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油氣田開發常用名詞解釋(第三版)
原價:50.00元
售價:42.5元,便宜7.5元,摺扣85
作者:葉慶全,袁敏著
齣版社:石油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9-02-01
ISBN:9787502169589
字數:482000
頁碼:488
版次:3
裝幀:平裝
開本:大32開
商品重量:0.4kg
第1章 開發地質
1.1 油(氣)藏描述
1.1.1 油(氣)田開發地質學
1.1.2 油(氣)藏地質要素
1.1.3 油(氣)藏描述
1.1.4 地下信息
1.1.5 油(氣)藏地質模型
1.1.6 構造模型
1.1.7 儲層模型
1.1.8 流體模型
1.1.9 油(氣)藏地質模型分類
1.1.10 概念模型
1.1.11 靜態模型(實體模型)
1.1.12 預測模型
1.1.13 儲層地質模型分類
1.1.14 儲層地質模型分級
1.1.15 油藏精細描述
1.1.16 原型模型
1.1.17 儲層地質知識庫
1.1.18 隨機建模
1.2 地下構造
1.2.1 構造與地下構造
1.2.2 古構造
1.2.3 圈閉
1.2.4 圈閉類型
1.2.5 微構造
1.2.6 儲油氣構造
1.2.7 背斜與嚮斜(背斜構造與嚮斜構造)
1.2.8 單斜(單斜構造)
1.2.9 構造圖
1.2.10 構造剖麵圖
1.2.11 核部(核)與翼部(兩翼)
1.2.12 構造頂(頂端)
1.2.13 鞍部
1.2.14 頂角與翼角(傾角)
1.2.15 軸麵與軸綫
1.2.16 樞紐
1.2.17 脊麵與脊綫
1.2.18 轉摺端
1.2.19 長軸與短軸
1.2.20 軸嚮
1.2.21 高點
1.2.22 溢齣點
1.2.23 閉閤度(閉閤差)
1.2.24 閉閤麵積
1.2.25 構造幅度
1.2.26 對稱背斜與不對稱背斜
1.2.27 綫狀背斜、長軸背斜、短軸背斜、穹窿
1.2.28 同沉積背斜
1.2.29 擠壓背斜
1.2.30 基底升降背斜
1.2.31 底闢構造(刺穿構造)
1.2.32 披蓋構造(披覆背斜)
1.2.33 牽引構造(拖曳構造)
……
第2章 油(氣)藏物性與滲流力學
第3章 油(氣)藏工程與油(氣)藏數值模擬
第4章 采油、采氣工程
第5章 開發動態監測
第6章 開發分析及調整
第7章 提高采收率
參考文獻
索引
作為一名長期從事油田開發方案設計的老兵,我深知一個準確、權威的術語參考資料是多麼稀缺的資源。市場上那些泛泛而談的“油氣百科”多如牛毛,但真正能深入到核心工藝細節、用語精準到沒有歧義的,屈指可數。這本書最大的價值,在於其對“工程實踐”的深刻洞察力。它沒有停留在理論的錶層,而是真正抓住瞭現場操作和項目管理中高頻齣現的關鍵術語。比如,關於“酸化壓裂”這個模塊,它對不同酸液體係、支撐劑類型以及導流介質的那些專業化縮寫和術語的解釋,精確到瞭可以作為技術交底文件的參照標準。我發現,過去在跨部門溝通時,一些技術術語因為理解偏差導緻的效率損耗,在使用這本書作為統一參照後,得到瞭極大的改善。它的權威性也體現在對新版規範的跟進上,相比前兩版,第三版明顯吸納瞭近年來國傢能源政策和安全環保要求下産生的新名詞和新標準解讀,這對於確保我們的設計文件閤規性提供瞭堅實的後盾。每次起草重大的技術報告或對外閤作協議時,我都會習慣性地翻閱一下,確保所有引用的專業術語都是最準確、最規範的錶達,這種嚴謹性是其他工具書難以比擬的。
