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蔡明德
出版: 南方家園
语种:繁体中文
装帧:平裝
页数:352
尺寸:17 x 23 cm
出版日期:2016/11/14
ISBN: 9789869255783
三十年前,蔡明德走遍台灣,挖掘生活百態,紀錄時代;三十年後,我們是否仍迷走在同樣的角落,萎滯不前?
本書特色
一九八○年代台灣影像記憶回流
──「因為我們相信,我們希望,我們愛……」《人間》發刊詞
專文推薦
關曉榮│報導攝影家 蕭嘉慶│攝影評論、攝影家 郭力昕│影像文化評論者 楊渡│詩人、作家 李威儀│《攝影之聲》主編
贊聲推薦
黃春明│作家 張照堂│攝影家、文化工作者 黃武雄│台大退(而不)休教授 陳列│作家 黃翰荻│畫家暨藝評家 楊祖珺│中國文化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副教授 鍾喬│作家、導演、「差事劇團」負責人 劉振祥 │攝影家
§蔡明德專書收錄的攝影成果,大部分是「人間」時期的心血結晶。回首前塵,固然親切溫暖,卻也揉合著世事多變往事已遠的痛切,沒有理由掉進緬懷美好時光的陷阱。─關曉榮│報導攝影家
§蔡明德的攝影作品,平靜但深刻地提示觀者,你我那個不可再得的、消逝的年代的人事物,讓我們在複習過往的歷史事件當中,增添更多對台灣的理解,和對土地的情懷。─蕭嘉慶│攝影評論、攝影家
§在蔡明德的人道主義注視和見證下,幾乎全方位的實踐著紀實影像的古典精神。其中不少影像,已經成為台灣社會對那個年代某些歷史事件的集體圖像記憶。─郭力昕│影像文化評論者
§蔡明德的影像讓人深心觸動的,往往不是那些街頭衝突的瞬間,而是在事件的背後,呈現那些質樸的、溫煦的、純厚的、天真的、堅毅的,甚至是絕望的人的容顏。有時只是那回眸的一瞬,卻讓人心中生起憐憫、希望、愛和溫暖。─楊渡│詩人、作家
§三十年過去,如今蔡桑將歲月都換成了照片,這些照片也已成為歷久不衰的社會寓言—貪酷如他鏡頭下的屠虎記,瘋狂如那座六合彩的明牌市集,扭曲如受資本體制支配的環境公害,壓迫如吳鳳神話,異化如災變礦場。這座島嶼的死生榮辱和哀樂悲傷仍舊繼續,人間無從迴避躲藏,報導紀錄是永遠沉重的擔子。─李威儀│《攝影之聲》主編
作者簡介
攝影│文字 蔡明德
台灣紀實攝影師,曾任《人間雜誌》攝影記者、圖片編輯,後任《首都時報》、《自由時報》、《中國時報》、《時報周刊》等。曾獲自立報系年度zui佳新聞圖片獎新聞類首獎、柯達年度新聞攝影大賽人物類首獎。攝影作品更獲國立台灣美術館及中國廣東美術館收藏。
推薦序俯瞰人間拍與被拍的奮起、蹣跚、熱烈與孤寂─關曉榮│報導攝影家
封存於影像中的記憶回流─蕭嘉慶│攝影評論、攝影家
古典紀實攝影的美好一仗─郭力昕│影像文化評論者
《人間》回眸,還留幾許溫暖?─楊渡│詩人、作家
人間的眼睛─李威儀│《攝影之聲》主編
自序│蔡明德
人間凝視
內湖垃圾山的拾荒者
海上旅館
人瘋神狂六合彩
屠虎記
選舉脫衣秀
流浪的歌仔戲班子
弱勢兒童
花蓮玉里老榮民
搶救小兒血癌的楊醫師
囚閉兒周子飛
被囚禁的精神病─買主生
純樸的客家小鎮─新埔
親愛村的故事
人間現場
建基煤礦─阿美族礦工的聚落
蘭嶼反核廢料
東浦挖墳事件
鄒族青年湯英伸殺人事件
救援雛妓
打破吳鳳神話
大潭村鎘汙染事件
讓我牽著你的手─蕭雲模與江美玉
斷臂中昇起的聖樂—要讓命運低頭的蘇守千
鹿港反杜邦運動
新竹市水源里居民與李長榮化工廠的抗爭
