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画谱-郑板桥

人美画谱-郑板桥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绘 著,邓晓岗 编
图书标签:
  • 绘画
  • 中国画
  • 郑板桥
  • 人物画
  • 画谱
  • 传统绘画
  • 艺术
  • 技法
  • 临摹
  • 教程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美术出版社
ISBN:9787102078755
版次:1
商品编码:12309572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人美画谱
开本:8开
出版时间:2017-10-01
用纸:铜版纸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内容简介

  

本系列丛书臻选中国古代、近现代绘画典范之作, 囊括山水、花鸟、人物诸科。

● 延续古代画谱编纂思路, 让初学者认识古人习画的方法,让进阶者熟知中国绘画的传承体系。

● 组织国内高等院校及研究机构的著名画家和专业教师,对古代、近现代杰作进行技法示范和深度解析。

● 高清临摹步骤一一详解, 技法演示视频同步推出,全方位满足中国画基础技法学习及临摹的需要。

第一批书单:

1石 涛:ISBN 978-7-102-07864-9 作者:刘荣

2髡 残:ISBN 978-7-102-07842-7 作者:刘荣

3王 翬:ISBN 978-7-102-07868-7 作者:于跃

4王原祁:ISBN 978-7-102-07861-8 作者:于跃

5王 鉴:ISBN 978-7-102-07859-5 作者:于跃

6王时敏:ISBN 978-7-102-07857-1 作者:于跃

7王 蒙:ISBN 978-7-102-07847-2 作者:张伟平 张雨婷

8黄公望:ISBN 978-7-102-07873-1 作者:张伟平 张雨婷

9龚 贤:ISBN 978-7-102-07843-4 作者:陈文瑛 刘荣

10郑板桥:ISBN 978-7-102-07875-5 作者:邓晓岗

11赵之谦:ISBN 978-7-102-07850-2 作者:刘阔

12华 岩:ISBN 978-7-102-07874-8 作者:刘阔

13恽寿平:ISBN 978-7-102-07849-6 作者:刘阔

14任伯年(人物)ISBN 978-7-102-07851-9 作者:钟捷

15徐 渭:ISBN 978-7-102-07863-2 作者:李延 李坤

16王希孟:ISBN 978-7-102-07869-4 作者:许俊

17沈 周:ISBN 978-7-102-07870-0 作者:方勇

18弘 仁:ISBN 978-7-102-07871-7 作者:方勇

19吴昌硕:ISBN 978-7-102-07844-1 作者:赵辉 于光华


  


