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伍连德自述-鼠疫斗士(上)

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伍连德自述-鼠疫斗士(上)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伍连德 著
图书标签:
  • 口述历史
  • 鼠疫
  • 伍连德
  • 医学史
  • 公共卫生
  • 中国科学
  • 20世纪中国
  • 科学史
  • 传记
  • 历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湖南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5576927
版次:2
商品编码:12359717
包装:平装
丛书名: 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7-07-01
用纸:轻型纸
字数:30000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伍连德先生是我国现代医学的奠基人之一,也是我国现代检疫与防疫事业的先驱者。他因组织扑灭百年前东北肺鼠疫大流行以及对鼠疫等传染病的深入研究而成为享誉世界的“鼠疫斗士”。伍连德在中国历史上功绩,值得人们永远铭记。但是,因为各种历史原因,伍连德的名字和他的功绩逐渐被人们遗忘,直到SARS来袭,人们才开始重新认识伍连德。

伍连德晚年著有英文自述《鼠疫斗士》,在他去世半个世纪之后,这部英文自述终于得以中译全本(分上、下)出版,成为大众了解伍连德人生经历,感受其人格魅力的著作。

  《鼠疫斗士——伍连德自述》上册前部分详细介绍了伍连德在1910年至1911年之间,临危受命,负责组织扑灭在东北暴发的肺鼠疫大流行的过程,以及主持万国鼠疫研究会议的经历;后一部分按介绍了伍连德前半生在东西洋受教育和返国服务初期的经历。下册紧接上册具体介绍了伍连德在中国30年间的工作经历;后几章则是伍连德晚年生活的记录与感悟,其中有对中医与西医的论述,也有对南洋及工作生活过的国家的描述,还有对自己家庭生活的记录和长寿之道的体会。

该书在回顾和总结人生历程的同时,以一位海外华人的视角,描绘了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世界、南洋和中国的社会生活各个层面。有历史的概述,学术研究的心得,为人处世的思考,又穿插着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和名人轶闻等,令不同背景的读者都会有身临其境之感,字里行间既透着一位爱国科学家的赤诚,也不乏宝贵的历史资料。


内容简介

  一部五十多年前外国出版的英文自传的汉译全本
  一位爱国华人名医暮年留下的成功故事
  剑桥大学中国医学博士
  扑灭百年前东北鼠疫大流行的总指挥
  历史上首次在中国境内举行的国际学术会议的主持人
  民国前期大总统府侍从医官,国家防疫制度的创者
  中国诺贝尔奖候选人
  重大历 史事件的亲历记录
  各色知名人物的轶闻雅趣


作者简介

   伍连德(Wu Lien-Teh,1879—1960),公共卫生学家,中国检疫、防疫事业的先驱。剑桥大学首位华人医学博士,世界著名的鼠疫专家,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候选人。1910年末,东北肺鼠疫大流行,他受任全权总医官,深入疫区领导防治。1911年,他主持召开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国际学术会议——万国鼠疫研究会议。在他竭力、推动下,中国收回了海港检疫的主权。他先后主持兴办检疫所、医院、研究所共20所,还创办了哈尔滨医学专门学校等医学校。他与颜福庆等发起建立中华医学会,创刊《中华医学杂志》并出任主编。1937年返回马来亚定居。主要著作有《肺鼠疫论述》、《鼠疫概论》、《霍乱概论》、《中国医史》等。

   程光胜(1937—),江西新建人。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中国微生物学会秘书长。

   马学博(1952—),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医科大学医史学教研室副研究员,主要从事东北近代防疫史研究。

