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1991 私人文学史 [Le dernier des métiers. Entretiens (1962-1991)]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图书介绍


1962-1991 私人文学史 [Le dernier des métiers. Entretiens (1962-1991)]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玛格丽特·杜拉斯 著,[法] 索菲·博加艾尔 整理 编,黄荭;唐洋洋; 张亦舒 译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2-22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 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08686516
版次:1
商品编码:12350546
品牌:中信出版
包装:精装
外文名称:Le dernier des métiers. Entretiens (1962-1991)
开本:32-2开
出版时间:2018-05-01
用纸:轻型纸
页数:449
字数:3

1962-1991 私人文学史 [Le dernier des métiers. Entretiens (1962-1991)]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相关图书



1962-1991 私人文学史 [Le dernier des métiers. Entretiens (1962-1991)]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1962-1991 私人文学史 [Le dernier des métiers. Entretiens (1962-1991)]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内容简介

本书是玛格丽特·杜拉斯就文学、电影、戏剧展开的访谈结集,具有不同于传记的特点。作者在书中打破了创作的孤独,与读者交流。通过阅读这部收录杜拉斯在纸媒、广播和电视上的44篇访谈,读者可以看到、听到她对1962年至1991年期间法国文学圈的真实看法,了解杜拉斯在三十年间的思想变化,领略杜拉斯独特的语言风格。本书为热爱杜拉斯的读者和研究者留下了丰富而珍贵的史料,也是有关文学创作的一部箴言录。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玛格丽特·杜拉斯(Marguerite Duras,1914-1996)

二十世纪法国有影响、极富魅力的作家、戏剧家和电影编剧及导演。杜拉斯出生在法属印度支那,十八岁回到法国。殖民地的生活经历成为她的创作源泉。七十岁那年,其自传体小说《情人》荣获1984年法国龚古尔文学奖。

写作与爱情,是杜拉斯生命的全部。七十多部著作、近二十部电影、诸多的情人,构成了杜拉斯美丽而传奇的一生。其特立独行的性格,使她成为一个在法国文学史上难以归类的作家、一个在现实生活中难以模仿的女性。


索菲·博加艾尔(Sophie Bogaert)

拥有法国现代文学大学教师学衔,她为七星文库《玛格丽特·杜拉斯全集》的出版做了大量编撰工作。


【译者简介】

黄荭

杜拉斯研究专家,国际杜拉斯学会会员。

南京大学文学博士,巴黎第三大学-新索邦文学博士,南京大学法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云山讲座学者,中国外国文学学会法国文学研究分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外文学会理事,南京译协理事。

著译众多,其中与杜拉斯相关的著作有《杜拉斯的小音乐》《杜拉斯和亚洲》,译著有《外面的世界II》《解读杜拉斯》《爱、谎言与写作:杜拉斯影像记》《写给杜拉斯的信》等。


唐洋洋

法语译者,毕业于南京大学法语系,获文学硕士学位。译有《萨拉热窝谋杀案》等。

张亦舒

南京大学法语系毕业,译有《镜子之后:玛丽莲·梦露》。


目录

版本和记录说明

1962

自由的手

1963

我讨厌标签

作家是一个发表作品的人

普鲁斯特教会我阅读

1964

消亡,劳儿的跳板

最次的职业

1965

沉默和话语一样有力

1966

不再有孤独的作家

我终于到了摄像机的后面

一位全能的作者

书在我心中酝酿

1967

让写作自行完成

为了杀死我自己

1968

一种清空的风格 .