《郑板桥画集》 一、 郑板桥其人:风骨与情怀的交织 郑燮(1693年-1765年),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他的一生跌宕起伏,既有寒窗苦读、科举入仕的士大夫经历,也饱尝民间疾苦、体察民情。这种人生阅历深刻地影响了他的艺术创作,使其作品充满了独特的个性和人文关怀。 郑板桥的仕途并非一帆风顺,他曾历任范县、潍县知县,期间政绩卓著,尤其是潍县知县任上,他力排众议,开仓放粮,赈济灾民,深受百姓爱戴。然而,他清廉正直的性格,不愿同流合污,最终也导致了他政治生涯的坎坷。这种在体制内外的挣扎,赋予了他更加深刻的社会洞察力,也让他的艺术更具批判精神和人文关怀。 他自称“六分半读书人”,说明他并非全盘照搬前人,而是融会贯通,自成一家。他的学识渊博,诗、书、画、文样样精通,尤其以画梅、兰、竹、石著称,世称“郑氏三绝”。他的艺术追求“写意”,强调“脱尽‘时人’俗格”,追求自然天成的意趣,而非刻意雕琢的形似。 更重要的是,郑板桥身上体现了一种“文以载道”的精神。他并非仅仅追求艺术上的个人表达,而是希望通过自己的艺术,传递对民生的关怀,对真善美的追求,以及对世道不公的批判。他笔下的竹,挺拔坚韧,傲然独立,象征着不屈的君子风骨;他画的兰,空谷幽香,淡雅脱俗,寄托着高洁的品格;他绘的梅,凌寒而开,暗香浮动,展现了不畏严寒的毅力。这些意象的背后,都凝聚着他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思考。 二、 《郑板桥画集》:艺术之魂的流传 《郑板桥画集》是一部集结了郑板桥先生传世画作的珍贵典籍。本书收录的作品,不仅是艺术家技艺的展现,更是他精神世界的一次次敞开。每一幅画,都如同郑板桥先生留下的音容笑貌,诉说着他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以及他内心的孤高与情深。 本书的编排力求全面地展现郑板桥先生在绘画领域的艺术成就。我们精选了其代表性的作品,涵盖了梅、兰、竹、石等他最为擅长的题材,同时也收录了他晚年的一些探索性作品,力求呈现其艺术风格的演变与成熟。 在选图上,我们本着精益求精的原则,力求所收录的作品具有代表性、艺术性和历史价值。每一幅画作都经过仔细的考证与比对,确保其真实性和准确性。画册的印刷质量亦是本书的一大亮点,我们采用了先进的印刷技术,最大程度地还原了原作的笔墨韵味、色彩层次和纸张质感,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郑板桥先生的画室,近距离感受大师的笔墨魅力。 本书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艺术鉴赏,更在于文化传承。郑板桥先生的艺术,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所倡导的“写意”精神,以及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社会的关怀,至今仍能引发我们深刻的共鸣。通过欣赏他的作品,我们可以触摸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脉搏,感受东方艺术的独特魅力。 三、 作品赏析:笔墨间的生命力与哲思 1. 孤高绝尘的梅花:郑板桥的梅花,并非寻常的娇艳姿态,而是着重于表现其“傲雪凌霜”的精神。他笔下的梅花,枝干虬劲,疏影横斜,一两点红萼,却暗香袭人。他常题诗曰:“二十年前曾见君,如今重画写殷勤。忽然一夜春风来,满树梅花不是君。” 这种“不是君”的梅花,带有诗人对时间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也寓含着对生命不屈、坚韧不拔的赞美。他画梅,更是画一种气节,一种在逆境中依然保持高洁品格的精神。他追求的是梅花内在的生命张力,而非外在的繁花似锦,这与他本人不媚俗、不趋时的性格如出一辙。 2. 空谷幽兰的清逸:郑板桥笔下的兰花,以其“幽”和“清”著称。他认为兰花最能体现君子“不以无人而不芳”的品格。他的兰叶,寥寥数笔,却勾勒出其挺拔舒展的姿态;他画的兰花,或含苞待放,或微微侧头,都显得格外含蓄内敛,不事张扬。他常在画上题写“叶多愁病,花少少情”,或者“高山石畔,非尘世所能生”。这些题跋,不仅是对画作意境的补充,更是他本人孤高品格的写照。他画兰,是在抒发一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怀,是在赞美那种内敛而深沉的生命力量。 3. 挺拔不屈的竹石:郑板桥是画竹的大家,他的竹,气势磅礴,又意趣盎然。他打破了传统画竹的程式化,创造出“两三竿”、“瘦硬”、“挺拔”的风格。他认为竹之美,在于其“瘦”、“硬”、“直”、“净”。他画的竹,线条刚劲有力,墨色浓淡变化丰富,充分表现了竹的生命力。而与竹相伴的石头,也常常是他笔下的重要元素,这些石头,或奇崛,或嶙峋,与竹的挺拔相得益彰,共同营造出一种坚韧不拔、傲然独立的气势。他题画曰:“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这不仅是对竹的写照,更是对他自身人格的写照,他希望自己也能像竹一样,在艰难的环境中,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信念。 4. 苍劲独立的怪石:郑板桥画的石头,往往脱离了写实的范畴,更注重表现其内在的“精神”。他笔下的石头,形态各异,或如古松,或如鬼神,都显得苍劲有力,富有生命力。他认为“石能言”,石头能够传达出一种古朴、坚毅、不屈的精神。他尤其喜欢画“瘦硬”的石头,认为这更能体现其顽强的生命力。他画石,是在探索一种超越形体的精神表达,是在寻找一种与自然物象相契合的生命哲学。 四、 艺术理念:写意与情怀的融合 郑板桥的艺术,最核心的理念便是“写意”。他反对刻板的摹仿,主张“意在笔先,胸有成竹”。他认为,绘画不仅仅是对物象的再现,更是画家内心世界的表达。笔墨的挥洒,线条的勾勒,色彩的渲染,都应服从于整体的“意”。他追求的是一种“形神兼备”的境界,但他的“神”并非简单的外在神似,而是内含于笔墨之间的生命力和精神气质。 他倡导“脱尽‘时人’俗格”,这体现了他对艺术创新的追求,也反映了他不愿随波逐流的独立精神。他敢于打破陈规,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思想感悟,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艺术风格。 郑板桥的艺术,还具有强烈的“人情味”。他画的不仅是景物,更是情感。他笔下的梅兰竹石,都寄托着他对人生的感悟,对社会的思考,以及对高尚品格的追求。他的画,常常伴随着他自己的诗句,这些诗句与画作相得益彰,共同营造出一种浓厚的文人气息。这种文人画的特点,强调诗、书、画、印的结合,是中华传统艺术的重要特征。 《郑板桥画集》的呈现,不仅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它让我们有机会近距离地接触郑板桥先生的艺术世界,感受他那份孤高的人格,那份深沉的情怀,以及那份对真善美的永恒追求。通过欣赏这些画作,我们不仅能领略中国传统绘画的独特魅力,更能从中汲取前行的力量,体悟人生真谛。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郑板桥画谱》对我来说,真是一次意料之外的惊喜。我一直以为郑板桥的作品,最突出的就是那些充满个性的兰竹,所以抱着一种“看个大概”的心态翻开这本书。结果,我被深深地吸引住了。不仅仅是那些耳熟能详的墨竹,这本书展现了郑板桥绘画风格的更多维度。我尤其喜欢其中几幅写意花卉,构图大胆,笔墨淋漓,色彩运用也十分讲究,并非一味地追求淡雅,有时也会点缀上几抹鲜艳的色彩,让画面顿时生动起来。更让我着迷的是,画谱中收录了一些写意山水,这对我来说是全新的认知。郑板桥的山水画,并没有刻意追求宏大的气势,反而多了一份文人式的写意和洒脱,用笔简练,却能勾勒出山峦叠嶂,云水舒卷的意境。我尝试着去临摹其中的一些作品,才发现其中蕴含的笔墨技巧是多么深厚。比如画竹,他用墨的浓淡干湿变化,寥寥几笔就能勾勒出竹子挺拔的风骨和潇洒的神韵,这需要长久的功力去体会。而画兰,更是他的拿手好戏,那些飘逸的兰叶,或舒展,或卷曲,都仿佛带着一股清风徐来,沁人心脾。书中的跋文和题识,也为我提供了宝贵的解读视角,让我更能理解画作背后的文人情怀和审美追求。总而言之,这本画谱远比我预期的要丰富得多,它让我对郑板桥的艺术世界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是一次非常值得的阅读体验。

