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山东墓志精华--徐谟墓志字贴
:8.50元
作者:山东省石刻艺术博物馆
出版社:山东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1-01
ISBN:9787533024574
字数:
页码:2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徐谟墓志》,唐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刻。青石质,正方形,边长八十厘米。志文楷书,三十四行,行三十一字。一九七八年春出土于山东省嘉祥县马集乡盂良山徐谟墓中,现藏山东省石刻艺术博物馆。
《徐谟墓志》书法极具个性,用笔、万、圆兼备,隶、楷交融;笔画清整精健,结体开张洞达。北朝后期以来,楷书大体以两大类型演进,一类是《寇胤哲志》、《梁嗣鼎志》、《张玄志》、《周皆志》类,至虞世南、欧阳询蔚为大观,是为楷书演变的主体类型;另一类作品吸收隶书的某些因素,或杂揉、或融汇,隶书特点尤显。至初唐时期,此类书作仍屡见不鲜,追其源,概由于北朝后期书法复古风气的影响。中唐前后,此类作品汇入虞欧楷书发展主流。《徐谟墓志》镌刻不够精细,细微处不见丹迹原意,然书者笔底工夫及所表现的神韵却显而易见。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说实话,我一开始并没有对碑刻类的书籍抱太大期望,总觉得这类书会比较严肃刻板。然而,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印象。它的文字流畅自然,充满了人文关怀。阅读过程中,我感受到的不是冰冷的历史记录,而是鲜活的人间烟火。书中的选材非常具有代表性,每一件作品都像是那个时代的一张快照,记录着世事的变迁和人情的冷暖。这本书的印刷质量也令人称赞,色彩还原度很高,使得那些历经风霜的石刻文字依然能展现出其原有的神韵。每次翻阅,都能带来新的感悟,它就像一位沉默的智者,用无声的语言向我们诉说着千年的故事。
评分我是一个对历史文化有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这本书对我来说,就像打开了一扇通往古代社会生活的大门。不同于那些枯燥的学术专著,这本书的叙述方式非常引人入胜。作者似乎在用一种非常亲切的口吻,向我们娓娓道来那些埋藏在地下的故事。我常常在傍晚时分,泡上一杯清茶,沉浸在这些文字和图片中,仿佛与那些古人进行了一场无声的对话。特别是书中对不同时期书法风格演变的梳理,即便是门外汉也能从中感受到那种潜移默化的变化。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把原本深奥的历史知识转化成了易于理解和欣赏的文化产品,让更多人能够接触到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我向很多朋友推荐了这本书,他们都表示受益匪浅。
评分从专业的角度来看,这本书在资料收集和整理方面做得非常出色。我注意到书中收录了一些罕见的拓片,这些资料在其他同类书籍中并不多见。而且,对每一块碑刻的考证都非常严谨,注释详实,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排版上的匠心独运也值得称赞,图文并茂的布局,使得读者在对照文字说明时,能迅速找到相应的图片进行比对,大大提高了阅读效率。这本书的出现,无疑是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增添了一份重要的参考资料。我个人认为,这本书的学术价值和普及价值是并存的,它既能满足专业人士的需求,也能吸引普通读者的目光,这种平衡做得非常到位。
评分这本书真是让人爱不释手!我最近在寻找一些关于古代碑刻拓片的资料,偶然间发现了它。这本书的装帧设计非常精美,从封面到内页,都透露出一种古典的韵味。里面的内容排版清晰,字体选择也非常考究,让人在阅读和欣赏的过程中感到非常愉悦。尤其是那些高清晰度的拓片图片,每一个细节都展现得淋漓尽致,仿佛能触摸到历史的脉搏。对于研究书法艺术的爱好者来说,这本书简直是一座宝库。它不仅仅是资料的汇编,更像是一次穿越时空的艺术之旅,让我对那个时代的审美情趣有了更深的理解。我特别喜欢它对碑文背景的介绍,不仅仅是单纯的文字记录,还结合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人物生平,使得每一块墓志都变得生动起来。
评分这套书的装帧设计有一种低调的奢华感。它没有使用过于花哨的元素,而是用最简洁、最经典的方式来衬托内容的厚重。拿到手里沉甸甸的,就知道是用料扎实。我尤其欣赏其中对细节的处理,比如书签的设计,比如扉页的排版,都体现出一种对传统的尊重和对读者的体贴。对于我这样喜欢收藏实体书的人来说,它无疑是书架上的一件珍品。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经过精心雕琢的工艺品。我希望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用心制作的文化书籍出现,让阅读成为一种更加美好的体验。这本书的收藏价值和艺术价值都是非常高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