1969

给观众看

名誉,玩完了

无知的魅惑

电影中的一块宝石

1974

人们不太清楚您是谁了

1975

导演执念

1976

自画像,我不明白

某种丰碑

露面的考验

1977

打破文本的黑夜

1979

人们不能理解她,劳儿?瓦?施泰因

1980

必要的奢侈

1982

谵妄就是写作

1983

作者之死

爱情永不枯竭的平庸

面对恐惧

1984

唯一的主题,是写作

一种默默的呼喊

记忆永在眼前

前所未有的轰动

1985

谁想装聪明谁就完蛋

神圣的篇章

没有办法、没有原则、没有道德

被信息淹没

1986

比杜拉斯还杜拉斯

1987

仿佛鲜活的诗意

1988

像我这样的丑闻

1991

死后,我仍可以写作

一次美好的旅行

唯有语言


后记 “我敢故我在”: 玛格丽特?杜拉斯与媒体

致谢

附录

玛格丽特?杜拉斯生平和创作年表

杜拉斯作品及其改编


精彩书摘

记忆永在眼前

本周五她是“猛浪谭”唯一的嘉宾。以下是《情人》作者最近的心声。


《新观察家》:《情人》来源于一个形象、一张照片……

MD:对。《情人》中的文字最早应该叫《绝对的形象》。这些文字贯穿了一本有关我的电影和我本人的影集。这个形象、这张没有拍下的照片被写进了书里。

它原本记录的是一次横穿河流的渡轮航行。这个中心形象——和这艘渡轮一样,或许,已经不在了,还有这片风景,这个国家,也毁掉了——以至于它们只有我认识,只能随我和我的死亡而消逝。可它们一直都在,永远醒目,呈现在这本书里。

在影集中,我本想谈论另一张也许已经消失的照片——为了其他人——为了绝对的形象。照片摄于河内的一个下午,我母亲与她的三个孩子在一起。当然,这本书并不是源于这张照片,但是,每当提到母亲与她的绝望时都会指向它——她与生俱来的绝望那么纯粹——我引用书上的句子。

在《堤坝》中,我向她致敬,她没有看到,也没有读到。对她而言,我在书中指控了她的失败,我否认这一点。她的不理解始终是我人生的一大遗憾。这本书不一样。它是假的。我的情人是中国人。这样的说辞,即便在一本书里,在我母亲的有生之年都是不可能出现的。一个中国男人——她女儿的情人——即便富得令人咋舌,也是一个污点,也许比堤坝毁掉还要严重,因为损害了她赖以生存的东西,在这里,就是她的种族,她的白人身份。

《新观察家》:您在《情人》中写道:“我生命的历史并不存在。那是不存在的,没有的。从来就没有什么中心。也没有什么道路、线索。有些广阔的场所会让人们以为那里有人存在,这不是真的,那里一个人也没有。”

MD:我们总以为人生像一条路,从起点延伸到终点。就像一本书。以为人生是一本编年史。这是不对的。亲身经历一件事的时候,我们并不自知。然后,经由记忆,我们自以为知道发生了什么。然而眼中所见的是余光,是表象。事情的其余部分被死死地、不由自主地掩盖了,无法触及。当死亡临近,这种感觉尤其强烈,看着吧,我期待那一刻。有些散落的点,闪烁的点,或者发光的线,通向阴暗难辨的区域。我们看着自己向前,却不知前方是什么。或许生命中的每个瞬间要真的经历过才能留下点什么去回味和思考。你们的历史,我的历史,都是不存在的,顶多是词汇的集合。可以说我的人生故事,我们的人生故事,但不能说历史。从想象中回溯时间的长河方能赋予其生命。勒鲁瓦-古尔汉最可信的研究成果是他从前辈史学家的正统研究中发展出的个人理论。他把自己当成拉斯科(Lascaux)野人,想象他在河边会做什么。他会涉水,穿过那条河,寻找通往浅滩的路,他会穿过那条河。向着韦泽尔河(Vézère)的浅滩,他一路寻找。最终发现了原始时期最早的房屋。

《新观察家》:读完这本书,我们发现它很难定义。既不是小说,也不是自传,甚至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故事。它是如何写就的?

MD:我是按小节、按时间段写就的,从来没有试图找出各个时间段之间或深或浅的呼应。我听任其间的联系在我不自知的情况下发生。顺其自然。写作的考验在于每天要回到这本正在写成的书,跟随它的步调,听它的指挥。让自己适应它,适应这本书。只有音乐式的创作。不管怎样,与这本书合拍的过程是音乐性的。如果不这样写,总会写出其他的书,可它们的主题不是写作。这些东西不是书,而是另一些人,另一种消费,另一种道德,另一个社会,彼此孤立,没有传承,也没有融合,在历史的夹缝中承载其主题,走向注定的结局,并且在别处,在思想史和权力的运转机制中存在过。可这些不是写作,不是自由。

《新观察家》:下笔之前,有没有具体激发写作的因素?

