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氏三代家传骨伤秘验方/巴蜀名医遗珍系列丛书

龚氏三代家传骨伤秘验方/巴蜀名医遗珍系列丛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骨伤
  • 中医
  • 传统医学
  • 家传秘方
  • 巴蜀医学
  • 伤科
  • 龚氏家谱
  • 验方
  • 医学史
  • 民俗医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博库网旗舰店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
ISBN:9787513236287
商品编码:14262121697
开本:32
出版时间:2016-10-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 商品名称:龚氏三代家传骨伤秘验方/巴蜀名医遗珍系列丛书
  • 作者:编者:龚桂烈|总主编:马烈光
  • 定价:35
  •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
  • ISBN号:9787513236287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出版时间:2016-10-01
  • 印刷时间:2016-10-01
  • 版次:1
  • 印次:1
  • 开本:32开
  • 包装:平装
  • 页数:147
  • 字数:131千字

内容提要

龚益斋(1875—1945),出身书香门第,先后拜多 位名师学医,集各家之长,走独创之路,自成一派, 以善治骨科疑难病症名遐川东北,是四川达县四大名 医之一。其子龚治平、孙龚桂烈继承家传秘验治案、 方药制炼、临床用药及处理,特别是骨伤科的施术手 法,并不断改进、完善,形成了手法巧、用药精、疗 程短、合并症少等特色。
     龚桂烈编著的《龚氏三代家传骨伤秘验方》作为 《巴蜀名医遗珍系列丛书》之一,不仅完整收载了龚 氏三代百年来创制应用的百余首骨伤秘验效方,还记 录、总结了龚氏三代的临证医案、诊疗经验。秘方内 服外用皆有,丸散膏丹俱全,大都简便效廉,非常难 得;医案真实完整,剖析入微,足资借鉴。
    

目录

上篇 骨伤秘验方
一、内治法秘验方
1.汤剂(30首)
2.丸剂(17首)
3.散剂(12首)
4.膏剂(5首)
5.酒荆(9首)
二、外治法秘验方
(一)常用外治八法
1.敷贴法
2.撒掺法
3.涂擦法
4.洗涤法
5.热熨法
6.熏洗法
7.药条法
8.药罐法
(二)秘验方
1.外用酒卉0(6首)
2.外用散剂
3.外用丹剂
4.外用膏剂
5.外用油剂
6.外用药罐剂
下篇 临床经验选
一、龚益斋医验
1.附骨疽案
2.疤骨流痰案
3.海底损伤案
4.桂枝汤在骨伤科中的应用
二、龚治平医案选
1.头部内伤案
2.胸胁内伤案
3.肾挫伤案
4.鹤膝风案
5.骨折迟缓愈合案
6.骨化性肌炎案
7.腰椎骨折并截瘫案
8.股骨头骨软骨病案
9.历节风案
三、龚桂烈临床经验选
1.龚氏烫洗疗法治疗陈旧性骨折及脱位139例
2.陈旧性四肢骨折58例治验
3.肩关节脱位并肱骨外科颈骨折9例治验
4.陈旧性髋关节脱位77天1例手法治验
5.“软坚膏”临床治验举隅
6.半月板损伤治验
7.颈椎病治验
附篇 杂病治验录
一、龚益斋杂病治验
1.附子理中汤治霍乱
2.平胃散加味治疗小儿食积感胃
3.理脾涤饮法治疗脾实生痰证
二、龚治平杂病治验
1.甘淡和脾止泄泻
2.活血化瘀治面瘫
3.调补气血疗“鼠疮”
4.通里攻下愈癫狂
参考文献


