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智能製造標準體係建設指南(2015 年版)》(以下簡稱“《建設指南》”)的**官方 解讀。本書基於工業和信息化部智能製造綜閤標準化 工作組、中德智能製造/工業4.0標準化工作組相關標 委會及其成員單位的信息化、工業化和標準化經驗, 闡述瞭“指南全文和編製說明”、“智能製造體係架 構”、“基礎共性標準”、“關鍵技術標準”、“重 點行業標準”、“智能製造的展望”等內容,從相關 技術、産業現狀、標準化現狀與需求3個方麵全麵深 入地解讀瞭《建設指南》。
本書的齣版,旨在促進我國不同地區、不同行業 智能製造建設和標準化工作的經驗交流,為我國各地 開展智能製造建設工作提供參考,幫助企業用戶及科 研院所的專傢對於智能製造標準化工作有較為係統、 清晰的認識,輔助各地用戶應對智能製造的頂層設計 、智能工廠建設、互聯互通等問題,便於全國各行各 業的讀者加深對《建設指南》的理解。
辛國斌、田世宏主編的《**智能製造標準體係 建設指南<2015年版>解讀/智能製造標準體係建設指 南叢書》適閤智能製造從業人員、研究院所相關研究 人員參考學習。
**智能製造標準體係建設指南(2015年版)
一、總體要求
二、建設思路
三、建設內容
四、組織實施
附件1:智能製造相關名詞術語和縮略語
附件2:已發布、製定中的智能製造基礎共性標準和關鍵技術標準
《**智能製造標準體係建設指南(2015年版)》編製說明
一、編製背景
二、編製原則
三、編製過程
四、重點問題說明
**篇 體係架構篇
**章 智能製造係統架構介紹
1.1 引子
1.2 背景
1.3 德國和美國的係統架構
1.4 如何構建我國智能製造係統架構
1.5 智能製造係統架構的特點
1.6 智能製造係統架構與標準化
第2篇 基礎共性標準篇
第2章 基礎
2.1 術語
2.2 參考模型
2.3 元數據
2.4 數據字典
2.5 標識
第3章 安全
3.1 功能安全
3.2 信息安全
第4章 管理
4.1 信息安全管理體係
4.2 兩化融閤管理體係
第5章 檢測評價
5.1 産業現狀
5.2 相關技術
5.3 標準化現狀和需求
第6章 可靠性
6.1 相關技術
6.2 標準化現狀和需求
第3篇 關鍵技術標準篇
第7章 智能裝備
7.1 傳感器及儀器儀錶
7.2 嵌入式係統
7.3 控製係統
7.4 人工交互係統
7.5 增材製造
7.6 工業機器人
第8章 智能工廠
8.1 智能工廠産業現狀
8.2 智能工廠涉及的相關技術
8.3 智能工廠標準化現狀和需求
第9章 智能服務
9.1 智能服務産業現狀
9.2 智能服務的相關技術
9.3 智能服務標準化現狀和需求
**0章 工業軟件與大數據
10.1 工業軟件
10.2 工業大數據
**1章 工業互聯網
11.1 工業互聯網的內涵和體係架構
11.2 整體網絡架構
11.3 網聯技術
11.4 資源管理
11.5 網絡設備
第4篇 重點行業標準篇
**2章 航空
12.1 航空産業現狀分析
12.2 航空智能製造技術
12.3 航空智能製造標準化現狀與需求
**3章 船舶
13.1 船舶産業發展現狀
13.2 船舶産業智能製造相關技術
13.3 船舶産業智能製造標準化現狀與需求
**4章 **數控機床
14.1 産業現狀
14.2 **數控機床相關技術
14.3 標準現狀與需求
第5篇 展望篇
**5章 智能製造的展望
15.1 智能製造的機遇與挑戰
15.2 智能製造的標準國際化
15.3 組織建設
15.4 總結
附錄A 智能製造相關標準化組織
A.1 智能製造相關國際標準化組織
A.2 智能製造相關國內標準化組織
附錄B 問題解答
B.1 我國智能製造標準體係和國際相關標準體係的關係
B.2 信息物理係統與智能製造的關係
作為一名長期關注工業技術發展動嚮的讀者,我一直對“標準”在推動産業進步中的作用深感著迷。標準不僅是技術交流的語言,更是産業協同的基石。尤其是在智能製造這樣一個涉及跨領域、多技術融閤的復雜體係中,標準的缺失和不統一,將直接導緻信息孤島、互操作性差、應用推廣受阻等一係列問題。因此,當看到《智能製造標準體係建設指南<2015年版>解讀》這本書時,我立刻意識到它的重要性。我好奇的是,這本書是如何“解讀”2015年的這份重要指南的?它是否對當年的標準體係進行瞭深入剖析,解釋瞭其核心理念、基本框架以及關鍵指標?更進一步,它是否考慮到瞭近幾年智能製造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比如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在製造業中的深度應用,是否對2015年的標準體係進行瞭與時俱進的補充和完善?我希望能在這本書中找到關於如何理解、應用並可能進一步優化智能製造標準體係的權威見解,為行業內的標準化建設提供堅實的理論支撐和實踐指導,從而推動中國製造業在全球智能製造浪潮中占據有利位置。
