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鉴别诊断一目了然系列--CT鉴别诊断一点通(第三版)

影像鉴别诊断一目了然系列--CT鉴别诊断一点通(第三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范国光 编
图书标签:
  • CT
  • 影像学
  • 诊断
  • 鉴别诊断
  • 医学
  • 临床
  • 医学影像
  • 疾病
  • 医学教育
  • 第三版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315311
版次:3
商品编码:12352353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影像鉴别诊断一目了然系列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8-06-01
用纸:铜版纸
页数:197
字数:323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本书适合初中级影像科医生、影像专业本科生、研究生以及相关临床科室医生参考学习。
《CT鉴别诊断一点通》第三版延续了第二版思路清晰、解析到位的突出优点;
仍然采用表格形式,并且增补了大量的高清影像图,使读者真正做到一目了然;
新版采用16开的大开本,锁线胶订,图片展示效果更好。

内容简介

《影像鉴别诊断一目了然系列》从相似的好发部位、相近的病变特点入手,以表格的形式将各种需要考虑的常见疾病及部分少见病、罕见病逐条列出,并梳理出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另外还列出了每种需要鉴别的疾病的典型病例图片,真正做到重点突出、一目了然;是影像科医生、影像科研究生、实习生的高质量参考书。

作者简介

范国光,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放射科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呈获得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选、辽宁省特聘教授、辽宁青年名医等称号。现任中华放射学分会神经专业委员会委员、第12~13届儿科学组副组长、东三省儿科影像协作组组长;辽宁省分子影像学会候任主委;辽宁省放射学会常委;辽宁康复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常委;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审专家;中华医学会医疗鉴定专家;卫计委医疗器械安全管理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放射学杂志》《中国医学影像技术》《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磁共振成像》《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医学影像学杂志》《中国实用儿科杂志》《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等八种期刊编委;《European Radiology》等杂志特约审稿专家。

目录

第一部分颅脑1
一、常见组织的CT值范围1
二、脑肿瘤与肿瘤样病变的鉴别诊断1
1.脑梗死、炎症及脑肿瘤的鉴别诊断1
2.脑内肿瘤与脑外肿瘤的鉴别诊断3
3.各型脑水肿的鉴别诊断5
4.脑积水与脑萎缩的鉴别诊断6
5.各级星形细胞瘤的鉴别诊断7
6.脑实质常见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鉴别诊断8
7.鞍区常见囊性病变的鉴别诊断11
8.鞍区常见实性病变的鉴别诊断14
9.桥小脑角区肿瘤的鉴别诊断16
10.颅后窝常见肿瘤的鉴别诊断18
11.松果体区疾病的鉴别诊断20
12.脑干疾病的鉴别诊断23
三、脑血管疾病及感染性疾病的鉴别诊断24
1.脑脓肿分期的鉴别诊断24
2.血管性脑白质病变与多发性硬化的鉴别诊断26
3.脑感染性疾病的鉴别诊断26
四、脑室与脑池疾病鉴别诊断30
1.第四脑室常见肿瘤的鉴别诊断30
2.侧脑室常见肿瘤的鉴别诊断31
3.第三脑室肿瘤的鉴别诊断33
五、脑膜及颅骨疾病的鉴别诊断34
1.脑膜疾病的鉴别诊断34
2.颅骨常见疾病的鉴别诊断36

第二部分头与颈39
一、颅底疾病鉴别诊断39
1.颅前窝疾病的鉴别诊断39
2.累及颅前窝疾病的鉴别诊断40
3.斜坡区肿瘤的鉴别诊断41
4.颈静脉孔区疾病的鉴别诊断43
二、眼眶和眼疾病鉴别诊断45
1.眶隔前疾病的鉴别诊断45
2.幼儿眼球常见疾病的鉴别诊断46
3.成人眼球常见疾病的鉴别诊断48
4.眼外肌增粗疾病的鉴别诊断50
5.眶内肿瘤的鉴别诊断51
6.视神经与视神经鞘病变的鉴别诊断53
7.泪腺区肿瘤的鉴别诊断54
三、耳部疾病鉴别诊断56
1.外耳道耵聍栓塞与胆脂瘤的鉴别诊断56
2.慢性中耳乳突炎的鉴别诊断57
3.鼓室内软组织肿块的鉴别诊断58
4.岩尖囊性病变的鉴别诊断59
5.岩尖实性病变的鉴别诊断60
四、鼻旁窦和鼻腔疾病鉴别诊断61
1.鼻腔常见疾病的鉴别诊断61
2.鼻旁窦常见疾病的鉴别诊断64
3.鼻旁窦囊肿的鉴别诊断65
4.起源于鼻旁窦骨质疾病的鉴别诊断66
五、咽喉部疾病鉴别诊断68
1.颈部常见疾病的鉴别诊断68
2.颈部囊性病变的鉴别诊断71
3.鼻咽部疾病的鉴别诊断73
4.喉部结节状病灶的鉴别诊断76
5.腮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77
6.涎腺常见肿瘤的鉴别诊断79
7.甲状腺常见疾病的鉴别诊断81
8.甲状腺弥漫性疾病的鉴别诊断83
9.甲状旁腺常见疾病的鉴别诊断84

