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1-27
李霖灿读画四十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1. 四十年台北“故宫”研究,二十年台湾大学授课,台北“故宫”博物院前副院长毕生经验传授;走遍名山大川、饱览八代内府珍藏之后的思想精华所聚。
2. 揭开千年艺术史谜团。
蒋勋先生回忆他当年在台北“故宫”跟随李霖灿先生学画时说,1960年代,李霖灿先生发现了藏在《溪山行旅图》中画家的名字——范宽。到目前为止,世界公认的典型的、没有人怀疑的范宽(作品),只有这一件。李霖灿先生揭开了近一千年来艺术史上的困惑与谜团。
3. “美的欣赏才是当务之急。”
是否能发现并欣赏日常生活中的美,成为一个人品味高低与幸福感强弱的重要标志。无论从个人角度,还是社会角度,都迫切需要这样一本趣味十足、深入浅出的书来点醒我们。
4. 三百多件稀见文物,画面感十足,足不出户就可遍览全球各大博物馆、美术馆之精粹。
5. 穿越千年,东西方艺术同框,切身感受人类文明的核心。
从19世纪法国的罗丹《沉思者》与6世纪中国北魏《思维像》的对比中窥探中西艺术思想底色的不同;土耳其的《同心圆睡猫》与中国明代沈周的《猫》,其心思之巧不谋而合;日本大画家北斋的《自画像》和中国陈老莲的《倚杖闲情图》同一婀娜……
6. 开启艺术欣赏的大门,提升人生境界。
李霖灿先生借由“体物言志”的方式,随时向读者揭示生活与处世态度,由艺术启发而论人生哲学,醍醐灌顶。
7. 能够欣赏美的眼睛是治愈焦躁与不安的秘方。
李霖灿先生说,人间万事万物,一经欣赏,便能化腐朽为神奇。我们所缺的,只是欣赏的眼光。而本书就是要打造一双“欣赏”的眼睛,治愈焦躁与不安。
8. 收录“东巴文化之父”李霖灿对纳西民族经典文献的译释,展现边疆民族智慧,深刻揭示人类千古智慧的结晶。
9. 涵盖众多艺术门类,既有高超的讲故事能力,又有深厚的历史学术功底,有史诗般的宏大视野和问题意识。
这是一本讲述艺术、欣赏、美与日常生活的书。
生活质量的提高,不仅仅意味着科技的发展、物质的丰富,“美的欣赏才是当务之急”。
如何欣赏美呢?作者从自己*熟悉的传统艺术入手,讲古画、讲书法、讲陶瓷,讲石头……他不仅讲这些艺术品美在何处,如何体会、认知这些艺术品的美感,更把这种美的欣赏扩展到人生中。美不仅存在于艺术作品中,更存在于鸟兽鱼虫、林木花草,乃至人间万事万物,存在于每个人鲜活的日常生活里。我们要做的,就是学会欣赏。
这本书的目的,就是希望制作一副“欣赏”的眼镜,让我们戴上这副眼镜后,能在万事万物、日常生活之中,享受至美。
艺术是文化之宝,欣赏乃启门之钥,人生遂因之而有了充实之美。
——李霖灿
--------
延续阅读:李霖灿《中国美术史》
李霖灿,1913年生于河南辉县,1941年进入中央博物院,从事传统艺术尤其是绘画的研究工作,直至1984年,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副院长任上退休。李霖灿是吴冠中的同窗好友,也是蒋勋的老师。李霖灿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任职四十余年,同时在台湾大学等校任教,教授“中国美术史”等课程二十余年,有《中国美术史》《中国名画研究》《中国画史研究论集》等著作出版,也为台湾著名杂志《雄狮美术》等撰写艺术欣赏专栏。
李先生阅历宽广,历览海内外名迹并勤于为文介绍。他的文笔清新,偏好以小品文方式叙述作品特色和来龙去脉,而不作严肃的学术论辩。正因为如此,他能有效地引导初学者入门。他轻松愉快地将艺术欣赏融合在日常生活当中,形成了艺术生活化的典范。
——陈葆真 台湾大学艺术史研究所教授
先生的这本《艺术欣赏与人生》,将人生与艺术之间那种美丽而又神秘的万般况味,如话家常般娓娓道来,犹如两三好友冬夜围炉夜话,或于清风朗月之下绵绵对语,亲切而又隽永。读此书如饮一杯余味无穷的醇香清茶,使人身心舒泰而情感升华。
——杨福泉 《华夏人文地理》杂志社社长
