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时方"六经辨证"应用案解》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7月1日)
平装: 302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7513204292, 9787513204293
条形码: 9787513204293
商品尺寸: 23.6 x 16.4 x 2.6 cm
商品重量: 481 g
《常见病抓主证与辨方证》18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第1版 (2012年4月1日)
平装: 200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32
ISBN: 7513207526, 9787513207522
条形码: 9787513207522
商品尺寸: 21.4 x 15.2 x 1.8 cm
商品重量: 399 g
《独立全解经方实验录医案》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第1版 (2013年6月1日)
平装: 240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7513214514, 9787513214513
条形码: 9787513214513
商品尺寸: 23 x 16.8 x 1.6 cm
商品重量: 381 g
《快意读医案系列:圣方治验录》
出版社: 学苑出版社; 第1版 (2012年5月1日)
丛书名: 快意读医案系列
平装: 124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32
ISBN: 9787507740141
条形码: 9787507740141
商品尺寸: 20.6 x 14.4 x 0.8 cm
商品重量: 141 g
《经方时方"六经辨证"应用案解》
为全国经方论坛“中医临床课题组”推出的临床课题系列。广泛应用的“时方”,能否运用“六经辨证”来进行临床?源自《伤寒杂病论》的“六经辨证”,到底和“八纲辨证”、“六淫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经络辨证”是什么关系?“时方”之六经辨证(或者说“《方剂学》教材全部方剂之六经辨证”)这个课題,是当代中医临床界的重大课题,具有立竿见影的临床价值和影响深远的理论价值。本课题由全国经方论坛“中医临床课题组”规划开题,由《经方时方"六经辨证"应用案解:"〈方剂学〉全部方剂"之六经解析与名医案解》作者鲍艳举、花宝金(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具体实施。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全国经方论坛”,致力于“把为期3天的学术会议,延展成为365天的学术交流平台”。论坛成立的“中医临床课题组”,动员和组织全国名老中医和中青年临床专家,每年推出多项临床课题研究成果,课题成果均以学术专著的方式进行正式出版。全国经方论坛“中医临床课题组”得到燕山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广州中医药大学经典临床研究所、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等学术机构的协助和支持,并与“中日经方学堂”、“中韩经方学堂”结为学术联盟,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出版、教育活动。
《常见病抓主证与辨方证》