反五輕
遠東化纖罷工事件
台大學運
林宅血案
綠色小組
立法院前死諫的張志雄
老兵返鄉
六張犁亂葬崗
这份影像档案的价值,远超出了艺术鉴赏的范畴,它简直就是一本活生生的社会学田野调查报告。作者的视角非常贴近“现场”,没有高高在上的审视,而是饱含着一种平视的尊重与同理心。那种对土地和人情的深厚情感,透过黑白灰的颗粒感,清晰地传递给了屏幕外的我们。我注意到他对于环境光线的捕捉极为敏感,常常利用环境光线来塑造人物的内心世界,使得画面不仅仅是记录,更是一种情绪的渲染。对于那些对地方志、社会变迁感兴趣的读者来说,这绝对是不可多得的珍藏品,它提供了最原始、最未经粉饰的第一手资料。
评分说实话,这本书的感染力是极其强大的,它有一种魔力,能瞬间把你拉回到那个特定的时空坐标中。我特别欣赏摄影师在构图上的老辣和直觉,许多场景的取景角度,看似随意,实则经过了深思熟虑,将环境、人物和氛围融为一体,达到了极高的和谐。这种纪实的手法,要求摄影师具备极高的耐心和敏锐度,而这些特质在这本书的每一页中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它让我重新审视了“真实”这个概念,明白了纪实摄影的最高境界,并非只是记录发生了什么,而是记录“如此发生”的全部意义和重量。
评分这部影像集真是让人回味无穷,仿佛穿越回了那个充满生命力和变革的年代。蔡明德老师的镜头捕捉到了太多触动人心的瞬间,那些朴实无华的生活场景,却蕴含着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历史厚重感。我尤其欣赏他对光影的运用,那种自然流淌的质感,让每一张照片都充满了故事性。你能在那些眼神里看到坚韧,在那些劳作的背影里感受到岁月的沉淀。这不只是一本简单的摄影作品集,更像是一部无声的史诗,记录了台湾社会在特定历史时期下,人们真实而鲜活的存在状态。那种质朴的美感,在今天的商业化影像中已经很难觅得了,让人格外珍惜。阅读的过程,就像和老朋友叙旧,充满了温暖和对往昔岁月的敬意。
评分翻开这本册子,一股浓郁的时代气息扑面而来,让人不禁感叹时间的无情流逝。摄影师的选材极为精妙,他似乎总能精准地定格那些常人容易忽略的日常细节,但正是这些细节,构筑起了那个时代最真实的底色。我喜欢他那种不动声色的叙事方式,不加矫饰,却力量十足。照片的冲印质量和装帧设计也堪称上乘,纸张的纹理和墨色的晕染,都为这些影像增添了独特的触感。每一次翻阅,都能从中挖掘出新的层次和感悟。它成功地架起了一座桥梁,让我们得以窥见前辈们筚路蓝缕的艰辛与坚韧,也让我们反思当下生活中的某些缺失。
评分这部作品集带来的震撼是缓慢而持久的。它不是那种喧哗夺目的视觉冲击,而更像是陈年的老酒,初品平淡,回味悠长。我感受到了创作者对这片土地深沉的爱恋,这份爱不是盲目的赞美,而是建立在对生活疾苦与希望并存的深刻理解之上的。那些定格的瞬间,构成了我们集体记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提醒着我们,我们从哪里来,以及我们是如何走到今天的。这本书的艺术水准毋庸置疑,但它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为后人留下了一份珍贵的、有温度的时代注脚,值得反复摩挲和珍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