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約瑟夫·古爾登 | 上市時間: 2017.8 | |||
齣版社:北京聯閤齣版公司 | ||||
書號:978-7-5596-0447-7 | 産品綫:曆史、軍事、紀實 | |||
是否精裝: (是或否)是 | ||||
是否係列書: (是或否)否 | ||||
定價: 108元 | 開本:16 | 成品尺寸:166*235 | ||
印張:49 | 印刷工藝: 硬精裝 | |||
CIP分類:朝鮮戰爭(1950-1953)-史料-研究 Ⅳ. ①K312.52 | ||||
約瑟夫?古爾登,美國知名政治作傢,曾長期從事情報分析工作,後投身新聞業,任《費城問訊報》華盛頓分社主管。古爾登在《朝鮮戰爭》前一部著作《黃金時代:1945-1950》(The Best Years:1945-1950)涵蓋瞭從美國對日戰爭勝利(V-J Days)到朝鮮戰爭的曆史,是美國z有權w的文化機構每月一書俱樂部力薦讀物。另一著作《超級律師》(The Superlawyers)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達24周之久。
(1)2014年平裝版齣版,單冊發行量超過150 000冊。目前在網店是朝戰類圖書銷量第y。
(2)作者充分利用70年代末解密的官方有關朝戰的檔案,幸運地收集到瞭美國重要決策所依賴的原始情報數據,而這批“五角大樓朝戰文件”資料已後來被小布什政府重新加密。齣版後就成為軍史研究的權w著作。
(3) 書中從3個層次對朝戰進行瞭描述,一為戰略決策層,二為戰爭決策層,三為戰場親曆者。比起其他書單一角度的寫法,讀者更能看到戰爭的全貌。
(4)本書非常適閤“參與式”的讀法,磨煉自己的判斷力和智慧:在書中人物的重要關頭,要做抉擇時閤上書——想像自己如果是他,會怎麼辦——想清楚後打開書,看看這個人是怎麼做決定的,他為什麼這麼做,後果是什麼——比較自己和書中人物,選擇和方法上的異同。
(5)文字生動流暢,翻譯得特彆棒,像小說一樣好讀。
(6)朝鮮地區目前形勢高度不確定,關注度高。
《朝鮮戰爭:未曾透露的真相》是一部研究朝鮮戰爭的全麵又精彩的綜閤性著作。本書循著戰爭決策和實施的主綫,從黨派政治、國際關係、軍事戰略、戰役、戰術等角度,詳盡地描述和分析瞭朝鮮戰爭的起因、背景、發展和結局,全景式地再現決策和戰爭的真實進程。
書中更有很多美國z高決策當局的內幕情節,著力刻畫瞭諸多軍政要員的獨特性情和手段,如杜魯門的固執輕率、艾奇遜的聰明傲慢、麥剋阿瑟的乖戾戲劇化等,栩栩如生,如在眼前,嚮讀者提供瞭一個觀察美國軍事政治決策齣颱、運行的極jia視窗,以及理解政治、戰略和戰場“互動”的全新視角。
① 權w來源和權w作者。
作者古爾登是美國著名的政治作傢,曾長期從事情報分析工作。寫作本書時,他收集到的資料的數量和質量都齣奇地好,包括70年代末開始解密的有關朝戰的官方檔案,也就是“五角大樓朝戰文件”。特彆難得的是,他得以看到美國重要決策所依賴的原始情報數據。加上情報分析背景,能從海量的數據庫中整理和“翻譯”成大眾容易理解的情境和語言。
② 全景式寫法,提供瞭政治、戰略和戰場“互動”的全新視角。
書中從三個層次對朝鮮戰爭進行瞭描述,分彆是戰略決策層、戰爭決策層和戰場親曆者。著墨z多的,是美國有關朝鮮戰爭的決策和停戰和談的極盡詳細的內幕。這種全景式的再現,比起單一角度的寫法,讀者更能看到戰爭的全貌。
③ 像故事書一樣好看的軍事史書,還有好譯者、好譯本的加持。
作者筆下的曆史人物形象立體生動,軍事、政治各方斡鏇張力很強,戰爭場麵既見宏大敘事,又見人性的細微刻畫,呈現曆史的偶然和必然。讀來就如同小說一樣好看。
90年代初期,譯者於濱、談鋒和蔣偉明翻譯瞭本書,由解放軍齣版社作為內部版本發行。20多年後談鋒老師和於濱老師以極為認真慎重的態度,重新校訂,增補文字逾5萬字。全譯本更為精準流暢,生動易讀,是難得的好譯本。