第三部分脊柱85
一、腰椎间盘突出症鉴别诊断85
二、脊柱常见局限性疾病鉴别诊断86
三、脊柱常见弥漫性疾病鉴别诊断89
四、骶尾部常见疾病鉴别诊断91
五、椎体附件常见疾病鉴别诊断92

第四部分肌肉骨骼系统94
一、骨与骨髓疾病鉴别诊断94
1.良恶性骨肿瘤的鉴别诊断94
2.手足骨常见疾病的鉴别诊断94
3.长管状骨干骺端常见良性肿瘤的鉴别诊断96
4.长管状骨骨干常见良性肿瘤的鉴别诊断99
5.长管状骨骨干常见感染性疾病的鉴别诊断102
6.长管状骨常见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104
7.骨盆常见疾病的鉴别诊断106
二、关节及软组织疾病鉴别诊断108
1.手足小关节疾病的鉴别诊断108
2.膝关节疾病的鉴别诊断109
3.髋关节疾病的鉴别诊断110
4.骶髂关节疾病的鉴别诊断112
5.软组织常见肿瘤的鉴别诊断113

第五部分胸部115
一、呼吸系统疾病鉴别诊断115
1.肺基本征象的鉴别诊断115
2.良恶性肺结节的鉴别诊断116
3.肺内粟粒状小结节的鉴别诊断117
4.肺内孤立性结节的鉴别诊断118
5.肺内多发结节的鉴别诊断121
6.肺内片状阴影的鉴别诊断122
7.肺空洞性病变的鉴别诊断123
8.肺囊性病变的鉴别诊断125
9.胸膜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126
10.常见纵隔病变的鉴别诊断127
11.纵隔常见实性疾病的鉴别诊断128
12.纵隔常见囊性疾病的鉴别诊断129
13.纵隔淋巴结疾病的鉴别诊断131
二、心脏大血管疾病鉴别诊断133
1.心肌及心包常见疾病的鉴别诊断133
2.心肌常见肿瘤的鉴别诊断134
3.主动脉疾病的鉴别诊断136

第六部分腹部与盆腔139
一、消化系统疾病鉴别诊断139
1.肝脏实性疾病的鉴别诊断(1)139
2.肝脏实性疾病的鉴别诊断(2)142
3.肝脏囊性疾病的鉴别诊断144
4.肝脏结节样疾病的鉴别诊断147
5.小儿肝脏肿瘤的鉴别诊断148
6.肝弥漫性疾病的鉴别诊断150
7.胆囊疾病的鉴别诊断153
8.胆管疾病的鉴别诊断155
9.脾疾病的鉴别诊断156
10.胰腺实性疾病的鉴别诊断159
11.胰腺囊性疾病的鉴别诊断160
12.胃疾病的鉴别诊断163
13.肠道疾病的鉴别诊断165
14.腹膜疾病的鉴别诊断168
15.腹膜后间隙常见单发肿瘤的鉴别诊断170
16.腹膜后间隙常见多发疾病的鉴别诊断173
二、泌尿系统疾病的鉴别诊断175
1.肾脏囊性病变的鉴别诊断175
2.肾脏感染性疾病的鉴别诊断177
3.肾脏肿瘤的鉴别诊断180
4.肾盂区病变的鉴别诊断183
5.肾上腺疾病的鉴别诊断184
6.输尿管疾病的鉴别诊断188
7.膀胱疾病的鉴别诊断189
三、生殖系统疾病的鉴别诊断191
1.前列腺疾病的鉴别诊断191
2.子宫常见疾病的鉴别诊断192
3.卵巢常见疾病的鉴别诊断194

