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楷书,又称“真书”、“正书”,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楷书,指“篆书”、“隶书”、“楷书”等各种字体端正,可以作为楷法的字体;狭义的楷书,则是指魏晋以后,除篆隶之外字体端正的书法。诚如清周星莲《临池管见》所说:“楷书者字体端正,用笔合法之谓也。”本丛书所研究的范围,仅为狭义楷书中的小楷。
小楷,是指半寸以下的楷书。以其可小到细如蝇头,所以有时又戏称蝇头小楷。清钱泳《履园丛话》说:“余尝论工画者不善山水,不能称画家;工书者不精小楷,不能称书家。”可见小楷乃书家的基本功。
从有历史的记载上看,钟繇应是小楷的开山鼻祖,他的《宣示表》、《贺捷表》可以说是小楷的典范。此后,王羲之、钟绍京、苏轼、米芾、赵孟颊、文徵明、王宠、董其昌续写了不朽的篇章,而唐代楷书则达到了光辉的高峰。
王宠生于明孝宗弘治七年(一四九四年),卒于明世宗嘉靖十二年(一五三三年)。十六岁时,文徵明为王宠取字(履仁),后王宠自己更为“履吉”,号稚宜山人、守弟。祖籍太原,后随父迁居金阊(今江苏苏州)。其先人本姓章,以其父嗣于王氏,遂改姓王。在明代中期书坛上,与祝允明、文徵明齐名,世称“吴中三家”。
王宠少年时代就志向高远,聪明过人,性格清纯,风度翩翩。明何良俊在《四友斋丛说》中称他“议论英发,言吐如钟,仪状标举”。文徵明在《王履吉墓志铭》中说他“资性颖异,于书无所不窥,而尤详于群经。手写经书皆一再过,为文非迁(司马迁)、固(班固)不学,诗必盛唐,见诸论撰,皆有法程”。王宠父亲王贞虽以经营酒馆为业,却喜爱收藏,并结交了许多文人学士。正因为如此,少年时的王宠才能游学于文徵明,并成为他家的常客,且随后结识了祝允明、唐寅,常呼朋引类,寻幽访胜,声誉鹊起,驰骋于吴中文场。
据历史记载,他一生曾八次应试,孜孜汲汲,还不是为博得一官半职,但每一次总是名落孙山。在他三十八岁时,才得以年资贡入太学。屡试不第,使他的精神倍受打击,加之他自幼身体赢弱,所以四十岁时就病卒于虞山白雀寺。
王宠的学书经历,据明王世贞说:“正书始摹虞永兴、智永,行书法大令,晚节稍出自己意,以拙取巧,合而成雅,婉丽遒逸,奕奕动人。为时所趣,几夺京兆(祝允明)价。”从王宠早期行书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到蔡羽的影子。在王宠晚期草书作品中,我们又看到王羲之的痕迹。由此可知,王宠青年时曾得到蔡羽的点拨,并且临习过二王、虞世南、智永的法帖,有着非常扎实的楷书功底,随后又融会各家,形成了体态潇洒、舒缓纡徐、超尘脱俗、英姿飒爽的书风。无与伦比的魏晋风度,意态完美的唐宋遗韵,不能不令人击节赞叹。明代文学家胡应麟说:“履吉书萧散纵横,天真烂漫,近代书家恍惚晋人风度,仅睹此君。”邢侗曾把王宠与祝允明、文徵明进行过比较:“履吉原自献之出,疏宕秀媚,亭亭天拔,即祝(允明)之奇崛、文(徵明)之和雅,尚难议雁行,矧余子乎!”平心而论,王宠比较祝允明显得更优雅,比较文徵明又显得更疏放。在王宠短暂的四十年生涯中,创作了大量的书法作品。
王宠小楷继承了钟繇、王羲之的笔法,点画古朴,笔力浑厚,道劲超逸,姿肆跌宕。清蒋骥《续书法论》云:“乃于字势之长短、大小,又因其自然,则直与天地为消息,万物为情状,错综变化,意趣无穷。”
内页插图
前言/序言
