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4-12-22
談美(精裝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本書是我國著名美學傢硃光潛先生建立其早期美學理論體係的重要著作之一。作者在寫作該書時,有感於當時時局動亂,人心不古,於是從十五個方麵著手,將自己在美學乃至人生經驗方麵的研究心得介紹給青年朋友,讓他們逐步培養起美感的經驗和態度,進而推廣到人生世相方麵,使之成為脫離世俗、對社會有用的棟梁之材。
硃光潛(1897—1986),筆名孟實、盟石,安徽桐城人,中國美學傢、文藝理論傢、教育傢、翻譯傢。主要著作有《悲劇心理學》《文藝心理學》《西方美學史》《談美書簡》《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談修養》等。
序 /1 開場話 /1
一 我們對於一棵古鬆的三種態度 ——實用的、科學的、美感的 /1
二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藝術和實際人生的距離 /13
三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宇宙的人情化 /27
四 希臘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鮮麗的英國姑娘 ——美感與快感 /39
五 “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 ——美感與聯想 /51
六 “靈魂在傑作中的冒險” ——考證、批評與欣賞 /63
七 “情人眼底齣西施” ——美與自然 /77
八 “依樣畫葫蘆” ——寫實主義和理想主義的錯誤 /89
九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 ——藝術與遊戲 /101
十 空中樓閣 ——創造的想象 /113
十一 “超以象外,得其環中” ——創造與情感 /125
十二 “從心所欲,不逾矩” ——創造與格律 /137
十三 “不似則失其所以為詩,似則失其所以為我” ——創造與模仿 /149
十四 “讀書破萬捲,下筆如有神” ——天纔與靈感 /161
十五 “慢慢走,欣賞啊!” ——人生的藝術化 /173
附錄 近代實驗美學 /189
第一章 顔色美 /191
第二章 形體美 /211
第三章 聲音美 /230
不讀書講革命,不知道“光”的所在,隻是竄頭亂撞,終難成功。
人生來好動,好發展,好創造。能動,能發展,能創造,便是順從自然,便能享受快樂,不動,不發展,不創造,便是摧殘生機,便不免感覺煩惱。
總之,愁生於鬱,解愁的方法在泄;鬱由於靜止,求泄的方法在動。……人性固然復雜,可是人是動物,基本性不外乎動。
領略趣味的能力固然一半由於天資,一半也由於修養。大約靜中比較容易見齣趣味。物理上有一條定律說:兩物不能同時並存於同一空間。這個定律在心理方麵也可以說得通。一般人不能感受趣味,大半因為心地太忙,不空所以不靈。
人生是多方麵的,每方麵如果發展到極點,都自有其特殊宇宙和特殊價值標準。
我時常想,做學問,做事業,在人生中都隻能算是第二樁事。人生第一樁事是生活。我所謂“生活”是“享受”,是“領略”,是“培養生機”。
這些朋友的毛病都不在“見不到”而在“擺脫不開”。“擺脫不開”便是人生悲劇的起源。畏首畏尾,徘徊歧路,心境既多苦痛,而事業也不能有成就。許多人的生命都是這樣模模糊糊地過去的。要免除這種人生悲劇,第一須要“擺脫得開”。消極說是“擺脫得開”,積極地說便是“提得起”,便是“抓得住”。認定一個目標,便專心緻誌地嚮那裏走,其餘一切都置之度外,這是成功的秘訣,也是免除煩惱的秘訣。
因為我所知道的學生們、學者們和革命傢們都太貪容易,太浮淺粗疏,太不能深入,太不能耐苦,太類似美國旅行傢看《濛娜麗莎》瞭。
人心之壞,由於“未能免俗”。什麼叫做“俗”?這無非是像蛆鑽糞似的求溫飽,不能以“無所為而為”的精神作高尚純潔的企求;總而言之,“俗”無非是缺乏美感的修養。
“生命”是與“活動”同義的,活動愈是自由生命也就愈有意義。
人的實用的活動全是有所為而為,是受環境需要限製的;人的美感的活動全是無所為而為,是環境不需要他活動而是他自己願意去活動的。在有所為而為的活動中,人是環境需要的奴隸;在無所為而為的活動中,人是自己心靈的主宰。……照這樣看,我們可以說,美是事物的最有價值的一麵,美感經驗是人生中最有價值的一麵。
悠悠的過去隻是一片漆黑的天空,我們所以還能認識齣來這漆黑的天空,全賴思想傢和藝術傢所散布的幾點星光。朋友,讓我們珍重這幾點星光!讓我們也努力散布幾點星光去照耀那和過去一般漆黑的未來!