致力解决当前有些教材“对病症的辨证论治分型并不全面,列举常见证型而省略不常见证型”的盲区。而这,正是临床疗效难以提高的关键所在。《常见病抓主证与辨方证》把“病症、病机、方证”三法合一,对中医内外妇儿各科“常见病症”,都给出“全部病机”(而非重点或部分病机)的组合表格(适合“时方派”使用的八纲与气血津液辨证;适合“经方派”使用的六经辨证),此即实现了伤寒大家刘渡舟先生倡导的“抓主证”(使用经方的关键在于“抓住主证”);尽量填入与病机组合的“方证相对”,此即实现了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倡导的“辨方证”(方证是辨证的最后一个尖端)。——虽然有些表格(即不常用的病机和方证)存有空白,但毕竟给出了让读者思索的方向,留待读者在临床中自行将空白处填充,这其中极有可能蕴藏着疑难病症的解决之道。
《常见病抓主证与辨方证》针对如何提高临床疗效这一主题,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即将中医常见病机纳入六经辨证体系里,以表格的形式,将治疗某病症的常用方剂放在表格内,以求辨证的具体化、病机的完整性。每一病症后辅以名医案例及分析,以便加深理解,有利于掌握。
《独立全解经方实验录医案》
完全独立解析了100则经方医案,相当于临床带教、现场诊治100个疑难病患。《独立全解< 经方实验录 >医案》的医案解析,突出“现在进行时”,还原真实的思考过程、思辨的细节。改“斩钉截铁”的平铺直叙,为“一波三折”的连珠炮疑问。对复杂的疑难病证反复权衡,从多种可能性中,选择相对妥当的一种或几种。名家为何如此辨证?辨为其他证型是否可以?名家为何如此用方,用其他类似方药是否可行?以连珠炮的疑问,彰显独立思考和深入探究的真实细节。
《快意读医案系列:圣方治验录》
自刊于1936年。《圣方治验录》采用病案形式记录方证,共载病案二十三则。内容涉及内、妇、儿科等各科证治,其中对战汗记载较详。原书共23个医案,夹叙夹议,医理蕴含于医案之中,甚是精彩,是中医临证必读之作。
《经方时方"六经辨证"应用案解》
一、太阳病
(一)表证:风寒
1.麻黄汤
2.三拗汤
3.桂枝汤
4.桂枝加葛根汤
5.正柴胡饮
6.川芎茶调散
(二)表证:风湿
1.麻杏苡甘汤
2.羌活胜湿汤
3.防己黄芪汤
二、阳明病
(一)里证:实热
1.桑菊饮
2.大承气汤
3小承气汤
4.调胃承气汤
5.白虎汤
6.黄连解毒汤
7.泻心汤
8.栀子金花汤
9.凉膈散
10.五味消毒饮
11.四妙勇安汤
12.泻青丸
13.左金丸
14.桔梗汤
15.泻白散
16.泻黄散
17.清骨散
18.清络饮
19.磁朱丸
20.安宫牛黄丸
21.牛黄清心丸
22.紫雪
23.行军散
24.越鞠丸
25.金铃子散
26.十灰散
27.四生丸
28.钩藤饮
29.天麻钩藤饮
(二)里证:实热、津液虚
1.白虎加人参汤
2.竹叶石膏汤
3.清营汤
4.清宫汤
5.神犀丹
6.化斑汤
7.清瘟败毒饮
8.清心莲子饮
9.青蒿鳖甲汤
10.秦艽鳖甲散
11.当归六黄汤
12.清暑益气汤
(《温热经纬》)
13.朱砂安神丸
14.橘皮竹茹汤
15.清燥救肺汤
16.增液承气汤
(三)里证:实热、瘀血
1.复方大承气汤
2.大黄牡丹汤
3.清肠饮
4.阑尾化瘀汤
5.阑尾清化汤
6.阑尾清解汤
7.犀角地黄汤
8.仙方活命饮
9.苇茎汤
10.清胃散
11.芍药汤
12.桃核承气汤
13.下瘀血汤
14.大黄廑虫丸
15.复元活血汤
(四)里证:实热、水饮
1.大陷胸汤
2.十枣汤
3.控涎丹
4.葶苈大枣泻肺汤
(五)里证:湿热
1.达原饮
2.白虎加苍术汤
3.导赤散
4.当归龙荟丸
5.香连丸
6.黄芩汤
7.白头翁汤
8.六一散
9.益元散
10.碧玉散
11.桂苓甘露饮
12.固经丸
13.易黄汤
14.小蓟饮子
15.槐花散
……
三、少阳病
四、太阳阳明合病
五、少阳阳明合病
六、三阳合病
七、太阴病
八、太阳太阴合病
九、阳明太阴合病
十、少阴病
十一、厥阴病
附录 方名笔画索引
《常见病抓主证与辨方证》
中医内科
1.感冒
2.咳嗽
3.哮病
4.喘证
5.心悸
6.胸痹
7.胸闷
8.不寐
9.胃痛
10.痞满
11.呕吐
12.呃逆