参考文献197

前言/序言

《影像鉴别诊断一目了然系列》(第三版),仍然按照影像学检查方法的不同分为《CT鉴别诊断一点通》及《MRI鉴别诊断一点通》两个分册。
丛书从相似的好发部位、相近的病变特点等入手,以表格的形式将各种需要考虑的常见疾病及部分少见病、罕见病逐条列出,并梳理出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同时,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与掌握鉴别要点,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临床工作经验逐一列出了每一种所需鉴别疾病的典型病例图片,使本丛书真正做到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图文并茂、一目了然等特点,便于增进疾病典型影像学特征的快速记忆、理解与把握,帮助拓展鉴别诊断思路、短期快速提高影像鉴别诊断水平。
第三版在保留第二版图表与图片有机结合特色的基础上,做了如下一些调整:
1�倍圆糠帜甏�久远、欠清晰的图片进行了替换,补充了大量图像清晰的典型图片;
2�痹霾沽艘恍┮丫�应用于临床的新技术图片(如弥散加权图像)以便于读者更好地了解疾病的多模态影像学特征;
3�毙拚�了部分疾病影像学鉴别要点不当之处。
与第二版相比,在图片印刷质量上有了明显的提高,便于读者更好地观察病变的细微影像学特点,进一步增强其实用性。适合初中级影像科医生、影像专业本科生、研究生以及相关临床科室医生参考学习。