评分

老实说,我拿到《郑板桥画谱》的时候,并没有抱太高的期待。我一直觉得,郑板桥嘛,不就是画竹的嘛,他的画风也相对固定,看了几幅之后,后面的也大同小异。然而,事实狠狠地打了我的脸。这本书所呈现的郑板桥,远比我想象的要多元和丰富。我最为惊喜的是,书中收录了大量郑板桥的人物画。这些人物画,虽然不像他的竹子那样广为人知,但却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人情味。有卖画的文人,有耕作的农夫,有稚拙的孩童,无一不栩栩如生,带着一种朴实而又不失风趣的笔触。我仔细端详了几幅,发现他的线条勾勒人物,简洁而准确,寥寥数笔便勾勒出人物的神态,尤其是人物的眼神,往往能传递出丰富的情感。这让我开始重新审视郑板桥的艺术造诣,他并非仅仅是一位专攻花鸟的画家,而是一位真正懂得观察生活、表现生活的艺术家。书中的一些小品画,比如一些折扇上的题画,更是展现了他随手拈来、信笔挥洒的才情。这些画作虽然篇幅不大,但意境深远,充满了文人雅士的闲情逸致。我特别喜欢其中一幅画,画的是一位老者正在抚琴,琴声似乎能从画中流淌出来,让人心生宁静。这本书让我看到了郑板桥作为一个艺术家的另一面,一个更加立体、更加鲜活的郑板桥,这是一次非常令人振奋的发现。