MD:我想是一些字眼。也许。我看到它们,把它们排列起来,句子接踵而至,紧紧抓住它们,被它们包围,自行生长。这些字眼一成不变,从未失手。有些在句子中。有些贯穿全书。“荒凉”一词标注了整本书的节奏。“情人”亦然。还有“白”和“白色”,丛林中的白色小屋,白墙在河水中的倒影,白人的别墅,以及孩子与白人少女晶莹洁白的皮肤。“中国”同样占据了这本书。一个朋友对我说:“你写的不是那个中国男人,你写的是中国。”的确,中国甚至虏获了埃莱娜?拉戈内尔,而她的身体也充斥着整本书。我是在重读的时候发现的。《情人》中运用了一贯且连续的借代手法。我是后来才发觉孕育这本书并为其定调的人不是现在的我,而是内心的另一个我。这个我不受控制,有独立的意志。总之,我认为伟大的小说和“真正”的小说不能脱离自我。真正的故事,是我。

《新观察家》:您在《情人》中运用的叙事方法通过激发想象引起读者的共鸣,而不是将之束缚在传统的叙事结构中。

MD:我想是因为自我中独特的部分是最能引起共鸣的。在这里,乡愁已经不在,怨恨也消散了。遗忘中出现了这些画面。一切都过去了。政治风云也过去了,无论在世界还是在这片幻灭的土地上。我远走法国。我喜欢在那儿停留,在法国,在北部平原,在卢瓦尔河。我从不觉得需要再看看印度支那。倒是我懵懂年岁时不了解的法国,我一直想看看它的样子。

《新观察家》:您能具体解释一下“流动的写作”的含义吗?

MD:当我从哥哥的恶行写到赤道的天空,从深不可测的丑恶写到深不可测的蓝天,从挑唆做坏事写到无限的形成,就是在进行流动的写作。而且是在不知不觉中。流动的写作就是这样,没有指向,游走于词语的波峰,转瞬即逝。它永远不会打断阅读,不会越俎代庖。没有给出说法,也不解释。

《情人》中也有口语的痕迹。一年去一两次照相馆用“au photographe”(去照相馆),如果去得更勤则用“chez le photographe”(上照相馆)。

《新观察家》:在永隆(Vinh Longh),一个寡妇独自带着三个孩子。你们是怎样的家庭?

MD:我们家和所有家庭一样,只是更为开放。更加粗鲁。我们看起来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我们不会小心翼翼地模仿别人,这种野性,是我们的骄傲。至于其他的,我们所受的教育与法国甚至欧洲的教育毫无关系。如果你孩提时的房间正对着赤道森林,二十岁时读到波德莱尔也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家庭关系中总有令人厌恶的地方。在我们家,它是公开的。就像是一条生物界的法则。如果一个家庭中的关系是好的、友善的、令人愉快的,那么它的自然生态就经过了人为的扭曲。家庭首要的天性是一种可怕的动物本能。人们不是注定在一起生活的。家庭是由共享食物和驯养行为联系起来的一段共同生活的状态。父母们总说,生活“以后”会好的,“要放眼未来”。只有以后我们才能好好生活,在我们彼此分开的时候。活着,就要忘记法则。

《新观察家》:您提到您兄长的恶意。您对读者说他是《猎人之夜》中的杀人犯。可以解释一下原因吗?

MD:可以。他永远不会感到内疚。向来厚颜无耻。他大概从来没有在做完坏事后考虑别人的处境。我称之为:恶意。他掌控着这个家,令人畏惧。我总是不由自主地把他和《猎人之夜》中的父亲作比较,那是一个介于罪犯和父亲之间的摇摆不定的人物。

《新观察家》:他和您之间是否有乱伦的关系?

MD:对我来说,一直以来我觉得没有。但是因为我识破了他的恶意,我意识到自己内心也有一丝邪恶。我不想和他跳舞因为我讨厌靠近他的身体。这让我不安继而感到恐惧。是我的哥哥让我相信人性中根深蒂固的恶意。

《新观察家》:三个孩子中,他总能得到您母亲全部的爱?

MD:是的。毋庸置疑。她应该知道他为什么变成这样。她应该知道她给他添了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这让他一直耿耿于怀。她应该会觉得是自己害他受尽折磨,所以有责任保护他。她对待大儿子就跟对待宗教信仰一样。他是上帝。

我父亲去世的时候,她对我说我父亲总是偏爱小哥哥,他“不爱大儿子”。父亲死了。可另外两个孩子还在。他一直都耿耿于怀。

《新观察家》:您这样写道:“我十五岁时就有了一张耽于逸乐的脸,尽管我还不懂什么是逸乐。这张脸看起来十分触目。”

MD:是的,我当时还不懂,可我准备好了。因为我已经有了系着黑色宽边饰带的玫瑰木色男帽、金丝皮鞋和让妈妈的连衣裙更修身的皮带。那是我哄母亲买来的,在某一个绝望的日子里。

