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6-12岁 品类刚需,有针对性,凝结少儿类图书的精华部分
内容过硬,选题刚需,完美构建中国孩子知识体系
装帧精美,方便耐用,大幅提升中国孩子阅读品质
内容简介
《昆虫记》是一部世界文学史上独特的昆虫史诗,是法国著名生物学家法布尔耗费毕生心血完成的巨著。它以生动的笔触记录了各种各样昆虫的生活习性、个性特点和趣味故事,集趣味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堪称文学与科学完美结合的典范。全书语言优美活泼,插图精美,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生命的关爱和敬畏之情,既能够培养青少年读者亲近自然、热爱科学、尊重生命的探索精神,又能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作者简介
龚勋,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毕业,多年从事少儿图书策划和编写工作,对儿童心理学有很深的研究,在少儿图书策划和编写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曾执行主编过“中国学生成长必读书”“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小小故事王”“儿童成长第1书”等畅销少儿读物。
内页插图
目录
论祖传
神秘的池塘
喜爱昆虫的孩子
蝗虫的重要角色
固定的隐居者
矿工的苦役
生命的蜕变
“祈祷之虫”
最残忍的爱情
夜间狂热的猎手
……
精彩书摘
生命的蜕变
蝉的幼虫一钻出地面,那个精心挖掘的地洞就废弃了,洞口变得很大,就像被粗大的电钻钻出的孔一般。幼虫刚爬到地面上时,一般会在洞口附近徘徊一会儿,以寻求合适的落脚点,比如一棵小矮树、一丛百里香、一片野草叶,或者一根灌木枝。找到后,它就立刻用前足的爪紧紧地抓住这些植物的枝条,头朝上,决不松手。之后,它会先休息一会儿,以便让其余悬着的爪臂舒展开,成为固定的支点。
它开始进行蜕皮工作了。首先是幼虫背部的外壳沿着中线裂开,随着裂缝越来越大,露出昆虫淡绿色的身体。而前胸差不多在同一时间也开裂了,裂缝向上延伸到头部,向下到达后胸。接着是头罩开裂,红色的眼睛从中露了出来。从开裂时刻开始,露出的那部分淡绿色身体渐渐地膨胀起来,在中胸的部位甚至出现一个凸起物。那个凸起物慢慢地抖动着,并随着血液的流动忽而膨胀,忽而紧缩。起初,我们完全无法了解这个凸起物的作用,不过,现在我们就会发现它相当于一个楔子,帮助幼虫的胸甲沿着阻力相对最小的两条十字线裂开。
幼虫脱壳的速度相当快,蝉的头部首先露出来,接着是吸管和前腿。此时,蝉的身体倒立着悬挂在树枝上,腹部朝上。随后,后腿和翅膀相继从旧壳中脱离出来。蝉翼湿漉漉的,而且很皱巴,身子蜷成弓状,就像是发育不全的残肢一般。这就是蝉蜕变的第一阶段,全过程只需要十分钟。
接下来,蝉就要进入蜕变的第二阶段,这个时间相对要久些。到目前为止,除了尾部最后的尖端仍留在壳内,蝉的其余部分已经完全蜕出了。这时候,那个已基本被蜕下的壳仍然以原先的姿势牢牢地挂在树枝上,即便在干燥的环境中,那层旧壳已经变硬了,姿势却自始至终保持不变。事实上,它正是下一个蜕变阶段的支撑点。
因为尾部并未完全蜕出,所以蝉只能继续穿着那件淡绿色略带点儿黄色的衣服。接下来,蝉会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它以固定的旧壳为支点,垂直翻转,让头部倒悬,直到原本贴在一起、皱皱巴巴的蝉翼向外伸直并随着血液的流动完全张开。随后,它又用一种几乎不可能看清的动作,尽力将身体翻上来,用前爪钩住空壳。这一系列运动可以把尾部最后的尖端从旧壳中蜕出,整个过程差不多需要半个小时。
现在,蝉已经完全摆脱了旧壳,不久之后它的样子将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不过,此时我们看到的是,蝉的翅膀很沉重而且湿漉漉的,其透明度不亚于玻璃,而且上面清晰地呈现着嫩绿色的脉络。它的前胸和中胸隐约带着一点儿棕色,而其他部分则是淡绿色的,个别部位还有些发白。
在短时间内,这个刚得到自由的蝉还不是很强壮,它那柔弱的身体在还没具有足够的力气和漂亮的颜色以前,必须在日光和空气中好好地沐浴。两个小时后,它看起来并没有什么明显变化,只是用前爪把身体悬挂在已脱下的旧壳上,在微风中摇摆。它的身体依然很脆弱,依然是绿色的,直到棕色的外壳出现,它才会变得像平常我们见到的蝉一样。我从上午九点看到这只蝉悬挂在树枝上,一直到中午十二点半才飞走。
而那个被蝉蜕下的空壳呢?它仍按照原先的姿势留在树枝上,除了一条裂缝外,其余部分完好无损。它挂得很牢,即便是刮风下雨也不能将这个空壳从树枝上打落。所以,在此后的几个月里,甚至到了冬天,我也经常可以在一些树枝上看到这样的蝉壳—自始至终保持着初时的模样。它让我想到了干羊皮,可以作为纪念品长时间保存下来。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蝉蜕壳时所做的体操。全过程一共有两个支撑点,首先是保留在旧壳中的尾部,然后是前爪尖。还有两个重要动作:一个是垂直向下翻跟头,使头部朝下;另一个是直起身子,用力使头部朝上,恢复正常姿势。要想完成这样一连串动作,幼虫需要固定在一根树枝上,头部朝上,下方要留出足够的运动空间。那么,假如我故意破坏这些条件,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吧!
