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国学经典精粹--古文观止+世说新语+人间词话 | ||
| 定价 | >36.00 | |
| 出版社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
| 版次 | ||
| 出版时间 | 2015年07月 | |
| 开本 | ||
| 作者 | ||
| 装帧 | ||
| 页数 | ||
| 字数 | ||
| ISBN编码 | zs20160726a | |
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是清人吴楚材、吴调侯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选定的古代散文选本。
所选文章上起先秦,下迄明末,大体反映了先秦至明末散文发展的主要面貌。本书入选之文篇幅短小,大多脍炙人口,易于记诵。
我们这次选编以中华书局本为底本,综合参考了较流行的各家版本,进行精选。这些选文基本上可以反映“二吴”原书的面貌。在体例安排上,于古籍和人名下分列篇目,有原文、注释和译文。注释中涉及的人和事尽可能详解,给读者提供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南朝刘义庆编撰的“志人小说”,主要记述汉末、三国、两晋士族阶层的言谈风尚和遗闻轶事。它真实反映了这一时代人们的风俗习惯和社会风貌,所涉及的人物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士庶僧徒,因而成为研究这一时期历史的重要史料。
本书本着故事性、趣味性和哲理性的原则,节选了《世说新语》中的部分精彩内容,以以原文、注释、译文的形式,全面而生动地还原了汉末魏晋时代的风貌。
人间词话:
晚清一代大家王国维先生以“境界说”为骨,著述了《人间词话》一书。他提倡:“境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因此,以这一条标准,他明确地表达了自己对晚唐至近代词人的好恶之情,同时,此书破除了清朝词坛浙派和常州派的流弊,发出词学新声,重新确立北宋词人的主流地位,因此,《人间词话》可以说是文学史上一次正常的自我纠偏,从后来的效果看来,现在的读者大都更崇尚苏轼、辛弃疾等词人,应该多少也受到过这次纠偏的影响。
吴楚材,名乘权,字子舆,号楚材,浙江清山阴州山人。他一生研习古文,好读经史。
吴调侯,吴楚材之侄。二人均饱览经典,皆不宜仕途而埋没民间;都长期从事私塾教学,因合编《古文观止》而留名后世。
刘义庆(403年-444年),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人,刘宋宗室,武帝刘裕之侄,袭临川王。曾集士人门客作《世说新语》、《幽明录》等书。
王国维(1877年-1927年),初名德桢,后改为国维,字静安,亦字伯隅;初号礼堂,后改为观堂,又号永观。浙江海宁人。王国维为近代博学通儒,治学功力深厚,治学对象宽广,在学术界影响常之大。其生平著作颇多,遗著收为全集者有《王忠悫公遗书》,《王静安先生遗书》,《王观堂先生全集》等数种。《人间词话》一书是他经过西洋美学思想洗礼之后,用新的视角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古文观止:
中华民族灿烂文明史,典范文章浩如烟海,《古文观止》所收散文皆是上乘之作,均为历代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古文观止》影响巨大,一版再版,长盛不衰。
人间词话:
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陈寅恪先生撰王国维先生纪念碑铭文
近二三十年来,就我个人所读过的来说,似以王静安先生的《人间词话》较为精到。
——朱光潜在《诗的隐与显——关于王静安的〈人间词话〉的几点意见》
中国晚清以来颇具影响力的美学与诗学著作。一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文学、美学思想及性情的经典之作根据quan wei版本重新排序、注释,并对所出现的诗词进行全面的解释。
世说新语:
鲁迅将《世说新语》称为“一部名士的教科书”,赞其“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世说新语》是一部集趣味性、历史性、文学性于一身的传世巨典,淋漓尽致地呈现了潇洒风逸的魏晋时代。
《世说新语》是不可不读的国学精髓,自面市以来,便有小说、戏剧开始模仿它,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古文观止:
郑伯克段于鄢
曹刿论战
晋献公杀世子申生
有子之言似夫子
邹忌讽齐王纳谏
冯煖客孟尝君
唐雎不辱使命
卜居
宋玉对楚王问
五帝本纪赞
过秦论上
前出师表
陈情表
兰亭集序
归去来兮辞
五柳先生传
谏太宗十思疏
滕王阁序
春夜宴桃李园序
吊古战场文
陋室铭
阿房宫赋
师说
杂说四
送李愿归盘谷序
柳子厚墓志铭
捕蛇者说
种树郭橐驼传
愚溪诗序
岳阳楼记
醉翁亭记
秋声赋
丰乐亭记
梅圣俞诗集序
六国论
超然台记
石钟山记
前赤壁赋
