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魔搏斗的人:荷尔德林、克莱斯特、尼采》这部作品里又像以前的三部曲《三大师》中一样描绘了三个文学大师的形象,他们因其内在的共同性相聚在一起。荷尔德林、克莱斯特和尼采这三个英雄式的人物单从表面的人生际遇来看就有一个明显的相似之处:他们处在同一个星象之下。他们三个都是被 一个无比强大的,在某种程度上几乎是超自然的力量从他们本来温暖的存在中驱赶到一个毁灭性的激情的热带气旋之中,并终因可怕的精神障碍,致命的知觉迷乱,疯狂或自杀而早夭。
##写了三场是人生无意识话剧。每一个时间点都在拉长。
评分##尼采一篇足以使之不朽,而荷尔德林一篇,因其韵律的不可翻译,读来失色。布莱斯特的无感,只是因我无知。
评分##荷尔德林六星 尼采四星 「人类的语言我一窍不通 在神的臂弯里我长大成人」
评分##好好看!>_<翻译得也非常流畅精彩!!单单是“作者的话”这部分就气势磅礴!!“与自己为伴,与自己为敌”孤独的尼采你真是好可怜好乖好萌好想狠狠地给你个HUG啊!>_<!!(请原谅我的浅薄……= =)
评分##他们与时代毫无联系,不被同代人所理解,如流星般闪耀着光辉冲进了自己命运的暗夜。 他们不知道自己的道路和道路的意义,因为他们只是从无限驶向无限:他们生命中的跌宕起伏不接触现实世界。
评分##信神的只有那些本身是神的人
评分##只知道一个大师
评分##信神的只有那些本身是神的人
评分##喜欢茨维格的传记是从《人类群星闪耀时》开始,后来有读过几本,这是比较靠后的一本了。对前两个人物对印象不深,但是对尼采对了解是从这本书开始。当你凝望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望着你,不知道后来《唐人街探案》在引用这句话的时候是不是理解了尼采的意思。尼采不像黑格尔等体系式的哲学家那样倾注一生在建立自己的哲学体系,那些人往往到最后为了维护自己的理论体系遮遮掩掩,失去求真的原始理想,因为他们不希望看到自己一生的努力是个错误。尼采显然就没有这样的忧虑,他穿插于各个哲学森林,沐浴着地中海的阳光,24岁便是语言学教授的他是多么的悠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