好书值得一读再读,李老师的这本经典著作,更不在话下。细心的读者当会发现它们不只是美术文化的*佳引导书,篇篇也如散文般清淡幽奥,更是结合李老师生活哲理的现代人的案头良伴。美术与文学的相得益彰,也是文学与哲思的美妙结合,三者合而为一,李老师透过著作为世人留下了可贵的人文典范。
——李贤文 《雄狮美术》创办人
序一 李霖灿先生与中国美术史教育 陈葆真
序二 海天远隔的高山流水之情 杨福泉
序三 天雨流芳 李在中
引言
第一讲 忙迫与从容
第二讲 中国艺术中的幽默感
第三讲 苏东坡的美丽谎言
第四讲 骏马的灵感
第五讲 顾恺之和维摩诘像
第六讲 中西艺术思想异同——由罗丹沉思者像和北魏思维像谈起
第七讲 诗情·画意·哲思
第八讲 艺术·史情·史识
第九讲 花鸟与人生
第十讲 胸有成竹·目无全牛
第十一讲 书法的欣赏和启示
第十二讲 观万物生意
第十三讲 西风里的话——秋色欣赏的层次
第十四讲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第十五讲 林木之美的欣赏与体会——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第十六讲 石不能言最可人——顽石的欣赏与启发
第十七讲 黄粱一梦,陶艺千秋——磁州窑枕的无限启发
第十八讲 混沌里放出光明——墨韵的欣赏
第十九讲 线条的爽朗和雄辩
第二十讲 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超凡入圣的崇高摄取
第二十一讲 边疆民族的智慧——纳西民族的生死观
第二十二讲 触景生情,点铁成金
《李霖灿读画四十年》:
很多朋友都误认“幽默”是舶来品,而且认为是西方文化的一项精华,我大不以为然,因为早在两千年前,司马迁在《史记》上就有了《滑稽列传》,有那么多幽默的人和事,怎能说中华民族不懂幽默?
孔老夫子也常常为人所误解,总以为他道貌岸然,哪里懂什么幽默?但是《论语》上记载得很清楚:“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日:‘割鸡焉用牛刀?’”——意思是说,小题何必大作?其实在他老人家心中得意非常,所以子游一加抗议,他立刻面不改色地说:这不过是一句玩笑的话罢了!莞尔一笑。孔门弟子真会描画,描画得妩媚动人,谁说孔夫子不懂幽默?干载之下,犹习习然炙其温馨。
比孔夫子再早上两三千年的中国人都还懂得幽默呢。不信,请看在陕西扶风地方发现的一件仰韶陶器,在红陶残片之上,有一个“尴尬”的中国人面孔!尴尬是我们迄今常常使用的一个名词,但是在艺术品上表现得如此充沛,当以五千年前这位大艺术家为第一,手法干净利落。面型初具之后,只用了三笔——眼睛和嘴巴,就使一个尴尬万分的表情流传千古,到现在还在我们心中激起回荡的共鸣,而所用的工具只是一个指头。扼要的三划,尴尬而悲怆。是在嘲笑自己,或在嘲笑命运呢?这使我们想到了俗话上的“哭笑不得”,也使我们想到了八大山人的那“哭之笑之”的有名署款,谁说中国人不懂幽默?
在长沙发现了一批青铜的胡人笑俑,现藏在旧金山的布伦达治馆中,时代当在周至汉代之间。请看这几位椎髻胡俑的满面笑容,在高高的颧骨间,满脸堆下笑来,笑得如此憨傻充沛,人间有什么开心的事令人绝倒如此?我每一瞻视,不禁万斛愁销,而且受其感染,笑不可仰,如山忧患一时俱空!
在华府的福瑞尔美术馆中收藏有一对青铜虎形牺尊,体型长大,表情“蹒跚”,面部表情令人笑绝,额上皱纹叠落,獠牙锯齿如画,稚憨可爱,我每一次和它们对面,都忍不住说出了我的知心话:老兄,你当赶快去找牙医师做齿列矫正,不然,怎样吃东西呢?——据说当日采集人(姑隐其名)得到这对铜虎牺尊之时,大喜过望,什么也不采集了,立刻包架飞机,径直飞回了美洲。可见他对这副虎面笑容是满意到了极点了!谁说中国人不懂幽默?试想想原制作人的惨淡用心。
战国时一面金银错的猎兽纹镜,亦同样传达中国人的幽默巧思。图面上故事如画:在起初时“金钱豹”仗势欺人,但是一旦骑马金甲武土亮出了短剑,虎豹自知不敌,立刻化猛为弱,要向骑士腼颜乞和,看它那委婉拒战的手势表情,真使人忍俊不禁!