这张照片拍下的一刻,没有人知道这次乘船渡河的意义。它开启了我的人生。随后,有关这场爱情,即我自身的欲望,我头一次向母亲撒了谎。

有件事我从未说过。那是我第一次见到一个女人能有多美: 女人的身体和脸庞蕴含的美感。那是1926年。事情发生在西贡,沙内大街和卡提拿街的转角。我当时在沙内大街。对面走来一个女人,向卡提拿街转去。一切只持续了几秒钟。

她穿着一条黑裙子,飘逸、轻盈,如丝般顺滑。裙子及膝,腰部收起。她的个子很高,身材苗条、健美。一头亮丽的黑发剪成男孩子的样式。裙子很合身,和她的身体融为一体,配上优雅的步伐,令人惊心动魄。上身和裙子一样是丝绸质地,由暗灰色和黑色方格拼接而成。领口开得很大,没有袖子。那个女人穿着高跟鞋。没戴任何首饰。她的美令人无法忘怀。她从我身边经过时,我有一种被灼伤的感觉。我在原地愣了许久。

现在我知道那抹高挑瘦削的身影依然是安娜-玛丽?斯特雷特。因而也是贝蒂?费尔南代斯和玛丽-克洛德?卡彭特。

《新观察家》:您还有别的什么想说的?

MD:我想再说一点。出书总要经历一段艰难的日子。即便反响很好,这段日子也不好过。有点像一个葬礼。把这本书置于一种有罪的境地。作者不得不维护它。谈论这些让我感到害怕,仿佛戒酒治疗后穿过一片空地。为写作辩护就有点像在承认写作是件坏事,这点令人难以忍受。我没什么好辩解的,人们总会遗忘,无论是我还是别人,忘得一干二净。


1984年9月28日,艾尔维?勒马松(Hervé Le Masson),

“卡提拿街的陌生女人”,《新观察家》


前言/序言

后 记

“我敢故我在”:

玛格丽特?杜拉斯与媒体



吕丝?佩罗: 变得自由,是什么意思?

玛格丽特?杜拉斯: 就是成为我自己。我有名气,他们对我无计可施。因为我写作。我太有名了,他们不能把我关起来。

“作品之外”

吕丝?佩罗,法国电视1台,1988年7月


杜拉斯,过度曝光?

作为书写内心的作家,杜拉斯同样也是书写“外部”的作家,通过《外界》和《外面的世界》,她把在媒体上发表的文本、文章和访谈辑录成了书。她还不厌其烦地把某些最初是口述的对话结集出版;在她去世后,一些访谈也相继出版。本书是这类出版物的一个延续,作者在书中打破了创作的孤独,与读者交流。

通过这部收录1962年至1991年期间杜拉斯在纸媒、广播和电视上所作的访谈的选集,我们可以打一个赌,坚信这部作品之“外”的选集可以道出一些本质的东西。作者关于其工作说过的话——与艺术创作相比,其语言是非文学的、未经修饰的、不加雕琢的,甚至有些贫瘠——是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因为过于外露而不被重视,过于暴露于阳光之下而没有成为探究之源。一般来说,人们更容易关注自己所认为的作品的阴暗面。使我们盲目的,正是这些访谈过度暴露的特征吗?在某个阶段杜拉斯在媒体上无处不在,她和名声的关系经常被认为是过分自恋,她的直言不讳被当作厚颜无耻,使我们无法看到、听到这些历时三十年、关于正在完成的作品和正在自我建设的作家的话语要表达的东西?

因此我们希望让读者读到杜拉斯的这些谈话,当然不是作为作品本身的一个部分来阅读,而是作为一个过于暴露于阳光之下而不会被真正观察到的一面来阅读。同时,也是提供一个在行进和摸索过程中有意义的俯瞰全局的视角。因为几乎只从一个视角出发,很难涵盖一位重要艺术家在三十年间所作的关于自身创作的讲话;还有重复、矛盾、含混之处和新的发现。也就是说,这部访谈录的目的不只是提供信息:尽管有时候,在某些访谈中,杜拉斯似乎是在重复自己说过的话——或者说是在推翻自己说过的话,我们觉得应该侧耳倾听在谈话过程中正在形成的思想,倾听正在积极酝酿中的风格,倾听一位在记者的眼睛中审视自我,从而更好地定位自我,然后,为文学而改变的作家。

