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现代汉语(2) **节现代汉语概述(2) 第二节汉语拼音(4) 第三节汉字(15) 第四节词语(23) 第五节句子(37) 第六节常见病句(45) 第七节标点符号(50) 第八节常用辞格(62) 牛刀小试(76) 第二章古代汉语(81) **节古代汉语概述(81) 第二节古代汉语基本原理(83) 第三节古代汉语的修辞表达方式(99) 第四节古诗词曲知识(101) 牛刀小试(103) 第三章阅读(106) **节古代诗词阅读(106) 第二节文言文阅读(117) 第三节现代文阅读(125) 牛刀小试(135) 第四章写作(138) **节写作基础知识(138) 第二节常用写作体裁分析(142) 第三节教师招聘考试常见作文题目的基本类型(149) 牛刀小试(155) **章中国古代文学(158) **节中国古代文学现象、文学团体及文学流派(158) 第二节中国古代文学作家、作品(169) 牛刀小试(197) 第二章中国现当代文学(200) **节中国现当代文学现象、文学团体及文学流派(200) | 第二节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家、作品(204) 牛刀小试(240) 第三章外国文学(246) **节外国文学现象与文学流派(246) 第二节外国文学作家、作品(250) 牛刀小试(273) 第四章文学理论(276) **节文学概述(276) 第二节文学创造(281) 第三节文学作品(284) 第四节文学鉴赏(289) 牛刀小试(295) **章课程标准的相关内容(298) 牛刀小试(326) 第二章中学语文教学基础知识(331) **节中学语文教学方法(331) 第二节中学语文教学评价(334) 第三节中学语文教学反思(339) 牛刀小试(342) 第三章中学语文教学设计能力(344) **节教学目标设计及教学重难点的把握(344) 第二节教学内容的安排及课堂教学技艺(348) 第三节课堂教学方法的使用及教学媒体的选择(352) 第四节教学过程设计(356) 第五节板书设计(368) 第六节教案写作(373) 附录一教师招聘考试中学古诗文背诵篇目(378) 附录二教师招聘考试古诗词积累必背篇目(383) 全国教师招聘笔试课程体系(393) 全国教师招聘面试课程体系(394) 中公教育·全国分部一览表(395) |
这套四本书的装帧质量,说句公道话,中规中矩,没什么惊喜,但也挑不出什么大毛病。纸张的厚度尚可,油墨印刷的清晰度也对得起价格,至少在阅读过程中不会因为字迹模糊而感到烦躁。我特别留意了一下对图像资料的呈现,毕竟美术是视觉的艺术,对色彩还原的要求是很高的。遗憾的是,在这方面,这套书的表现只能用“平庸”来形容。许多经典作品的插图,尤其是涉及到复杂色彩层次的油画或者水墨作品,在印刷出来后,总感觉少了一点原画的那种“呼吸感”和色彩的微妙过渡。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学习者通过书籍直接感受艺术作品的能力。我理解成本控制是出版行业的一个现实难题,但在美术教材中,图像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如果一个老师需要向学生展示原作的美感,他可能不得不依赖网络资源或者更高质量的画册来弥补这套书在图像呈现上的不足。另外,关于装订的耐用性,我希望它能禁得起反复翻阅和在不同场合下的使用,毕竟考试复习不是一次性的接触。目前看来,它应该能撑到考试结束,但长期收藏价值,特别是对于那些对印刷品质有要求的教育工作者来说,可能就不那么高了。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坦白说,第一眼看上去确实是那种非常“官方”的考试用书风格,色彩搭配和排版都透着一股子严肃劲儿。我当时买它,主要是冲着“中公”这个牌子去的,毕竟在教师招聘这块,名头还是响亮的。但说实话,当我真正翻开这套“中学美术(全国版)4本套”的时候,我的内心是有些波澜的。我原本期待的是一套能彻底刷新我对当代美术教育理念的教材,或者至少是能提供极其详尽的、覆盖高中到初中所有知识点的细致梳理。然而,拿到手后,我发现它的侧重点似乎更偏向于“应试技巧”和“知识点记忆”,而不是那种深入骨髓的艺术鉴赏和创作思维的培养。比如,在讲解近现代艺术流派时,很多描述都停留在对关键人物、代表作名称的罗列上,缺乏对背后社会思潮和艺术哲学深度的挖掘。对于一个真正热爱艺术、希望未来能引导学生发现美的老师来说,这套书的理论深度略显不足。它更像是一张为你划好重点的地图,而不是一趟带你探索未知美境的探险之旅。当然,作为考前突击和确保基础知识点不遗漏的工具,它的结构清晰度是值得肯定的,各种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梳理得还算到位,只是那种让人醍醐灌顶的“Aha Moment”比较少见。总而言之,它是一款合格的“应试武器”,但距离成为一本“启迪心灵的艺术教育宝典”,似乎还有一段距离。