范国光
2018年3月


《影像鉴别诊断一目了然系列——CT鉴别诊断一点通(第三版)》 一本专为临床医生量身打造的CT鉴别诊断实用指南,助您在繁杂的影像数据中精准洞悉病灶,优化诊断流程,提升诊疗效率。 在日新月异的医学影像领域, CT(计算机断层扫描)以其高分辨率、快速成像和广泛的临床应用,成为疾病诊断不可或缺的基石。然而,随着临床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CT图像的解读难度也在逐渐攀升。面对形态各异、性质不明的影像表现,如何在短时间内做出准确的鉴别诊断,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方案和预后。正是基于这样的临床痛点,我们精心编撰了这本《影像鉴别诊断一目了然系列——CT鉴别诊断一点通(第三版)》。 本书并非仅仅罗列病灶的影像特征,而是致力于构建一个系统性的、逻辑清晰的鉴别诊断框架,让您“一目了然”地掌握CT影像背后的秘密。 我们深知,临床医生在面对每一个CT扫描报告时,都希望得到一个清晰、可靠的诊断思路,避免遗漏关键信息,做出最恰当的决策。因此,本书的编写理念始终围绕着“实用性”和“指导性”展开,力求让每一位使用者都能在短时间内获得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本书的最大特色在于其“一点通”的设计理念。 我们摒弃了枯燥、冗长的理论阐述,而是将复杂的鉴别诊断过程,分解为一系列直观、易于理解的步骤。通过精选典型病例,结合大量高清、高质量的CT图像,配合翔实的文字解读,引导读者逐步分析影像特征,运用逻辑推理,最终锁定最可能的诊断。本书更像是一本“思维导图”,帮助您在纷繁复杂的影像学世界中,找到一条清晰的路径。 第三版的推出,更是我们在前两版基础上的厚积薄发,是对医学影像学最新进展的深度整合和全面升级。 我们紧跟临床前沿,吸收了近年来CT成像技术、造影剂应用以及疾病诊断标准方面的最新动态。本书在内容上进行了大量的更新和充实,涵盖了更多近年来在临床实践中常见且具有挑战性的CT鉴别诊断问题。我们不仅关注了高发疾病,更注重对一些少见病、疑难病的鉴别诊断要点进行深入剖析,力求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全面、更前沿的参考。 具体而言,本书在结构和内容上进行了如下精心设计: 一、 全面覆盖,重点突出: 本书按照解剖部位和系统进行章节划分,涵盖了全身各个系统的CT影像学鉴别诊断。从颅脑、胸部、腹部(肝胆胰脾、肾脏、胃肠道)、盆腔,到脊柱、骨骼、软组织等,力求做到全面覆盖。每个章节都精选了该系统中最常见、最重要的疾病,并着重分析了它们在CT上的影像表现以及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要点。对于一些诊断难度大、容易混淆的疾病,我们更是投入了大量的篇幅进行深入探讨。 二、 结构清晰,逻辑严谨: 每个鉴别诊断单元的设计都遵循一套严谨的逻辑。首先,我们会概述该部位常见的影像学表现,然后根据不同的影像特征(如密度、形态、边界、增强方式、病灶内部特征等)进行分类,并一一列举可能存在的疾病。在对每一种疾病进行分析时,我们都会重点强调其“一目了然”的关键影像学线索,以及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要点,例如: 起始点: 从最直观的影像学表现入手,例如“发现一个低密度占位性病灶”、“出现弥漫性胸腔积液”、“肠壁增厚伴黏膜不规则”等,引导读者进入鉴别诊断的流程。 关键特征: 深入分析病灶的密度(高密度、低密度、等密度)、边界(清晰、模糊、分叶状)、形态(圆形、椭圆形、不规则形)、内部结构(囊性变、钙化、脂肪、出血、坏死)、增强表现(均匀增强、不均匀增强、环形增强、延迟增强)等。 毗邻关系: 分析病灶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例如是否侵犯血管、是否破坏骨质、是否压迫器官等,这些信息往往是诊断的金钥匙。 临床信息结合: 强调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的相互印证,因为最终诊断离不开全面的临床信息。 影像学“陷阱”与“提示”: 针对一些容易误诊的情况,我们设置了“鉴别诊断陷阱”和“影像学提示”,帮助读者规避常见的错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三、 图文并茂,直观生动: 本书收录了数千幅高分辨率的CT图像,涵盖了各种典型病例和鉴别诊断的经典范例。每一幅图像都经过精心挑选,力求清晰地展示病灶的特征。图像旁配以简练而精准的文字说明,直接点出关键的影像学征象,让读者在视觉上获得最直观的感受。我们尤其注重多序列、多平面重建图像的呈现,以及与病理结果或手术所见对照的图像,极大地增强了学习的直观性和说服力。 四、 专家视角,经验传承: 本书的编写团队汇聚了多位在CT影像学领域享有盛誉的资深专家。他们将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和独到的鉴别诊断思路,毫无保留地融入到本书的编写中。阅读本书,不仅是学习知识,更是在与经验丰富的临床医生进行一场“对话”,从中汲取宝贵的临床智慧。我们力求将专家们在鉴别诊断过程中形成的“直觉”和“技巧”,通过清晰的文字和图像,转化为可以被系统学习和掌握的方法。 五、 实用工具,学以致用: 本书的编写不仅仅是为了知识的传递,更是为了帮助临床医生在日常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我们提供的鉴别诊断思路和方法,可以直接应用于日常的CT影像判读。当您面对一个疑难病例时,可以快速地在本草中找到相关的鉴别诊断思路,并根据影像学特征进行逐一排除。本书可以作为床边必备的参考书,帮助您在“分秒必争”的临床环境中,做出快速、准确的诊断。 本书适合以下人群: 放射科医生: 无论是初学者还是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生,都能从本书中获得启发,提升CT影像鉴别诊断的能力。 临床各科医生: 了解CT影像学基本原理和常见病变表现,有助于临床医生更好地理解影像报告,并与放射科医生进行有效沟通。 医学影像学专业学生: 作为系统学习CT影像学鉴别诊断的优秀教材,为未来的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他相关医务人员: 对CT影像学感兴趣的任何医务人员,都可以从中获得有益的知识。 《影像鉴别诊断一目了然系列——CT鉴别诊断一点通(第三版)》 相信会成为您在CT影像鉴别诊断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我们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帮助更多临床医生提升诊断水平,最终为患者带来更精准、更及时的诊疗。 这本书,将引领您在CT影像鉴别诊断的海洋中,扬帆远航,直抵诊断的彼岸。 每一幅图像,都蕴含着丰富的医学信息;每一次鉴别,都是一次智慧的碰撞。翻开本书,您将开启一段充满发现与启迪的影像之旅。 让CT影像学不再是“看图说话”,而是“洞悉全局”。 立即拥有《CT鉴别诊断一点通(第三版)》,让精准诊断,一触即得!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CT鉴别诊断一点通》真的是我近年来看过的最实在、最接地气的一本影像学书籍了。它不像那种“高高在上”的理论专著,而是真正站在临床医生的角度,去解决我们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我最欣赏的是它在疾病鉴别中的“逆向思维”导向。很多时候,我们习惯于从疾病出发去寻找影像学表现,但这本书却教会我们,如何从影像学表现入手,去反推可能的疾病。这种思维方式的转变,对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至关重要。它会引导我们关注那些最容易被忽略的细微征象,并且告诉你这些征象在鉴别诊断中的重要性。我记得有一次,我在鉴别一个肺部的小结节时,就遇到了困难,后来翻到书中的相关章节,书中提到的几个关键的鉴别点,一下子就帮我锁定了方向,最终做出了准确的诊断。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能够在你迷茫的时候,为你指点迷津,让你少走弯路。