筋骨调养的智慧传承:一套关乎生命健康的古籍珍本 自古以来,人类与病痛的斗争从未停止,而在漫长的岁月中,无数先哲智者,凭借着对自然规律的深刻洞察和对人体奥秘的不懈探索,留下了宝贵的医学遗产。这些遗产,如同璀璨的星辰,指引着我们走向健康的光明之路。本文将为您介绍一套珍贵的古籍文献,它们汇集了历代名医的临床经验、精辟理论和独特疗法,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广阔而深邃的健康调养画卷,特别是在筋骨伤痛这一古老而普遍的健康难题上,更提供了前人智慧的结晶。 这套古籍,并非仅限于某一专科或某一理论学派,而是以一种宏观的视角,审视人体的整体运作,并从中提炼出调养身心的精要。其中,对筋骨的关注尤为突出,这不仅是因为筋骨作为支撑人体、维系活动的关键,其损伤往往带来巨大的痛苦和生活的不便,更在于古人对“形神合一”的深刻理解。他们深知,筋骨的健康,与脏腑功能、气血循环、乃至情志状态都息息相关。因此,这套古籍中的内容,绝非仅仅停留在对症治疗层面,而是将筋骨调养融入到整体健康的框架之中。 精研古法,化繁为简:古籍中的筋骨康复智慧 让我们深入探究这套古籍在筋骨调养方面所蕴含的独特价值。 首先,在理论层面,这套古籍秉承了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核心思想。它强调,筋骨的损伤并非孤立的病变,而是可能由多种内在和外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例如,外伤固然是直接原因,但身体内部的湿、寒、热、痰、瘀等病理因素,以及肝、肾、脾等脏腑功能的失调,都会影响筋骨的修复和康复。书中对经络学说的阐释,深入浅出,通过对特定穴位、经络的循行和主治的讲解,揭示了如何通过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来达到“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的治疗目的。同时,书中也可能涉及到“气血津液”理论,阐述了气血的充盈与流动对于筋骨组织营养和修复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调理来补充和促进气血的生成与运行。 其次,在临床实践层面,这套古籍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治疗手段。 药物疗法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书中收录了大量行之有效的药方,这些药方往往取材于天然草本,经过古人反复的临床验证,具有显著的疗效。这些药物可能涵盖了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祛风散寒、补益肝肾等多个功效。例如,针对跌打损伤、筋骨疼痛,书中可能列出以当归、川芎、红花等为君药,配合其他药物组成方剂,以达到化瘀止痛、舒筋活络的效果。对于久年筋骨劳损,可能提供以杜仲、续断、骨碎补等为辅,温肾补肝,强筋壮骨的方剂。这些方剂的组成,无一不体现了古人对药物性味、归经以及药物之间配伍禁忌的精妙把握。书中对每味药的性味、功效、用量、炮制方法等都有详细的记载,为后人学习和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外治法同样是书中不可或缺的瑰宝。古代医家在治疗筋骨伤痛方面,积累了大量的非药物疗法,其效果往往立竿见影。这套古籍中,很可能详细介绍了多种外治方法,例如: 膏药疗法: 针对不同的筋骨病变,书中可能记载了多种配方独特的膏药,这些膏药通过局部敷贴,能够渗透皮肤,直达病灶,起到活血消肿、止痛镇痉的作用。膏药的制作过程,以及针对不同病症的用法用量,都可能被细致地描述。 熏洗疗法: 利用特定的中药煎煮后的药汤进行熏蒸或浸泡,以达到舒筋活络、祛除寒湿的效果。例如,对于风湿痹痛,书中可能记载使用艾叶、伸筋草、透骨草等药物煎煮的药汤进行熏洗。 推拿按摩: 书中可能包含对筋骨损伤相关的特定穴位、经络的推拿手法,指导如何通过专业的推拿技术,疏通经络,缓解肌肉痉挛,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组织修复。例如,针对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常见问题,书中可能提供相应的推拿手法和操作要领。 正骨复位: 对于一些急性损伤,如骨折、脱位,书中可能包含了一些简便易行且有效的正骨复位方法,强调了手法与辨证的结合,以求在最大程度上恢复骨骼的正常解剖位置,减少并发症。 其他外治方法: 如火罐疗法、针灸疗法(若涉及),也可能作为辅助治疗手段被提及,它们都能有效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缓解疼痛。 食疗与养生在书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古人认为“药食同源”,许多食物本身就具有药用价值,能够辅助治疗和预防疾病。