评分与其他教辅材料相比,这套《中学美术》在知识点的覆盖面上,体现出了一种非常强烈的“全国统考”的影子。它非常努力地想要照顾到中国不同省份在考纲上可能出现的细微差别,力求做到面面俱到,但也因此带来了一个问题:内容的平均化和深度分散。例如,对于中国传统绘画的某个特定朝代的流派特点,它可能只是浅尝辄止地提到了代表人物的观点,但对于如何将这种传统精神融入现代教学实践的探讨却显得捉襟见肘。相比之下,我之前看过一些更侧重于区域性或特定教学法改革的专著,它们可能在某一两个点上深挖下去,更能激发起我的教学热情。这套书的编排逻辑似乎是按照“知识点清单”来构建的,而非“问题导向”或“主题探究”的逻辑。这意味着你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去自己构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去思考如何将这些零散的信息点串联成一套完整的、富有逻辑性的教学思路。它提供了砖块,但没有提供蓝图。对于新手教师来说,这可能是一个快速建立知识框架的好方法;但对于有一定经验,希望在教学中实现创新的老师而言,这种过于流程化的内容组织方式,反而会束缚住思维的自由度。
评分从整体的使用体验来看,这套教材的“工具性”非常强,是那种你会在考试前一周拿出来,快速翻阅、对标考点、查漏补缺时才会高度依赖的资料。它的优势在于系统性和覆盖范围广,确保了在面对大范围知识点的考察时,你不会因为遗漏了某个边角知识点而失分。然而,如果把教师招聘考试看作是对未来教育工作者综合素养的考察,那么这套书的局限性也显而易见了。它更侧重于“教什么”,而非“怎么教得好”,更侧重于“知道什么”,而非“理解多深”。我个人希望,未来的升级版本能够增加更多贴近一线教学的实际案例分析,特别是针对新课标下,如跨学科融合、信息技术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等前沿话题,能有更深入的探讨和例证。对于那些已经有扎实美术功底,只是需要通过考试认证的读者来说,它是一个高效的“通关秘籍”;但对于那些希望通过系统学习来提升自身美术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能力的读者来说,它更像是一份合格的“知识点索引”,需要你自行去填充更丰满的血肉。最终的感受是,它帮你敲开了大门,但里面的美景,你还需要自己去探索和创造。
评分关于练习题和模拟测试部分,这套书的设置是此类考试用书的标配,但实际效果嘛,褒贬不一。它提供了大量的选择题和简答题,旨在考察你对基础概念的掌握程度,这一点做得比较扎实,题型覆盖面很广,基本上能让你感受到历年考试的出题风格。不过,我个人认为,中学美术教师的考核,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对“知识点”的记忆上。真正优秀的教师,需要具备教学设计能力、课堂组织能力,以及对学生作品的恰当评价能力。然而,这套书的练习题中,涉及案例分析、教学情境模拟的题目数量偏少,或者说,即使有,其解析也往往局限于给出标准答案,而没有深入探讨其他备选答案的合理性或在不同教学情境下的适用性。例如,当考察“如何处理课堂上学生对某件现代艺术作品的抵触情绪”这类问题时,我更期待看到多维度的解决方案和理论支撑,而不是一个笼统的“引导式教育”的表述。这使得我对这部分内容的使用价值判断有所保留,它能帮你拿到基础分,但想在主观题部分脱颖而出,可能还需要配合其他的教学实践案例集进行深入研究。
评分很好的!!!!!!!!!!!
评分有真题有预测题,很全,书的质量也很好,
评分很好
评分很不错,是正版的,支持,字迹清晰,重点突出,值得推荐,而且自己一直都是用中公,加油!
评分还可以,朋友很喜欢,总体来说还不错,赞一个
评分质量很好,是正品,喜欢有用
评分不错,挺好的~东西都收到了,感觉很不错
评分重点都有标注,学习起来事半功倍,对知识框架的梳理再清晰一点就好了
评分可以买,书还可以,相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