我用一根线系住准备蜕变的蝉的一条后腿,然后把它倒挂在没有气流的试管里。这不是一根普通的线,而是重垂线,它的垂直状态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改变。蝉在蜕变的时候头部必须要向上,可现在它被强制保持头部朝下的状态。可怜的小虫竭尽全力地翻动身体,试图使身子翻转过来,然后用前爪抓住那条被系住的后腿或垂线。在我做实验的蝉中,只有几只蝉成功了,尽管它们很难保持平衡,但总算让身子竖了起来,随后它们便以垂线为支点,毫不费力地完成了蜕变。
多数的幼虫则没有这么幸运了,它们最终没有抓住那条线,没能转过身子来,也就无法进行蜕变了。尽管有几只幼虫背上的壳已经裂开,中胸也出现了凸起物,但蜕壳就进行不下去了,所以它们很快死掉了。然而,这也是少数,大多数幼虫甚至连壳都没有裂开就死去了。
接着我又开展了另一项实验。我把即将蜕变的幼虫放进一个瓶子里,为了让幼虫可以爬行,我在瓶底铺了薄薄的一层沙子。因为瓶子的玻璃瓶壁太滑了,所以它们只能爬行,而无法依靠瓶壁直立起来,在这样的环境中,幼虫只有死路一条。然而,这其中也不乏例外:有些幼虫凭借着难以想象的平衡性,在沙地上直立起来,从而成功完成蜕变。不过,就绝大多数幼虫而言,假如无法实现正常或接近正常的姿势,蜕变就无法完成,幼虫就会死掉。
通过实验的结果,我们差不多可以得知,对于影响蜕变的外力,蝉有能力做出一些反应。外壳裂开的时间,幼虫是可以控制的,直到外部条件合适为止;外部条件若是不合适,幼虫甚至会放弃蜕变。尽管体内的激素一再向幼虫发出蜕变的信号,可如果幼虫感觉到外部条件不合适,它们宁死也不会选择裂开。
当然,除了这些死于我强烈的好奇心下的幼虫外,我从没有见过它们这样死去,因为它们总是能够在地洞附近找到适合蜕变的树枝。从洞里爬出来的幼虫爬到树枝上后,仅仅几分钟内背上的壳就会裂开,这样短暂的破壳过程使得我的研究变得麻烦起来。
于是,我逮住了一只刚刚爬上树枝的幼虫。我把幼虫连同那根树枝一起装进了纸袋里,然后匆匆往家赶。尽管我只用了一刻钟的时间就回到了家,可仍然白费了力气,因为淡绿色的蝉已经破壳而出。我只好放弃这种观察方法,开始寄希望于能够侥幸在离家不远的地方有所发现。
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蝉是希腊人极其推崇的一道佳肴。尽管我没有拜读过这位伟大哲人的著作,可我却从马蒂约的一本权威著作上证实了这一观点,他进一步明确了亚里士多德所说的“美味的蝉”指的是挣脱外壳之前的幼虫。
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说法,如果我们想要得到这份美味,只能在夏天,即幼虫出洞的时刻进行捕捉。这个时候,只要认真寻找,很容易在地面上发现一只接着一只蝉的幼虫,这是在幼虫开裂之前抓住它及时烹饪的唯一时机。只要稍晚几分钟,幼虫的壳就裂开了。
一个阳光明媚的夏日早晨,为了体验传说中的美味,我们全家五口开始行动了。我们把院子搜了个遍,只要逮到幼虫,我立刻将它浸到水里,因为幼虫窒息后就不会蜕变了。经过两个小时的地毯式搜索,我们一共找到四只幼虫,它们统统被我浸到水里,不是死了,就是奄奄一息。为了保证传说中的美味,我们做得非常简单:一点儿油、一点儿盐和一点儿洋葱,别无其他。晚饭的时候,大家都品尝了这道油炸幼虫,并一致认为,这道菜确实可以吃。然而,从味道上来讲,它有点儿虾的味道,但远没有烤蚱蜢那么浓厚,而且它有点儿过硬,汁水也少得可怜,吃起来不亚于啃干羊皮。
不可否认,亚里士多德是伟大的动物历史学家,他的消息通常是准确可靠的。他有一个学生是国王,为他从印度运来了足以令当时的马其顿人啧啧称奇的珍禽异兽:老虎、豹子、大象、孔雀、犀牛,亚里士多德对这些动物做了十分详细的描述。然而,对于蝉,即便是在马其顿当地,他也只是从农民口中了解到的。那些辛勤劳作的农民在犁地的季节看到过蝉的外壳,而且他们是最早知道蝉就是从这外壳里出来的。亚里士多德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做了一些普林尼后来所做的事。不过,他有些过于天真,他轻信了那些乡间的传言,并把它们当作真实的资料记载下来。
