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简介 | |
| 本书分为英汉汉英两部分,英汉部分收常用英语词汇,提供音标、词性、释义、例句、搭配、同义词、反义词、派生词、辨析、用法等,全书例证丰富,贴近*国读者实际语言环境,对英语学习者使用、掌握英语语言运用有极大帮助;汉英部分以汉字为首,下设汉语词语,英文释义简明贴切,收入了成语、谚语及大量新词,对学习者翻译和写作有极大的帮助。 |
| 目录 | |
| 出版说明Preface 1 凡例Guide to the Use of the Dictionary 3 略语表Abbreviations Used in the Dictionary 5 英汉词典正文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1-492 汉英词典正文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493-971 汉语拼音音节索引Phonetic Index 972 |
|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 商品名称: | 英汉汉英词典(全新双色版) (收词新:具有时效性; 功能全:注重语言应用; 用途广:查阅、翻译和写作的好帮手。) |
| 作者: | 李德芳,覃竹 著作 李德芳,覃竹 编者 著 [编者]李德芳,覃竹 编 |
| 市场价: | 69.8元 |
| ISBN号: | 9787557900168 |
| 出版社: | 四川辞书出版社 |
| 商品类型: | 图书 |
|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
| 随书附赠:见“新书附件”文件夹 | ||
| 装帧:精装 | 开本:其他 | 语种:中英双语 |
| 出版时间:2016-01-01 | 版次:2 | 页数:996 |
| 印刷时间:2016-01-01 | 印次:4 | 字数:1561000 |
| 作者简介 | |
| 李德芳,西华大学外语系教授,为英语学习者编写出版过多部英语类字词典,如《英汉小词典》、《50000条英汉汉英词典》、《大学英汉词典》、《大学英语实用语法教程》等,均获得市场和读者的认可。 |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那全新的双色印刷,在如今这个充斥着单调黑白页面的时代,简直像一股清新的风。翻开书页,那种舒适的阅读体验是即刻就能感受到的,纸张的质感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显示出一种扎实的品质感,而不是那种轻飘飘的廉价感。李德芳先生作为主编,想必是倾注了不少心血,从词条的排版到整体的布局,都透着一股严谨又不失亲和力的匠人精神。尤其是那双色设计,高亮和辅助信息的区分得非常到位,使得查找效率一下子就上去了,对于需要快速定位的读者来说,这绝对是一个巨大的加分项。我记得我过去用的一些老旧词典,查找起来常常是雾里看花,但这本书的版式设计,仿佛是为现代快节奏的学习者量身定制的,每一个细节都在默默地告诉你:“我是为你高效学习服务的。” 这种用心,从封面到内页的每一个字里行间都能体会出来,让人在捧读时,不仅仅是在学习,更是一种享受。
评分这本书的实用性简直超出了我的预期,我主要关注的是它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尤其是在处理那些地道的、日常口语和书面语中的“灰色地带”词汇时。很多号称权威的词典,在面对新出现的网络用语或者特定的行业术语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但这本书的词条更新和释义的精准度,让我感到非常惊喜。它不仅仅是简单地提供一个中文或英文的对应翻译,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丰富的例句和语境分析,这对于我们这些非英语母语的学习者来说,简直是醍醐灌顶。我前段时间在翻译一份技术文件时,遇到了几个非常棘手的动词搭配,翻阅了手边好几本词典都不得要领,最后在这本“全新双色版”里找到了最贴切、最符合上下文语境的解释。这种深度和广度兼备的词汇覆盖,使得它不再是一个冷冰冰的工具书,而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语言导师,随时在你身边指导。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从事笔译工作的人士,我对词典的“互译”功能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特别是英译汉和汉译英之间的平衡。很多词典在这两方面会有明显的偏颇,比如侧重于英译汉时,给出的中文释义过于书面化,缺乏口语的灵活性,或者反过来,在汉译英时,提供的英文翻译往往是僵硬的、不自然的“中式英语”。然而,李德芳先生这部作品的精妙之处就在于它展现出了一种罕见的双向流畅性。它似乎深谙东西方语言思维的差异,在提供翻译的同时,会潜移默化地引导读者理解背后的文化和思维模式。例如,对于一些文化色彩浓厚的成语或俗语,它提供的翻译方案往往不止一个,并会标注出适用场合,这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表达边界,让我不再满足于直译的平庸,而是能够追求更地道、更有力量的表达。
评分我必须提一下这本书对于英语写作和作文提升的隐性帮助。虽然它不是一本专门的写作指南,但一个优秀的词典本身就是最好的写作辅助工具。在构建我的报告和论文时,我发现自己越来越依赖这本书来“打磨”我的措辞。当我有一个模糊的想法,却找不到最精确的那个词来表达时,通过查阅相关的近义词和反义词,并结合书中提供的多样化例句,我的表达立刻变得清晰而有力起来。更重要的是,它帮助我建立起一个更扎实的词汇体系,而不是零散的单词记忆。阅读那些精选的例句本身就是一种高级的语言输入,潜移默化地提升了我对句子结构的敏感度。可以说,这本书让我从“能写”进阶到了“会写”,从“能被看懂”提升到了“能被欣赏”的层次,这种进步是润物细无声但效果显著的。
评分这本书的背景和出版信息,特别是“新华”的出品,为它增添了一层值得信赖的光环。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工具书的可靠性至关重要,你知道你手中拿着的是经过层层筛选和质量控制的产品,而不是随便拼凑的资料集合。这种出版机构的背书,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我们能否安心地将其作为学习和工作的核心参考。我喜欢那种确定感——确定这个解释是对的,确定这个用法是主流的,确定这个版本是经过市场检验的成熟产品。对于严肃的学习者或者专业人士而言,工具的稳定性远比花哨的功能更重要。这本书所展现出的那种稳健、厚重的学术态度,使其在众多词典中脱颖而出,成为我书桌上不可或缺的“镇尺”般的存在,每一次翻阅,都像是与一位可靠的老友进行深入的交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