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正能量(套裝共3冊)》包括理查德·懷斯曼著的《正能量》和《正能量(2幸運的方法)》、韋恩·戴爾著的《正能量(實踐版)》。《正能量(套裝共3冊)》將分彆教你如何堅持正能量,使人生不畏懼;如何擺脫負麵情緒,掌控自己的人生。
目錄
《正能量》
簡介
隻有改變,纔能提升正能量!
第一章 快樂的能量
1.改變一切的簡單理念
控製情緒的秘密
2.偉大理論的發現
積聚正能量,變得快樂起來
身體如何影響頭腦的運作
提升人的正能量指數
3.快樂是可以被創造的
握手與說話隱含著能量
快樂地與內心交談
大笑吧,像不曾受過傷一樣
驅散負麵情緒實驗
如果你想變得快樂
第二章 吸引力與人際關係
1.愛是什麼
友誼、吸引力、愛的秘密
真正的愛
你是否活在愛中
尋找真愛的曆程
2.身體感受能量
身體語言與情緒
愛的化學能量
渴望能激發吸引能量
3.愛的吸引能量
親密關係的誕生
愛的正能量可以被製造
開始全新的生活
快速愛情實驗
愛的正能量
看手相的魔力
打造幸福的結局
如何收獲愛
第三章 對抗負麵情緒,獲得心理健康
1.身體活動對情緒的影響
2.消除疼痛、憤怒和焦慮
生氣是在抑製正能量
釋放怒氣的學問
如何讓心態平復
恐懼産生的原理
人的焦慮序列
剋服恐懼癥
按下“恐慌”鍵
擺脫罪惡感
3.對抗抑鬱的能量
心理暗示的作用
讓行為影響情緒
擺脫惡性循環
行為催化:第一階段
行為催化:第二階段
粉碎練習:第一部分
第四章 打造你的超級意誌力
1.奬勵是一種負能量
神奇的驅動力
“角色扮演”的作用
神奇的療愈颱本
2.小改變帶來巨大的影響
粉碎練習:第二部分
承諾的力量
改變你的生活
承諾卡
評估你的自控力
3.重塑全新的自己
最有效的“推拉”遊戲
用眼睛吃飯
監視你自己
彆做習慣的俘虜
肌肉的魔術
打破一切常規
第五章 控製思維,激發內心正能量
1.改變世界的力量
為何我們會忽略事實
行為與想法的背離
如何改變意識
製造認同——第一部分
2.什麼在影響人的信念
評論與承諾
拇指和中指實驗
3.意識如何被操縱
製造認同——第二部分
4.消極行為是怎樣産生的
溫暖的力量
如何傳遞正能量
5.行為影響人際關係
現在,團結起來
“拼圖”先生
第六章 運用正能量,打造全新的自己
1.行為能改變性格嗎
2.如何變得更自信
強有力的姿勢
提高自信心實驗
3.著裝隱含的能量
跳齣傳統思維
4.“新的自我”的神奇轉化
遇見另一個自己
你認為你是誰
選擇決定命運
5.重新掌控生活的秘密
如何永葆活力
結束語
“錶現原理”與正能量
用身體改變頭腦的十個快速方法
緻謝詞
《正能量(幸運的方法)》
《正能量(實踐版)》
精彩書摘
《正能量(套裝共3冊)》:
1879年,德國心理學教授威廉·馮特成為世界上首位在實驗室中進行心理學實驗的人。這一曆史『生事件發生在萊比锡大學的一個小房間裏,嚮我們生動地展示瞭維多利亞時代的科學傢們是如何研究人類大腦的。
馮特在這場標誌實驗心理學誕生的實驗中,本可以選擇研究任何一個吸引人的主題:關於人類為何墜入愛河,為何會相信上帝,甚至是為何人類有時會自相殘殺。但是,“毫無幽默感且不知疲倦的”馮特偏偏選擇作瞭一個奇怪,甚至可以說是詭異的小銅球實驗。
馮特和他的兩個學生湊在一張桌前,將計時器、開關和一個精心設計的金屬颱連在一起。金屬颱上放有一個銅球,一個學生將手放在開關之上幾毫米處。幾秒鍾後,銅球自動從颱子上下落,同時計時器開始工作。當聽到銅球掉到桌上時,學生觸動開關,計時器停止工作。通過仔細記錄計時器上顯示的數據,馮特創造瞭心理學上的第一個數據點。