王丽凤(1956—),生于新加坡,美国印第安那大学大众传播系毕业,现任新加坡新传媒集团马来语及淡米尔语电视频道董事经理。



好的,这里为您提供一本虚构的、与您提到的《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伍连德自述-鼠疫斗士(上)》内容完全不相关的图书简介,旨在提供一个详尽、引人入胜的阅读导向,并保持自然流畅的叙事风格。 --- 《失落的星图:亚历山大图书馆的最后守夜人》 作者: 伊利亚·凡·德·维尔德 译者: 陈 曦 出版社: 远帆文化 开本: 16开 定价: 88.00元 内容简介: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光芒太过耀眼,以至于它们熄灭时的阴影也格外深重。亚历山大图书馆,这个曾被誉为“世界知识心脏”的知识宝库,它的毁灭不仅是建筑的崩塌,更是人类文明记忆的一场浩劫。然而,如果那座宏伟的知识殿堂,并非如我们所知的历史记载般彻底化为灰烬呢?如果,在它熊熊燃烧的火焰中,有一小部分核心知识,被一群不为人知的守护者秘密转移,并延续至今呢? 《失落的星图:亚历山大图书馆的最后守夜人》是一部横跨两千年、融合了古典历史考证、密码学解密与现代悬疑叙事的恢弘史诗。本书带领读者进入一个由学者、间谍和秘密社团交织构成的隐秘世界,追溯一个横跨地中海、欧亚大陆的知识传承链条。 故事始于公元三世纪的亚历山大港,借由叙事者——当代古文献修复专家,亚历山大大卫·科恩的视角展开。大卫在一次偶然的埃及文物修复工作中,发现了一卷看似平平无奇的莎草纸残片,其上用极为古老的希腊字母写着一串晦涩难懂的数字序列。这串序列,引发了他对古老文献的痴迷,并最终将他卷入一场关于“知识神圣性”的千年博弈之中。 随着调查的深入,大卫发现,关于亚历山大图书馆的最终命运,历史记载充满了矛盾和刻意的遗漏。他开始接触一个代代相传,自称“星图守卫者”的隐秘组织。这个组织的核心使命,便是保护那些被认为过于危险、或足以颠覆现有历史认知的“亚历山大核心典籍”。这些典籍中,不仅包含失传的欧几里得几何论证、托勒密的宇宙模型新解,更有可能触及古代工程学、化学乃至对人类起源的颠覆性认知。 本书的叙事结构精妙复杂,如同大卫解开的古老谜题一般层层递进。前半部分,作者以严谨的考据笔触,重构了亚历山大图书馆鼎盛时期的辉煌图景,并细腻描绘了知识分子们在罗马帝国晚期政治动荡下的挣扎与抉择。我们得以窥见,那些被视为异端的哲学思想、被禁锢的科学理论,是如何在历史的夹缝中艰难求生。 后半部分,故事骤然转向现代的国际地下文物交易网络和情报战的漩涡。大卫发现,不仅有致力于保护知识的“星图守卫者”,更有意图利用这些失落知识以谋取绝对权力的跨国势力——“铁十字财团”。财团认为,知识的绝对垄断才是新时代的统治工具,他们不惜一切代价追捕大卫及其盟友,试图抢夺被藏匿的最后一份星图——一份据说指引着通往一个“未被污染的知识源头”的线索。 作者在书中巧妙地融入了大量的历史细节与专业知识,无论是对拜占庭时期抄写本制作工艺的描述,还是对中世纪炼金术符号的解读,都显示出作者深厚的文献功底。书中关于“知识的伦理边界”的探讨尤为深刻:当知识的力量足以改变人类文明的走向时,谁有资格保管它?知识的传承是应该面向大众,还是应该被少数精英保护起来,以防范其被滥用? 《失落的星图》并非一部简单的寻宝冒险小说,它更是一曲献给人类求知精神的赞歌。它探讨了记忆、遗忘、信仰与理性之间的永恒冲突。最终,大卫能否成功地将这份跨越千年的知识火种传递下去?那份关于宇宙和人类命运的终极“星图”,究竟是希望的蓝图,还是潘多拉的魔盒? 阅读此书,你将不仅仅是跟随一个探险家的脚步,更将亲身参与到一场守护人类文明中最珍贵遗产的史诗行动中。当翻开最后一页时,你或许会重新审视我们所熟知的一切历史和科学的基石。这是一部会让所有热爱知识、敬畏历史的读者,彻夜难眠的杰作。 --- 装帧特色: 本书采用进口高克重哑粉纸印刷,内页采用特殊防反光处理,最大程度还原古老文献的质感。封面采用深海蓝与古铜色烫印工艺,模拟星空下的图书馆穹顶,并辅以精美的希腊式几何边框装饰,极具收藏价值。附赠一张可展开的“亚历山大图书馆未竟之图”复刻插页。