凌虚台记
留侯论
上枢密韩太尉书
游褒禅山记
读孟尝君传
阅江楼记
瘗旅文
沧浪亭记
徐文长传
五人墓碑记
世说新语:
德行
言语di二
政事di三
文学di四
方正di五
雅量di六
识鉴di七
赏誉di八
品藻di九
规箴di十
捷悟di十一
夙惠di十二
豪爽di十三
容止di十四
自新di十五
企羡di十六
伤逝di十七
栖逸di十八
贤媛di十九
术解di二十
巧艺di二十一
宠礼di二十二
任诞di二十三
简傲di二十四
排调di二十五
轻诋di二十六
假谲di二十七
黜免di二十八
俭啬di二十九
汰侈di三十
忿狷di三十一
谗险di三十二
尤悔di三十三
纰漏di三十四
惑溺di三十五
仇隙di三十六
人间词话:
卷上 《人间词话》手定稿
卷下 《人间词话》删稿
《人间词话》附录
说实在的,我最看重的是它对于“意境”的把握。古典文学的魅力,往往在于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部分,比如词曲中的那种幽微的情感波动,或者文章中那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留白。这本书在处理这些微妙之处时,展现出了极高的文学素养。 译文部分绝非简单的“直译”,而是真正做到了“信、达、雅”的平衡。它没有为了追求现代口语化而牺牲掉原文的韵味,也没有一味地追求古奥而让译文变得晦涩难懂。读到那些著名的诗句或散文段落时,我甚至可以闭上眼睛,凭着译文的描摹,在脑海中构建出作者想要表达的画面感和情绪张力。这种高水平的转译工作,是衡量一本优秀古籍整理本的关键标准,而这本让我非常满意。
评分我得说,对于我们这些“半吊子”文人来说,很多古代的篇章和言论,仅仅靠着基础的文言知识是很难真正领会其精髓的。我以前看《世说新语》,常常因为不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人物典故,读得云里雾里,错失了许多言语中的妙趣和讽刺。但这本合集提供的“原文注解译文”体系,简直是打通了我的认知壁垒。 那些看似平常的对话,在注解的阐释下,立刻变得鲜活起来,人物的个性、士人的风骨,甚至连魏晋时期那种特有的清谈之风,都仿佛能从纸上溢出来。尤其是对那些典故的出处和引申义的解释,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精准,让我这个业余爱好者也能轻松跟上作者的思路,领略到古人言谈中的那份高妙和洒脱,而不是停留在字面意思的简单翻译上。这种深入骨髓的解读,远非网络上的零散资料可比。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确实是让人眼前一亮,拿到手里就能感受到一种沉甸甸的质感,那种纸张的触感,不像现在很多轻飘飘的印刷品,而是带着一种旧时光的厚重感。封面设计得非常典雅,那种留白的处理和字体选择,透着一股子文人雅士的气韵,让人一翻开就仿佛穿越回了那个以文会友的年代。内页的排版也是极其考究,文言原文与现代译文的对照清晰明了,注释部分更是细致入微,标注得恰到好处,既不至于显得过于繁琐而打断阅读的流畅性,又能及时解答阅读中的疑难点。 这种设计上的用心,无疑极大地提升了阅读体验,对于想要深入研读这些经典,但又苦于文言功底不足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个贴心的老学者的伴读,随时准备为你拨开那些历史的迷雾。我特别欣赏它在细节处的坚持,比如字号的选取和行距的把控,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也不会感到疲惫,这在如今的出版物中是越来越少见了。
评分从一个实用性的角度来看,我非常推荐给正在准备相关考试或者从事文案、教育工作的朋友们。它不仅仅是一套阅读材料,更像是一个随时可以查阅的“中华美学词典”。 那些被反复引用的经典句子,都有精准的注释和出处,这在需要快速查证或需要提供权威依据的场合下,显得格外重要。我尤其欣赏它对于一些争议性说法的处理,往往会引用不同的学术观点进行对比说明,显示出一种开放和严谨的研究态度,而不是武断地下结论。这种高质量的注释和编排,使得这本书的工具书属性得到了极大的强化,让我可以放心地将它置于案头,随时翻阅,因为它所提供的知识密度和准确性,是其他轻量级版本无法比拟的,这绝对是一笔值得的投资。
评分这本书的收录范围极其有章法,它巧妙地将不同体裁的代表作汇集一堂,形成了一种奇妙的互文效果。当我读完《古文观止》中那些雄浑或典雅的章法规范后,再去品味《世说新语》中那些机敏灵动的片断,或是沉浸于《人间词话》中对审美境界的精辟论述时,我感觉自己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审美光谱”有了一个整体而立体的认知。 这种跨文体的对比阅读,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它不再是零散地学习单个篇目,而是提供了一个将文、史、哲融会贯通的平台。我可以清晰地看到,从古代的政治论说到士人的日常交往,再到对艺术的终极思考,其间流淌着一条怎样的文化主线。这使得学习的过程不再是枯燥的知识积累,而是一种对中华精神气质的探索之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