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1-18
看日本美术的眼睛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 日本著名美术史论家、紫绶褒章获得者,《看名画的眼睛》作者高阶秀尔又一力作。
★ 以东西方对比的视角,捕捉至今尚未被意识到的日本美术的独特之处,对于了解东西方文化差异有重要意义。
★ 既有学术高度又能深入浅出,观点独到,内容涉及艺术的诸多领域,是了解日本美术特点的上乘之选。
★ 全彩插图版,图文呼应,让读者近距离触碰日本美术之美。
日本著名美术史论家高阶秀尔继经典畅销书《看名画的眼睛》之后又一力作!
作者曾留学巴黎大学,主要从事日本和西方美术研究。本书内容整理自他十几年间有关日本美术特点的研究,作者试图把日本美术放在国外,从与西欧对比的角度,捕捉至今为止尚未被意识到的日本美术的独特之处。其中,在论述日本与西欧文化的特点时,涉及诸多领域,从文学、艺术、风俗、历史等方方面面给人以启发,对于了解日本人独特的美感以及东西方的文化差异有重要意义。
高阶秀尔,日本著名的美术史论家,曾留学巴黎大学附属美术研究所,主要从事日本和西方美术研究。曾任东京大学美术史研究室教授、国立西洋美术馆馆长,现任日本西洋美术财团理事长。出版有《日本近代美术史论》《日本近代的美意识》《西欧艺术的精神》《19-20世纪的美术:东西方的相遇》《看名画的眼睛》等著作和译作近百部。2000年获得日本政府颁发的紫绶褒章,2012年日本文化厅授予他文化勋章,以表彰他对于文化发展所作的卓越贡献。
译者范钟鸣,1984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艺术系,1986年赴日,1989年受美国亚洲文化协会邀请赴美从事艺术创作交流。现为职业艺术家、艺术评论家。译著有《日本美术尚未诞生》《看名画的眼睛》等作品。
第一章
日本美术的方法
日本美的个性
“物”与“形”
东方与西方的观法
垂枝形象
行旅图
装饰性原理
第二章
东方遇上西方
明治西洋画中的东方和西方
日本的前卫美术
日本的学院派
日本主义诸问题
第三章
变化之美——重复的记忆
变化的美学—— 四季与日本人的美意识
花色褪尽—— 绘画与文字的交响
记忆的遗产—— 无形文化中的日本传统
日本美术的特性
众所周知,在19 世纪后半叶,日本浮世绘版画、屏风画、绘草纸、陶瓷器、家具以及摆设品等大量日本美术品进入了欧洲,所谓“日本主义”的流行给西欧艺术家们带来很大的影响。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也有对于那些平常看不习惯的遥远异国的东西感到好奇的因素,但还不止这些,对于新的造型表现的新鲜感和惊异也是“日本主义”流行的一个巨大原因。就是说,过去不曾在西欧艺术里见到的各式各样的特质在不同于异国情调的层面上抓住了人们的心。
例如,很早就对日本美术有所关心的法国批评家恩斯特·谢斯诺于1869 年在题为“日本美术”的讲演中举出,在屏风、插图、工艺品上见到的日本美术的特色为:第一,缺乏对称性;第二,图式化;第三,色彩。他后来在1878 年世博会时发表了题为“巴黎的日本”的长篇评论文章,他在文中表明“意想不到的构图形态之巧妙,色彩之丰富,绘画效果的独创性,还有为了达到以上目的而使用的绘画手法的简明性”是欧洲艺术家、艺术爱好者们为之赞叹的对象。这里重要的是谢斯诺指出的“特色”不是日本的和服或团扇等异国主题,而是构图、色彩等纯粹与造型相关的特质。实际上,当时的欧洲艺术家们是出于具有新的表现可能性的理由而接受日本美术的。也就是说,到那时为止,欧洲的绘画表现里是不具有谢斯诺在日本美术中认可的诸“特色”的。
实际上,19 世纪后半叶,直到马奈、莫奈出现为止,西欧绘画是以文艺复兴确立起来的再现现实的表现为基础的。具体来说,就是用透视法、质感画法、明暗法等再现眼睛看到的三维空间和三维对象。透视法是从一定视点看出去的有深度的空间在有限的画面框架里合理地构建出来的方法。质感画法和明暗法是把人体等对象用高光和阴影,也即通过明部与暗部的推移、对比画出真实感的再现方法。换言之,可以说这些方法就是要在二维的画面上创造出三维的幻象。当然,这种方法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流派下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多样性。但这些多样性只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在再现现实的意义上,写实主义从文艺复兴的古典主义到19 世纪的学院派,一直都是西欧绘画的根本。
与此相对,日本美术不追求西欧绘画意义上的三维世界的表现。相反他们尊重、强调二维平面的画面本性。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日本美术不懂空间的扩延或空间中的人物及其他各种对象的存在关系。在日本美术中,例如风景画或叙事画上就必须明确表现空间的扩延或人物们的位置关系。那是当然的,而且事实上都明确地表现了出来。到了近代初期发达起来的《洛中洛外图屏风》那样的都市图等,都明了地表现出了都市的扩延,以及其中各种各样建筑的位置和生活在其中的人们的姿态,表达了极为复杂的空间构造,只是表现的方法与西欧是不同的。