评分

我对《郑板桥画谱》的评价,可以用“惊艳”来形容。在翻阅之前,我对郑板桥的印象,一直停留在“墨竹大师”的层面,认为他的画风就是以墨竹为主,风格比较单一。然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不仅收录了大量经典的墨竹作品,更重要的是,它展现了郑板桥在其他绘画领域的探索和成就。我尤其被书中收录的郑板桥的山水画所打动。这些山水画,没有刻意追求工整的山石轮廓,也没有华丽的色彩渲染,而是以简练的笔墨,勾勒出一种清逸飘渺的意境。用笔之处,时而苍劲有力,时而轻柔流畅,仿佛能听到风吹过山谷的声音,看到云雾在山腰间缭绕。我反复品读了其中几幅,发现他在构图上也有独到之处,善于留白,使得画面更具空间感和想象力。除了山水,书中还有一些花卉作品,比如梅花、菊花等,同样充满了文人气息。他的梅花,笔触遒劲,暗香浮动;他的菊花,傲霜斗雪,风骨卓然。更让我感到惊喜的是,书中的一些题跋和款识,也极具艺术价值,寥寥数语,便能点明画作的意境,或抒发情怀,或寄托志向,与画作相得益彰。这本书让我对郑板桥的艺术成就有了全新的认识,他是一位极富才情的全才艺术家,而不仅仅是“画竹”的代名词。

评分

《郑板桥画谱》带给我的,是一场关于“意外”的视觉盛宴。我本以为,这仅仅是一本关于郑板桥的墨竹画册,毕竟,墨竹是他最为人所熟知的标志。然而,打开书页,我立刻被书中展现的丰富多样的作品所震撼。除了那些标志性的墨竹,我发现郑板桥在花卉画方面也有着极高的造诣。那些写意的水仙、海棠、月季,笔墨淋漓,色彩淡雅,却又充满了生命力。我仔细观察了画中的用笔,发现他对于线条的运用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寥寥几笔,便能勾勒出花朵的形态和神韵,再加上恰到好处的墨色晕染,使得花朵仿佛在纸上绽放。更让我感到意外的是,书中还收录了不少郑板桥的人物画。这些人物画,多以写意手法表现,人物形象生动,表情传神,充满了趣味性和生活气息。我特别喜欢其中一幅画,画的是一位老人垂钓,老者悠闲的神态,岸边的垂柳,都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这让我意识到,郑板桥的艺术创作,远不止于墨竹,他对于生活的观察和表现,同样有着深刻的洞察力。书中的一些题识,也为我提供了理解画作的钥匙,字里行间流露出郑板桥的才情和胸襟,与画作融为一体,共同构成了独特的艺术魅力。这本书让我对郑板桥这位艺术家有了更全面、更立体的认识,他是一位真正懂得生活、热爱生活,并将这份热爱融入到艺术创作中的大师。

评分

我最近拜读了《郑板桥画谱》,这本书给我的触动非常大,远超我最初的预期。我之前对郑板桥的认识,大多停留在“六分墨,四分笔”的墨竹名家形象上,认为他的绘画风格相对集中。然而,这本画谱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书中收录的作品,比我想象的要丰富和多元得多。除了经典的墨竹,我被书中大量的花卉画深深吸引。尤其是那些写意的水仙、海棠、牡丹等,构图别致,笔墨简练,却又充满了生命的气息。我仔细揣摩了画中的用笔,发现郑板桥在表现花卉的姿态上,有着极高的技巧。比如,他画的兰叶,或俯仰顾盼,或舒展飞舞,姿态万千,却又显得十分自然。而他画的梅花,更是以遒劲的笔力,表现出梅花不畏严寒、傲然挺立的风骨。更让我意外的是,书中还收录了不少人物画。这些人物画,多以写意手法表现,人物神态各异,表情生动,充满生活情趣。我特别喜欢其中一幅,画的是一个顽童在戏蝶,画面充满了童真和欢乐。这让我看到,郑板桥不仅仅是一位画家,更是一位观察生活、体悟生活的大师。书中的题跋和款识,也极具价值,寥寥数语,便能点明画作的意境,或抒发情怀,或寄寓哲理,与画作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一幅幅充满文人雅韵的艺术品。总的来说,这本书让我对郑板桥的艺术世界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他是一位极具才情、涉猎广泛的艺术大家。