楷书,又称“真书”、“正书”,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楷书,指“篆书”、“隶书”、“楷书”等各种字体端正,可以作为楷法的字体;狭义的楷书,则是指魏晋以后,除篆隶之外字体端正的书法。诚如清周星莲《临池管见》所说:“楷书者字体端正,用笔合法之谓也。”本丛书所研究的范围,仅为狭义楷书中的小楷。
小楷,是指半寸以下的楷书。以其可小到细如蝇头,所以有时又戏称蝇头小楷。清钱泳《履园丛话》说:“余尝论工画者不善山水,不能称画家;工书者不精小楷,不能称书家。”可见小楷乃书家的基本功。
从有历史的记载上看,钟繇应是小楷的开山鼻祖,他的《宣示表》、《贺捷表》可以说是小楷的典范。此后,王羲之、钟绍京、苏轼、米芾、赵孟颊、文徵明、王宠、董其昌续写了不朽的篇章,而唐代楷书则达到了光辉的顶峰。
王宠生于明孝宗弘治七年(一四九四年),卒于明世宗嘉靖十二年(一五三三年)。十六岁时,文徵明为王宠取字(履仁),后王宠自己更为“履吉”,号稚宜山人、守弟。祖籍太原,后随父迁居金阊(今江苏苏州)。其先人本姓章,以其父嗣于王氏,遂改姓王。在明代中期书坛上,与祝允明、文徵明齐名,世称“吴中三家”。
王宠少年时代就志向高远,聪明过人,性格清纯,风度翩翩。明何良俊在《四友斋丛说》中称他“议论英发,言吐如钟,仪状标举”。文徵明在《王履吉墓志铭》中说他“资性颖异,于书无所不窥,而尤详于群经。手写经书皆一再过,为文非迁(司马迁)、固(班固)不学,诗必盛唐,见诸论撰,皆有法程”。王宠父亲王贞虽以经营酒馆为业,却喜爱收藏,并结交了许多文人学士。正因为如此,少年时的王宠才能游学于文徵明,并成为他家的常客,且随后结识了祝允明、唐寅,常呼朋引类,寻幽访胜,声誉鹊起,驰骋于吴中文场。
据历史记载,他一生曾八次应试,孜孜汲汲,还不是为博得一官半职,但每一次总是名落孙山。在他三十八岁时,才得以年资贡入太学。屡试不第,使他的精神倍受打击,加之他自幼身体赢弱,所以四十岁时就病卒于虞山白雀寺。
王宠的学书经历,据明王世贞说:“正书始摹虞永兴、智永,行书法大令,晚节稍出自己意,以拙取巧,合而成雅,婉丽遒逸,奕奕动人。为时所趣,几夺京兆(祝允明)价。”从王宠早期行书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到蔡羽的影子。在王宠晚期草书作品中,我们又看到王羲之的痕迹。由此可知,王宠青年时曾得到蔡羽的点拨,并且临习过二王、虞世南、智永的法帖,有着非常扎实的楷书功底,随后又融会各家,形成了体态潇洒、舒缓纡徐、超尘脱俗、英姿飒爽的书风。无与伦比的魏晋风度,意态完美的唐宋遗韵,不能不令人击节赞叹。明代文学家胡应麟说:“履吉书萧散纵横,天真烂漫,近代书家恍惚晋人风度,仅睹此君。”邢侗曾把王宠与祝允明、文徵明进行过比较:“履吉原自献之出,疏宕秀媚,亭亭天拔,即祝(允明)之奇崛、文(徵明)之和雅,尚难议雁行,矧余子乎!”平心而论,王宠比较祝允明显得更优雅,比较文徵明又显得更疏放。在王宠短暂的四十年生涯中,创作了大量的书法作品。
王宠小楷继承了钟繇、王羲之的笔法,点画古朴,笔力浑厚,道劲超逸,姿肆跌宕。清蒋骥《续书法论》云:“乃于字势之长短、大小,又因其自然,则直与天地为消息,万物为情状,错综变化,意趣无穷。”
小楷掇英:王宠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