西欧的透视法就像在某个位置上架起照相机按下快门一样,画家的视点需固定在一个地方,对象也必须在一定不变的状态中,这是基本的前提。画家与对象的距离差在画面上翻译为形状的大小不同、色彩的鲜暗不一的绘画表现,这就是透视法。通过表现对象在光照下产生的阴影变化的方式方法就是明暗法。例如,描绘人物,在位置上离画家较远的就小一点,同时由于空气层的作用色彩不太鲜明。反过来说,画面上被画得很大的人物只表示他离画家较近而并非表现他身材高大,同样,颜色不鲜明的表示距离远,而不是衣服脏了。然而,实际上画家与对象的距离因画家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如果画家画人物时总是移动到对象身边画的话透视法就不能成立了,而且画中的人物都会被画得一样大且色彩鲜明。在《洛中洛外图屏风》上,日本画家所用的正是这样的画法。画家在街上自由行动,观察各式各样的场所,近距离地观看店铺的样子、人们的姿态,一部分一部分地不断将其搬到画面上,他把看到的所有事和物都并列在一起。总之,《洛中洛外图屏风》不是固定视点看出来的都市图。都市的各种各样的部分以多视点的方式被并置到了画面上。这些各式各样的部分里,诸如人物的脸型或衣裳的花纹等细节都被一一清晰地描绘出来,他们相互之间不存在距离感,所以画面整体上呈现出平面展开的面貌。甚至,视点自由移动还不仅限于街道。在描绘都市基本骨骼的建筑配置时画家的视点很高,似乎是从高塔上往下看去的一样。
就我们日常经验来说,从高处往下看时可以看清楚街道的构造,《洛中洛外图屏风》的画家正是用这样的视点向观者传达出都市的空间构造的,而且还把那些场所的人们的姿态以及生活情景描绘出来。这种情况下,由于是从上面看下去的,所以屋顶等就是如此画出来的,然而它们的正面部分,如,商店或路上行人的姿态又是从水平方向描绘出来。总之,《洛中洛外图屏风》集合了各部分的情景,其各部分又从俯瞰和水平的不同视点被一一画了出来,让它们并存在画面之中。
同样的情况诸如在《源氏物语绘卷》等许多室内场景的表现上也可以看到。就是说,为了能清楚表现建筑物的内部构造或房型,画家用从上往下的视点来描绘,而画中出现的人物则用水平的视点来描绘。为此,一般从上往下描绘的屋顶或天花板会遮挡室内情景,所以它们有时被省略或连房型也不画,这就是所谓“天井屋檐”的独特手法。这是一种无视或省略无用的、多余的东西的简约化原理,又是日本美术的一个特色。
前言?飘在半空写
干过市场一线之后,对“飘在半空”的一些东西深恶痛绝痛恨乃至鄙视,然而《众筹的解放》却是一本“飘在半空”的书。
首先,这不是一本执行手册。如果有一种力量叫作“启发力”的话,这本书就是要成为一本读完之后能启迪智慧的书,是启发者。很多问题和想法,乃至空想,会在本书中提出,但如何达到彼岸,写书的人也未必有完整的答案。
其次,写这本书的时候中国股市两次下探2600点,有一篇预计中国经济将进入严重的资产泡沫化的文章在互联网上疯传,人们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达到了前所未有程度。李克强总理刚刚在北京做完保增长的经济报告,欧洲央行便率先放水,中国供给侧改革之路变得步履维艰。在这样的时刻,也许人们更需要一些“跳出去”的启发,而不是语重心长的婆婆妈妈。
生活需要一些潇洒的灵气,何必整天愁眉苦脸。飘在半空中写的书,也飘在半空中看吧!看完如梦方醒,才能去干那纵横四海改造世界的事情啊!
好吧,书接上段,在写《解放众筹》的时候,众筹还是个热爱奔跑的少年,面目不清,却光芒四射,人们说不明白他是谁,但却认定他就是未来。经过2014~2015年,尤其是2015年的大众集体躁动或者说“热恋”,大家对众筹已经有比较清晰的了解。作为新经济或者说互联网金融的代表之一,众筹能翻几千里的筋斗云,似乎大家已经都心里有数。尤其在一线城市,众筹已经不是投机者最好的投资项目。故事讲了一年,混沌不清的朦胧美即将散去,浑水摸鱼者要去寻找新的池塘,而走下神坛的众筹,要开始脚踏实地地做事了。
这很好,这才是事情本来应该有的样子。
众筹没有72变,也不能化腐朽为神奇。众筹只是一种方式和手段,能为善,亦可作恶。如果放到足够大的社会群体里,它可以发挥惊人的作用。但最终结果如何?工具并不重要,仍旧取决于众筹的标的物本身。
很多事,说开了,就不再好玩。
认识不好玩的世界,才能在这个世界上好好地玩。
李利珍(Nothing Li)
好书~!!
评分非常好,没有买错的一本书。高阶秀尔。
评分很好的产品,在京东买最放心
评分很好的产品,在京东买最放心
评分了解了解日本绘画
评分好书~!!
评分非常好,没有买错的一本书。高阶秀尔。
评分挺不错的 很好很好
评分还不错,看看日本人的视角
看日本美术的眼睛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