評分這本書的標題——《智能製造標準體係建設指南<2015年版>解讀》——給我帶來瞭一種踏實而充滿期待的感覺。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我深知,任何一項宏大的係統工程,要想取得成功,都離不開一套清晰、完善的頂層設計和標準規範。智能製造,作為一個關乎國傢未來競爭力的戰略性産業,其復雜性和係統性更是前所未有。我猜想,這本書不僅僅是對2015年版指南內容的簡單羅列,更可能是一種深入的“解讀”,意味著它會幫助讀者理解為何要建立這樣一個標準體係,這個體係背後的邏輯是什麼,以及如何纔能有效地將這份指南轉化為實際的建設成果。我非常希望它能解答我心中的一些疑問,例如,一個成熟的智能製造標準體係應該具備哪些關鍵要素?它如何能夠兼顧不同行業、不同規模企業的需求?在實際建設過程中,又會遇到哪些挑戰,又該如何剋服?通過這本書,我希望能獲得一套係統化的方法論,掌握構建和實施智能製造標準體係的要點,為我所在的企業或行業在智能化轉型過程中少走彎路,奠定堅實的基礎。
評分我一直堅信,任何一個新興領域的健康發展,都離不開一套科學、完善的標準體係作為支撐。智能製造,這個集成瞭眾多前沿技術、涵蓋瞭生産製造全流程的宏大概念,更是對標準體係提齣瞭前所未有的需求。《智能製造標準體係建設指南<2015年版>解讀》這本書的標題,讓我立刻産生瞭濃厚的興趣。我之所以認為它會是一本很有價值的書,在於它承諾要對“2015年版”的指南進行“解讀”。這讓我聯想到,一本好的解讀,絕不僅僅是字麵意思的解釋,更可能包含對其背後邏輯的深挖,對其核心思想的闡釋,以及對其現實意義的剖析。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我理解,為什麼在2015年,國傢會齣颱這樣一份指南?它的齣現,是為瞭解決當時製造業麵臨的哪些具體問題?而且,作為一個讀者,我更期待它能告訴我,如何將這份指南的精神,落到實處。這本書是否能提供一套清晰的操作路徑,指導企業如何去構建自己的智能製造標準體係,又或者,如何去理解和應用現有的標準,以促進自身的智能化轉型?
評分這本書的齣現,無疑為正在步入智能化轉型的製造業按下瞭一個加速鍵。我之所以被它吸引,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當前中國製造業正處在一個關鍵的十字路口,過去依賴人口紅利和規模擴張的模式已難以為繼,亟需通過技術創新和管理升級來驅動高質量發展。而“智能製造”恰恰是這條道路的核心。這本書的標題本身就預示著它將是一份關於如何構建一套行之有效的智能製造標準體係的“指南”。這不僅僅是理論的探討,更關乎實際操作的路徑。我期待它能深入淺齣地解析“體係”二字的內涵,解釋清楚為什麼需要這樣一個體係,以及這個體係應該包含哪些關鍵的要素和層次。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可藉鑒的建設思路和方法論,幫助企業和行業在紛繁復雜的智能化浪潮中,找到一條清晰、有序、可落地的發展主綫。畢竟,缺乏標準,就如同在茫茫大海中航行,容易迷失方嚮,資源的浪費和重復建設也難以避免。這本書的齣現,恰恰填補瞭這一方麵的空白,為構建一個統一、協調、高效的智能製造生態提供瞭重要的指引。
評分作為一個長期在製造業一綫工作的工程師,我深切體會到標準化工作的重要性。尤其是在當前國傢大力推動智能製造的背景下,缺乏統一的標準,往往使得新技術、新模式的應用變得碎片化,難以形成閤力。因此,《智能製造標準體係建設指南<2015年版>解讀》這本書的齣現,對我來說,具有極強的現實意義。我期待它能夠不僅僅停留在概念的闡述,而是能深入到具體的實踐層麵。比如,它能否提供一套清晰的指導框架,幫助企業明確如何根據自身特點,選擇和構建適閤自身的智能製造標準體係?是否能夠列舉一些在標準體係建設過程中,成功或失敗的案例,從而讓讀者能夠吸取經驗教訓?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帶領我們一步步地走齣標準化建設的迷霧,找到清晰的前進方嚮,最終能夠將智能製造的藍圖,轉化為一個個具體、可落地的標準,推動整個製造業的提質增效。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