这套古籍中,很可能包含了一些针对筋骨健康的食疗方,例如,推荐一些富含钙质、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骨头汤、鱼类、豆制品等,来促进骨骼的生长和修复。同时,书中也可能强调了日常生活中的养生之道,如避免过度劳累,注意保暖,保持良好的睡眠,以及适度的体育锻炼,这些都对维持筋骨的健康至关重要。 集腋成裘,传承有道:古籍的价值与意义 这套古籍的价值,不仅在于其丰富的治疗内容,更在于它所代表的传承精神。这些方剂和疗法,并非凭空产生,而是经过了数代医者的临床实践、反复改进和世代相传。每一方一药,每一招一式,都凝聚着先辈们的心血与智慧,是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和经验为后人铺就的康复之路。 历史价值: 它们是中医发展史上的珍贵实物证据,为我们了解古代医学的成就、技术水平和思维方式提供了第一手资料。通过研究这些古籍,我们可以追溯中医理论的演变,感受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 临床价值: 尽管时代变迁,许多古籍中的经典方剂和疗法,在现代临床实践中依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应用前景。它们为当代医生提供了丰富的思路和方法,尤其是在治疗一些疑难杂症和慢性病方面,更能展现出独特的疗效。 文化价值: 这些古籍不仅仅是医学著作,更是中华民族宝贵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蕴含着中国人对生命、健康和自然的独特理解,展现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勤于探索的民族精神。 展望未来,继往开来:古籍在现代的意义 在现代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颈椎病、腰腿痛、关节炎等筋骨疾病的发病率日益增高,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困扰。与此同时,人们对传统医学的认知也在不断加深,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和寻求中医的治疗和养生之道。 这套古籍的出现,恰逢其时。它们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和借鉴前人智慧的绝佳机会。通过深入研究和解读这些古籍,我们可以: 1. 发掘和整理更多的有效验方和治疗方法,并对其进行科学的再评价和现代化研究,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当代人的健康需求。 2. 培养新一代的中医人才,让他们能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中医的精髓,传承和发扬祖国医学的优良传统。 3. 促进中西医结合的深入发展,借鉴古籍中的独特疗法,丰富现代医学的治疗手段,为患者提供更全面、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4. 传播健康养生的理念,引导人们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提高自我保健意识,从根本上预防筋骨疾病的发生。 总之,这套关乎筋骨调养的古籍珍本,是先哲智慧的结晶,是历史文明的瑰宝。它们以其深邃的理论、精妙的方药、独特的疗法,为我们揭示了筋骨健康的奥秘。在今天,重温和学习这些宝贵的医学遗产,不仅是对先贤的致敬,更是为了更好地守护我们自身的健康,开启生命康复的新篇章。它们将继续在传承与创新中,为人类的健康事业贡献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当我终于抽出时间捧起《龚氏三代家传骨伤秘验方》时,首先吸引我的是它厚重的纸张和典雅的装帧,一看就不是那种快餐式的出版物。我喜欢这种有质感的书,仿佛握住的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历史的重量。翻到内容部分,我被书中对骨伤病症的细致分类和深入分析所震撼。它不像一些通俗的科普读物那样浅尝辄止,而是真正深入到病理、诊断和治疗的每一个环节。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提到的一些治疗手段,比如复位手法、药酒的配制以及膏药的制作,都详细到令人惊叹。我甚至能想象出,在没有先进医疗设备的年代,这些经验丰富的医生是如何凭借精湛的手法和对药材的深刻理解,治愈一个又一个骨伤患者的。书中的语言虽然严谨,但并不晦涩,对于有一定中医基础的读者来说,很容易理解。对于我这样的爱好者,即使有些专业术语,也可以通过上下文和查阅资料来理解。我尤其好奇那些“秘验方”背后的故事,它们是如何被发现、被验证、被传承下来的?这本书似乎在一点点地揭开这些神秘的面纱,让我对中医的博大精深有了更深的认识。

