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蒙钢琴练习曲(作品37)钢琴教学教材 本书可作为车尔尼“849”练习曲的辅助教材

莱蒙钢琴练习曲(作品37)钢琴教学教材 本书可作为车尔尼“849”练习曲的辅助教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人民音乐出版社编辑部 编
图书标签:
  • 钢琴教材
  • 钢琴练习曲
  • 莱蒙
  • 车尔尼辅助
  • 钢琴教学
  • 乐理知识
  • 指法练习
  • 技巧提升
  • 初级钢琴
  • 钢琴入门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赣江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人民音乐出版社
ISBN:9787103033913
商品编码:13615734932
丛书名: 莱蒙钢琴练习曲作品37
开本:8开
出版时间:2012-05-01

具体描述


书名:莱蒙钢琴练习曲(作品37)

定价:20元
作者:莱蒙 著

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1-01

ISBN:9787103033913

页码:68

版次:1

包装:平装

开本:8开



1.左手音阶练习
2.左手音阶练习
3.抒情乐句弹奏练习
4.强化右手4指及1-4指的交接练习
5.强化左手4指练习
6.五指原位练习
7.五个手指均匀的跑动练习
8.双手同步三连音练习
9.断奏与连奏对比练习
10.分解和弦结合短音阶的练习
11.右手移位及重量运用的练习
12.加强4指弹奏能力的练习
13.手臂重量运用及左手远距离跳动练习
14.右手保持大指的颤音预备练习
15.手指灵活,强化4指的跑动练习
16.三连音节奏的2-4指交接练习
17.强化5指练习
18.多声部练习
19.音乐的对比练习
20.在跑动中强化4指练习
20.大气息长句子的弹奏练习
22.手指敏捷及5指准确的练习
23.利用手臂重量弹奏的练习
24.左右手音阶在一个八度内的跑动练习
25.圆舞曲风格的练习曲
26.回音音型及1、4指交接的练习
27.3-4指上的抬腕练习
28.轻巧的和弦跳音练习
29.波尔卡舞曲风格的练习曲
30.乐句弧线的练习
31.1-4指的交接练习
32小指跳跃的练习
33.四个音一组的下行练习及左右手跑动练习
34.跳音及三连音干净、利落的弹奏练习
35.带跳音和弦的轻巧练习
36.相同音组反复的腕部转动练习
37.左手3指拐弯及右手的跳音练习
38.玛祖卡舞曲风格的练习
39.综合多样的手指练习
40.使时值更的练习
41.回音在左右手上的预各练习
42.左右手的三度练习
43.多声部的练习曲
44.三连音及拍点音上旋律音的练习
45.右手三个音一组的移位练习
46.黑键上的练习
47.抒情的旋律练习
48.加强3-4指的三连音练习
49.和弦转位练习
50.大音量的跑动练习


《莱蒙钢琴练习曲(作品37)》是一本在钢琴教学中广为使用的教材。本书程度介于车尔尼“599”与“849”之间,是一本能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合适教材。相对于“599”来说,本教材在技术程度和音乐的表现力方面要求更高。在整个技术训练的安排上,做了科学周密的安排。在钢琴教学进度的安排上,本教材既可以作为车尔尼“849”练习曲的辅助教材,有选择性地学习,也可作为一本独立教材使用。


