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4-11-05
陶希聖的前半生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生前,陶希聖背負著漢奸和戰犯的罵名。深入瞭解後,會發現他的身份其實是學者和政客。作為學者,陶希聖對法學、社會學、哲學、曆史學都有過研究,且曾經在中國社會結構和性質的討論,本位文化的討論,以及在運用唯物史觀作為方法論、從政治經濟學的角度切入社會學等方麵,頗具建樹;政治上,二十年代起至1940年止,他屬於汪精衛派,1942年以後轉嚮蔣介石,成為蔣的幕僚;思想上,二、三十年代他主張民主反對專權,四十年代後,他卻認同專權,並積極主動地服務於蔣介石政權。
陶希聖作為中國社會轉型時期的從政知識分子,一個生自1899湖北,卒於1988颱灣的動蕩年代親曆者,本身就是這一時期曆史的載體,將陶希聖作為個案進行呈現,可以加深民國政治史、民國學術史、民國時期知識分子的研究。為瞭體現陶希聖政治與學術兩棲的特色,也為瞭學術性和可讀性並存,全書分為上下二捲:上捲以政治活動為主,以時間先後為序;下捲以學術思想活動為重,進行專題研究。力圖比較全麵地展現陶希聖復雜、多變而又豐富的一生。
賀淵,女,浙江省杭州市人,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所民國史研究室研究員。主要從事民國思想史及民國政治史的研究,齣版《三民主義與中國政治》《新生命研究》《陳儀全傳》等專著,參與《中國近代社會思潮》《中華民國史》《中華民國史人物傳》等多捲本著作的寫作。
(本書)研究遊走於學術和政治之間、從有政治見解和獨立人格到依附於quan威的陶希聖的半世生涯;從陶希聖看大社會,同時又在大社會中尋找陶希聖。
———汪朝光
上篇 政治活動篇
第一章 一生的基礎 3
第一節 早期教育 3
第二節 涉世之初 8
第二章 國民黨“左”派 19
第一節 投身國民革命 20
第二節 漸成汪派 30
第三節 滬寜三年 42
第三章 北平六年 51
第一節 紛擾的生活 52
第二節 應對“九一八” 59
第三節 “堅定的”國民黨黨性 66
第四章 投身國事 78
第一節 牯嶺茶話會 78
第二節 倡言“低調” 84
第三節 參政議政 97
第五章 從事“和平運動” 110
第一節 參加“和平運動” 110
第二節 汪陶結仇 126
第六章 智囊生涯 135
第一節 留港兩年 135
第二節 納入蔣營 142
第三節 主筆《中央日報》 165
第四節 儼然心腹 180
第五節 無果之搏 203
下篇 思想學術篇
第一章 社會學與社會曆史觀 223
第一節 廣泛的社會學 223
第二節 取捨唯物史觀 227
第三節 欣賞考茨基 230
第四節 舊小說中讀社會 235
第二章 經濟、曆史與食貨時代 240
第一節 《食貨》與食貨派 240
第二節 創辦目的 246
第三節 研究方法和興趣 249
第四節 領軍食貨派 256
第五節 《食貨》歸來 259
第三章 建言新體製 260
第一節 分析當下社會 260
第二節 製定政策 266
第三節 反集權政製 278
第四章 國際關係分析 289
第一節 “低調”理論化(1937—1938) 289
第二節 以“戰略”觀世局(1940—1941) 294
第三節 日本必敗 301
第四節 “識破”蘇俄 309
第五節 戰後局勢悲觀(1943) 313
第五章 幕僚之筆 316
第一節 鼓吹“本位文化” 316
第二節 參寫《中國之命運》 333
第三節 沉澱的經濟理論 352
後記 367
附錄一 陶希聖年譜簡編(1899-1949) 370
附錄二 《新生命》月刊中陶希聖文章目錄 381
附錄三 《獨立評論》中陶希聖文章目錄 383
附錄四 《食貨》半月刊中陶希聖文章目錄 385
附錄五 主要參考資料 387
第一章 一生的基礎
第一節 早期教育
一、傢世與啓濛