评分

在我阅读《龚氏三代家传骨伤秘验方/巴蜀名医遗珍系列丛书》的过程中,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并没有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充满了许多实操性的指导。从药材的炮制,到具体手法的使用,再到不同病情的辨证施治,都写得十分清晰明了。我记得书中有一段关于如何判断骨折愈合情况的描述,非常生动形象,让我这个非专业人士也能大致理解。同时,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家族医者的行医故事,这些故事虽然简短,却充满了人情味,让我感受到中医不仅仅是治疗疾病,更是与病人建立信任、传递关怀的过程。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一些“经验方”的介绍,这些方子往往取材于日常,却有着奇效,这让我对中医的“大道至简”有了更深的体会。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医书,更像是一部关于医者情怀和匠心精神的传承史。它让我看到了一个家族在医学领域坚持不懈的探索和奉献,也让我对巴蜀这片土地上的医学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敬意。

评分

这部书名《龚氏三代家传骨伤秘验方/巴蜀名医遗珍系列丛书》的书,我早在几个月前就有所耳闻,当时它刚出版,就被我的一位中医世家的朋友极力推荐。他说这本书凝聚了一个家族几代人的心血,尤其是在处理一些疑难杂症和陈年旧伤方面,有着许多独到的见解和传承下来的验方。我一直对中医的这种“师徒传承”和“家族秘传”的模式非常着迷,觉得它们往往蕴含着最朴素也最有效的智慧。只是碍于最近工作实在太忙,一直没能静下心来仔细翻阅。不过,每次看到书架上它静静地躺在那里,我都会有一种莫名的期待感。我很好奇,书中那些“秘验方”究竟是什么样的?它们是如何在家族中代代相传,又如何经受住时间的考验,成为“遗珍”的?巴蜀地区自古以来就以医学昌盛闻名,这本集结了巴蜀名医智慧的书,想必一定有其过人之处。我设想,翻开书页,或许会看到那些古朴的药方,搭配着详细的辨证论治思路,甚至会有一些行医的 anecdotes,让枯燥的医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我期待的是一种穿越时空的对话,与那些古老的中医智慧进行碰撞。

评分

《龚氏三代家传骨伤秘验方》这本书,我更像是把它当作一本“武功秘籍”来对待的。每当我遇到一些棘手的健康问题,或者听到亲友诉说骨伤之苦时,我总会不自觉地翻开这本书,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些灵感和方法。我发现,书中对于一些常见但又容易被忽视的损伤,有着非常独到的处理方式。例如,书中对不同部位、不同性质的软组织损伤,都有详细的描述和针对性的治疗方案,这让我意识到,看似简单的扭伤,背后也有着复杂的病理变化和精细的治疗讲究。我尤其欣赏的是,书中并没有回避一些“疑难杂症”,而是提供了龚氏家族多年来积累的经验,这些经验往往是在无数次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书中的一些方剂,虽然名字听起来很古老,但其作用原理和配伍逻辑,放在今天依然是科学且有效的。我甚至觉得,这本书更像是一份珍贵的“家族宝藏”,它不仅仅是医疗知识的传递,更是对一种严谨、勤勉、仁爱的行医精神的传承。

评分

最近阅读《龚氏三代家传骨伤秘验方》这本书,让我对骨伤科的中医治疗有了全新的认识。我一直认为骨伤科的治疗更多依赖于手法复位和西医的手术,但这本书颠覆了我的想法。书中系统地介绍了龚氏家族在骨伤科领域传承下来的经验和验方,特别是那些针对各种跌打损伤、骨折、脱位、扭伤等病症的治疗方法。我特别关注到书里关于“筋骨并重”、“瘀血不化,新血难生”等中医理论的阐释,以及如何通过不同的药方来达到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的效果。这本书不仅仅是罗列药方,它更注重对病症的辨证施治,强调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的治疗原则。我读到的一些关于内服外用的药方,其配伍精巧,用药讲究,让我不禁感叹古人的智慧。我甚至开始尝试书中介绍的一些简单膏药的制作方法,虽然过程有些繁琐,但当我亲手制作出一些小物件时,那种成就感是难以言喻的。这本书让我觉得,中医在骨伤科领域,同样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