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4-12-26
南亞問題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哲學是遠離實踐的學科,遠離實用的學科,它會給你提供最終的精神歸宿——當你迷茫的時候,當你受傷的時候,當你搞不清楚自己是誰,搞不清楚自己的使命的時候,那麼請你“迴傢”找哲學“母親”,她會給你指明齣路,給你精神的撫慰。
本書主要是以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際格局大變動為背景,力圖以豐富的資料、獨特的視角嚮讀者展示南亞印、巴兩個國傢及與其利益攸關的美、俄等國傢在一定時期外交政策的發展變化狀況,探索其政策變化的原因所在,從而從中理清思路,找到思考的方嚮,並對開拓讀者的視野、形成對南亞國際局勢獨特的判斷有重要實踐價值和時代意義。
管銀鳳,1980年生,安徽宣城人,研究生學曆,碩士學位,從事中國與亞太地區關係史研究,現任內江師範學院馬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任教11年以來,已齣版專著1部,同時在國*級、省級各重要報刊雜誌發錶科研論文2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8篇,申請到4個省級課題和2個校級課題,並多次參加國際學術會議。先後榮獲內江師範學院第二、三、四批重點人纔工程“青年骨乾教師”稱號。先後擔任《世界近代史》《中國文化史》《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概論》《現代禮儀》等課程的教學工作,由於獨特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技巧,深受廣大學生的喜愛,曾兩次被評為優秀教師,並獲得“教學能手”稱號。
第一章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美國南亞政策的調整及失敗
第二章影響阿巴安全環境的大國因素
第三章阿尤布·汗時期美巴關係演變及影響
第四章20世紀60年代以來印度跨國移民問題探究
第一章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美國南亞政策的調整及失敗
第一節1947—1959年美國的南亞政策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以歐洲為中心的國際政治格局轉變為以美蘇對抗為特徵的世界兩極格局。戰爭及其結果加速瞭各國國內和國際政治力量的對比變化,改變瞭全球的權力分配。美國取代瞭英國在戰前擁有的世界第一強國的地位,蘇聯則成為當時唯一有實力與美國相抗衡的國傢。1947年杜魯門發錶鐵幕演說,拉開瞭東西方冷戰的序幕,東西方兩大陣營嚴重對峙的局麵開始形成。由於戰後民族解放和民族鬥爭的興起,1947年大英帝國被迫退齣英屬印度,承認其獨立。英國不甘心自己的失敗,為瞭維持其影響,推行“分而治之”的政策。同年7月,英國拋齣“濛巴頓方案”,將英屬印度劃分巴基斯坦和印度兩個自治領,這標誌著南亞政治格局的初步形成。而美國為瞭遏製共産主義在南亞的滲透,防止蘇聯南下印度洋,開始填補由於英國收縮而齣現的權力真空,由此揭開瞭美國南亞戰略的序幕。
一、戰後國際格局與美國的全球戰略
二戰結束後,國際政治、經濟秩序發生瞭深刻的變化。從國際層麵看,歐洲喪失瞭世界中心地位。西歐在國際事務中居支配地位的時代已成明日黃花。從國傢層麵來看,歐洲主要大國英、法、德、意在二戰中遭到毀滅性打擊,綜閤國力極大削弱。德、意和亞洲的日本在戰爭中一敗塗地,不得不退齣爭霸的行列。英、法雖為戰勝國,但在二戰中被拖得筋疲力盡、遍體鱗傷、韆瘡百孔,無力爭霸。當時隻有蘇聯和美國保障和增強瞭各自的實力,可以在戰後的國際舞颱上一顯身手。而戰後國際政治的基本格局早在1945年雅爾塔會議上就已確立,其實質內容就是東西歐的劃分和關於遠東的秘密協定。雅爾塔體製“實際上是由美國牽頭的集體安全原則和傳統均勢相結閤的産物”,楊生茂:《美國外交政策史,1775—1989》,人民齣版社,1991年版,第429頁。它體現瞭美蘇勢力範圍的劃分,基本奠定瞭戰後美蘇爭霸天下的局麵。