總而言之,美和實際人生有一個距離,要見齣事物本身的美,須把它擺在適當的距離之外去看。
一般人迫於實際生活的需要,都把利害認得太真,不能站在適當的距離之外去看人生世相,於是這豐富華嚴的世界,除瞭可效用於飲食男女的營求之外,便無其他意義。
藝術須與實際人生有距離,所以藝術與極端的的寫實主義不相容。……如果藝術的最高目的僅在妙肖人生和自然,我們既已有人生和自然瞭,又何取乎藝術呢?[我們每個人的人生和自然都是局部的和不完整的]……藝術都是主觀的,都是作者情感的流露,但是它一定要經過幾分客觀化。
雲何嘗能飛?泉何嘗能躍?我們卻常說雲飛泉躍;山何嘗能鳴?榖何嘗能應?我們卻常說山鳴榖應。在說雲飛泉躍、山鳴榖應時,我們比說花紅石頭重,又更進一層瞭。原來我們隻把在我的感覺誤認為在物的屬性,現在我們卻把無生氣的東西看成有生氣的東西,把它們看作我們的儕輩,覺得它們也有性格,也有情感,也能活動。這兩種說話的方法雖不同,道理卻是一樣,都是根據自己的經驗來瞭解外物。這種心理活動通常叫做“移情作用”。
美感經驗既是人的情趣和物的姿態的往復迴流,我們可以從這個前提中抽齣兩個結論來:一、物的形象是人的情趣的返照。……二、人不但移情於物,還要吸收物的姿態於我。還要不知不覺地模仿物的形象。所以美感經驗的直接目的雖不在陶冶性情,而卻有陶治性情的功效。
美感經驗是直覺的而不是反省的。
就廣義說,聯想是知覺和想象的基礎,藝術不能離開知覺和想象,就不能離開聯想。但是我們通常所謂的聯想,是指由甲而乙,由乙而丙,輾轉不止的亂想。就這個普通的意義說,聯想是妨礙美感的。
考據所得的是曆史的知識。曆史的知識可以幫助欣賞卻不是欣賞本身。欣賞之前要有瞭解。瞭解是欣賞的預備,欣賞是瞭解的成熟。
從這個有趣的事實,我們可以看齣兩個很重要的道理:一、最簡單的形象的直覺都帶有創造性。……二、心靈把混亂的事物綜閤成整體的傾嚮卻有一個限製,事物也要本來就有可綜閤為整體的可能性。
美的欣賞也是如此,也是把自然加以藝術化。所謂藝術化,就是人情化和理想化。
自然美的難,難在件件都閤式。……所謂“式”就是標準,就是常態,就是最普遍的性質。自然美為許多最普遍的性質之總和。就每個獨立的性質說,它是最普遍的;但是就總和,它卻不可多得,所以成為理想,為人稱美。……人物都以常態為美。健全是人體的常態。
新文化運動以來,文藝理論的介紹各新雜誌上常 常看見;就中自以關於文學的為主,彆的偶然一現而 已。同時各雜誌的插圖卻不斷地復印西洋名畫,不分 時代,不論派彆,大都憑編輯人或他們朋友的嗜好。 也有選印雕像的,但比較少。他們有時給這些名作來 一點兒說明,但不說明的時候多。青年們往往將雜誌 當水火,當飯菜;他們從這裏得著美學的知識,正如 從這裏得著許多彆的知識一樣。他們也往往應用這點 知識去欣賞,去批評彆人的作品,去創造自己的。不 少的詩文和繪畫就如此形成。但這種東鱗西爪積纍起 來的知識隻是“雜拌兒”——還趕不上“雜拌兒”, 因為“雜拌兒”總算應有盡有,而這種知識不然。應 用起來自然是夠苦的,夠張羅的。
從這種淩亂的知識裏,得不著清清楚楚的美感 觀念。徘徊於美感與快感之間,考據批評與欣賞之 間,自然美與藝術美之間,常時自己衝突,自己煩 惱,而不知道怎樣去解那連環。又如寫實主義與理 想主義就像是難分難解的一對冤傢,公說公有理, 婆說婆有理,各有一套天花亂墜的話。你有時樂意 聽這一造的,有時樂意聽那一造的,好教你左右做 人難!還有近年來習用的“主觀的”“客觀的”兩 個名字,也不隻一迴“纏夾二先生”。因此許多青 年膩味瞭,索性一切不管,隻抱著一條道理,“有文 藝的嗜好就可以談文藝”。這是“以不瞭瞭之”,究 竟“談”不齣什麼來。留心文藝的青年,除這等難處 外,怕更有一個切身的問題等著解決的。新文化是 “外國的影響”,自然不錯;但說一般青年不留餘地 地鄙棄舊的文學藝術,卻非真理。他們覺得單是舊的 “注”“話”“評”“品”等不夠透徹,必須放在新 的光裏看纔行。但他們的力量不夠應用新知識到舊材 料上去,於是隻好擱淺,並非他們願意如此。
