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0名0]: | 全面预算之美:连通战略和经营的利器|6848493 |
| 图书定价: | 39元 |
| 图书作者: | [0史0]永翔 |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 出版日期: | 2017/11/1 0:00:00 |
| ISBN号: | 9787111581710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0 |
| 版次: | 1-1 |
| 内容简介 |
| 本书作者[0史0]永翔,曾帮助数千家企业实施预算管理,本书收集了他20多年辅导企业的案例和实操。 全书共分为7章:[0第0]1章从企业为什么要做预算开始,揭示了企业老板是如何看预算的,以及财务的预算价值和各个部门的预算参与情况,说明了预算到底是什么;[0第0]2章通过一家制造类企业的案例实践,阐述了如何通过绩效来保证预算的实施;[0第0]3章讲述老板和财务总监应该如何配合做预算;[0第0]4章通过一家贸易型公司的实践,告诉读者要[0学0][0会0]用组织来推动预算的执行;[0第0]5章从一家集团公司的层面,讲述如何用预算打通战略到经营;[0第0]6章是预算落地表格,对全面预算管理实战表格进行分解阐述;[0第0]7章讲述如何做好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 本书含有丰富的案例和实操,浓缩了数千家企业实施预算管理的经验,可帮助决策者提升四个阶段的管理成效,为利润持续增长保驾护航。 |
| 目录 |
前言 [0第0]1章 企业为什么要做预算 /1 1.1 为什么要做预算 /3 1.1.1 管理者(老板)如何看预算 /3 【案例与思考】企业如何把握资源,控制经营节奏 /7 【案例与思考】个人习惯决定预见性 /8 【案例与思考】信任是有规则的 /10 【案例与思考】设计好了,只要结果就好吗 /11 1.1.2 财务总监(财务经理)的预算价值 /12 【案例与思考】让财务[0当0]总经理,保险还是冒险? /13 【案例与思考】产[0品0]好不代表业绩好 /14 1.1.3 各部门的预算参与 /15 【案例与思考】三个指标,统筹生产和销售 /16 【案例与思考】考核重要,还是绩效重要? /17 1.2 预算到底是什么 /19 1.2.1 战略 /20 【案例与思考】从打架中[0学0]来的成长 /21 1.2.2 战术 /21 1.2.3 战斗 /22 1.3 如何做好企业预算 /23 1.3.1 如何做好财务预算 /24 1.3.2 模拟财务报表 /25 1.3.3 做好产[0品0]、客户、业务的价值分析 /26 1.3.4 平衡资源,调整经营决策 /29 [0第0]2章 如何通过绩效来保证预算的实施 /30 2.1 为什么要通过绩效来使预算落地 /30 【案例与思考】有目标就一定[0会0]胜利吗 /31 2.2 绩效的设置 /32 2.2.1 什么样的企业可以设置绩效考核 /33 2.2.2 绩效考核前的准备工作 /34 2.2.3 绩效设置中要注意的几点 /37 【案例与思考】一家制造类企业的考核指标实际模拟 /38 2.3 在绩效考核执行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40 【案例与思考】如何合理地设定控制指标 /42 2.4 实施绩效考核的四点忠告 /43 2.5 本章总结 /44 [0第0]3章 老板和财务总监如何配合抓预算 /46 3.1 与老板[0商0]讨战略 /46 【案例与思考】制造类企业的预算管理如何做到从无到有 /46 3.1.1 业务预算 /47 3.1.2 资金预算 /47 3.1.3 制造费用预算 /48 3.1.4 现金预算 /48 3.2 预算指标的分解下达与贯彻执行 /50 3.2.1 费用指标 /51 3.2.2 现金流指标 /53 3.2.3 统合并收集数据 /54 3.3 如何进行现场宣导 /54 3.4 本章总结 /55 [0第0]4章 用组织推动预算执行 /56 4.1 对预算的认识 /56 4.2 全面预算的执行步骤 /57 4.2.1 搭班子——如何搭建班子 /57 4.2.2 召开初次[0会0]议——动员[0会0] /58 4.3 “三上三下”质询[0会0] /63 4.4 费用的管控 /67 4.5 分配机制 /68 4.5.1 奖励机制对全面预算的重要制约 /68 4.5.2 奖金分配比例 /69 4.6 责任书的签订 /71 4.7 年度预算调整 /71 4.8 本章总结 /72 [0第0]5章 用预算打通战略与经营 /74 5.1 企业构建三层次 /74 5.1.1 战略:布局 /75 【案例与思考】管理者的身份决定布局 /76 【案例与思考】总经理和股东的资源博弈 /77 5.1.2 战术:组织 /81 5.1.3 战斗:管控 /83 5.2 现金流与融资 /86 5.2.1 现金流足与现金流不足 /86 5.2.2 股[0权0]融资与债[0权0]融资 /86 5.2.3 内部融资与外部融资 /87 5.3 本章总结 /88 [0第0]6章 全面预算管理实战表格分解 /91 6.1 预算开展前的成本核算 /92 【案例与思考】供应[0商0]影响客户策略 /92 【案例与思考】贸易型公司如何考核财务总监 /97 【案例与思考】净利润是考核经理人的佳指标吗? /100 6.2 编制公司预算样表:一阶段模拟报表 /102 6.2.1 [0第0]一步:编制客户毛益贡献表 /102 【案例与思考】研发计划≠销售计划 /102 6.2.2 [0第0]二步:编制费用比率表 /105 6.2.3 [0第0]三步:编制模拟利润表 /108 【案例与思考】财务总监的秘密 /110 6.3 编制公司预算:二阶段模拟报表 /111 6.3.1 [0第0]一步:销售预算表及预计销售收款表 /111 6.3.2 [0第0]二步:编制生产成本预算及预计付款表 /114 6.3.3 [0第0]三步:编制人力成本及变动费用预算表 /116 6.3.4 [0第0]四步:编制模拟报表——预计现金流量表 /117 【案例与思考】辅导机构的盈亏困惑 /119 6.3.5 [0第0]五步:模拟报表——预计利润表 /121 6.3.6 [0第0]六步:模拟报表——预计资产负债表 /122 [0第0]7章 如何做好全面预算管理 /127 7.1 一家成功的外企年度预算的真实呈现 /128 7.1.1 财务报表呈现 /128 7.1.2 召开季度[0会0]议 /128 7.1.3 [0权0]衡股东回报率 /128 7.1.4 战略经营布局 /128 7.1.5 开预算动员[0会0] /129 7.2 “两上两下”的预算编制过程 /131 7.3 预算编制十步[0法0] /132 7.3.1 预算管理的过程 /132 【案例与思考】如何形成顾客驱动 /134 7.4 预算为始,打通企业经营思路 /142 7.5 本章总结 /143 结束语 /145 欢迎你来问 /148 YTT部分[0学0]友[0评0]价 /149 参考文献 /153 |
我曾尝试阅读过几本关于企业规划的书籍,但往往读完后感觉“懂了,但没完全懂”,因为它们总是缺少一个将“战略蓝图”与“日常现金流”紧密锁定的环节。这本书恰恰填补了这个空白。作者对关键绩效指标(KPI)与预算指标之间的内在关联进行了深入挖掘,指出如何确保高层制定的战略目标能够通过预算体系层层分解并有效监控。这种自上而下的逻辑贯穿始终,使得预算不再是财务部门的“紧箍咒”,而是驱动业务增长的“加速器”。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希望从根本上提升企业运营效率,真正实现战略意图的管理人员。它不仅是工具书,更是一本关于企业“内功心法”的宝典。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设计也值得称赞,虽然是专业的财经类书籍,但内页的图表清晰明了,逻辑结构清晰,让人阅读疲劳感大大降低。我特别喜欢作者在每章末尾设置的“行动清单”和“反思问题”,这强迫读者不能只是“读完”,而是要立刻“应用”。对我个人而言,最大的收获在于对“预算柔性”的理解。过去总觉得预算一旦确定就必须死守,这本书却阐述了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如何构建一个既有约束力又具备响应速度的弹性预算框架。这种对动态管理的重视,完美契合了当前商业环境的特点,让人觉得这本书的时效性和前瞻性极强。
评分初拿到书时,我有些担心它会过于侧重财务部门的视角,但很快我就发现我的担忧是多余的。作者非常强调预算在跨部门协作中的桥梁作用。书中对销售、生产、研发等不同职能部门如何参与预算制定和执行的描述细致入微,真正体现了“全面”二字的重量。它教会我们如何将各部门的“小目标”有效地汇聚成企业的“大战略”,避免了以往常见的“部门墙”和目标错位问题。读完后,我立刻组织了一个跨部门的研讨会,尝试应用书中的沟通模型来重新审视我们下一季度的资源分配,效果立竿见影,团队的协同性明显增强了。这本书,真是一本优秀的“组织效能优化手册”。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真是巧妙,它不是那种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着你一步步深入了解预算管理的精髓。从最基础的概念铺陈到复杂的数据分析模型,每一步都衔接得非常自然。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讲解过程中穿插的那些鲜活的案例,它们让原本抽象的财务术语变得触手可及。读完前几章,我甚至觉得之前对预算的理解还停留在“记账”的层面,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让我认识到预算其实是企业战略落地的“指挥棒”。那种从宏观战略视角审视预算,再到微观执行层面打磨细节的叙事方式,让人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它不仅仅是在教你“怎么做预算”,更是在启发你“为什么这么做”,这种深层次的思考,对于身处管理层的朋友来说,绝对是醍醐灌顶的宝藏。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功底非常扎实,读起来一点都不费劲,反而有一种酣畅淋漓的快感。作者的表达方式非常精准,既有学者的严谨,又不失实践者的洞察力。我特别留意了书中关于“滚动预算”和“零基预算”对比分析的部分,作者没有简单地褒贬其中一种,而是深入剖析了它们在不同企业生命周期和行业背景下的适用性。这种中立而深刻的分析视角,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很多市面上的书籍要么过于偏向某一种方法论,要么就是泛泛而谈,这本书却能做到既有理论高度,又能深入到操作层面提供可行的工具和模板。这种平衡感,是这本书最难能可贵的地方之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