汉代有许多说书人的优伶俑都使人发噱,在这里只举一尊以见例,看这位手舞足蹈的说书人,手执棰鼓,眉开眼笑,正在讲人间最最有趣的故事,试把这位笑倒世间的说书人像移作太史公《滑稽列传》的封面,请看他上翘穹苍的脚板丫子如何得意忘形……
在图画中这种令人绝倒的例证更是美不胜收,宋代的易元吉为了画猿猴,亲自跑进深山老林与猿猴为伍,结果他不但得到了猿猴的真性情,而且进一步得到了猿猴的幽默感。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幅他的《猫猴图》小卷,画一位孙行者抱着一只佩着彩带的小猫咪在扬扬得意,面孔上发出会心的微笑。小猫咪在猴子怀中亦面露笑容,但是它的哥哥(也可能是姐姐)远走逡巡,高翘着尾巴充满了惊讶和戒慎恐惧。在这个两两对立的圆周形构图上,一边是扬扬得意和嬉笑如常,另一边则是悚然而惧,惊讶万分,相映生趣,幽默异常!孙行者哪有这种闲情逸致去恤老抚幼?一切都在这位艺术家的拟人幽默感情之中。
宋人杂剧的《眼药酸图》‘图引亦令人有会心的微笑。这幅“一边半斤,一边八两”的构图,使人想到了赵孟频的《鹊华秋色图》和塞尚的《玩纸牌者》,都是双边对立的好章法。在这里,一位是戴高帽着长袖袍的眼药推销员,浑身上下都是眼药的广告,眼睛的图样画满了全身,真成眼光菩萨现身说法,另一位则偻身向前,一手尖尖地指向自己的眼睛,他正是患有眼疾的病人,二者供求相需,一拍即合,有多少变化曲折,真是一台好戏。看画上人物的姿态、服装、动作、表情,丝丝入扣,如闻其声,想到现今我们语言中尚有“卖膏药”的讽刺,庙会或草台戏场亦时有卖药商人大吹其法螺,古今中外一也。
……
引言
艺术是文化之宝,欣赏乃启门之钥,
人生遂因之而有了充实之美!
欣赏无所不在。江上清风、山间明月固然可以欣赏,“群星在天空闪亮,百花在地上开放”亦同样地美不胜收,推而至于“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亦复令人欣赏无限。
只是现时下的文化发展趋势,显然有重“科技”轻“人文”的偏颇,于是许多有心人士戚然忧之,相率提出“注重生活质量”一类的口号,用意可云良苦。但是我试为进一解,若生活质量的意义和层次都没有个标准,那又将何取何从?看来美的欣赏才是当务之急,不就此而别图,未必就能愈沉起疴、探骊得珠!因为若不知道偏颇的由来和标准,如何能得平衡?
