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L10382 9787518414352 9787518403721 9787518402274 9787518402199
万千心理.二月人 穿越式催眠治疗
这是一本既记录了艾瑞克森所做的一个完整案例又记录了他本人对这个案例进行详细分析讨论的书。案例中,艾瑞克森在被试的催眠年龄退行中以每次被试生日次月都会出现的“二月人”与被试在穿越的心理空间里相会,与她交谈,提供更全面的视角,让被试重新审视过往发生的那些与她对游泳和水的恐惧有关的生活事件,从而帮助她消除对游泳和水的恐惧,促进其自我同一性的发展。这个案例是艾瑞克森1945年做的,当时艾瑞克森还聚焦在心理动力学上,正在从实验性研究向临床治疗应用转换。从这个案例中,读者可以看到艾瑞克森敏锐的直觉,也可以看到不少艾瑞克森在心理动力学方面的思考,而后者可能正是很多在学艾瑞克森催眠的**人士所孜孜以求的。
次晤谈:第1部分 治疗性催眠的取向
1945年,在场者:米尔顿·艾瑞克森医生、杰罗姆·芬克医生、被试(也被称为“S小姐”和“简”),以及被试的朋友“戴伊小姐”。
1979年讨论的在场者:米尔顿·艾瑞克森医生、欧内斯特·罗西医生和玛丽恩·穆尔医生。
次晤谈:第2部分 二月人的身份创造
1945年,在场者:米尔顿·艾瑞克森医生、杰罗姆·芬克医生、被试(也被称为“S小姐”和“简”),以及被试的朋友“戴伊小姐。”
1979年讨论的在场者:米尔顿·艾瑞克森医生、欧内斯特·罗西医生、马里恩·穆尔医生、罗伯特·皮尔森医生和一个身份不明的观察者。
第二次晤谈 多层面的沟通和存在
1945年,在场者:米尔顿·艾瑞克森医生,杰罗姆·芬克医生、被试(她也被称为“S小姐”和“简”),以及比蒂先生。
1979年讨论的在场者:米尔顿·艾瑞克森医生、欧内斯特·罗西医生和马瑞恩·穆尔医生。
第三次晤谈 唤起和利用心理动力过程
1945年,在场者:米尔顿·艾瑞克森医生、杰罗姆·芬克医生、被试(她也被称为“S小姐”和“简”),以及被试的朋友“安·戴伊”。
1979年讨论的在场者:米尔顿·艾瑞克森医生、欧内斯特·罗西医生。
第四次晤谈 能动的治疗性的催眠工作
1945年,在场者:米尔顿·艾瑞克森医生、杰罗姆·芬克医生、被试(她也被称为“S小姐”和“简”),以及被试的朋友“安·戴伊”。
1979年讨论的在场者:米尔顿·艾瑞克森医生、欧内斯特·罗西医生和桑德拉·西尔维斯特医生。
参考文献
体验催眠:催眠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
虽然已有相当多的文章介绍已故的艾瑞克森博士的工作,《体验催眠:催眠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3)》仍值得大力推荐。它不但提供读者一个了解艾瑞克森博士的机会,还可通过其教学实录的逐字记录,尽可能地*近他,直接向他学习催眠治疗知识。
1章 问接催眠方式1节 心理治疗中的催眠:在海洋君主的讲座第二节 间接沟通的“利用方式”1.语言和暗示的艺术2.催眠中的多层沟通3.暗示的本质是内部响应4.海洋君主讲座中的间接沟通第二章 催眠诱导和治疗中的类僵1节 类僵的历史回顾第二节 认识自发的类僵第三节 助长类僵第四节 利用类僵第五节 总结第六节 类僵诱导练习催眠诱导中的类僵应用示范第三章 催眠诱导和治疗中的意念动力信号1节 意念动力运动和信号的历史回顾第二节 识别自发的意念动力信号第三节 助长意念动力信号第四节 助长意念感觉信号第五节 利用意念动力信号第六节 总结第七节 意念动力信号方面的训练一个意念动力运动和类僵的听觉一视觉范例:助长催眠诱导的反转定势第四章 多疑者的催眠体验性学习1次晤谈:催眠细微临床现象的体验性学习第二次晤谈:催眠现象的体验式学习1.解离以及变动意识状态的现代体验式方法2.学习间接沟通:参考框架、元层面和心理治疗参考文献