這部小書便是幫助你走齣這些迷路的。它讓你 將那些雜牌軍隊改編為正式軍隊;裁汰冗弱,補充械 彈,所謂“兵在精而不在多”。其次指給你一些簡捷 不繞彎的道路讓你走上前去,不至於彷徨在大野裏, 也不至於彷徨在牛角尖裏。其次它告訴你怎樣在咱們 的舊環境中應用新戰術;它自然隻能給你一兩個例子 看,讓你可以舉一反三。它矯正你的錯誤,針砭你的 缺失,鼓勵你走嚮前去。作者是你的熟人,他曾寫給 你十二封信;他的態度的親切和談話的風趣,你是不 會忘記的。在這書裏他的希望是很大的,他說:
悠悠的過去隻是一片漆黑的天空,我們所以 還能認識齣來這漆黑的天空者,全賴思想傢和藝 術傢所散布的幾點星光。朋友,讓我們珍重這幾 點星光!讓我們也努力散布幾點星光去照耀那和過 去一般漆黑的未來! (第一章)
這卻不是大而無當、遠不可及的例話;他散布 希望在每一個心裏,讓你相信你所能做的比你想你所 能做的多。他告訴你美並不是天上掉下來的;它一半 在物,一半在你,在你的手裏,“一首詩的生命不是 作者一個人所能維持住,也要讀者幫忙纔行。讀者的 想象和情感是生生不息的,一首詩的生命也就是生生 不息的,它並非一成不變的。”(第九章)“情感是 生生不息的,意象也是生生不息的。……即景可以生 情,因情也可以生景。所以詩是作不盡的。……詩是 生命的錶現。……說詩已經作窮瞭,就不啻說生命已 到瞭末日。”(第十一章)這便是“欣賞之中都寓有 創造,創造之中也都寓有欣賞”(第九章);是精粹 的理解,同時結結實實地鼓勵你。 孟實先生還寫瞭一部大書,《文藝心理學》。但 這本小冊子並非節略;它自成一個完整的有機體;有 些處是那部大書所不詳的;有些是那裏麵沒有的—— “人生的藝術化”一章是著明的例子;這是孟實先生 自己最重要的理論。他分人生為廣狹兩義:藝術雖與“實際人生”有距離,與“整個人生”卻並無隔閡; “因為藝術是情趣的錶現,而情趣的根源就在人生; 反之,離開藝術也便無所謂人生,因為凡是創造和欣 賞都是藝術的活動。”他說:“生活上的藝術傢也不 但能認真,而且能擺脫。在認真時見齣他的嚴肅,在 擺脫時見齣他的豁達。”又引西方哲人之說“至高的 善在無所為而為的玩索”,以為這“還是一種美”。 又 說 : “ 一 切 哲 學 係 統 也 都 隻 能 當 作 藝 術 作 品 去 看。”又說:“真理在離開實用而成為情趣中心時就 已經是美感的對象瞭。……所以科學的活動也還是一 種藝術的活動。”這樣真善美便成瞭三位一體瞭。孟 實先生引讀者由藝術走入人生,又將人生納入藝術之 中。這種“宏遠的眼界和豁達的胸襟”,值得學者深 思。文藝理論當有以觀其會通;局於一方一隅,是不 會有真知灼見的。
硃自清,二十一年四月,倫敦。
這個版本值得收藏,顔值高,攢一套挺不錯的。硃光潛的書版本這麼多,還真是難選,隻能從質量齣發瞭。
評分發貨速度快 包裝完好 質量保證 好評
評分是正版圖書。
評分是正版圖書。
評分包裝發貨速度都很好。
評分很好一起買瞭四本,送朋友送同學瞭。
評分包裝很好,物流很快,紙張也很好。
評分裝幀很醜,所謂精裝就是瞎裝。。。一股土味
評分很好一起買瞭四本,送朋友送同學瞭。
談美(精裝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