陶希聖於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在故鄉湖北黃岡齣生。原名陶匯曾,字希聖。祖上務農。父親陶炯照,字月波,號月舸,前清秀纔。1903年,清政府第一次舉行“經濟”特科考試,陶月波考得經濟特科一等第四名,分發河南省。清末曆任河南夏邑(1904)、新野(1906—1907)、安陽(1908)、葉縣(1909)、洛陽(1911)諸縣知縣事。民國初任湖北黃陂縣長及河南汝陽道道尹。
中原、古道、騾車,父親緩緩道來的故事,是陶希聖對於兒時溫馨的記憶。陶希聖四歲開始隨父親來到河南開封。1906年,陶父從開封轉往新野上任,帶著全傢坐著騾車走瞭一個多月。“沿途到處都是古跡,如《詩經》上的汝墳,《左傳》上潁考叔的故裏,硃仙鎮的嶽廟,許州至南陽和新野一帶又有三國時代或真或假的遺跡,增加我的曆史與小說的興趣。”他的父親顯然慈祥而有耐心,“他自己教我讀《書經》和《禮記》,接著就讀《史書》和《漢書》。他在庚子年從北京經太原走西安,對‘楚漢之爭’的地理形勢,親身經曆,特為熟悉。他為我講《漢書》,描摹分析,使七八歲的孩子仿佛親眼得見劉、項兩軍在河南對壘,韓信在河北、山東迂迴作戰的情景”。①厚重的中原文化,通過傳說、書本和古跡早早地融入陶希聖的生活,引領著他以後的人生。
縣衙、監獄及官場的交接,同時鎸刻在陶希聖的腦海裏,揮之不去。陶傢居住在縣署之中。陶父作為一個縣官,主要接觸的是刑名和錢榖,陶希聖1971年迴憶說:“吾父以緝捕之勤敏與問案之嚴明,著名於河南省。曆任巡撫與藩司派他署理縣事,除安陽及洛陽為‘衝、繁、難’的縣份而外,如夏邑、新野及葉縣皆是盜賊叢集的地方。夏邑有響馬,新野有水盜,葉縣的強劫案尤多。吾父每日的工作,白天看案捲,辦公文,晚飯後問案斷案,夜間齣城緝捕盜賊,至次日清晨迴衙。我自四歲至十二歲,先是隨父讀書,後來進中學受課。隻要是居留縣衙的時候,不僅視審聽判,每晚皆在,並與幕賓長隨,談說刑名,雖當時見識有限而此後記憶仍清。”②童年的際遇,使他成年後自然而然地接近政治,對政治製度、行政製度有著特殊的敏感。
儒學、新學以及革命的氛圍,塑造著變革時代的陶希聖,陶希聖身上承載著傳統文化而又沐浴著歐風美雨。早期,陶希聖所學以儒傢的讀本為基礎。陶希聖升中學時,正值清政府實行新政,新政的重要內容是對教育的改革。陶希聖入旅汴中學,成為清末第一代中學生。中學學習科目包括算學、英文、曆史、地理、格物(即物理和化學)以及博物(講述動植礦物)和體操等課程,屬於最新式的教育。因此,陶希聖也接觸到進化論、法國革命等西方文明。隨後,他又先後就讀於河南省立第一中學、武昌外國語專門學校等,成績一直很優秀。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陶希聖迴到湖北繼續中學學業。他比較偏愛英語,考入英文館,他的英語老師是一個英國人。
社會正在變革,給他切身體會的是河南一中龍健行先生。這位先生教他們英文,以拿破侖小傳來講讀。後來,得知清廷要捉他,龍先生先一步逃齣。陶希聖纔知道龍先生是同盟會革命黨。20世紀60年代中期,師生在颱北再續前誼。此前,龍已入佛門為僧。1968年龍健行先生去世,陶希聖作挽詞,頗有感情:“早年革命,中年遁世,托信仰於禪悅,寄抱負於詩詞。深知愛國熱忱,老年彌篤。劃報執贄,近日重逢,念河南之拜彆,喜颱北之快晤。隻惜道山揮手,為日無多。”①
不錯
評分對陶希聖前半生的活動進行瞭分析與描述。
評分5分
評分買來收藏
評分物流很給力,還沒來得及看
評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評分生前,陶希聖背負著@和戰犯的罵名。深入瞭解後,會發現他的身份其實是學者和政客。
評分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難得有人搜集這麼多資料寫陶希聖。收到書大概翻看瞭一下,材料紮實,態度客觀,會認真讀的。五分好評!PS:喜歡封麵……
陶希聖的前半生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