评分

收到《郑板桥画谱》这本书,我带着一种“看看再说”的心态翻阅。毕竟,郑板桥的名号,早已和“墨竹”紧密相连,我以为看到的会是清一色的竹子。然而,这本书给我的惊喜接踵而至。我立刻被书中那些写意花卉所吸引,这些花卉,不像工笔画那样精雕细琢,而是充满了灵动和生命力。我尤其喜欢其中描绘的梅花,用笔苍劲,墨色淋漓,仿佛能闻到阵阵清香。他的梅花,不仅形态优美,更有一种傲骨嶙峋的气质,与郑板桥本人的性格颇为契合。而那些写意的水仙,更是姿态飘逸,用水墨晕染出晶莹剔透的质感,令人赞叹。除了花卉,书中还收录了郑板桥的人物画,这对我来说是全新的领域。他的这些人物画,用笔简练,却能捕捉到人物的神韵和个性。我仔细端详了画中的人物,有农夫,有文人,有孩童,无一不栩栩如生,带着一种朴实而又风趣的笔触。尤其是画中人物的眼神,往往寥寥几笔,却能传达出丰富的内心世界。书中的题跋和款识,也为我提供了理解画作的宝贵信息。字里行间流露出郑板桥的才情、智慧和对人生的感悟,与画作相得益彰,构成了一幅幅充满诗意的画面。这本书让我对郑板桥的艺术成就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他是一位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大师,其创作领域远不止于墨竹。

评分

《郑板桥画谱》这本书,对我而言,是一次关于“视角重塑”的体验。我一直以为,郑板桥就是那个以画竹闻名于世的文人,他的艺术风格大概就是围绕着“清高”、“孤傲”这些标签展开。然而,当我翻开这本书,我看到了一个更加立体、更加丰富、也更加接地气的郑板桥。书中所收录的不仅仅是那些标志性的墨竹,还有大量他创作的人物画。这些人物画,用笔洗练,却能精准地捕捉到人物的动态和神情,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人情味。我特别欣赏其中几幅描绘市井百态的作品,有卖艺的,有挑担的,每一个人物都仿佛活灵活现,带着独特的个性和故事。这让我开始重新审视郑板桥的艺术视野,他并非生活在象牙塔里的艺术家,而是深深地扎根于生活,用他的画笔去描绘他所看到的世界。除了人物画,书中还有不少花卉作品,比如那些写意的梅兰竹菊,以及一些他信手拈来的小品。这些作品,虽然篇幅不大,但意境深远,充满了文人雅士的闲情逸致。我尝试着去临摹其中的几幅,才发现其用笔之精妙,用墨之老辣,远非一日之功。书中的题跋,更是点睛之笔,寥寥数语,便能让画面生动起来,让我更能理解画作背后的情感和寓意。这本书让我彻底改变了对郑板桥的刻板印象,他是一位拥有广阔视野和深厚生活情怀的伟大艺术家。

