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剩男剩女的队伍不断壮大、裸婚男女的家庭矛盾升级、离婚率的飙 升,很多单身男女开始高呼:“享受单身!” 因为单身,所以自由;因为单身,所以简单。这或许是很多单身男女的 共同感受,少了与另一半的摩擦、争吵,少了婆媳关系,在忙碌的工作之外 ,可以享受那份自由、单纯和宁静,享受一个人也精彩的生活。
我发现,身边单身的人越来越多了,见着了就催着给介绍另一半;打开 电视,相亲节目很多,似乎很多人都着急找对象,尤其是在大中城市。
“第四次单身浪潮已经来了。”日前,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助理研究 员陈亚亚在《都市单身女性的生存状态考察》中提出,主动选择单身的“单 女”明显增多。据调查,30.35%的单女在“攒钱买房”,比例超过了“买 衣服和美容”。说明,房子于一个女人是安全感;婚姻,于一个女人也是安 全感。
其实,单身还是不单身?本身就是一个问题。在单身的众多男女中也分 主动单身和被动单身,这两者是有本质区别的。
主动单身:一个人过,多自由 不同于以往几次单身潮大多是迫于客观形势的短暂行为,第四次单身潮 中的单男单女大多是主动单身。
我认为,这些人普遍生活在大城市,且处于社会的中上层,有着稳定的 经济收入,理念新,知识层次高,不少人还有留洋、涉外工作的经历,他们 对目前的状态感到相对满意,不愿打破已有的状态,因此选择主动单身。正 是由于这种心态,导致一部分人呈现出“*自我”的人格特征,他们做事情 *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为自己考虑会相对多一些。有很多单男单女会觉得 结婚后自由会少很多,要承担*多的责任,现有的财产收入也会分一半出去 。选择单身对他们来说*轻松、*舒服。
所以,这些单身贵族们对生活、婚姻的质量要求比较高,单女们希望未 来的老公各方面条件比自己好,能够给自己带来*好的生活。如果找不到满 足要求的,她们不会勉强踏人婚姻殿堂。
而另一方面,对单男来说,他们很难满足单女们的要求。一个人的生活 可以经营得不错,一旦要养家、担负起一家人的生活经济重担,他们便有些 吃不消了。在这些人心中,与其委屈凑合,不如快乐单身。
被动单身:从从挑人,到被人挑 有主动单身,自然也就会有被动单身,这基本上以女性居多。几乎九成 大龄女性都有“恨嫁”的情绪,都希望有一个美好的归宿,男人也希望能有 一个完整的家,但正如刘若英的歌中唱的:“喜欢的人不出现,出现的人不 喜欢。”由于受生活方式、生活环境和观念等因素的影响,有一些单男单女 们尽管在不断努力,却总不能找到自己心中的那个TA,不得已单身。
另外,年轻时择偶标准高也是一个诱因。我认为,有些单身男女固守着 一套很高的择偶标准,怎么也找不到符合的人,一晃年纪大了,择偶标准终 于松动了,别人却看不上他了。以前是“他挑人家”,现在是“人家挑他” 。尤其是女性易遭遇此类情况。女人需要安全感,所以,女人扛过单身潮* 难。
给女人支心理招 1.从心里别怕男人;有的女人觉得男人占优势,便助长了男人的优势心 理; 2.尽快知道男人和你接触的心理,不想结婚的不耽误工夫; 3.别仅仅盯住成功男、潜力股,天上掉馅饼的事情不多; 4.别只注重男人所谓的事业心,男人甩女人往往用干事业无暇成家为借 口; 5.多交朋友少玩一夜情。
剩女,咬牙“将就”还是横心“讲究”? “你们别再逼我了!妈妈你就这么希望我走吗?”因为这句心里话,浙 江嘉兴35岁剩女小菲竟被亲弟弟打断了三根肋骨! 亲爱的“剩女”姐妹们,听到这则新闻,你们是会放下高标准、严要求 咬牙“将就”,还是会横下心来继续“讲究”呢? P2-4
女人攒够了“三张”,步入“奔四”这个阶段是一生之中*困惑的十年 。有人戏言,这时的女人是“在外竞争上岗、在家竞争上床”,可以说内外 压力骤增。
爱情、婚姻、性、激情、欲望、背叛、家暴、出轨、婆媳矛盾、亲子矛 盾……这些看似平常的关系都在30~40岁这个阶段集中爆发,让女人们措手 不及,甚至感到迷茫。
在《爱问王建一》一书中,**心理专家王建一将为你揭晓爱的答案, 解开情感的困惑,剖析两性相处的智慧。《爱问王建一》中上千个真实婚恋 案例的深度解读,献给即将及已经步入婚姻殿堂的你。
让正向的价值观和积极的生活信念,支撑我们的心灵,无论是面临结婚 生子、职场竞争,还是生理变化、社会地位等各种人生轨迹的改变,都要相 信,我们终究会遇见*坚强、*智慧、*美丽的自我。
王建一,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EAP签约咨询师和心理测量师、BTV青少频道《谁在说》、《选择》特邀心理专家。并在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省市卫视等多档节目出任心理专业嘉宾。“王氏舒压法”在院企讲座备受好评。
1 我能和他共度此生吗?
