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0名0]: | 高频交易 原书[0第0]2版|1016005 |
| 图书定价: | 65元 |
| 图书作者: | [美]艾琳·奥尔德里奇 |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 出版日期: | 2018/1/1 0:00:00 |
| ISBN号: | 9787111586302 |
| 开本: | 16 |
| 页数: | 0 |
| 版次: | 2-1 |
| 作者简介 |
| 艾琳·奥尔德里奇,ABLE阿尔[0法0]交易有限公司的合伙人以及量化投资组合经理。ABLE阿尔[0法0]是一家专业使用高频系统交易策略的专属投资公司该网站向机构及散户提供新高频交易研究成果。 在加入ABLE阿尔[0法0]之前。艾琳·奥尔德里奇还在华尔街和多伦多的多家金融机构任职,其中包括高盛和加拿[0大0]帝[0国0][0商0]业银行。她还曾经在多伦多[0大0][0学0]教授金融[0学0]。她拥有欧洲工[0商0]管理[0学0]院MBA[0学0]位、哥伦比亚[0大0][0学0]金融工程[0学0]理[0学0]硕士[0学0]位以及纽约库珀联合[0学0]院电气工程[0学0]工[0学0][0学0]士[0学0]位。 奥尔德里奇是众多行业聚[0会0]的演讲嘉宾以及[0学0]术和前沿出版物的撰稿人,这些刊物包括Journal of Trading, Journal ofAlternative Investments. E-Forex,HedgeWorld, FXweek, FINalternatives,Wealth Manager和Dealing With Tech[0no0]logy等。她还经常在[0商0]业电视节目中露面,其中包括CNBC、Fox Business和《乔恩·斯图尔特每日秀》等。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站在专业的高度,用平实的语言和丰富的图表,带我们走进量化投资的黑匣子,向我们展示了这台复杂的“金融机器”是如何运作的。书中的内容涵盖了高频交易从形成想[0法0]到开发交易系统,到投入资金并进行表现[0评0]估的方方面面,这些翔实的信息将让你在风云诡谲的[0当0]今投资市场上更具竞争[0优0]势。 |
| 目录 |
译者序 [0第0]1章 现代市场不同于过去市场1 媒体、现代市场和高频交易8 高频交易由交易方[0法0]论演化而来8 什么是高频交易16 高频交易员做什么18 有多少高频交易[0商0]20 高频交易主要参与者的空间21 本书结构21 [0第0]2章 技术创新、系统和高频交易23 硬件简[0史0]23 信息28 软件36 [0第0]3章 市场微观结构、订单和限价订单簿41 市场类型41 限价订单簿44 激进执行与被动执行48 复杂订单49 交易时间51 现代微观结构:市场趋同和分歧51 股票的分化52 期货的分化57 期[0权0]的分化57 外汇的分化57 固定收益的分化58 掉期的分化58 [0第0]4章 高频数据60 什么是高频数据60 高频数据如何被记录62 高频数据的属性65 高频数据是巨量的66 高频数据受交易波动的影响67 高频数据不是呈正态或对数正态的71 高频数据的时间间隔不规则74 [0大0]多数高频数据不包含买卖标识符81 [0第0]5章 交易成本86 执行成本概要86 透明执行成本87 隐性执行成本90 背景和定义94 市场冲击的估计98 性市场冲击的实证估计102 [0第0]6章 高频交易策略的绩效和容量112 衡量绩效的原则112 基本的绩效衡量指标113 有可比性的比率121 绩效归因127 资金容量[0评0]估128 Alpha衰减133 [0第0]7章 高频交易业务134 高频交易的关键过程134 适合高频交易的金融市场139 高频交易的经济[0学0]140 市场参与者148 [0第0]8章 统计套利策略151 统计套利的实际应用153 [0第0]9章 围绕事件的方向性交易168 开发基于事件的方向性策略169 什么构成了一个事件170 预测方[0法0]172 可用于交易的新闻175 事件套利的应用178 [0第0]10章 自动化做市I:朴素存货模型188 引言188 做市:关键原理190 模拟做市策略191 朴素做市策略192 做市作为一种服务197 有利可图的做市[0商0]201 [0第0]11章 自动化做市II:信息模型205 数据里隐含的内容205 订单流里的建模信息209 [0第0]12章 额外的高频交易策略、市场操纵和市场崩溃223 潜伏套利225 价差剥头皮226 回扣获取227 报价撮合228 分层挂单229 点火230 试盘/狙击/嗅探230 塞单231 幌骗231 拉高出货232 机器[0学0]习237 [0第0]13章 [0法0]规240 全球监管机构的主要举措240 [0第0]14章 高频交易的风险管理257 度量高频交易风险257 [0第0]15章 市场冲击小化280 为什么选择执行算[0法0]281 订单路由算[0法0]282 基础模型的问题295 高级模型299 [0优0]执行策略的实现307 [0第0]16章 高频交易系统的实施309 模型开发的生命周期309 系统实施311 测试交易系统324 |