你也許會想,一天或者幾天的實驗後,馮特最終將閤上他的筆記本,撰寫實驗報告,繼續下一個更有趣的研究。這想法很不錯,但是很遺憾,你想錯瞭。事實上,未來幾年,他一直在觀察數以百計的人對於這個實驗的反應。就像物理學傢試圖鑒定一種物質的基本成分一樣,馮特和他的團隊試圖發現人類意識的基本元素。馮特要求部分實驗參與者在他們在聽到球碰到桌麵的聲音時立即按開關,要求另一些實驗參與者在他們完全意識到球撞擊桌麵}臼聲音後再按下開關。在第一種情況下,觀察者們要將注意力集中在銅球上;而在第二種情況下,他們要將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思想上。當實驗參與者較好地完成相應要求時,馮特認為,他們的第一個反應是簡單的反射,而第二個反應則牽扯瞭人們有意識響選擇。當然,不齣意外,許多實驗參與者一開始無法分辨這兩個不同情況的細微區彆,所以他們往往會被要求完成上萬次試驗後纔能進入實驗階段。
通過對銅球實驗數據認真、艱苦的整理,馮特最後得齣結論,認為反射反應平均需要十分之一秒,但參與者們留下的關於球落地聲音的印象非常模糊。與之相對,有意識地聽球聲音時,參與者的平均反應時間是十分之二秒,但他們對於球落地的聲音的印象清晰得多。
在解開瞭以上關於人類反射反應的謎團後,馮特後來又投身於數百個相似的實驗中。他的方法相當有影響力,十九世紀幾乎每個涉足人類思想意識學術研究的人都會步他的後塵。在全歐洲的心理學實驗室中,研究人員幾乎聽不到自己對於銅球實驗響聲的思考。
但是,在美國,一位叫威廉·詹姆斯的年輕哲學傢、心理學傢沒有這麼做。
威廉·詹姆斯是個非凡的人物。他於1842年生於紐約,父親是一位獨立、富有、人脈廣泛、有點怪癖的獨腿宗教哲學傢,緻力於五個孩子的教育。因此,他的童年時光多數接受的都是私人教育:參觀歐洲頂尖博物館和畫廊,與亨利·梭羅、阿爾弗雷德·丁尼生、霍勒斯·格裏利。等文化名流交遊。
威廉·詹姆斯早年習畫,但在二十多歲的時候放棄藝術,進入哈佛醫學院學習化學與解剖學。1872年,時任哈佛校長、同時也是詹姆斯傢族多年好友的查爾斯·艾略特聘請詹姆斯在哈佛講授脊椎動物生理課程。在那裏,詹姆斯很快發現,自己被人類心理之謎深深吸引。於是,1875年,他參與瞭美國首個心理學課程學習。此後他評價說:“我聽過的第一節心理課是我自己教授的心理課。”
詹姆斯認為馮特的研究工作過於瑣碎,為此甚感驚愕。他堅信心理學研究應該與人們的生活相關。詹姆斯徹底背離銅球實驗、反應時間等傳統實驗做法,轉而將精力集中在一係列更加有趣並且實用的主題上,如:信仰上帝是否正確,生命的意義是什麼,自由是否真的存在。
馮特和詹姆斯的不同,不僅僅錶現在他們研究人類思想的方法上。馮特比較死闆沉悶,其課程嚴肅莊重,作品乏味拖遝。而詹姆斯則不拘小節、樸實無華,經常“戴著綢帽,拄著手杖,身穿長袍和紅格紋褲子”在校園漫步、運動。他經常會開些玩笑,說些輕鬆幽默的題外話,以至於他的學生甚至覺得該建議他嚴肅一點。並且,他還會寫一些淺顯易懂、幽默詼諧的文章(他曾經寫道“當一個蟑螂也能感受到愛情無法得到迴報帶來的痛苦時,那這世界可真是變得不道德瞭”)。
並且,詹姆斯和馮特的工作方式也完全不同。馮特招募瞭一幫學生作他精心設計、嚴密操控的實驗。新人們到馮特實驗室的第一天,要先排好隊站著,然後由馮特依次嚮隊伍中的學生們發放實驗操作要求說明。一周結束後,馮特會像一個法官或評審一樣,聽取學生匯報實驗結果,如果學生的實驗結果與導師的理論不相符,就有可能被判不及格。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詹姆斯喜歡鼓勵學生自由思考,討厭將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學生,有一次他曾經抱怨他的同事“以自己最虛僞的一麵對待學生”。
這兩位偉大的思想傢絲毫不掩飾他們對彼此盼憎恨。詹姆斯文風頗具詩意,甚至有評論稱他像個小說傢一樣寫心理學論文。對此,馮特完全不為所動。當應邀評價詹姆斯的作品時,他說道:“他的作品很美,但那不是心理學。”對此詹姆斯作齣迴應,指責馮特每本書都會改變自己的理論,評價道:“不幸的是,他永遠也不會遭遇自己的滑鐵盧……如果將他像蟲子一樣切成很多段,他的每一段肯定都能自己爬行……你殺不死他。”
……
正能量(套裝共3冊)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