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2018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用书,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发行!
图书基本信息
书名:2018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细则(医学综合笔试部分)上下册
图书定价:299.00元
作者: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编委会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年11月第01版
印刷日期:2017年11月第01次印刷
ISBN:9787513244749
字数:2016千字
页数:115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内容简介:
为帮助考生有效地掌握执业所必须具备的基础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综合应用能力,能够安全有效地从事工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根据2016年版中医、中西医结合实践技能考试大纲,组织专家精心编写了《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大纲细则•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医学综合笔试部分)》。本书以大纲为中心进行细化与扩展,内容完全涵盖大纲要求的知识点,重点突出。
........
我购买这本《2018年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用书》的另一个期望是它能提供强大的配套服务或在线支持,毕竟现在已经是互联网时代,一本优秀的教辅不应该只是一个孤立的纸质产品。我希望能有一个配套的APP,可以让我随时随地刷题,或者查看新增的考纲变动通知。然而,这本书的体验止步于纸面。它就像是一个时间胶囊,将2018年的知识定格在了那个时刻。没有二维码链接到任何资源库,没有在线答疑的入口,甚至连个像样的索引和目录结构,都显得有些简陋,查找特定知识点需要花费不少时间在书页间翻找。对于需要高效利用碎片时间的现代学习者来说,这种纯线下的、缺乏互动和扩展性的复习工具,效率实在太低了。它没有办法适应我快速翻阅、重点突破的需求。最终,我发现自己不得不依赖于其他网络平台来弥补它在“即时性”和“互动性”上的巨大空缺,这让我觉得这套书更像是一种情怀产品,而不是一个为现代考生量身打造的效率工具。
评分坦白说,我买这本“中西医结合”的书,最看重的是它对“结合”二字的深度挖掘。毕竟,中西医结合是目前医学领域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也是考试中常常考察的难点和热点。我期待看到的是,针对某种病症,书中能提供清晰的中医辨证思路与西医诊断标准之间的逻辑桥梁,最好能有详细的对比表格,说明两者在病机认识上的异同,以及在临床治疗方案上如何取长补短。然而,在实际阅读过程中,我发现这本书更像是将中医学的教材和西医学的教材简单地并列放置,缺乏有效的“融合”和“交叉”分析。很多章节都是先讲完西医的A到Z,再转头讲中医的某某证型,两者之间的衔接非常生硬。例如,在讨论慢性胃炎的章节,我希望能看到如何根据胃镜报告(西医)来确定脾虚湿阻(中医),并据此制定联合治疗方案。这本书里,这两个部分更像是各自独立的模块,需要读者自己去费力地搭建联系。这种“并列式”的结构,大大削弱了其作为“中西医结合”专业用书的价值,更像是一个学科知识的简单集合,而不是一个真正指导临床实践的综合指南。
评分打开这本书,一股略显陈旧的印刷气息扑面而来,这倒不是说质量不好,而是那种排版和设计风格,让我感觉像是回到了上一个时代的教科书。我本来期望“2018年”的字样,能带来一些现代医学信息图表和案例分析的优化,毕竟医学教育的趋势是越来越强调可视化和案例驱动学习。然而,这本书的呈现方式非常传统,大段的文字堆砌,即便是那些需要图示来辅助理解的复杂病理生理过程,也多是用文字进行描述,这对于视觉学习者来说,简直是场噩梦。举个例子,在描述某一中药的炮制对药效的影响时,如果能配上清晰的显微结构图或药材对比照片,效果会截然不同。但在这里,我看到的只是密密麻麻的文字描述,读起来非常费力,效率很低。我得反复阅读同一段落,才能在大脑中构建出那个图像。更令人不解的是,作为一本“执业医师考试用书”,它对考试技巧的融入似乎也做得不够。市面上很多优秀的教辅都会在知识点旁边标注“常考点”、“易错点”或者“历年真题涉及”,这本书在这方面显得过于朴实,缺乏对考生心理和应试策略的考量,它更像是一本原汁原味的专业词典,而不是一本应试宝典。
评分作为一名老考生,我深知教材的“细节”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尤其是那些看起来微不足道、但极容易在选择题中设陷阱的数值和界限。比如某个生化指标的正常范围波动,某个用药剂量的上限下限,或者某种特定操作的精确步骤顺序。我本以为这本被官方“认证”的用书,在这些细节的准确性上会做到无可挑剔。但实际使用中,我发现了一些令人不安的小瑕疵。可能只是一个单位的笔误,或者是一个剂量描述的模糊不清,但对于考试而言,这些都可能是致命的。我记得有一次,对照着书本上的一个术语定义去搜索相关案例时,发现其表述与权威医学词典上的标准措辞存在微妙的差异。这种差异虽然在日常交流中可以忽略,但在需要精准记忆的考试场景下,就非常危险了。我不得不花时间去甄别,究竟是书本在描述上不够严谨,还是我的理解出现了偏差。这种“信赖危机”在备考的紧张阶段是非常消耗精力的。如果一本被寄予厚望的考试用书连最基本的精确性都无法完全保证,那么它在考生心中的地位自然会大打折扣,因为我们购买的,就是那份权威和零失误的保证。
评分这套书拿到手的时候,说实话,我对它抱有的期望值是相当高的。毕竟,名字里带着“京东图书正版认证”和“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大纲细则”这些字眼,听着就让人觉得权威和靠谱。我当时正处于紧锣密鼓的备考阶段,急需一本能够精准把握考试方向、内容全面且更新及时的复习资料。然而,当我翻开第一页,试图寻找那些我记忆中应该有的、关于特定疾病诊断流程的最新指南或者某个罕见病的中医辨证思路的深度解析时,却发现内容似乎停在了几年前的某个节点。它更像是一本扎实的、基础知识的汇编,对于那些期待能看到近两年临床指南微小调整带来的影响,或者期待有更多针对“新考点”的模拟预测的考生来说,这份“细则”的覆盖面显得有些保守了。我记得我重点对比了某几项西医的最新治疗方案推荐,发现书里引用的文献或标准似乎没有及时跟进到最新的临床实践共识。这让我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去查阅其他更新的电子资源来补充和核对,这无疑增加了我的复习负担,与我期望它能成为“一站式”解决方案的初衷相去甚远。它适合作为初次接触或巩固基础知识的参考,但对于冲刺高分或者追求知识前沿的考生,可能需要谨慎对待其“最新大纲细则”的定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