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精选北京日常常见植物106种左右,每种植物以1-2张观赏特征的大图全方位展现植物的本真形态与细节特征,说明文字配有精美的图片,图文并茂,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文化性和艺术性,使读者在欣赏植物的同时,又能帮助读者快速认识了解植物。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对每种植物都配有相应地设置二维码,进行独立的、不同于图书的数字内容设计,扩展纸质图书的信息承载量;图书建有“植生活”微信公众号,根据时节变化,向读者推送植物资讯。
韩静华,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系主任,北林绿像素工作室负责人,研究方向为植物科普、新媒体艺术和交互设计。北京理工大学工业设计系本科、设计学硕士,清华美院访问学者。近年来致力于在大众层面传播植物知识,主持多项省部级项日和横向项目,均和植物科普有密切关系。主要作品有《植视界》《红松林之歌》《植物点点看》等,受到北京卫视、《中国绿色时报》《北京晚报》《现代教育报》等多家媒体报道,多次获梁希科普奖、北京科普动漫创意大赛奖项。
每一年我们身边的草木都经历着枯荣,你可曾为它们蓬勃的生机而感动,又是否在驻足观察它们的时候对这些植物姓甚名谁有过疑惑?让我们在《北京花开》中寻找草木的踪迹,了解它们的植物学特征和文化历史背景!
—余天一 植物学新秀
《北京花开》不仅涵盖了北京常见的植物,还提供了相似种的辨别法,这对新手尤为重要,而且介绍了不少植物的趣闻轶事,以供你向亲友讲解时使用。有了这本书,你会迅速成为别人眼里的植物达人。
—张辰亮 博物君
我坚信,如果一个人能认识自己周边的植物,那他/她的幸福感一定会高一些。
—王西敏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环境教育家
1月
蜡梅
3月
迎春
连翘
毛白杨
加杨
榆树
山桃
山杏
玉兰
二乔玉兰
旱柳
馒头柳
东京樱花
毛樱桃
梅
美人梅
麦李
榆叶梅
重瓣榆叶梅
蒲公英
黄杨
4月
紫叶小檗
西府海棠
垂丝海棠
现代海棠
木瓜海棠
紫丁香
白丁香
棣棠
重瓣棣棠
杜仲
栓皮栎
紫叶李
紫叶矮樱
美国红枫
洋白蜡
桃
红花锦鸡儿
日本晚樱
毛泡桐
紫荆
银杏
水杉
元宝枫
紫藤
文冠果
白皮松
油松
侧柏
圆柏
黄刺玫
重瓣黄刺攻
锦带花
二月兰
花椒
杂交鹅掌楸
红瑞术
美桐
桑
龙桑
楸树
构树
山楂
山里红
金银木
流苏树
七叶树
猬实
5月
现代月季
玫瑰
鸡爪槭
稠李
牡丹
芍药
刺槐
红花刺槐
黄栌
柿
君迁子
金银花
太平花
萱草
火炬树
黄金树
五叶地锦
欧洲荚蒾
凤尾兰
胡桃
枸杞
皂英
平枝枸子
矮紫杉
暴马丁香
臭椿
香椿
石榴
梓
柬
栾树
6月
蜀葵
莲
华北珍珠梅
荆条
合欢
海州常山
美国凌霄
紫茉莉
冬青卫矛
梧桐
紫薇
木槿
7月
槐
10月
雪松
金镶玉竹
早园竹
索引
后记
作者简介
北京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世界上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多的城市,三千多年的历史孕育了故宫、天坛、八达岭长城、颐和园等众多名胜古迹。北京之美不仅在于山水和名胜古迹,也在于花草树木,它们使北京四季分明,美化了首都的环境和生活,愉悦了人们的身心。 本书精选了北京日常常见的园林绿化植物 100 余种,它们生长在我们的小区、单位和公园的绿地中,可以说视线所及随处可见,但对它们我们却知之甚少。本书以植物开花时间为序,供读者阅读和对照实物;每种植物以 1 ~ 2 张具观赏特征的大图为主,不仅图片精美,还能展现植物的本真形态与细节特征;北京古树名木众多,图片拍摄和内容突出北京地域特色,如太庙的古柏、颐和园的古柳、故宫的古楸树、北海的白皮松等。由于每年的气候和天气状况不同,各种花的花期在不同年份会有所差异,有时相差 20 天,如今年(2017 年)的花期就较往年提前了 15 天左右,因此,本书是按照多年观测、以花期适中的年份来进行排序,不专指某一年的情况。对大家容易混淆的植物,也提供了快速区分办法,如迎春与连翘,金银木与金银花,现代月季与玫瑰,山楂与山里红等。对近几年在北京园林绿化中新引入的优良品质,亦有科学的介绍,如现代海棠、现代月季、美国红枫等。
本书文字描述简洁准确,其学名和物种描述主要参考Flora of China(《中国植物志》英文版),除必要的植物学知识外,还特别注重挖掘植物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如香椿和萱草指代父母,桑树和梓树代称故乡,紫荆表示家庭和睦与兄弟亲情等;植物与古代诗词也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很多诗句不仅反映了诗人对植物的深刻了解,也展现了一种意境之美。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本书为 105 种植物配套设计了独立而生动的数字内容,扩展了纸质图书的信息承载量,扫描植物名称旁边的二维码即可浏览到更多信息;图书建有"植生活"微信公众号,根据时节变化,向读者推送植物资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植物爱好者的阅读需求