莱蒙钢琴练习曲(作品37)钢琴教学教材 简介 一部深度聚焦于钢琴演奏技术精进与音乐理解力培养的经典之作 本书特色与定位 《莱蒙钢琴练习曲(作品37)钢琴教学教材》并非仅仅是一本练习曲的汇编,而是一套精心设计的、旨在系统性提升中高级钢琴学习者演奏技能与音乐表现力的综合性学习资源。它紧密围绕法国作曲家兼教育家亨利·莱蒙(Henri Lemoine)的《25首小品练习曲,作品37》(25 Études faciles et progressives, Op. 37)展开,通过对这些被誉为“小巴加特尔”的精致乐曲的深入剖析与技术导向的练习设计,为学习者构建一座从扎实基础迈向艺术表现的高效阶梯。 本书的编写秉持的指导思想是:技术训练必须与音乐审美同步进行。莱蒙作品37的选材之妙,恰恰在于其在曲式短小、技巧难度适中的前提下,巧妙地融入了各种关键性的钢琴演奏技术要点,是连接初级技术训练与肖邦、李斯特等更高阶作品之间的理想桥梁。 技术训练的深度解析与结构化呈现 本教材的核心价值在于其详尽的技术分析和分层递进的练习指导。我们深入研究了作品37的每一首练习曲所针对的具体技术难点,并将其系统化、模块化。 一、手指独立性与均匀性强化: 作品37中的许多乐曲,如早期练习曲,侧重于平均分配手指的力量,确保音色的统一与颗粒感。教材中详细拆解了在不同指型(如三度、六度和八度预备性练习)下的触键方式,并提供了针对性的“慢速分离练习法”,强调手指抬高的幅度、重量的传递,以及对音头(Attack)的精确控制,以消除“拇指化”或“小指无力”的常见弊端。 二、琶音与音阶的流畅性突破: 莱蒙的作品往往包含大量的快速琶音和音阶跑动,但不同于纯粹的技术性练习,这些跑动总是服从于音乐旋律的线条。本教材特别关注手腕的放松与重量转移,指导学习者如何运用“圆周运动”和“肘部引导”来保持音群的连贯性。对于跨越宽泛的琶音,我们提供了预备性的“指位预置”练习,旨在减少到达目标音时的犹豫感和僵硬感,确保在快速进行中依然能保持清晰的轮廓。 三、和弦的准确性与触键的统一性: 作品37中不乏和弦的快速分解与重奏。教材详细指导了和弦的预位(Pre-positioning)技巧,强调从肘部到指尖的力量“投放”必须同步,确保和弦中所有音符同时清晰地发出,而非出现拖沓或错位。对于需要快速转换的和弦进行,本书提供了基于乐曲结构的“模式识别”练习,帮助演奏者建立肌肉记忆,减少视觉依赖。 四、节奏的精准把握与复调思维的培养: 莱蒙的练习曲虽不以复杂的复调著称,但其精巧的织体要求演奏者对旋律与伴奏的层次划分有清晰认识。教材中,我们引入了“节奏组块分解法”,将复杂的节奏型拆解成更易于内化的单元。对于双手交替或同时进行不同节奏型(如切分音、附点节奏)时,我们指导学生如何使用“内心节拍器”来维持稳定的内在节奏,同时保证外在表现的灵活性。 五、音乐表现力的注入: 技术是为音乐服务的。本书的另一大亮点在于,它将每一个技术难点置于具体的音乐语境中进行讲解。例如,在处理渐强与渐弱(Crescendo & Diminuendo)的段落时,教材会指导学生如何通过触键深度的变化(从“贴键”到“击键”的过渡)来实现动态的平滑过渡,而不是生硬的音量增减。对于乐句的呼吸感处理,我们强调了句末的轻微减速(Ritardando)和重心的微妙下沉,赋予练习曲以歌唱性的生命力。 教学法革新与应用指导 本书不仅服务于学生自学,更是一份优秀的教师参考资料。 进度规划建议: 教材提供了清晰的学习路径图,建议教师如何根据学生现有水平,将作品37的各首练习曲进行组合分配,确保技术难点循序渐进地被攻克。 常见错误诊断与纠正: 针对学习者在练习这些曲目时可能遇到的手指僵硬、节奏不稳、音色单薄等问题,教材提供了明确的诊断标准和立即可用的纠错方案。 拓展练习的引入: 每一首莱蒙练习曲的解析后,都附带了“技术拓展模块”。这些模块精选自其他古典练习曲(如巴斯蒂安、哈农部分基础练习),旨在巩固当前乐曲所训练的特定技巧,达到“一举多得”的训练效果。 结语 《莱蒙钢琴练习曲(作品37)钢琴教学教材》致力于将莱蒙这部经典作品的教育价值最大化。它不是一套用来炫技的曲集,而是一把精密的手术刀,用来雕琢和完善钢琴演奏者的基本功。通过对作品37的系统性、细致入微的研习,学习者将能够稳健地建立起卓越的演奏技术,为未来挑战更复杂的钢琴文献打下坚不可摧的基石。本书将陪伴每一位渴望精进技艺的钢琴学子,实现从“会弹”到“会唱”、从“技巧熟练”到“音乐表达自如”的质的飞跃。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钢琴爱好者,我一直在寻找能够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音乐、提升演奏技巧的书籍。《849》无疑是一部伟大的练习曲集,但对我来说,它更侧重于技术“量的积累”,而《莱蒙钢琴练习曲》则更注重于技术“质的升华”。这本书最让我惊喜的是,它不仅仅是提供了一系列新的练习曲,更是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方法论”。我之前在练习《849》时,常常会陷入一种“机械练习”的模式,只是机械地重复,却很少去思考为什么要这样练习,以及如何才能更有效地练习。《莱蒙》这本书,就像是为我打开了一扇“思考之门”。它鼓励我去“主动”地学习,去“理解”技术背后的原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乐谱上的指示。比如,书中关于“手指的支撑”和“手腕的灵活”的讲解,我之前一直以为只需要埋头苦练就能达到,但《莱蒙》让我明白,这是一个需要“技巧”和“意识”相结合的过程。它提供了很多创新的练习方法,比如“延迟发声练习”,要求我在心里默数节奏,然后在预定的时机才发出声音,这极大地锻炼了我的节奏感和预判能力。而且,书中对于“触键的细腻度”的强调,也让我学会了如何去控制音量,以及如何去创造不同的音色,让我的弹奏更加富有表现力。这本书就像是一位智慧的导师,引导我走向更高级的钢琴艺术殿堂。

