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9787507741957 温病条辨【医道传承丛书 第三辑 医道圆机】 70.00
9787507741964 温热论·湿热论【医道传承丛书 第三辑 医道圆机】 24.00
9787507741940 温热经纬【医道传承丛书 第三辑 医道圆机】 62.00
温病条辨【医道传承丛书 第三辑 医道圆机】
内容推荐
本书共四卷,卷一、卷二仿效《三字经》的体裁以三言韵语概述医学源流、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各科常见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治则;卷三、卷四详论该书中所列各种病症的方药,并在书末简明扼要地论述了阴阳、脏腑、四诊等中医基础知识。该书是清代著名医家陈念祖毕生临床经验的高度总结,言简意赅,朗朗上口,完备而实用,将深奥的中医基础理论集约于不多的篇幅之中,而又以时俗浅近之语道出,是初学中医的良好入门读本。其所载病证和治方使后学者于临证时有理可据,有法可依,有方可用。本次整理以清嘉庆九年南雅堂刻本为底本,以清光绪三十四年宝庆经元书局校刻本为主校本,并参考其他相关书籍点校。
温热论·湿热论【医道传承丛书 第三辑 医道圆机】
内容推荐
本书共四卷,卷一、卷二仿效《三字经》的体裁以三言韵语概述医学源流、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各科常见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治则;卷三、卷四详论该书中所列各种病症的方药,并在书末简明扼要地论述了阴阳、脏腑、四诊等中医基础知识。该书是清代著名医家陈念祖毕生临床经验的高度总结,言简意赅,朗朗上口,完备而实用,将深奥的中医基础理论集约于不多的篇幅之中,而又以时俗浅近之语道出,是初学中医的良好入门读本。其所载病证和治方使后学者于临证时有理可据,有法可依,有方可用。本次整理以清嘉庆九年南雅堂刻本为底本,以清光绪三十四年宝庆经元书局校刻本为主校本,并参考其他相关书籍点校。
目录
溫熱論
濕熱論
附:薛氏濕熱論歌訣
總訣
濕熱初起
陰濕傷表
陽濕傷表
濕重於熱
濕熱參半
濕熱蒙閉上焦
濕熱俱重
濕熱化風為痙
濕熱化火致厥
濕熱蘊結昏痙
濕熱化火充斥表襄三焦
濕熱阻遏膜原
濕滞下焦
濕熱劫津木火犯胃
濕熱挾痰飲
濕熱犯上焦肺胃不和
暑濕入肺
濕熱暑邪閉腠理
濕熱傷營風陽上逆
濕邪傷陽
濕困睥陽
濕熱大汗亡街陽
熱深厥深下體客寒
胃津劫奪邪熱內據
熱邪入營迫血妄行
邪入厥陰主客交渾
濕熱中虛昇降悖逆
餘邪內留膽氣不舒
餘邪蒙閉清陽胃氣不舒
下後正傷胃氣不输
熱入厥陰熱犯少陰
餘邪滞絡
熱入血室
温热经纬【医道传承丛书 第三辑 医道圆机】
内容推荐
王士雄(孟英)与叶桂(天士)、吴瑭(鞠通)、薛雪(生白)为清代温病四大家,其著《温热经纬》一书,系温病十大名著之一,对温病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温热经纬》以《内经》《伤寒论》之文为经,以叶天士、薛生白、陈平伯、余师愚诸家之言为纬,结合自身经验和认识而撰成于咸丰二年(一八五二年),《温热经纬》较为系统全面地整理和总结温病学的基础理论和临床诊疗方药,载方一百一十三首。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