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上京都·御三家:古都的究極生活美學之旅》
作者:黃宏輝 出版社:原點
出版地:台灣 出版日期:2017/08/10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9494250
規格:平裝 / 272頁 / 19 x 23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本書分類:旅遊> 日本> 關西·京阪神奈
內容簡介
京都,此生體驗,一生難忘!
一窺建築師之眼造訪40次,終於找到的隱藏門道
京懷石、京便當、京工藝、京茶道、京名宿、京建築、京庭園……
食、住、遊、藝,15類中地位颇高的前三家
45颇高評價名所名物╳不說不知的京文創,體驗一生懸命的古都靈魂
京都,許多人去過。但真正的古都極上生活美學,不是匆匆停留的觀光客,所能一窺堂奧的。建築師黃宏輝憑著對京都的執著,造訪四十餘次。早年自由行靠著台灣出版的旅遊指南和日本建築專業期刊,地毯式搜索每一寸角落,自以為是深度之旅了。無意間在京都書店,購得日本出版的旅行指南,才發現更多前所未得知的訊息,因此進入日本在地人推薦事物的第二階段。
這期間又進出日本書店和台灣紀伊國屋,尋訪更進階資料,只挑單項事物的專門報導,舉凡京料理、京工藝、京名宿、京庭園、京茶道,甚至京文學,以類型區分各類生活美學專書,比起一般觀光期刊公關式的報導更深入,甚至發現許多從未聽聞的隱藏版名所名物。在這第三階段的旅程,黃宏輝開始從「文創」角度嚴選「極上精神」的標的物,從而完成了這本書。
2/3隱藏版京都揭露
這進階式的過程當中所獲的經驗,一時期是廣度;第二時期是深度;第三時期是「隱藏版」的揭露。意味著書中有2/3是一般人所不知的,另外1/3也許大家去過,但欣賞角度不同,透過建築師敏銳的觀察力分享表面之外的底蘊。第三階段專書疊起來有一米高,特別關注在專業職人的相關產業、事物及設計品,分為15類,各類只取其精華,再嚴選其具代表性的三家,在日本稱這現象為「御三家」。分類容易,但要指定御三家則令人糾結,這三家必須有鮮明色彩與眾不同的高辦識度,另外還要有高端極上精神,甚至在歷史定位中不可或缺。嚴選到如此苛刻程度,就不知不覺進入「隱藏版」世界。
不說不知的極上滋味
湯豆腐是京都必嘗的美食,但其實北方貴船川的夏日「川床料理」享譽全日本,席坐在河床邊面對水瀑享用流水素麵,是天人合一的品食韻事。京都瓢亭懷石料理老鋪獲得米其林三星頭銜,卻拒絕領獎,只因認為西方人不懂1200年的古都精神,沒資格評定京懷石料理。究竟四百年老鋪有何獨到的自慢滋味?哪些食材,是京都專屬的在地美味?野生香魚是其中之一,多細刺的魚肉,憑著刀工,做出少見的生魚片。而另一個罕見的夏日美味主角─「鱧」,這是台灣人陌生的海鮮食材,全身佈滿小刺,要用刀工在魚身一寸長裡切上24刀,才能將小刺切碎吞食,「鱧」專門店,京都僅此一家。又或者,只想輕鬆嘗試庶民美食,去在地人慣吃的「廣川鰻料理」、「にこら蕎麥麵」、「点邑天婦羅」,是米其林一星美食,而「吉兆便當」與「瓢亭別館松花堂便當」,則是只要用十分之一的價格,就能品嘗到米其林三星的主廚便當。
不說不識的高逸珍品
論及日本和菓子,「虎屋」的名號颇為響亮,但其實只接受預定的天皇御用老店「龜屋伊織」,是不為遊客所知的隱藏版國寶。三百年歷史「一保堂茶鋪」內,買不下手的鎮店之寶「天下一」,若是在店內茶席用茶,就可用十分之一的價格,品嘗到此高單價珍品。名宿佟家,是大文豪川端康成都到京都必定長期投宿的住所,其中他曾住過的十四號房,有著何等神祕的奇景,引發作家靈感?喜歡清水燒,若直接拜訪集陶藝大師駐村創作的「清水燒團地」,會有與藝術家一對一且免除中間價格剝削的收藏驚喜。而說到京都颇具代表性的藝術家,陶藝家河井寬次郎、園藝家重森三玲的私宅,絕對值得一訪。而近代的建築創新,除了MIHO美術館外,安藤忠雄與栗生明的博物館建築,一樣走出經典中的創新。
這種種的京都美好,讓人不免想到若是能在台灣出現多好!但這並不是消極性的羨慕就罷,作者於每篇文章後,都妄想著如何將相同的精神態度,經過在地風土條件改造實踐於台灣。旅行之後的確獲得些許靈感,然後才是「生活美學文創精神」落實的開始。
【內行人才知的京都】
京都野遊祕境──嵐山、宇治、貴船
京都百年傳統料理──平野屋、堺萬、奧丹
京都懷石禪風美學──嵐山吉兆、菊乃井、瓢亭
京庶民美食──廣川鰻魚飯、にこら蕎麥麵、点邑天婦羅
京都百年茶鋪──中村藤吉、一保堂、虎屋一条本店
京都一生懸命和菓子──龜屋伊織、植村義次、川端道喜
京都傳統町屋名宿──俵屋、佟家、炭屋
京都藝術展示名所──京都陶板名畫の庭、平等院鳳翔館、MIHO美術館
京都近代藝術巨匠──河井寬次郎紀念館、橋本關雪紀念館、重森三玲邸庭園
作者簡介
黃宏輝
畢業於淡江大學、北京清華大學建築碩士。