13.腹痛
14.泄泻
15.痢疾
16.便秘
17.胁痛
18.黄疸
19.头痛
20.眩晕
21.水肿
22.腿沉
23.乏力
24.淋证
25.遗精
26.鼻衄
27.齿衄
28.咳血
29.吐血
30.便血
31.尿血
32.消渴
33.汗证
34.痹证
中医外科
1.热疮
2.蛇串疮
3.癣
4.湿疮
5.乳核
6.痔疮
中医妇科
1.月经前期
2.月经后期
3.月经先后无定期
4.月经过多
5月经过少
6.经期延长
7.经间期出血
8.崩漏
9.闭经
10.痛经
11.带下病
中医儿科
1.遗尿
2.夜啼
《独立全解经方实验录医案》
案1汤姓发热鼻塞案
案2杨兆彭恶寒头汗案
案3叶姓恶寒头痛案
案4谢性下利案
案5老妇脑疽病案
案6王姓月事后期而少案
案7范姓腰脊强痛案
案8黄汉栋恶寒欲呕案
案9口角生疮案
案10房客贫病一月案
案11俞姓头项强痛案
案12封姓筋骨疼痛案
案13夏姓太阳穴剧痛案
案14袁姓昏不知人案
案15伙友三人同病案
案16蔡姓百日咳案
案17吴某之室大渴案
案18缪姓恶风自汗案
案19郁姓消渴病案
案20杨宜德腹大案
案21钟姓一身尽疼案
案22冯蘅荪发热案
案23女婢猩红热案
案24王姓乳蛾双发案
案25李孩下利案
案26孙宝宝满舌生疮案
案27眼膜炎案
案28徐姓阴疼案
案29方姓阙上痛案
案30若华满头剧痛案
案31吴姓便闭头痛案
案32陈姓时时下利案
案33彻夜不得眠案
案34史姓纳谷日减案
案35沈宝宝大便不通案
案36王姓寒热往来案
案37顾姓寒热交作案
案38顾姓寒热交作案
案39朱姓痉厥案
案40大便不行案
案41大便出血案
案42高姓但欲寐案
案43张志明咳嗽案
案44张挚甫咳嗽案
案45冯仕觉吐涎沫案
案46庄国坤呃逆案
案47叶瑞初咳嗽带血案
案48终夜呛咳案
案49曹殿光吐浊痰案
案50喘咳吐浊案
案51郑姓咳嗽案
案52管姓眩冒呕吐案
案53周姓头晕目花案
案54季姓夜寐盗汗案
案55姚建心跳不宁案
案56唐姓心悸案
案57陆勋伯下利案
案58王姓腹痛案
案59顾姓心下胀痛案
案60宗嫂腹痛案
案61王女士停经九月案
案62四嫂足肿痛案
案63女佣右足拘急案
案64陈姓胸部闷极案
案65袁茂荣跨马疽案
案66罗夫人大便下血案
案67沈姓发狂案
案68曹姓鼻衄案
案69周姓经事三月未行案
案70少腹胀痛案
案71经停十月案
案72经停九月案
案73米姓夜不安寐案
案74陈姓咯血案
案75徐姓不寐案
案76神志恍惚案(姜佐景笔记)
案77史惠甫腹痛案
案78陆姓肠痈案
案79周小姐腹痛案(姜佐景笔记)
案80陈姓咳嗽案
案81吴冠明肺痈案(姜佐景笔记)
案82张任夫心悸案
案83胸膈胀痛案
案84刘姓气上冲案
案85周姓口发白津案
案86耿姓肢节疼痛案
案87张聿修关节酸楚案
案88周慕莲脑疽案
案89心悸头眩案(姜佐景笔记)
案90姚姓发热头痛案
案91徐柏生腰脚酸案
案92俞哲生恶寒头痛案
案93王姓一身尽痛案
案94脉洪大而滑疾案
案95产后身热烦躁案
案96陈姓发热欲呕案
案97陆姓夜中谵语案
案98陆姓哕而腹满案
案99甘姓谵语汗出案
案100陈姓鼻衄案
《快意读医案系列:圣方治验录》
邹趾痕君圣方治验录引言
读引言志感
圣方治验录序
自序
八十三岁生日口占
答客谈
治验录
胡森泰之骨痹兼肺痿
刘玉成妇之干血痨瘵
叶瑞芝中风半身不遂
吴子涵之岁半小儿出痘塌陷复起
吴子涵之吐血脱根
秦氏妇妊娠伤寒
李时若胸痹心痛
程晓楼之小儿脐风
许少伯之温病
朱尔康之霍乱吐泻
梁树声之战汗
李问卿之战汗
胡因造之战汗
马霈霖之战汗
余银山之战汗
六战汗合论
四关预告书
第一振寒关
第二烦热关
第三涌汗关
第四汗后关
遗证复证之警告书
马树常之妇生子不啼
金玉璋之妊娠子鸣
金玉璋之妇横产不下
危一书之妇坚瘾腹痛
虻虫水蛭二物之大用
阎仕道之肺痨
补列阎仕道之肺痨各方
补遗刘玉成妇干血痨瘵虫剂方之用法
毒药攻邪论
战汗绝汗皆不可揭被掀衣论
战汗之见于辨脉者
战汗之见于《伤寒论》者
绝汗之见于《灵枢》者
结论
病家苦于不知医论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