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次大滅絕:不自然的歷史
基本資料
作者:伊麗莎白.寇伯特(Elizabeth Kolbert)
譯者:黃靜雅
齣版社:天下文化
書係:科學文化
齣版日期:2014-11-27
ISBN:9789863206156
規格:圓背軟皮精裝 / 單色 / 352頁 / 15cm×21cm
內容簡介
◆《比爾.蓋茲(Bill Gates)2104年夏季六本推薦書單之一
◆亞馬遜暢銷書總榜第七名
◆亞馬遜「環境議題」排行榜第一名
◆亞馬遜「生物演化」排行榜第一名
◆亞馬遜「瀕危物種」排行榜第一名
我們之前的世界是什麼模樣?我們未來又將留下什麼樣的世界?
本書作者寇柏特試圖追查的,是一場正在進行中的大滅絕事件,
並將這事件放進更寬闊的生命史背景脈絡中。
這脈絡所呈現的是,在跌宕起伏中,生命極為堅韌,卻非永遠如此。
《第六次大滅絕》藉由五種已消失的物種(乳齒象、大海雀、
菊石、筆石、尼安德塔人)以及七種瀕危生物(珊瑚蟲、顆石藻、
巴拿馬金蛙、鬼針遊蟻、雙翼果、避光鼠耳蝠、蘇門答臘犀牛)
的故事,來探討地球環境的變遷與人類的處境。
當前的大滅絕事件,起因既不是天災(小行星撞擊地球)、
也不是地變(龐大的火山爆發或冰河時期降臨),
而是「一場可能由人類引起的大滅絕」!
「在迫使其他物種滅絕的舉動中,」我們是否無心或短視,
也「正忙著鋸掉自己所棲息的枝幹」?
作者資料
伊麗莎白.寇伯特(Elizabeth Kolbert)
美國著名記者,《紐約客》雜誌環境專欄的特約作傢。
她的寫作側重於人類文明對地球生態係的影響。
曾獲得2005年美國科學促進會新聞寫作獎、
2006年美國雜誌類公共議題報導獎、Lannan文學獎、學術傳播獎,
2010年又獲得第十六屆年度Heinz獎、美國雜誌類新聞評論獎、古根漢基金會科學寫作獎。著有《一場災難紀實:人類、自然與氣候變遷》(Field Notes from a Catastrophe: Man, Nature, and Climate Change)、《愛的先知: 以及權力與欺騙的其他故事》(The Prophet of Love: And Other Tales of Power and Deceit)等四本書。
好評。。。。。。。。。。。。。。。。。
評分好評。。。。。。。。。。。。。。。。。
評分物流相當慢,慢的你都不敢想,書的包裝很好,要不然就濕透瞭,隻有內包裝有點雨水,外包裝就濕透瞭
評分物流相當慢,慢的你都不敢想,書的包裝很好,要不然就濕透瞭,隻有內包裝有點雨水,外包裝就濕透瞭
評分物流相當慢,慢的你都不敢想,書的包裝很好,要不然就濕透瞭,隻有內包裝有點雨水,外包裝就濕透瞭
評分物流相當慢,慢的你都不敢想,書的包裝很好,要不然就濕透瞭,隻有內包裝有點雨水,外包裝就濕透瞭
評分物流相當慢,慢的你都不敢想,書的包裝很好,要不然就濕透瞭,隻有內包裝有點雨水,外包裝就濕透瞭
評分物流相當慢,慢的你都不敢想,書的包裝很好,要不然就濕透瞭,隻有內包裝有點雨水,外包裝就濕透瞭
評分物流相當慢,慢的你都不敢想,書的包裝很好,要不然就濕透瞭,隻有內包裝有點雨水,外包裝就濕透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