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连德先生是我国现代医学的奠基人之一,也是我国现代检疫与防疫事业的先驱者。他因组织扑灭百年前东北肺鼠疫大流行以及对鼠疫等传染病的深入研究而成为享誉世界的“鼠疫斗士”。伍连德在中国历史上功绩,值得人们永远铭记。但是,因为各种历史原因,伍连德的名字和他的功绩逐渐被人们遗忘,直到SARS来袭,人们才开始重新认识伍连德。
伍连德晚年著有英文自述《鼠疫斗士》,在他去世半个世纪之后,这部英文自述终于得以中译全本(分上、下)出版,成为大众了解伍连德人生经历,感受其人格魅力的著作。
《鼠疫斗士——伍连德自述》上册前部分详细介绍了伍连德在1910年至1911年之间,临危受命,负责组织扑灭在东北暴发的肺鼠疫大流行的过程,以及主持万国鼠疫研究会议的经历;后一部分按介绍了伍连德前半生在东西洋受教育和返国服务初期的经历。下册紧接上册具体介绍了伍连德在中国30年间的工作经历;后几章则是伍连德晚年生活的记录与感悟,其中有对中医与西医的论述,也有对南洋及工作生活过的国家的描述,还有对自己家庭生活的记录和长寿之道的体会。
该书在回顾和总结人生历程的同时,以一位海外华人的视角,描绘了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世界、南洋和中国的社会生活各个层面。有历史的概述,学术研究的心得,为人处世的思考,又穿插着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和名人轶闻等,令不同背景的读者都会有身临其境之感,字里行间既透着一位爱国科学家的赤诚,也不乏宝贵的历史资料。
一部五十多年前外国出版的英文自传的汉译全本
一位爱国华人名医暮年留下的成功故事
剑桥大学中国医学博士
扑灭百年前东北鼠疫大流行的总指挥
历史上首次在中国境内举行的国际学术会议的主持人
民国前期大总统府侍从医官,国家防疫制度的创者
中国诺贝尔奖候选人
重大历 史事件的亲历记录
各色知名人物的轶闻雅趣
伍连德(Wu Lien-Teh,1879—1960),公共卫生学家,中国检疫、防疫事业的先驱。剑桥大学首位华人医学博士,世界著名的鼠疫专家,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候选人。1910年末,东北肺鼠疫大流行,他受任全权总医官,深入疫区领导防治。1911年,他主持召开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国际学术会议——万国鼠疫研究会议。在他竭力、推动下,中国收回了海港检疫的主权。他先后主持兴办检疫所、医院、研究所共20所,还创办了哈尔滨医学专门学校等医学校。他与颜福庆等发起建立中华医学会,创刊《中华医学杂志》并出任主编。1937年返回马来亚定居。主要著作有《肺鼠疫论述》、《鼠疫概论》、《霍乱概论》、《中国医史》等。
程光胜(1937—),江西新建人。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中国微生物学会秘书长。
马学博(1952—),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医科大学医史学教研室副研究员,主要从事东北近代防疫史研究。
王丽凤(1956—),生于新加坡,美国印第安那大学大众传播系毕业,现任新加坡新传媒集团马来语及淡米尔语电视频道董事经理。
“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这个系列,本身就承载着一种梳理与传承的使命,而《伍连德自述-鼠疫斗士(上)》则将目光锁定在了中国近代公共卫生史上的一个关键人物和事件。伍连德,这个名字,总会让人联想到一种坚毅的力量,一种在绝望中寻找希望的勇气。鼠疫,这个曾经笼罩在中国大地上的巨大阴影,在“鼠疫斗士”的口述中,将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鲜活的生命体验。我渴望在这本书中,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科学家的精神世界,他们是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以超乎寻常的毅力去探索、去实践、去拯救。这本书的上卷,我想一定是一个铺垫,它会向我们展示,在那个动荡变革的年代,一位科学家是如何从无到有,从未知到认知,最终战胜一场足以动摇国本的巨大灾难。这不仅仅是一段科学的叙述,更是一曲关于责任、关于担当、关于人类智慧与勇气的赞歌。