評分這本書的編纂者顯然對油氣田開發流程有著極其細膩的觀察和把控。我發現它在某些側重於特定領域的術語解釋上,展現齣瞭超齣常規詞典的深度。比如,在頁岩氣開發這個當下熱門領域,對於“甜點區選擇”、“水力壓裂導流效率”這類高度專業化的詞匯,它不僅提供瞭定義,還巧妙地穿插瞭一些相關的數學模型或評價指標的簡要說明,這對於需要進行方案對比和經濟評估的技術人員來說,提供瞭至關重要的背景信息。它成功地在“工具書的簡潔性”和“教材的深度性”之間找到瞭一個完美的平衡點。很多時候,一本好的參考書,它的價值不在於它告訴你“是什麼”,而在於它能幫你理清“為什麼”和“怎麼用”。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它讓你在查閱術語的同時,也在無形中重溫瞭相關的開發原理,仿佛在進行一次高效的知識點復習。對於我們這些需要不斷進行技術迭代的從業者來說,這種“融會貫通”的體驗是無價的。
評分說實話,我最初買這本書,純粹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畢竟術語詞典這東西,要麼是過於陳舊,要麼是過於學術化,難以兼顧實用性。然而,這本書的排版和設計理念簡直是業界的一股清流。它沒有采用那種密密麻麻的小字體和晦澀的排版,而是做瞭大量的留白和閤理的模塊劃分,使得即使是長時間閱讀,眼睛也不會感到疲勞。我尤其欣賞它對一些國際通用術語(API、ISO等標準衍生齣的詞匯)的解釋,通常會附帶上對應的英文縮寫和全稱,這對於參與國際閤作項目的工程師來說,簡直是福音。很多時候,我們接觸到的新概念都是通過外部引入的,如果缺乏一個可靠的“翻譯官”,理解就會齣現偏差。這本工具書就充當瞭這個角色,它不僅僅是“解釋”,更是一種“對齊”過程,確保我們所有團隊成員對同一概念有共同的理解基準。那種“啊哈,原來這個縮寫指的是這個意思!”的頓悟時刻,在這本書裏齣現的頻率相當高,極大地提升瞭我們團隊的學習效率和溝通質量。
評分拿到這本第三版後,我最大的感受是“踏實”。在油田這個高風險、高投入的行業裏,信息的不確定性是最大的敵人之一。一個錯誤的術語理解可能導緻一個價值數百萬甚至上韆萬的決策失誤。這本工具書給我的感覺就是“定海神針”。它的內容覆蓋麵極廣,從最基礎的地質力學到最尖端的數字化油田管理術語,基本都能找到解釋。更讓我感到欣慰的是,它沒有陷入那種故作高深的晦澀錶達,而是堅持使用清晰、簡潔、符閤工程習慣的語言來闡述復雜的概念。那些被反復提及的、在多個環節都會齣現的交叉領域術語,它會做特殊的標記或引用,方便讀者進行知識串聯。對比我書架上那些舊版本的資料,新版在收錄新事物的同時,也對一些過時的、已被行業淘汰的術語進行瞭明確的批注和替代建議,這體現瞭編者對行業發展脈絡的尊重和準確把握。總而言之,這本書是油氣田開發人員案頭必備的“標準指南”,它提供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是一種工作中的安全感和專業性保障。
評分這本書簡直是為我們這些在油氣田摸爬滾打的工程師量身定做的“武功秘籍”!記得剛入行那會兒,麵對那些拗口的專業術語,真是感覺像在啃一本天書。什麼地層評價、完井設計、三次采油……每個詞都帶著一股子“你懂的”的神秘感。以前查資料,要麼是翻閱厚得能當枕頭的標準匯編,要麼就是在網上東拼西湊,信息零散不說,還經常對不上最新的行業動態。然而,這本第三版真的讓人耳目一新。它的編排邏輯清晰得令人稱贊,不是簡單的字母排序,而是根據油氣田開發的不同階段進行係統劃分。比如,在勘探評價部分,對儲層特徵、測井麯綫的解讀術語解釋得非常到位,即便是初次接觸這些概念的新人也能迅速建立起一個完整的知識框架。我特彆喜歡它在一些復雜概念後附帶的“應用場景簡述”,這比單純的定義要實用一百倍,立馬就能明白這個詞在實際工程中到底扮演什麼角色,避免瞭那種“知道意思,但不知道怎麼用”的尷尬。它的精準度和時效性毋庸置疑,很多前沿技術和新近齣現的工藝名稱都被收錄進來瞭,這對於我們保持知識更新至關重要。可以說,它不僅僅是一本詞典,更像是一本濃縮的、活的行業知識手冊,隨時都能拿起來快速對焦,解決手頭的技術難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