这部关于植物学的入门读物,对于我这样一个对自然界一无所知,却又对身边花草树木充满好奇的“城市原住民”来说,简直是一盏明灯。作者的笔触极其细腻,仿佛能透过文字感受到泥土的芬芳和阳光的温度。它没有堆砌那些令人望而生畏的拉丁文术语,而是用非常生活化的语言,娓娓道来每一种植物的“脾气秉性”。比如,书中对光照、水分需求的讲解,不是干巴巴的科学定义,而是结合了养护经验,告诉你“这盆多肉需要晒太阳,但晒过头了就像人暴晒后会脱皮一样,得有点遮阴的智慧”。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还穿插了一些关于植物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象征意义,这让阅读体验从单纯的知识获取,升华成了一种文化探索。我记得有一章专门讲了蒲公英,它在不同文化里可以是顽强的生命力,也可以是分离的象征,这种多维度的解读,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这本书的排版也十分考究,大量的精美插图和实拍照片,清晰地展示了植物的细节,即便是最不起眼的小草,在作者的镜头下也呈现出惊人的美感和秩序感。读完第一部分,我立刻充满了信心,准备去阳台给我的几盆“僵尸植物”做一次彻底的“体检”和“心灵SPA”。它真正做到了“写给大家看”,让植物学不再是象牙塔里的学问,而是触手可及的日常美好。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掌控得非常高明,读起来有一种徜徉在植物园中的悠闲感,但又不失严谨的逻辑性。作者似乎深谙读者的“知识焦虑”,总是在你快要觉得信息量有点大时,立刻切入一个生动的小故事或者一个有趣的实验发现。我特别喜欢它探讨植物如何进行“社交”的部分,比如根系之间的交流、信息素的传递,这些内容彻底颠覆了我过去认为植物就是“静止的”这种刻板印象。它把植物描绘成一个充满活力、暗流涌动的地下网络,让人不禁思考,我们脚下的土地到底隐藏了多少我们未曾察觉的生命智慧。书中对不同植物科属的介绍并非简单的罗列,而是巧妙地通过“亲缘关系”串联起来,让你能清晰地看到植物界演化的脉络。例如,在讲完蔷薇科的特性后,自然而然地就过渡到了那些我们日常食用的水果,这种流畅的过渡,让知识的吸收变得非常自然和立体。我感觉自己不是在读一本教科书,而是在听一位经验老到的园艺大师讲述他毕生的观察心得,那种真诚和热忱,是冰冷的文字资料无法比拟的。它成功地在科普性和趣味性之间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平衡点,非常适合那些想要系统了解植物基础知识,但又害怕枯燥的入门读者。
评分我之所以对这本书赞不绝口,关键在于它对“细节观察”的强调,以及这种观察如何转化为实际行动上的帮助。作者在书中反复强调,认识植物的第一步是学会“慢下来看”,去注意叶缘的微小锯齿、花瓣上的绒毛质感,甚至是果实成熟时爆裂的不同方式。这些微观的细节,往往是区分相似物种的关键。书中配有一系列高清的局部特写图,配合文字解析,教你如何像显微镜一样去审视一朵花的不同结构。此外,它还加入了一些非常实用的“田野调查指南”,比如如何安全地采集和保存植物样本,如何用最简单的工具进行基本的物种鉴定。这对于热衷于户外徒步和自然写生的朋友来说,无疑是极大的福音。我曾带着这本书去郊野公园尝试辨认了几种路边的野草,虽然还不能完全准确,但那种“我正在参与自然对话”的感觉,是以前从未有过的。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观察世界的新方式的训练,它把我们从屏幕前抽离出来,重新将注意力投向了身边最丰富多彩的生命体。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的“跨界融合”能力。它没有将植物学局限在生物学范畴内,而是大量引入了历史学、文学乃至生态经济学的视角。比如,书中有一章专门探讨了某些特定植物(如棉花、茶叶)如何驱动了人类历史的进程,包括贸易路线的开辟和殖民体系的建立,这种宏大的叙事视角,让植物不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历史洪流中的关键角色。再比如,在讨论传统中医药用植物时,作者的措辞非常审慎和客观,既肯定了其文化价值,又明确了现代科学的界限,体现出一种高度的知识担当。阅读过程中,我几次停下来,去查阅书中提到的那些与植物相关的历史事件或人物传记,这本书成功地激发了我更广阔的求知欲。它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通往植物世界以及它与人类文明交织历史的大门。对于那些希望通过了解植物来反思人与自然关系、探索知识边界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提供的深度和广度是超乎预期的。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我个人非常欣赏,它保持了一种既充满童趣又饱含敬畏之心的独特语调。作者在介绍一些生命力极其顽强的植物时,总会流露出一种由衷的赞叹,仿佛在和朋友分享一个了不起的生命奇迹。比如,描述沙漠植物如何利用极端的生理结构来储存水分时,语气中带着一种对生命韧性的由衷折服。同时,书中也适当地加入了作者自己的一些感悟,比如他在不同季节、不同地理位置与植物相遇时的心境变化,这些个人化的情感流露,使得原本可能略显疏远的科学主题变得异常亲切和有温度。它不强迫你记住每一个细节,而是鼓励你去建立一种情感连接——去爱护,去尊重,去欣赏。这本书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智者,轻声细语地告诉你自然界的伟大之处,而不是一位严厉的老师强行灌输数据。它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让学习植物知识变成了一种享受和心灵的滋养。我打算把这本书作为礼物送给所有我关心的人,因为这份礼物所承载的,是对生命本身的尊重和好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