《高频交易》第2版在风险管理方面的论述,是我认为这本书最接地气也最实用的部分之一。艾琳·奥尔德里奇女士非常清楚地认识到,在速度至上的高频交易世界里,风险控制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盈利能力的追求。她详细阐述了高频交易中特有的风险类型,比如技术故障风险、市场流动性风险、模型失效风险,以及人为操作失误带来的风险。书中对这些风险的识别、量化和管理策略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我尤其赞赏她关于“黑天鹅事件”在高频交易中的应对机制的分析,以及如何通过多元化投资组合、设置止损阈值、以及建立有效的监控预警系统来规避潜在的巨额损失。她还提到了“滑点”和“冲击成本”这些在高频交易中至关重要的概念,并提供了相应的量化方法来评估和控制它们。这部分内容让我深刻体会到,成功的高频交易不仅仅是关于如何“赚钱”,更是关于如何“保住钱”,并且在一个高强度、快节奏的环境中保持稳定和理性。
评分阅读《高频交易》的过程,也是一次对金融市场监管和伦理问题的深度思考。奥尔德里奇女士在书中并未回避这个敏感话题,而是以一种非常客观和专业的视角,探讨了高频交易对市场公平性、稳定性的潜在影响,以及监管机构的应对措施。她详细介绍了例如“闪电崩盘”这类事件,以及它们是如何促使监管机构加强对高频交易的审查和规范的。书中对“算法滥用”、“市场操纵”等问题的讨论,让我看到了高频交易光鲜外表下的另一面。同时,她也解释了监管者在平衡创新与风险之间的考量,以及一些最新的监管政策,如“熔断机制”、“涨跌停板”等是如何在高频交易环境下应用的。这让我认识到,高频交易的发展离不开一个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而监管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这本书不仅教授技术,更引导读者思考技术背后的社会责任和伦理边界,这种深度是我在其他同类书籍中很少见到的。
评分这本书的最后一章,以及贯穿全书的实践指导,让我对高频交易的未来充满了敬畏和期待。奥尔德里奇女士在书中不止一次地强调,高频交易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演进的领域,技术进步和市场变化要求交易者必须保持持续的学习和适应能力。她对未来趋势的预测,比如人工智能在交易中的更深层次应用、另类数据在决策中的作用,以及量子计算可能带来的颠覆性影响,都让我感到振奋。书中提供的实践性建议,例如如何构建一个高效的交易团队、如何进行有效的回测和模拟交易,以及如何应对高压力的交易环境,都为有志于进入高频交易领域的读者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她还强调了构建坚实的基础知识、不断钻研新技术、以及保持高度的纪律性和风险意识的重要性。读完这本书,我并没有觉得高频交易是一个遥不可及的领域,而是感受到了其中的挑战与机遇并存,并且更加明确了自己未来需要努力的方向。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一本人生指南,它教会我如何在快速变化的世界中保持敏锐和理性。
评分这本《高频交易》真是让我大开眼界,虽然我对交易领域算不上是新手,但面对奥尔德里奇女士在原书第2版中深入浅出的讲解,我还是感觉像是走进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书的开篇部分,她并没有急于抛出复杂的公式和模型,而是从高频交易的根源、历史演变以及它在现代金融市场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娓娓道来。我尤其喜欢她对于“信息优势”的解读,这不仅仅是关于速度,更是关于如何获取、处理以及利用微秒级的信息差来获得盈利。书中对不同类型的交易策略,如套利、做市、延迟套利等,都进行了细致的剖析,并且通过一些经典的案例,将这些抽象的概念具象化,让我能更直观地理解它们是如何在高频环境中运作的。不得不提的是,书中对技术基础设施的要求,从服务器的选址、网络带宽的优化到 FPGA 等硬件加速的应用,都描述得相当详尽,这让我深刻意识到,在高频交易的战场上,技术本身就是核心竞争力。读完这部分,我对高频交易的宏观图景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为后续更深入的章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评分当我深入到《高频交易》的算法和模型部分时,我开始感受到真正的智力挑战。奥尔德里奇女士在这一章节展现了她深厚的理论功底,她没有回避数学和统计学的复杂性,而是以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读者理解构建高频交易算法的核心逻辑。从基本的统计套利模型,到更复杂的机器学习应用,书中都给出了详实的讲解。我特别被书中对“市场微观结构”的细致描述所吸引,理解订单簿的动态变化、交易者的行为模式以及它们如何影响价格的短期波动,对于设计有效的交易策略至关重要。书中引入的许多统计概念,比如协整、均值回归以及概率分布的估计,都并非纸上谈兵,而是直接与实际的交易信号生成紧密相连。我尝试着去理解书中提出的某些优化方法,比如如何处理数据中的噪声,如何评估模型的鲁棒性,以及如何在实时交易中动态调整策略参数。坦白说,有些部分我需要反复阅读,甚至借助一些辅助资料才能完全消化,但这恰恰说明了这本书的深度和专业性,它绝不是一本能“一目十行”的书籍,而是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去钻研的宝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