因此,我们希望提供的是一种处于变动中的自画像的形式,可以通过其连续性读到对媒体、艺术和人类进步的叙述,但这种叙述同时也提供了按时间顺序随处挖掘的可能性,以及在看待世界的某个特殊时刻与杜拉斯某部作品之间的默契。


从自我评论到自我庆祝,有时还会稍稍绕道进行自我批评……人们经常认为自己已经完全知晓并理解了媒体上的杜拉斯最好的一面和最坏的一面;就像人们因为德普罗日说过一句有名的话就残忍对她下定论,说她“不仅说了一堆蠢话,还把它们拍成了电影”,她的蠢话主要是在媒体上说的,人们经常因为这一点而指责她。还要理解“蠢话”的定义:在杜拉斯的作品中,人们经常将它断章取义,而脱离语境之后,就体会不到细微的差别,也无从反驳了。我们在此提供的这部作品不是一部圣徒传记,我们的目的也不是把这位伟大作家说过的每一个词都神圣化;如果说里面有蠢话,我们既不会审查也不会掩饰,会让已经去世的作者自己承担。但是,我们一方面只限于选择涉及作品和创作的访谈,摒弃了那些主题更加宽泛的;另一方面,组织文集是为了重新进行背景分析,这样就可以——读者可以做出评判——使每个句子避免陷入套话,使其意义相对化,融入更加宽泛的话语中,处于特定的时间中。

我们在此希望做的,并不是让杜拉斯的话语自由流淌——就像人们所说的“骑着飞轮”;恰恰相反,我们是想展示她在别人眼中的投射是如何影响了她自己的看法,最终如何引导她登上舞台。不是提供一条通往受到广泛评论的杜拉斯的自恋的皇家大道,而是观察这种自恋是如何出现,如何受到外界影响,如何前进以避免这些影响,还可以说是如何直接糅合了她自己的自传契约。


最后,人们可能会觉得这样听一位拒绝分析、希望远离理论的作家谈论自己的作品有些奇怪。但这是因为杜拉斯表现出了(尤其要感谢采访者的才华,他们通常也是作家或电影界人士)一种非常独特的探讨关于文学理论、从事写作或导演等问题的方法;在我们看来,这种独一无二而又清新自然的形式具有双重优势,既可以动摇专业人士的习惯,又可以与外行人探讨。


这是杜拉斯的风格吗?

访谈记录是一种混杂、缺点很多的文体,其中最微不足道的并不是把一开始变幻不定、漂浮、转瞬即逝的话语固定在印刷制版上。我们的选集也免不了显得冗长累赘;这些在谈话过程中、在电台录音棚或简短的电视节目中说出的词语从此确定了下来,固定在了书页中间。对于杜拉斯这样的人物来说这或许并不是无关紧要的,因为她引起的很大一部分兴趣就建立在她独特的声音,她的目光,她富有感染力的笑声,她著名的沉默之上。人们愿意相信,这一切都存在于读者的思维中;他们需要重新自己构建作家在每次交谈时的独特氛围。我们想让我们的记录尽可能地透明,希望不会成为这种思维构建的障碍。杜拉斯的独特表达可以使这种构建更加便利:在她身上,话语和写作的联系之紧密令人惊叹。自1967年开始,于贝尔?尼桑指出“她的话语和写作之间具有明显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后来更加突出,使得弗雷德里克?费尔内在1985年《痛苦》出版时说道:“我们经常讽刺这位怀疑时代的拉法耶特夫人。抒情的杜拉斯,简练的杜拉斯,因为过于世故 1962-1991 私人文学史 [Le dernier des métiers. Entretiens (1962-1991)]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1962-1991 私人文学史 [Le dernier des métiers. Entretiens (1962-1991)]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喜欢这本书的设计装帧,最重要的是杜拉斯。

评分

大开本精装,装帧印刷都不错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本书学理性不足,算是了解一下吧。

评分

棒,就是有些地方不够详细

评分

1962-1991 私人文学史

评分

棒,就是有些地方不够详细

评分

喜欢这本书的设计装帧,最重要的是杜拉斯。

评分

大开本精装,装帧印刷都不错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1962-1991 私人文学史 [Le dernier des métiers. Entretiens (1962-1991)]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分享链接


去京东购买 去京东购买
去淘宝购买 去淘宝购买
去当当购买 去当当购买
去拼多多购买 去拼多多购买


1962-1991 私人文学史 [Le dernier des métiers. Entretiens (1962-1991)] bar code 下载
扫码下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