美國國內的外交走嚮在二戰結束後曾有兩種傾嚮:一種堅持“孤立主義”傳統,要求美國外交收縮,反對過多承擔對外義務;另一種傾嚮主張美國的利益和安全與全世界的每一個地區都有關,要求美國對外擴張,擔負起“世界領袖”的責任。兩種傾嚮鬥爭的結果,後者逐漸占瞭上風。杜魯門政府在成立之初就提齣“以實力求和平”的思想,並製定齣美國“總體安全規劃”,要求做到軍事與外交完全一緻。資中筠:《戰後美國外交史——從杜魯門到裏根》(上冊),世界知識齣版社,1994年版,第48頁。1947年3月12日,“杜魯門主義”正式齣籠,明確提齣瞭資本主義和共産主義兩種製度之爭,並發明瞭“間接侵略”的概念,“不論什麼地方,不論直接侵略或間接侵略威脅瞭和平,都與美國的安全有關”。杜魯門:《杜魯門迴憶錄》(第二捲),三聯書店,1974年版,第121頁。“杜魯門主義”第一次把已經開始的冷戰理論化、綱領化,是美國外交政策的轉摺點,錶明美國已進入全球擴張的新階段。1947年7月,美國參、眾兩院通過《國傢安全法》,規定建立統一的國防部、建立參謀長聯席會議、成立國傢安全委員會和設置中央情報局(CIA),以利於集中決策,使外交與軍事密切配閤。1950年4月14日,美國國傢安全委員會齣颱名為《美國國傢安全的目的和綱領》的第68號文件(NSC68),文件長達數十頁,從當時世界危機的背景、美國的宗旨、蘇聯的基本設想、美蘇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根本矛盾、原子武器、美國可能采取的行動和方針等九個方麵分析瞭美蘇兩國在軍事、經濟、政治、文化、製度上的強勢和弱點,將美蘇兩國在各方麵的力量和潛力做瞭詳細對比。兩極思想貫穿瞭整個文件的始終,認為共産主義和“自由世界”勢不兩立,“自由社會就這樣不由自主地發現自己麵臨蘇聯製度的殊死挑釁。沒有一種彆的信念和製度,會跟我們那樣完全勢不兩立,會那樣專心緻誌地要消滅我們”。劉同舜:《“冷戰”、“遏製”和大西洋聯盟,1945—1950》,復旦大學齣版社,1993年版,第274頁。美國要做好長期的、全球性的鬥爭準備,“通過迅速而持久地增強自由世界的政治、經濟和軍事實力,以及製定積極的綱領,從蘇聯手中奪取主動權”。劉同舜:《“冷戰”、“遏製”和大西洋聯盟,1945—1950》,復旦大學齣版社,1993年版,第329頁。最後文件聳人聽聞地呼籲,美國政府和人民以及所有“自由世界”的人民,“都必須認識到,冷戰事實上是關係著自由世界生死存亡的一場真正的戰爭”。劉同舜:《“冷戰”、“遏製”和大西洋聯盟,1945—1950》,復旦大學齣版社,1993年版,第330頁。該文件很快得到瞭總統的批準,成為美國冷戰時期整個全球戰略的藍圖。杜魯門時期為維護美國國傢安全而製定的對外政策和遏製戰略也成為戰後40多年中美國外交政策的總模式,雖然以後各屆總統在其外交政策中不斷地冠以“某某主義”,但美國外交的基調始終未變。
在兩極格局和冷戰思維的指導下,遏製蘇聯以及整個共産主義世界成為冷戰時期美國全球戰略的根本目標和核心。美國的“遏製戰略”在冷戰時代的不同時期,側重點和內容有所不同,但其實質卻是不變的,即在軍事上實行對抗,政治上爭奪勢力範圍,思想上進行“和平演變”,經濟上實行封鎖和限製。在具體的戰略構想中,歐洲成為美國全球戰略的重中之重。“馬歇爾計劃”的推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建立、對西德的扶持,都是為瞭在歐洲大陸組成弧形包圍圈,遏製蘇聯和東歐,使歐洲“成為美國防禦的最前綫”。John Spanier,American Foreign Policy since World War II,New York,1965,p��51�毖侵奘敲攔�全球戰略中僅次於歐洲的地區,而亞洲的重中之中又在東亞。南亞在美國的亞洲戰略中雖然居於次要地位,在冷戰時期的美國政府和美國人心中,“南亞的戰略地位無法與歐洲、東亞甚至中東同日而語”,但在美國的五六十年代的全球戰略中,南亞被視為“亞洲內陸非共産主義的心髒地區”和阻止蘇聯南下印度洋地區的防禦前綫。
二、美國在南亞的戰略利益分析
……
南亞問題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