「璞石麗緻溫泉會館」建築師,熱愛「旅行」與「品食」而聞名,曾有5年內旅行50多次的紀錄。2007年出版《極上之味》一書即獲年度美食作家,現為黃宏輝建築師事務所主持設計師,作品《君悅》、《涵碧》、《上善若水》等,多次獲得國家建築金質獎、國家卓越建設獎。著有《極上之味》(2007)、《極上之湯》(2009)、《極味之選》(2011)、《世界極上之宿》(原點,2017)。
这本书简直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对于我这种对日本文化,特别是京都那种古韵悠长的氛围心生向往的人来说,简直是爱不释手。它不像那种流水账式的旅游攻略,更像是一次深度挖掘,带你走进京都那层层叠叠的历史肌理之中。作者的笔触细腻入微,总能在不经意间捕捉到那些隐藏在寻常巷陌中的诗意。读着读着,我仿佛能闻到古寺里那股淡淡的檀香味,感受到石板路上被岁月磨砺出的温润光泽。尤其是一些关于传统工艺和生活美学的描述,简直让人拍案叫绝,那种对“究极”二字的执着追求,体现在每一个细节里,让人不禁反思自己日常生活的匆忙与缺失。这本书成功地架起了一座桥梁,连接了现代的我们与那个遥远却又触手可及的“御三家”式的精致生活。它不是教你怎么玩,而是教你怎么“活”在京都。
评分翻开这本册子,首先被吸引的是那种独特的排版和设计感,虽然内容才是核心,但视觉上的愉悦绝对是加分的。它没有那种大众旅游书的喧嚣和浮躁,更多的是一种沉静的叙事风格。我特别欣赏作者在介绍一些地方时,那种近乎于考据的精神,不是简单地罗列景点信息,而是深入挖掘背后的故事和文化内涵。读到某个庭院的设计理念时,我立刻被那种“借景”的艺术手法所震撼,原来园林不仅仅是风景的堆砌,更是一种哲学表达。这本书的魅力就在于它能激发你去做更深层次的思考,让你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地停下来,合上书本,陷入沉思。它提供的不仅仅是信息,更是一种审美上的熏陶,让你开始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去审视周遭的世界,那种对“美”的极致追求,真的让人醍醐灌顶。
评分说实话,我本来对“御三家”这种概念有点抗拒,觉得可能过于精英化或者脱离现实,但这本书的叙述方式非常巧妙地化解了这种距离感。它用一种非常平易近人的方式,展现了京都传统精英阶层的生活哲学,那种对“慢”的尊重和对“仪式感”的坚守,读来令人心生向往却又不至于遥不可及。我特别喜欢其中几段关于季节流转和食物搭配的描述,简直是味觉和视觉的双重享受。作者似乎拥有魔力,能将枯燥的地理信息转化为生动的历史场景。阅读的体验就像是跟着一位见多识广的良师益友,在京都的曲折小巷中穿梭,他并不急于带你看最热门的打卡地,而是耐心引领你去看那些被时间温柔抚摸过的角落。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京都的理解,不再停留在浅薄的游客层面,而是有了一种更厚重的底蕴。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变化多端,时而如诗歌般婉转,时而又像老友娓娓道来,这种叙事上的张弛有度,使得即便是初次接触京都文化的人也不会感到枯燥。我个人感受最深的是,作者并没有回避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所面临的挑战,而是以一种非常辩证和尊重的态度去审视这一切。这让整本书的立意拔高了不少,不再是简单的“介绍旅游资源”,而是一次对文化传承的深刻探讨。特别是提到那些坚持传统手艺的老匠人时,那种对匠人精神的描绘,充满了敬意和感动。它让我意识到,真正的“究极生活美学”,并不在于拥有多少昂贵的东西,而在于对所从事事物的那份专注与热爱。这本书无疑是为那些追求精神富足而非物质堆砌的读者准备的,读后让人心境平和,受益匪浅。
评分这是一本需要反复品读的书,而不是一次性快速消费的产品。它的信息量极大,但密度却控制得恰到好处,每一次重读都会有新的发现。我尤其赞赏作者对京都“静”的捕捉能力,那种深藏于寺庙庭院、茶室氛围中的宁静力量,被文字精准地提炼了出来。不同于市面上那些充斥着“必去”“必吃”的清单体书籍,这本书更像是一本生活哲学导论,它引导你如何去“观察”和“感受”一个地方,而不是被动地被告知“应该看什么”。它成功地将“旅游”这个行为,提升到了一种“文化朝圣”的层次。读完后,我立刻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空间,思考如何将那种对细节的打磨和对美的坚持,融入到日常的琐碎之中。这绝对是一本可以放在书架上,随时翻阅,并能从中汲取力量的心灵读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