评分

我拿到《郑板桥画谱》时,心情是带着一丝期待,但更多的是一种“求证”的心理。我想看看,这位以竹闻名于世的郑燮,在其他方面的艺术表现究竟如何。结果,这本书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料,给予了我极大的惊喜。它不仅收录了大量的经典墨竹,那些遒劲挺拔的竹子,依然是我熟悉和喜爱的风格,但更让我着迷的是书中呈现的郑板桥的其他绘画作品。我尤其喜欢他的人物画,这些人物画,虽然线条简练,却充满了生命力和个性。有刻画市井小民的,有描绘隐士高人的,每一个人物都仿佛在讲述自己的故事。我细细品味了几幅,发现郑板桥在刻画人物神情方面,有着独到的功力,寥寥几笔,便能勾勒出人物的喜怒哀乐。这让我意识到,郑板桥的艺术表现力,远不止于墨竹。此外,书中收录的花卉画,也让我耳目一新。那些写意的梅、兰、菊、水仙,用笔洒脱,墨色浓淡变化丰富,充满了文人的雅致和情趣。我尝试着去学习其中的一些笔法,发现其中的用笔之妙,以及对墨色的掌控,都非常值得我深入研究。书中的题跋,更是画龙点睛之笔,字里行间流露出郑板桥的才情和思想,与画作浑然一体,共同构成了独特的艺术魅力。这本书让我对郑板桥的艺术造诣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他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巨匠。

评分

《郑板桥画谱》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次意外的“艺术解构”。我一直以来对郑板桥的印象,都停留在“孤高”和“墨竹”的标签上,总觉得他的画风会比较单一,充满了文人的清高和疏离感。然而,这本书彻底打破了我的这种固有认知。书中除了那些经典的墨竹,我被他的人物画深深吸引。这些人物画,用笔简练,却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人情味,丝毫没有脱离世俗的痕迹。我仔细端详了画中的人物,有普通百姓,有孩童,每一个形象都栩栩如生,带着一种朴实而又不失风趣的笔触。这让我看到,郑板桥并非仅仅是一个“遗世独立”的文人,他同样关注生活,关注底层的人民,并将这份关注融入到他的艺术创作中。书中的花卉画,也给了我不少惊喜。他笔下的梅、兰、菊,构图大胆,用笔洒脱,充满了生命力。我尤其喜欢他描绘的梅花,那种不畏严寒、傲然挺立的姿态,恰如其分地表现了郑板桥的精神。书中的题跋,更是我欣赏的重点,寥寥数语,便能点明画作的意境,或抒发情怀,或寄寓哲理,与画作相得益彰,让我更能理解画作背后的深意。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加立体、更加人性化的郑板桥,他是一位真正懂得生活、体悟生活,并将其升华为艺术的大师。

评分

翻阅《郑板桥画谱》,是一次让我感到非常充实的艺术体验。我一直以为,郑板桥的作品,无非就是那些以墨竹为代表的文人画,风格相对比较固定。然而,这本书却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郑板桥。除了那些我们熟知的墨竹,书中收录的大量人物画,更是让我眼前一亮。这些人物画,用笔简练,却能刻画出人物的生动神态,充满了生活气息和趣味性。我特别喜欢其中几幅描绘市井生活的画作,有卖艺的,有算命的,每一个人物的表情和动作都刻画得非常到位,仿佛能听到他们的声音,感受到他们的喜怒哀乐。这让我意识到,郑板桥的艺术视角是多么的广阔,他并非只专注于高雅的书斋艺术,而是深入到民间,去观察和描绘普通人的生活。此外,书中收录的花卉画,也同样精彩。那些写意的梅、兰、竹、菊,用笔洒脱,墨色变化丰富,充满了文人的雅趣。我尝试着去学习其中的一些用笔和构图,发现其笔墨功力之深厚,确实令人惊叹。书中的题跋,更是画中的点睛之笔,寥寥数语,便能揭示画作的深层含义,或寄托情感,或抒发志向,与画作融为一体,共同构成了极具艺术价值的作品。这本书让我对郑板桥的艺术成就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他是一位涉猎广泛、功力深厚的全才艺术家。

评分

好书推荐,美术参考。

评分

印的实在是不行,画册印成这样就不能算合格产品。

评分

画质好,有讲解,有示范,大师作品,就是不一般,非常好

评分

画质好,有讲解,有示范,大师作品,就是不一般,非常好

评分

画质好,有讲解,有示范,大师作品,就是不一般,非常好

评分

和图片一致!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很好很推荐会再次购买,谢谢

评分

东西很好,快递员送货很快。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