④ 作為軍事曆史好書被媒體、書店等廣為推薦。
推薦名單包括但不限於:財新文化、《財新周刊》、鳳凰好書榜、《解放日報》、《北京晨報》、虎嗅網、澎湃新聞、百道網、大佳網、《深圳晚報》、深圳讀書月、《深圳商報》、上海人民廣播電颱、佳木斯“書香滿三江”全民閱讀活動、季風書園、廣州唐寜書店、季風書園、黑天鵝圖書等。
這本書的閱讀體驗,對我個人而言,更像是一次對既有曆史認知的“深度校準”。它不滿足於停留在教科書上那些已經被高度提煉和簡化瞭的宏觀敘事,而是執著於挖掘那些被時間迷霧和官方敘事所遮蔽的細枝末節。每一次讀完一個章節,我都需要停下來,點燃一支煙,去消化那些關於決策失誤、戰略誤判乃至信息不對稱的細節。它沒有提供廉價的“一錘定音”,而是提供瞭一副更精密的望遠鏡,讓讀者得以更清晰地觀察到曆史的復雜肌理。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成功地將“已知”的曆史事件,重新置於一個更廣闊、更具爭議性的背景之下,迫使我們重新審視我們對那場戰爭的全部理解。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本身就散發齣一種曆史的厚重感,封麵那略帶斑駁的字體和深沉的色調,仿佛帶著讀者一下子就穿越迴瞭那個硝煙彌漫的年代。我拿到書時,首先被它的分量所吸引,這絕不是一本輕鬆的讀物,它承載的不僅僅是文字,更是一種對曆史嚴肅性的承諾。在翻開第一頁之前,我已經能感受到作者在考證和梳理這些“加密文件”時所付齣的巨大心血。那種期待曆史真相被揭開時的激動,是任何描述都難以言盡的。我特彆欣賞它在排版上的剋製,沒有過多花哨的圖錶來分散注意力,而是用清晰、嚴謹的布局,將復雜的曆史脈絡一一呈現齣來,這對於深度閱讀者來說,無疑是一種福音,讓我們可以專注於文本本身的力量。
評分從文學性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語言風格是極其獨特的。它融閤瞭官方文件的嚴謹性與深度調查報道的犀利感。在處理那些高層決策或軍事部署的部分時,語言是精準、凝練、不容置疑的,仿佛能從字裏行間感受到電報機的嗒嗒聲和密室會議的緊張氣氛。然而,一旦涉及到對特定事件的分析和定性時,作者又會迅速切換到一種極富洞察力的評論模式,文字變得富有穿透力,直指核心矛盾。這種文體的轉換處理得非常自然流暢,使得即便是對軍事術語不太熟悉的讀者,也能被其強大的邏輯力量所吸引,真正體驗到曆史細節背後那種復雜的人性與權力角逐。
評分閱讀過程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敘事的節奏感,它不像某些曆史著作那樣平鋪直敘,而是充滿瞭戲劇性的張力。你會發現,有些章節的推進猶如暴風驟雨,信息量巨大,邏輯鏈條環環相扣,讓人幾乎喘不過氣來,必須反復閱讀纔能完全消化其中的微妙之處。而另一些段落,則會突然放緩,轉而深入到具體的個體遭遇和不為人知的幕後博弈中,那種冷靜的筆觸下,蘊含著巨大的情感衝擊力。這種敘事上的抑揚頓挫,使得整本書讀起來絕非枯燥的檔案堆砌,而更像是一部精心編排的宏大史詩劇,每一個轉摺點都恰到好處地吊起瞭讀者的胃口,讓人迫不及待想知道“下一步”,這無疑是作者高超的文字駕馭能力的體現。
評分這本書的論證方式非常紮實,它沒有訴諸煽情或武斷的結論,而是像一個冷靜的法庭檢察官,一步步搭建證據鏈。我尤其欣賞它對信息來源的審慎態度,每一次引用“加密文件”中的核心內容時,都能感受到作者在力求還原當時情境的真實性與局限性。這種尊重史料原貌的態度,極大地增強瞭文本的可信度。很多曆史書籍在試圖“揭秘”時,容易滑嚮過度解讀的陷阱,但這本書似乎始終保持著一種距離感和批判性思維,它提供材料,引導我們去思考,而不是直接喂給我們一個預設好的答案。這種引導性的力量,遠比直接灌輸要深刻得多,它促使讀者自己動腦去重建曆史的拼圖。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