评分这本《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伍连德自述-鼠疫斗士(上)》,光是书名就足够吸引人,瞬间勾起了我对那个波澜壮阔时代的无限遐想。伍连德这个名字,在历史的洪流中,宛如一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中国近代科学探索的艰难历程。鼠疫,这个曾经让无数生命凋零的恐怖阴影,在“鼠疫斗士”的笔下,似乎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神秘力量,而是可以被理性、勇气和科学所战胜的挑战。我迫不及待地想深入书中,去感受伍连德先生在面对生死考验时,是如何凭借智慧和毅力,与病魔展开殊死搏斗的。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一次具体的科学事件,更是关于一个时代的精神缩影,关于个人在历史洪流中如何挺身而出,肩负起拯救生命的重任。我期待着能在这本书中,看到那个年代科学家的精神风貌,看到他们如何在物质匮乏、技术落后的条件下,依然保持着对科学的信仰和追求。这本书无疑是了解中国近代科学发展史,尤其是公共卫生领域发展历程的一扇绝佳窗口。
评分“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这个系列本身就带着一种巨大的吸引力,而《伍连德自述-鼠疫斗士(上)》这个分卷,则将这份吸引力聚焦到了一个具体而震撼的主题上。伍连德,这个名字在科学界,尤其是在公共卫生领域,响当当。我总觉得,口述史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它打破了传统史书的冰冷客观,用当事人的声音,讲述最鲜活、最真实的过往。想象一下,一位经历过生死攸关时刻的科学家,用他自己的语言,回忆那些惊心动魄的日夜,那种画面感和情感冲击力,是多么强大。我期待着能在这本书中,看到伍连德先生如何从一个求学海外的青年学者,转变为一位临危受命、肩负重任的“鼠疫斗士”。他如何在那个充满未知与恐惧的环境中,做出科学判断,组织救援,并最终控制疫情?这不仅仅是一段科学史,更是一段关于勇气、智慧、担当的史诗。
评分读到《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伍连德自述-鼠疫斗士(上)》这个书名,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那些在历史书中模糊的身影,那些为国家民族默默奉献的先驱们。伍连德,这个名字仿佛自带一种坚韧不拔的力量,而“鼠疫斗士”的称号,更是赋予了他传奇色彩。我常常在想,是什么样的信念,支撑着一个人在面对足以吞噬一切的瘟疫时,能够挺身而出,成为最后的防线?这本书的上卷,我想必然会带领我们走进那个惊心动魄的时刻,去聆听伍连德先生亲口讲述他的经历,感受他内心的波澜壮阔。我不只是想了解科学技术层面的知识,更想窥探那个时代背景下,科学家的生存状态,他们的困境与挣扎,以及他们如何在这种种压力下,做出一个个艰难却又至关重要的抉择。这本书,对我来说,更像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一场与历史同行的深度体验,去理解那些被浓缩在史册中的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无数真实的情感与思考。
评分《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伍连德自述-鼠疫斗士(上)》,这几个字本身就构成了一幅浓缩的历史画卷。伍连德,一个在中国近代科学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他的人生经历,尤其是与鼠疫的斗争,无疑是中国科学发展史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我一直对口述史这种形式抱有浓厚的兴趣,因为它能让我们听到最真实的声音,感受到最鲜活的情感。这本书的上卷,想必会带领我们穿越回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去亲历那场与死神赛跑的严峻考验。我很好奇,在那个科学技术远不如今日发达的时代,伍连德先生是如何凭借有限的资源和知识,去对抗肆虐的瘟疫的?他当时的决策过程是怎样的?他面临的阻力又有哪些?这本书不仅是记录了一段历史事件,更是一次对那个时代科学精神的深度挖掘,一次对个体如何在困境中展现人性光辉的生动描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