评分

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价值,在于它极大地缩短了我从“看到影像”到“想到鉴别诊断”的过程。之前,我可能需要花很长时间去回忆、去查找资料,才能勉强给出一个初步的诊断方向。但是,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学会了如何快速地从影像中提取关键信息,并将其与书中的典型表现进行匹配。特别是那些“一目了然”的提示和总结,真的非常实用。它没有过多的理论铺垫,而是直接切入主题,将最核心、最关键的鉴别要点以最简洁明了的方式呈现。我尤其喜欢它在描述病灶时,常常会用到一些形象的比喻,这让我更容易记住那些抽象的影像学特征。例如,书中对于某些囊性病灶的描述,会用“蜂巢样”、“串珠样”等词语,这让我瞬间就能在脑海中勾勒出病灶的形态。而且,这本书的排版也非常舒服,图片清晰,文字大小适中,阅读起来没有任何负担。我常常会在工作间隙,随手翻开几页,就能学到一些新的知识,或者巩固一些旧的知识。这种碎片化的学习方式,对于忙碌的临床医生来说,简直是太友好了。

评分

这本书简直太棒了!我之前一直觉得CT影像的学习枯燥乏味,特别是那些晦涩难懂的鉴别诊断,总是让我头疼不已。但自从我翻开了这本《影像鉴别诊断一目了然系列--CT鉴别诊断一点通(第三版)》,我的看法彻底改变了。它不像那些厚重、充斥着复杂理论的教科书,而是以一种非常直观、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了CT影像的鉴别诊断要点。每当我遇到一个棘手的病例,或者在学习某个特定疾病时,我都会立刻想到它。它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能够迅速抓住问题的核心,用最精炼的语言和最生动的图例,将复杂的鉴别诊断思路清晰地展现在我面前。我特别喜欢它那种“一点通”的设计理念,很多时候,一个图、一个表格,甚至是一个小小的提示,就能让我茅塞顿开,豁然开朗。这种感觉真的非常令人愉悦,也极大地提升了我学习CT影像的兴趣和效率。这本书不仅帮助我巩固了已有的知识,更让我发现了很多我之前忽略的细节和关键点。我真心推荐所有正在学习CT影像、或者对CT影像鉴别诊断有困惑的同行们,一定不要错过这本书,它绝对会成为你案头必备的良师益友。

评分

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其“一目了然”的系列理念在CT鉴别诊断上的完美体现。我之所以会反复翻阅,是因为它总能在关键时刻给我提供最直接、最有效的帮助。当我在面对一个不典型的病灶,感到无从下手时,这本书总能提供一个清晰的诊断思路框架。它不会罗列过多的疾病,而是精选那些最常见、最容易混淆的病灶进行深入剖析,并且用最简洁的语言提炼出核心的鉴别要点。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如何区分”的讲解,它不是简单地列举区别,而是会分析为什么会有这些区别,以及这些区别的临床意义。这种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让我能够真正理解疾病的本质,而不是死记硬背。而且,书中大量的彩图和示意图,都经过精心挑选,能够最大限度地还原真实的影像学表现,并突出关键的病理改变。我发现,通过反复观看和对比这些图片,我的影像学判读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这本书真的让我感受到了“融会贯通”的力量,很多原本模糊的概念,在阅读这本书后都变得清晰起来。

评分

说实话,在入手这本书之前,我对CT影像鉴别诊断的掌握程度一直处于一种“似懂非懂”的状态。各种病灶的形态、 CT值、增强特征等等,总是让我分不清主次,难以形成系统性的鉴别思路。然而,这本书的出现,就像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疾病,而是非常有条理地将相似病灶的鉴别要点进行归纳总结,并辅以大量的真实影像图片,让你能够“眼见为实”。书中的很多章节,都采用了对比的方式,将几个容易混淆的疾病放在一起,通过细微的影像学差异进行区分,这对于我这种视觉型学习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我常常会花很多时间去对比同一病灶在不同疾病中的影像表现,通过这种方式,我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每一个影像学特征的意义。而且,这本书的逻辑性非常强,它不会让你感到杂乱无章,而是层层递进,从基础的CT扫描技术原理,到各个系统的常见病灶,再到疑难杂症的鉴别,都安排得井井有条。我发现,很多时候,一个疾病的鉴别诊断,其实就隐藏在几个关键的影像学征象之中,而这本书恰恰能将这些关键点放大,让你一眼就能抓住重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