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生態學實驗與實習”課程是生態學教學實踐的重要環節,通過實驗和野外教學實習,不僅能夠使學生深刻地理解課堂的教學內容,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
《生態學實驗與實習(第3版)》共分3個部分,第1部分是生態係統結構與功能的測定,包括瞭15個實驗,即植物光閤效率測定、植物水分蒸騰速率測定、植物熱值測定、植物生殖分配的測定、動植物對極端環境反應的測定、群落種類組成分析、群落數量特徵分析、群落葉麵積指數測定分析、群落年齡結構分析、群落的數量分類與排序、群落物種多樣性分析、群落光閤和呼吸的測定、群落生産力分析、生態係統碳動態的測定與分析和種問關係分析;第二部分是主要環境因子的測定,包含瞭4個實驗,即水因子的測定分析、水分脅迫對植物的影響、土壤因子的測定和環境脅迫對生物的影響;第三部分是生態工程設計及生態修復技術,包含瞭7個實驗,即防護林工程的類型劃分及工程設計、水體護岸,道路護坡工程的工藝流程及材料選擇、城市綠化保水工程及效果分析、退化草地恢復工程措施及效果分析、不同濕地類型修復工程的技術選擇、沙地的嘲定和植被恢復,以及礦區植被恢復的措施及植物篩選。第三部分的每個實驗都配有視頻,其目的是便於讀者觀摩和理解,從而進一步掌握相關知識。
《生態學實驗與實習(第3版)》是紙質教材與數字資源的集閤。數字資源是紙質教材的補充和延伸,除第三部分的7個視頻外,還包含全書所有的彩色圖片,以及一些實驗案例和補充材料,讀者可以依照教材中給齣的提示進行學習和觀摩。
《生態學實驗與實習(第3版)》適用於高等院校生態學、環境科學、農學和林學等有關專業的學生使用,也可供相關科技人員閱讀。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部分 生態係統結構與功能的測定
實驗一 植物光閤效率測定
一、半葉法
二、CO2吸收量測定法
實驗二 植物水分蒸騰速率測定
一、離體快速稱重法
二、穩態氣孔計法
實驗三 植物熱值測定
實驗四 植物生殖分配的測定
實驗五 動植物對極端低溫反應的測定
一、植物對低溫反應的測定
二、動物對低溫耐寒性的測定
實驗六 群落種類組成分析
一、草地群落種類組成分析
二、森林群落結構特徵的分析
實驗七 群落數量特徵分析
實驗八 群落葉麵積指數的測定分析
一、剪紙稱重法
二、儀器測定法
實驗九 群落年齡結構分析
實驗十 群落的數量分類與排序
實驗十一 群落物種多樣性分析
實驗十二 群落光閤和呼吸的測定
實驗十三 群落生産力分析
一、森林群落第一性生産力的測定與分析
二、草地群落第一性生産力的測定與分析
實驗十四 生態係統碳動態的測定與分析
草地牛態係統
二、森林或灌木生態係統
實驗十五 種間關係分析
一、種間競爭
二、他感作用
第二部分 主要環境因子的測定分析
實驗十六 水因子的測定分析
一、水質分析
二、土壤含水量的測定
三、地錶水蒸發的測定
實驗十七 水分脅迫對植物的影響
一、葉片缺水程度的鑒定
二、根係缺水程度的鑒定——TTC還原法
三、葉片遊離脯氨酸的測定
四、葉片脫落酸(ABA)的測定
實驗十八 土壤因子的測定
一、土壤溫度的測定
二、土壤養分分析
三、土壤中有害重金屬的測定分析
實驗十九環境脅迫對生物的影響
一、汙染脅迫對生物的影響
二、鹽脅迫對生物的影響
第三部分 生態設計與生態修復技術
實驗二十 防護林工程的類型及工程設計
一、防護林工程的類型
二、工程設計
實驗二十一 水體護岸、道路護坡工程的工藝流程及材料選擇
一、水體護岸工程
二、道路護坡工程
三、生態護岸、護坡工程材料的選擇
實驗二十二 城市綠化保水工程及效果分析?
一、城市綠化保水工程的分類和建設
二、城市綠化保水工程效果分析
實驗二十三 退化草地恢復的措施及效果分析
一、退化草地恢復措施
二、工程效果分析
實驗二十四 不同濕地類型修復工程的技術選擇
一、濕地生態修復的方法
二、河流濕地的修復
三、濕地修復的實例
實驗二十五 沙地的固定和植被恢復
一、沙地的固定
二、沙地植被恢復
實驗二十六 礦區植被恢復的措施及植物篩選
一、礦區生態恢復的主要措施
二、植被恢復的物種篩選
三、礦區修復案例
前言/序言
《生態學實驗與實習》作為高等學校教材已經齣版15年瞭,其第二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傢級規劃教材。在15年的教學過程中,本教材得到瞭廣大讀者的認可和好評。
近年來,生態學學科發展迅猛,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研究方法及手段上都有瞭很大的突破,並在實現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因此,為及時反映學科發展水平,滿足教學需求,《生態學實驗與實習》第三版在第二版的基礎上,對教學內容進行瞭更新和補充,更多地關注生態係統服務功能方麵的內容。
第三版的編寫原則是:
1.滿足基礎實驗教學的基本要求。保留第二版中的部分內容,增加瞭生態因子測量中量化測定技術的內容,減少瞭關於形態描述方麵的實驗。
2.對於在其他基礎課中已經涉及的實驗內容,在本教材中不再列入。
3.為瞭體現以生態係統服務功能為中心的意圖,在實驗內容的安排上,均圍繞生態係統結構與功能作用這個主題。
4.教材的內容力求反映目前國內外生態學研究領域的最新水平。使學生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和訓練,能夠規範使用生態學研究中常用的觀測儀器,掌握生態學研究的基本方法。
5.本教材配有網上配套數字資源,其內容是紙質教材的補充和延伸,包含實驗中的彩色圖片、音頻、視頻,以及某些不同的實驗方法、技術設備和實驗案例等,讀者可以依照教材中給齣的提示進行拓展閱讀。
本教材共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生態係統結構與功能的測定,包括瞭15個實驗;第二部分是主要環境因子的測定,包含瞭4個實驗;第三部分是生態工程設計及生態修復技術,包含瞭7個實驗,由於此部分實驗的操作具有一定難度,故每個實驗都配有相應的視頻資料,其目的是給沒有實驗條件的讀者提供實驗觀摩,從而加強其對生態工程設計及生態修復技術的瞭解。
本教材的編寫人員有內濛古大學、南開大學、東北師範大學、山東大學、內濛古師範大學、廈門大學、雲南大學等學校的教師。具體編寫人員均在其所承擔編寫的實驗後進行標注。本教材是在多位老師的誠心閤作下完成的,在此對他們錶示衷心感謝。
本教材的審定得到瞭盛連喜教授的大力支持和幫助,在此錶示衷心的感謝。
楊持
2017 3
生態學實驗與實習(第3版)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