·女人扛过单身潮比男人*难吗?/2
剩女,咬牙“将就”还是横心“讲究”?/4
·玩试婚的男女,你们伤不起/8
有钱的男人可靠吗?/11
·你将与谁共度今生?/14
共同的价值观/17
婚姻匹配性分析/19
·中国式婚姻进入“算计时代”/28
房产影响了多少爱情/31
“婚前财产公证”与道德无关/32
·进入“围城”前的恐惧症/34
为何会婚前焦虑、临阵退缩/35
婚姻如鞋/38
2 幸福靠自己,婚姻靠经营
·男人和女人的情感需求/42
学会吵再吵/46
·谁偷走了我们的幸福/48
女人的安全感在哪里?/50
女挣得多男挣得少的日子该怎么过?/54
·如何让我们的新婚三年不痛/55
“**妻子”和“称职丈夫”的真相/59
凤凰男与孔雀女的生活该如何继续?/61
男人婚后的**个第三者——宝宝/64
婚姻关系的权力游戏/66
·好媳妇靠夸 好婆婆要哄/70
婆家有时是爱情杀手/74
婆媳问题中的男人角色/77
·成就事业的代价就是输掉婚姻吗?/79
不是万不得已别做全职太太/82
如何做好快乐的白领妈妈/85
·性趣,来自于身心合一/88
男人的开放性有多大/90
·为什么婚姻里会出现背叛/96
如何避免成“小三”?/108
感谢第三者/110
·预防家庭暴力/111
3 当围城变危城
·80后缘何成为离婚主力军/124
婚姻的反思/134
如何应对婚姻危机/137
·躁动的年代,躁动的心/148
解读《疯狂主妇》/150
解读《婚姻保卫战》/156
·再婚不只是大人的事/158
4 爱自己——自我心理调节
·自我心理调节的六种方式/167
·认识“LOVE”的意义/175
5 心理测查
·恋爱类型测试/184
·人格测试/192
·心理素质测试/195
·你的潜在性格/197
·你有双重人格吗?/20l
·你的吸引力有多大/204
·梦的投射/207
·家庭关系亲密度/210
·测测你的心理是否健康/215
·测测你的现实感/217
附录 王建一微博语录/225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有一种复古又现代的交织感,墨绿色的背景搭配烫金的“爱问王建一”几个大字,在书架上瞬间就能抓住眼球。拿到手里,纸张的质感非常棒,厚实而带着微微的韧性,翻阅时没有廉价感,这一点对于我这种习惯纸质阅读的人来说,是加分项。我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一家独立书店的角落里发现它的,当时并不知道作者是谁,只是被这个名字所吸引。“爱问”二字,总让人联想到那些充满好奇心、不断探索未知领域的人,而“王建一”这个名字,则带着一种沉稳和故事感。我毫不犹豫地将它加入了我的购物车,期待着它能带给我一场怎样的阅读体验。在阅读之前,我花了些时间在网上搜索关于这本书的信息,但信息并不多,这反而激起了我更强烈的探索欲望,就像一场寻宝游戏,我迫不及待地想揭开这本书的神秘面纱,看看它到底藏着怎样的宝藏。
评分我一直对那些能够引发深度思考的书籍情有独钟,而《爱问王建一》恰恰满足了我的这一需求。它不同于市面上那些追求快节奏、碎片化信息的读物,而是以一种沉静而有力的方式,引导读者进入一个更加广阔的思维空间。每一次阅读,我都感觉自己像是在与一位智者进行灵魂对话,他的思想如同星辰大海,浩瀚而深邃。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一些复杂概念时的细腻之处,他能够将枯燥的理论转化为生动的故事,让抽象的概念变得触手可及。书中的一些观点,虽然初读时可能让人觉得有些颠覆,但细细品味之后,却又觉得豁然开朗,仿佛打开了新的视野。我常常在阅读过程中停下来,反复思考作者提出的问题,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这种阅读体验,对我来说是一种宝贵的精神滋养,它让我在喧嚣的世界里找到了一片宁静的思考之地。
评分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发现自己不知不觉中调整了阅读的节奏。它不是那种可以一口气读完的“爽文”,而是需要你慢慢咀嚼,细细体会。作者的文字功底非常扎实,每一句话都仿佛经过了千锤百炼,蕴含着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有时候,我会被某个句子深深打动,反复朗读,仿佛能从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心绪。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增长,更是一种情感的共鸣。我感觉作者就像是一位老朋友,在字里行间与我分享他的经历、他的感悟。这种亲切感,让我更加投入到阅读之中,也让我对书中的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同。它就像一杯陈年的佳酿,越品越有味道,越品越能感受到其中的醇厚。
评分对于《爱问王建一》这本书,我有一个比较特别的阅读习惯,就是我会时不时地在阅读过程中停下来,在书页的空白处写下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很多时候,作者提出的观点会引发我对自己过往经历的回忆和反思,那些被我遗忘的细节,突然间变得清晰起来。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我内心的真实想法,也让我有机会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轨迹。我记得有一次,读到书中关于“选择”的部分,我突然想起自己曾经在一个十字路口犹豫不决的经历,这本书的解读让我对当时的决定有了新的理解,甚至感到一丝释然。这种与书中内容产生个人连接的体验,是许多书籍难以给予的,它让阅读变得更加个性化和有意义。
评分在我看来,《爱问王建一》最难得的地方在于它所展现出的那种不落俗套的智慧。作者没有试图去迎合大众的口味,也没有刻意追求华丽的辞藻,而是以一种真诚而朴素的语言,阐述着他对世界、对人生的独特见解。这种“少即是多”的表达方式,反而显得格外有力。我常常在阅读时,被作者那些看似平凡却蕴含深刻道理的论述所折服。它不像某些畅销书那样,充斥着各种“成功秘诀”和“人生指导”,而是更像是在和你娓娓道来,分享他作为一个思考者所经历的探索和顿悟。每次合上书,我都能感觉到自己内心深处被触动了,仿佛有什么东西在悄然发生着改变,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比任何直接的灌输都要来得更持久和深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