譬如说大科学家牛顿他就有两方面的“平衡”,他为大猫开大洞,小猫开小洞,这可算是科学家的精确,但他自述其生平成就曰:“我不过是在智慧之海边偶然捡到几枚小小贝壳而已。”不但谦德可风,而且极有大文学家的艺术风范。我以为这才是一个平衡而又完整的人,人品欣赏的水平在此,历史社会文化的欣赏水平亦在于此。
两年前的一天,我在绿雪斋中把这项浅见向李贤文兄陈述,他很有同感,于是就问我能不能为雄狮美术写一点艺术欣赏的文章,他愿意提供“图文并茂”的最高服务,而且信手就拈出一个“从艺术看人生”的专栏名称。恰值那时我每周六到台大授中国美术史的课,有许多新意见被激发出来,就答应他试试看。却没有想到一经开始滔滔不绝,一月一篇,竟也写成了现在二十多篇的系列。为了要出一本专书,遂把名字改成了现在的样子,希望能对当今文化偏颇的纠正稍尽一点绵薄之力。
从上面的缘起中知道本书之成和台大的美术史课程有密切的关系,所以我笑对朱介凡兄说,这里面有我中国美术史的全部影子,而今而后,不得复以中国美术史来相督促了。因为我在上课时间,曾提出两句口号:度几个快乐周末,送一副美丽眼镜。这眼镜就是“欣赏”的眼镜,不但欣赏中国艺术,也欣赏中国文化历史,而归根到底,切问而近思,在于人生!所以现在顺理成章地以“艺术欣赏与人生”为名。
这一系列文章的展开程序,历历如绘。
第一讲是说“忙与闲”,忙是欣赏的大敌,一个人若拥有天下忙得不可开交,那还谈什么欣赏和快乐?所以破除这项困惑,列为开宗明义第一。
接着是论中国文物上所表现出来的幽默感。证明这项美德,我国文化中由来体认已深,并不是什么舶来之品,用以增强我们的文化信心。
苏东坡文笔盖世,由假出真,对艺术及人生哲理多所启发,列为第三。
然后是骏马的美感,讨论一个美学上的问题,破除形似主义的浅陋,这是中西艺术的最高准则,不过我国历史更长、渊源更深而已。
第五讲则是论顾恺之的人生艺术和中国画上的传模移写,希望晋代大艺术家的生活规范对一千六百年后的我们有点会心的启发。
第六讲论中西艺术思想之异同,这是一个哲学上的问题,说明“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大同”,和“因时因地而制宜”的“小异”,由此进而衍化出艺术上的五彩缤纷。
诗情、画意、哲思是为文学院的朋友而作,中国文人画之极诣亦最美丽之理想人生也,列为全系列之第七。
第八讲则是对历史系的朋友而作,要以艺术品来立体地考证史实,有不少新资料可补文献记载之不足和错误。
花鸟画列为第九讲,由花鸟画的启发而论人生的哲学境界。
墨竹画列之为第十讲,由墨竹画而论人生的雅俗意境之不同。
第十一讲论中国的书法,中国独有之艺术也,充满了象征及哲学意味,为我们的历史使命平添不少体认与鼓舞!
第十二讲论中国哲学及画学上的一项主要观念,天地之大德曰生,中国绘画在此等处念念不忘。以此观念来观察现存的我国艺术品,有令人豁然开朗面目一新的抉发。
第十三讲《西风里的话》是论欣赏的层次,不论山川、画图、人生都可如此体认。这是在多伦多时与长子李在其讨论之笔记,因和本系列之联系密切,特将他的这段笔记亦阑入本书之中,亦是一项谈助也。
第十四讲是论我国之山水画,着重在其独特之造诣及人类对山川之真情感的流露。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只有中国文化深论及此。
第十五讲是以林木之美为例说明欣赏之层次,人间最常见的体会对象也。
同样的手法,第十六讲是欣赏石头之美。以木和石为例,其目的是在举一反三,人间万事万物,都可以一例而珍赏过去。
第十七讲是论陶瓷。我国是陶瓷母邦,有不少珍品可供欣赏,亦有不少故事予人以无限启发,黄粱一梦就是在瓷枕之上所做的人生大梦也。
中国绘画讲究“笔墨”,第十八讲就论墨色,第十九讲论线条,皆对人生意境有多层次之启示。
第二十讲则是论所谓的道释画,最难得的是要从平凡的媒介中表达出超凡之神肖真情,欣赏者由此着眼,创造者由此致意,艺术之极诣也。
第二十一讲是论生死,以我国滇西纳西族之象形文字经典中之故事,解说他们对于生死大问题的智慧答案,这是继宗教的崇高情操之后应有的文章之义。
最后一讲是完结篇,说明了人间万事万物,不论其为鸟兽虫鱼,也不论其为林木花草……都可以用慧眼来“欣赏”。而且一加欣赏,都能化腐朽为神奇,点黑铁成黄金。程明道先生说,“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这富有哲思的歌咏,在这里正好移来做一个综合的脚注。
从上面的叙述,我们知道了一字金针的诀窍就在于欣赏。经过艺术的过滤陶冶,当今世势发展的偏颇就可以得到若干程度的修正。我很高兴在文字上、电视上及其他方面,都有同样的婆心揭橥,甚而至于教育课程的安排上,亦有订正的决定。我追随诸公之后,在这方面能有机缘略尽一点力量,以一个老博物馆员的身份,把自己所最熟悉的艺术和人生,以言谈微中的方式呈献于社会,自认是一项极难逢的幸运。希望能有“看是一幅画,听是一首歌”的美丽效果。由这里衍展开去,不就是“人间境界真善美,这里俱包括”了吗?
李霖灿读画四十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