评分

这本书对我来说,简直就是一剂“强心针”。我之前练习《849》的时候,常常会感到沮丧和疲惫,尤其是遇到那些反复出现的、听起来都很相似的练习曲,有时候会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适合学钢琴。虽然知道《849》很重要,但它的枯燥感确实是个不小的挑战。而《莱蒙钢琴练习曲》的出现,就像是在我学习的道路上,为我注入了新的活力和趣味。《849》提供的训练是“量”的积累,而《莱蒙》提供的是“质”的飞跃。它并没有减少技术训练的强度,反而是通过更精巧、更有趣的练习方式,让我能够更有效地掌握那些原本很难攻克的难点。我最喜欢的是它对“节奏感”的训练。很多时候,我们觉得弹不好,并不是手指不够灵活,而是节奏不稳定。《莱蒙》提供的那些包含复杂节奏型变化的练习,迫使我必须集中注意力,并且准确地去感知每一个音的时值。而且,书中还提供了一些关于“听觉训练”的建议,教我如何去分辨不同的音程、和弦,以及如何倾听自己弹奏的音色。这些内容,在传统的钢琴教材中是很少见的,却对提升音乐表现力至关重要。我感觉自己不再是单纯地在“弹奏乐谱”,而是真正地在“演奏音乐”,在用自己的耳朵去感受、去创造。

评分

坦白说,一开始我对《莱蒙钢琴练习曲》的期待并没有那么高,觉得它可能只是对《849》的简单补充,做些花哨的改编。然而,当我真正翻开这本书,并且开始按照里面的指导去练习时,我才意识到自己错得离谱。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仅仅是提供“新”的练习曲,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有些技术很难突破,为什么有些乐曲总是弹得“生硬”。《莱蒙钢琴练习曲》就像是给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看到了问题背后的真正原因。比如,书中对于“连奏”的讲解,不仅仅是停留在“要连”这个层面,而是深入剖析了如何通过身体的协调、手指的独立性以及触键的瞬间变化来达到完美的连奏效果。我记得有一段乐句,我之前一直用僵硬的手指去“扒拉”琴键,弹出来的声音干涩而断裂,看了书里的讲解,才明白关键在于“手指的下沉”和“手腕的流动”,以及在转换音时如何保持“气息的连贯”。书里提供的那些分解练习,针对性非常强,比如单独练习某个手指的抬起和落下,或者在不发声的情况下模拟手腕的运动。这些看似微小的调整,却带来了巨大的改变。而且,这本书的语言也非常易懂,没有太多生僻的音乐术语,即使是初学者,也能很快理解其中的精髓。我不再是盲目地模仿,而是开始理解技术背后的原理,这让我对钢琴学习有了更深的认识。

评分

我刚开始学习钢琴的时候,老师给我推荐的第一本教材是车尔尼的《849练习曲》。说实话,这本书的练习曲确实很有挑战性,而且对技术训练的提升非常有帮助。但是,我总觉得在学习过程中,有些乐曲的连接和过渡之处,或者某些技术难点的讲解,总觉得不够深入,有时候我会在同一个乐句上卡很久,找不到更高效的练习方法。这本书的出现,真的是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它以一种非常友好的方式,把我之前在《849》里遇到的那些“拦路虎”一个个地攻克了。我最喜欢的是书中对某些指法和手型变化的细致讲解,这些往往是乐谱上不会直接写明的,但对弹奏的流畅性和音色控制却至关重要。比如,有一首练习曲,我之前总觉得手指跑不起来,音粒也不清晰,看了莱蒙的讲解后,才意识到是自己对某个转指的预判不够,或者手腕的放松程度不够。书里给出的针对性练习,比如分解节奏、延缓速度练习,都非常有针对性,而且效果立竿见影。而且,这本书的编排也很合理,它并没有完全颠覆《849》的顺序,而是在一些关键节点插入了莱蒙的练习曲,或者对《849》中的某些曲目提供了补充性的练习。这种“循序渐进”的感觉,让我觉得学习过程更加顺畅,而不是生硬地跳跃。我感觉就像是有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在我耳边低语,指导我如何更聪明地练习,而不是简单地给我布置任务。

评分

我是一名已经学习钢琴一段时间的学生,之前一直在使用《849》进行技术训练。尽管《849》的系统性很强,但说实话,我总觉得在一些细节的处理上,比如乐句的呼吸、音色的变化、以及指法上的细微调整,这本书的指导不够明确。有时候,我听自己的弹奏,总觉得缺少一种“生命力”,不够自然流畅。这本《莱蒙钢琴练习曲》,简直就是一本“点石成金”的秘籍。它并没有摒弃《849》的训练体系,而是在此基础上,为我提供了更深层次的技术指导和艺术阐释。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手指的独立性”和“手臂的放松”的讲解。我之前总以为手指越用力弹奏,声音就越响亮,结果导致手指僵硬,弹奏出来的音乐也显得生硬。看了《莱蒙》的指导后,我才意识到,真正的力量并非来自于肌肉的紧绷,而是来自于对琴键的“精准触碰”和“巧妙运用”。书中提供的那些练习,比如“跳音练习”,需要极高的手指控制能力和手腕的弹性配合,这让我学会了如何用更小的力气,弹奏出清晰、有弹性的音符。而且,书中对于“乐句的塑造”也有很深刻的见解,它教我如何通过细微的音量变化、速度的微调,以及休止符的运用,来让每一个乐句都充满表现力,就像是在“说话”一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