相比较而言,希腊农民的脾气要更加古怪。他们告诉城里人:蝉的幼虫是无与伦比的美食,是神的佳肴,无比美味。为了使他们无限夸张的说法令人信服,他们又加上了一个前提条件:这样的美味只能在幼虫破壳之前收集到。
通过我的烹饪结果,我敢断定,亚里士多德本人肯定没有吃过油炸蝉幼虫,亚里士多德肯定没想到他出于善意向人们推广的美味,原来只是那些农民不经意的一个玩笑。事实上,如果我听信身边的那些农民的话,肯定早就收集到很多蝉的故事了。下面我就讲一个农民告诉我的蝉的故事吧!就讲这一个。
你有肾衰,或因为水肿而走路不稳吗?你是否需要一贴很好的净化药?相信你会在所有的民间药典里发现一味无与伦比的药,就是蝉!人们会在夏天把蝉的幼虫收集起来,穿成串儿在太阳下晒干,然后小心翼翼地储藏在衣橱里。
你要是突然感觉到轻微的肾炎,或是尿路不畅,那赶快把储存的蝉熬成汤喝下去,据说没有任何药物会比它更有效了。在我还不知情的情况下,曾经有一位好心人给我服用了这样一剂汤药,说是可以治疗身体的不舒服。不过,最令我意外的是,阿那扎巴的老医师们竟然也十分推崇这个药方。事实上,自药材鼻祖迪约斯科里德生活的时期开始,普罗旺斯的农民就坚信蝉拥有神奇的疗效。当然,这也要感谢希腊人将蝉介绍给他们。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其中也不乏变化:迪约斯科里德的建议是把蝉烤着吃,而现代人多把蝉熬成汤喝。
我们都知道,蝉会对那些过于靠近它的人撒上一泡尿,然后趁机逃走,从这一点足以证明蝉的排泄功能的强大,这种排泄功能说不定可以传给吃他的人。估计迪约斯科里德与他同时代的人就是根据这一点才认为蝉具有利尿的功能,而至今普罗旺斯的农民仍对此深信不疑。
哦,可爱的人们!假如你们知道蝉的幼虫是用尿液搅拌泥土,从而使自己的气象站和休息室变得更加结实牢固的话,你有何感想呢?你们是否会和拉伯雷①一样夸张呢?在拉伯雷的笔下,巨人高康大坐在巴黎圣母院的钟楼上,洪水般的尿液从他那巨大的膀胱里喷射出来,将无数闲逛的巴黎人淹没。
前言/序言
昆虫演绎的生命之歌
花儿因美丽芬芳而引人注目,鱼儿因自由自在而令人羡慕,鸟儿因征服蓝天而让人赞叹……大自然中,每一类物种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诠释着生命的真谛,这其中也包括很多人眼中微不足道的“虫子”。你想知道小小的虫子会演绎出怎样动人的生命之歌吗?那就请打开《法布尔昆虫记全集》,并从中寻找答案吧!
《法布尔昆虫记全集》不仅是一部研究昆虫的科学巨著,也是一部讴歌自然与生命的宏伟诗篇。自问世以来,它就以其丰富的内涵、优美的笔触影响了无数科学家、文学家以及普通读者。大文豪雨果曾盛赞法布尔为“昆虫世界的荷马”,而进化论之父达尔文则称他为“无与伦比的观察家”。法布尔以充满爱的语言向人们描绘了一个异彩纷呈的昆虫世界。在这里,每一种昆虫,它们从诞生、生长,直至死亡,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场景都充满了生命的灵性,闪耀着智慧的光辉!
为了让青少年朋友们更好地感悟法布尔先生笔下的昆虫世界,我们在秉承原著活泼生动的文风的基础上,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法布尔的《昆虫记》进行了重新整理,萃取名篇,结集成书,并精心配制了数十幅手绘图片,可谓是图文并茂。
读完本书,相信读者朋友们在了解更多昆虫知识的同时,一定会情不自禁地对自然界的这些小精灵生出由衷的怜爱。事实上,正是因为它们的存在,我们的大自然才如此美丽、可爱!
中国少儿必读金典(全优新版):法布尔昆虫记全集 [6-12岁]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