催眠疗法:探索性案例集锦(万千心理)
本书记录了近20例艾瑞克森的催眠治疗案例,以及他对案例的分析讲解。
序1979年1版前言2012年修订版前言致谢1章 催眠治疗的“利用方式”1.准备2.治疗性催眠3.治疗性变化的确认总结练习第二章 间接暗示形式1.直接和间接暗示2.散布其间方式3.利用意念动力过程的事实陈述4.利用时间的事实陈述5.不知道,不做6.开放式暗示7.涵盖一类反应的所有可能性8.可以助长新反应可能性的问题9.复合暗示10.隐含式暗示和隐含式指令11.制约和双重制约12.多层含义和沟通:笑话、双关、隐喻和象征中的意识演变练习第三章 利用方式:催眠诱导和暗示1.接纳和利用患者的显在反应2.利用紧急状态3.利用患者的内部现实4.利用患者的阻抗5.利用患者的消极情绪和困惑6.利用患者的症状练习第四章 后催眠暗示1.把后催眠暗示与必然的反应联结起来2.串联式后催眠暗示3.作为后催眠暗示的无意识条件反射4.后催眠性地开启问题解决的期待5.作为后催眠暗示的惊讶练习第五章 改变感知觉功能:疼痛和舒适的问题简介关于疼痛的思考总结案例1 一种改变感知觉功能的对话方式:幻肢疼痛和耳鸣案例2 震惊和惊讶改变感知觉功能:顽固性背部疼痛案例3 转换参考框架实现麻醉和痛觉缺失案例4 利用患者自己的个性和能力缓解疼痛精选简短案例:案例分析练习第六章 症状解决案例5 处理症状反应的一般方式案例6 用震惊促进症状解决和领悟的心因性哮喘治疗演示案例7 用宣泄实现症状解决助长人格完善:一种权威方式案例8 性功能障碍:快速催眠治疗方式中的梦行训练案例9 神经性厌食症的悖论和双重制约精选简短案例:练习分析生活中的瘙痒自我内部的症状解决第七章 记忆的重新检视案例10 解析创伤体验第八章 情绪处理案例11 用新参考框架解决情感问题和恐惧精选的简短案例:案例分析练习第九章 助长潜能:转换身份案例12 利用自发催眠:探索整合左右脑半球的活动案例13 器质性脊髓损伤的催眠治疗:新身份解决自杀性抑郁案例14 心理震惊和惊喜促成身份转换案例15 身份转变中的体验性生命回顾第十章 创造新的身份:**越利用治疗?案例16 二月人参考文献
催眠实务:催眠诱导与间接暗示
《催眠实务:催眠诱导与间接暗示(1)》是作者所著系列版本中的第1本,这《催眠实务:催眠诱导与间接暗示(1)》完全是第1作者在临床催眠治疗领域训练第二作者所做工作的记录。就其本身而论,这《催眠实务:催眠诱导与间接暗示(1)》不是理论性或学术性的,而是对现代催眠治疗师所需的某些态度、取向和技巧的实用研究。
推荐序——人生无处不催眠译者序序言导言本书的结构1章 对话式诱导:早年学习定势观察与艾瑞克森的基本方式临床催眠中的意识和无意识催眠暗示的利用理论利用心理机制进行事实陈述利用时间进行事实陈述不做,不知道第二章 经由重述要点进行间接诱导“是定势”心理隐含式暗示治疗性制约和双重制约开放式暗示涵盖一类反应所有可能性的暗示意念动力信号第三章 握手诱导催眠诱导心理动力中的混乱握手诱导的心理动力机制复合暗示复合旬条件暗示和联结网络多重任务和串联暗示第四章 相互催眠诱导惊奇混乱重构的途径治疗性催眠是能动的无意识学习状态第五章 通过联结进行催眠学习隐含式指令用于聚焦、 暗示和强化的问话适合于间接催眠诱导的问话分段发展的催眠弱化意识心理定势:混乱、心理流和创造性第六章 促进催眠式学习消除和卸载阻抗多层面沟通:类比、双关、 隐喻、笑话和民间语言暗示的微观心理动力第七章 问接条件反射式闭眼诱导催眠训练和利用间接和直接暗示的心理动力催眠的间接条件反射催眠中的声音动力特征文本间暗示线索和间接暗示催眠中左右脑的功能第八章 无限的学习模式:一项两年的跟踪研究创造性、治愈和学习的无限可能性第九章 总结1.治疗性催眠的本质2.催眠诱导的临床途径3.催眠暗示的形式助长人类的潜能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