用户评价

评分

“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这个系列,本身就承载着一种梳理与传承的使命,而《伍连德自述-鼠疫斗士(上)》则将目光锁定在了中国近代公共卫生史上的一个关键人物和事件。伍连德,这个名字,总会让人联想到一种坚毅的力量,一种在绝望中寻找希望的勇气。鼠疫,这个曾经笼罩在中国大地上的巨大阴影,在“鼠疫斗士”的口述中,将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鲜活的生命体验。我渴望在这本书中,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科学家的精神世界,他们是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以超乎寻常的毅力去探索、去实践、去拯救。这本书的上卷,我想一定是一个铺垫,它会向我们展示,在那个动荡变革的年代,一位科学家是如何从无到有,从未知到认知,最终战胜一场足以动摇国本的巨大灾难。这不仅仅是一段科学的叙述,更是一曲关于责任、关于担当、关于人类智慧与勇气的赞歌。

评分

这本《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伍连德自述-鼠疫斗士(上)》,光是书名就足够吸引人,瞬间勾起了我对那个波澜壮阔时代的无限遐想。伍连德这个名字,在历史的洪流中,宛如一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中国近代科学探索的艰难历程。鼠疫,这个曾经让无数生命凋零的恐怖阴影,在“鼠疫斗士”的笔下,似乎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神秘力量,而是可以被理性、勇气和科学所战胜的挑战。我迫不及待地想深入书中,去感受伍连德先生在面对生死考验时,是如何凭借智慧和毅力,与病魔展开殊死搏斗的。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一次具体的科学事件,更是关于一个时代的精神缩影,关于个人在历史洪流中如何挺身而出,肩负起拯救生命的重任。我期待着能在这本书中,看到那个年代科学家的精神风貌,看到他们如何在物质匮乏、技术落后的条件下,依然保持着对科学的信仰和追求。这本书无疑是了解中国近代科学发展史,尤其是公共卫生领域发展历程的一扇绝佳窗口。

评分

“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这个系列本身就带着一种巨大的吸引力,而《伍连德自述-鼠疫斗士(上)》这个分卷,则将这份吸引力聚焦到了一个具体而震撼的主题上。伍连德,这个名字在科学界,尤其是在公共卫生领域,响当当。我总觉得,口述史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它打破了传统史书的冰冷客观,用当事人的声音,讲述最鲜活、最真实的过往。想象一下,一位经历过生死攸关时刻的科学家,用他自己的语言,回忆那些惊心动魄的日夜,那种画面感和情感冲击力,是多么强大。我期待着能在这本书中,看到伍连德先生如何从一个求学海外的青年学者,转变为一位临危受命、肩负重任的“鼠疫斗士”。他如何在那个充满未知与恐惧的环境中,做出科学判断,组织救援,并最终控制疫情?这不仅仅是一段科学史,更是一段关于勇气、智慧、担当的史诗。

评分

读到《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伍连德自述-鼠疫斗士(上)》这个书名,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那些在历史书中模糊的身影,那些为国家民族默默奉献的先驱们。伍连德,这个名字仿佛自带一种坚韧不拔的力量,而“鼠疫斗士”的称号,更是赋予了他传奇色彩。我常常在想,是什么样的信念,支撑着一个人在面对足以吞噬一切的瘟疫时,能够挺身而出,成为最后的防线?这本书的上卷,我想必然会带领我们走进那个惊心动魄的时刻,去聆听伍连德先生亲口讲述他的经历,感受他内心的波澜壮阔。我不只是想了解科学技术层面的知识,更想窥探那个时代背景下,科学家的生存状态,他们的困境与挣扎,以及他们如何在这种种压力下,做出一个个艰难却又至关重要的抉择。这本书,对我来说,更像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一场与历史同行的深度体验,去理解那些被浓缩在史册中的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无数真实的情感与思考。

评分

《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伍连德自述-鼠疫斗士(上)》,这几个字本身就构成了一幅浓缩的历史画卷。伍连德,一个在中国近代科学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他的人生经历,尤其是与鼠疫的斗争,无疑是中国科学发展史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我一直对口述史这种形式抱有浓厚的兴趣,因为它能让我们听到最真实的声音,感受到最鲜活的情感。这本书的上卷,想必会带领我们穿越回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去亲历那场与死神赛跑的严峻考验。我很好奇,在那个科学技术远不如今日发达的时代,伍连德先生是如何凭借有限的资源和知识,去对抗肆虐的瘟疫的?他当时的决策过程是怎样的?他面临的阻力又有哪些?这本书不仅是记录了一段历史事件,更是一次对那个时代科学精神的深度挖掘,一次对个体如何在困境中展现人性光辉的生动描绘。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