牺牲细节,而原汁原味的英文叙述,往往能带来更丰富、更立体的画面感。这种学习模式,无疑比单纯的教科书更具趣味性和实战性,它让学习变成了一种探案解谜的过程,每解决一个知识点,都能感受到自身语言能力的同步提升。
评分这套书的书名看起来就充满了吸引力,光是“地理的故事”这几个字,就让人联想到那些波澜壮阔的地球变迁史诗,以及隐藏在地图背后的那些引人入胜的人类文明足迹。我一直觉得,地理不单单是枯燥的经纬度和山川河流的名称堆砌,它更像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星球的“自传”。想象一下,翻开书页,就像是坐上了时光机,亲眼目睹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是否与地质构造的科学解释交织出奇妙的火花,或者跟随古老的航海家,感受他们面对未知海洋时的敬畏与勇气。我特别期待那种能将宏大的地质时间尺度,与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气候、资源分配、乃至文化差异联系起来的叙述方式。如果这本书能做到这一点,将那些看似分散的知识点串联成一幅完整的世界图景,那它就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而是一次精神上的环球旅行,让人在理解了“为什么世界是现在这个样子”的同时,也能对未来产生更深层次的思考。这种融合了历史、科学与人文关怀的叙事,无疑是阅读体验的至高境界,能极大地拓宽一个人的认知边界,让人不再只是被动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去探索和提问。
评分从另一个角度看,一本优秀的双语读物,其最终目的应该不只是语言上的“对等”,更应该是文化层面的“互译”。地理,是塑造民族性格和文化习俗的最基本环境因素。我希望这本书在讲述全球地理奇观的同时,也能巧妙地融入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是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出他们独特的生存智慧和文化传统的。例如,在讨论季风气候时,能否顺带提及亚洲农民如何将对雨水的依赖,融入到他们的宗教信仰和节日习俗中?这种“由物及人”的叙事,能够让读者感受到地理的温度,理解为什么不同的人们会发展出不同的生活方式。如果这本书能真正做到将地球的物质形态与人类的精神世界进行有效的连接与互译,让读者在学习英文的同时,也领悟到一种更具同理心和全球视野的“世界观”,那么它就超越了一般的科普读物,成为了一本真正有厚度和深度的优秀作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