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记得20世纪60年代在北京棋艺研究所做死活题,第1次遇到用“倒脱靴”手法的棋题时,怎么也做不出来。等老师公布答案后,很是吃惊,觉得围棋太有意思了,竟然会有这种下法。
当试图用文学语言描述“倒脱靴”这个围棋术语,发现徒劳,这个术语如此专业,如此传神,三个字就把一个很复杂的围棋对杀过程描绘得惟妙惟肖,概括得全面准确。
“倒脱靴”在围棋中,指的是原本甲方吃了乙方的三枚心上棋子,构成了局部的胜利,但是,由于是吃了三枚心上的棋子,却又让乙方有了再回击甲方棋子的机会,从而把已经基本确定的结果进行了180度的颠覆。因此叫“倒”脱靴。这种180度的颠覆性的妙手,让许多业余爱好者对围棋的出神入化、幽远精深有了真切的感受。
在对方已经吃掉了自己棋子的情况下,自己又能将胜负进行颠覆,这样的机会一般不很多,这也是倒脱靴这一棋型和妙手容易被忽视和错过的原因。
倒脱靴总是先有一定铺垫后,才逐步演变出这一高潮一幕。所以,如果对倒脱靴这一棋型和招法不熟悉,就不可能多计算一些步数从而把倒脱靴挖掘出来,在实战时失之交臂,从而失掉好局,所以我们要把倒脱靴进行系统的特训。
内页插图
前言/序言
最近,我的学生参加北京围棋段位赛时,我去赛场看了他们的比赛。通过对学生们比赛实战的认真观察,我发现,死活题训练和实战脱节比较突出,训练时可以走对业余5段水平的死活题,实战的时候,业余3段实力的死活题能走对就很不错了。
比赛和训练何以会出现如此大的抬头?思考后发现,我们现在普遍采用的死活题训练,类似于打靶,只要靶子没有被打中,学生们可以无限制地打下去,直到做对了为止,这样的训练打靶和实战射击确实有相当的脱节。比赛中,该杀死的棋没有杀死,对手就会把死棋走活;该活的棋没有走对,对手就会马上动手把这块棋杀死。根本不会留下反复考虑选择的机会。
死活题中的许多妙手、手筋等,由于训练时没有做到突出重点,让学生牢记住许多常用的妙手、手筋可能会在什么情况下出现、产生,以致他们对死活题中所隐藏的妙手、手筋等不敏感,再加上围棋比赛有时间限制,许多孩子全凭临场的感觉而不是把所有遇到的死活题深入看透想明白就落子,自然发挥不出本来可以达到的水平。
做死活题训练时,同学们自然会反复思寻求正解;而在比赛中,遇到死活问题时,由于心里没有可靠的参照,自然不可能花费大量时间去深究,这也是学生们为什么在训练中达到了业余5段的水平,而在实战中却表现不出应有水平的原因。
如何把平时的死活题训练更贴近实战,如何让业余棋手们能过做死活题不仅提高了计算能力,还有助于在实战中把计算死活题的水平尽可能发挥出来,那就要在死活题训练中,突出地把常见的妙手、手筋、杀招等,进行分门别类的归纳,同一类型的死活题集中地反复练习、解答,强化爱好者们对妙手、手筋、杀招的印象,锻炼出他们对妙手、手筋、杀招的敏感反应,在实战中一见到死活问题,就可以联想到自己头脑里的印象,然后再去选择性地认真核对计算,就会较少地错过妙手、手筋、杀招,提高实战中的胜率。这就是《围棋专项特效训练丛书》的优势。
围棋特效训练丛书:倒脱靴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