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刚刚逝去的20世纪文学,冠以经典的盖棺论定或许言之尚早。但吴晓东在经大讲坛上推崇的从卡夫卡到昆德拉这九位小说家,却无疑称得上大师;他在课堂上选作阐释分析对象的九篇作品也已经或终将被证明为不朽。因此,吴晓东对他心仪小说家的独具慧眼的研究、对他欣赏 小说的别有会心的解读,不失为一种对20世纪现代派文学的回顾和盘点。虽然作者无意经营小说史的契约,但其宏阔视野却有助于我们对百年文学脉络的整体关照和把握,进而领悟已经过去的这个“人类有史以来较复杂的一个世纪”对小说家及小说形式的深层影响,以及为什么20世纪的小说令人感到“阅读不再是一种消遣和享受;阅读已成为严肃的甚至痛苦的仪式”。
吴晓东,黑龙江省勃利县人。1984年至1994年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获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大中文系现代文学教研室主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1996年赴日本京都大学文学部担任共同研究者,1999年至2000年赴韩国梨花女子大学讲学,2003年至2005年赴日本神户大学讲学,2016年被聘为日本城西国际大学客座教授。2001年入选北京新世纪社会科学“百人工程”,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6年任北京大学人文特聘教授。著有:《阳光与苦难》、《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史》(合著)、《记忆的神话》、《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镜花水月的世界》、《从卡夫卡到昆德拉——20世纪的小说与小说家》、《漫读经典》、《文学的诗性之灯》、《废名?桥》、《二十世纪的诗心》、《文学性的命运》、《临水的纳蕤思——中国现代派诗歌的艺术母题》等。
我一直觉得,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能触及人类最深层的困惑与挣扎。而那些伟大的作家,仿佛是同一条精神脉络上的节点,他们虽然身处不同的时空,却在用各自的方式回应着相似的命题。我越来越喜欢那种能够将这些作家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和分析的评论,它能够帮助我看到,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类共通的情感与思考是如何被表达的。我期待着能读到一本,它能够带领我深入理解,那些近现代欧洲文学大师们,他们之间的思想火花是如何碰撞,又是如何通过作品,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我希望它能给我提供一个更广阔的视角,让我看到文学发展的脉络,理解那些看似独立的个体,在更宏大的历史图景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这种“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阅读体验,是我一直在追寻的。
评分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我常常会有一种感觉,那就是很多伟大的作家,他们仿佛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或者说,他们之间存在着一种无形的传承。我喜欢那种能够挖掘出这种传承脉络的评论,它不仅仅是罗列作品,更重要的是能够分析出作家们在思想、主题、甚至叙事手法上的继承与发展。我常常会在读完一本让我产生强烈共鸣的书后,去思考,是什么样的文学传统,塑造了这位作者?他又在其中融入了哪些属于自己的创新?这种“寻根”式的解读,对我来说非常有吸引力。我希望有一本书,能够帮助我建立起对近现代欧洲文学的清晰认知,它能够像一张地图,指引我理解那些大师们之间的联系,让我看到他们是如何在时代的洪流中,不断探索与前行。这种发现的乐趣,让我对文学世界充满了好奇。
评分最近在读一些关于现代文学的评论,我越来越觉得,有些作家仿佛是承载着某种“精神遗赠”,他们之间的联系,不仅仅是文风上的相似,更是一种思想上的延续。我常常在想,究竟是什么样的经历,什么样的时代背景,才造就了这些伟大的灵魂?他们又是如何将这些经历与思考,通过文字传递给后世的读者?我很喜欢那种能够深入挖掘作家内心世界,揭示他们创作灵感的来源,并将不同作家作品中的相似之处进行对比分析的评论。它能够帮助我打破阅读的孤岛,将那些我曾经独自品味过的作品,串联成一个更宏大的文学图景。想象一下,如果有一本书,能够带领我穿越时空,去理解那些伟大的作家们是如何思考,如何创作,如何影响彼此的,那该是多么令人兴奋的事情。我期待它能给我带来全新的视角,让我重新审视那些我熟悉的作品,发现其中我未曾注意到的深层含义。
评分我一直觉得,有些作家身上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气质”,仿佛他们天生就带着某种时代的烙印,又或者在他们的文字里,你能窥见一种跨越时空的哲思。最近读了几本不同年代、不同国家的文学作品,我越来越感觉到这一点。我常常会好奇,这些看似独立创作的个体,他们之间是否存在某种隐秘的联系?是否在创作的某个时刻,他们都曾被同样的困惑所萦绕,或者都曾试图用文学的方式去解答同一个终极问题?我喜欢那种能够拨开迷雾,揭示事物本质的解读。一本好的文学评论,不应该仅仅是复述情节,更应该是一种思想的碰撞,一种与作者对话的方式。它能够带领读者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理解他们创作的初衷,发现那些隐藏在字缝里的伏笔。我很渴望能够找到一本这样的书,它能帮助我梳理这些作家之间的“血脉”,让我看到文学史的发展脉络,理解不同时代背景下,作家们是如何回应时代、反思人性的。那种醍醐灌顶的感觉,是阅读本身带来的最大惊喜之一。
评分最近迷上了文学,尤其是那些能触及灵魂深处,又带着一丝荒诞与疏离感的故事。读了几本近现代的欧洲文学作品,总觉得有种共通的情绪在里面流淌,就像是一条看不见的线,将那些看似独立的叙事串联起来。我一直在思考,这种情绪是从何而来,又如何影响着我们的阅读体验?有时,我会想象,如果有一个人能将这些细微的联系梳理出来,该有多好。他或许会从那些经典的作品中挖掘出更深层的意义,从那些看似毫不相关的作家身上找到某种精神上的传承。我特别喜欢那种文字能够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围,让你沉浸其中,仿佛置身于那个陌生的世界,感受角色的挣扎与无奈,或者在那看似荒谬的情节中找到某种莫名的共鸣。我常常会在读完一本好书后,久久不能平静,脑海里回荡着那些句子,思考着作者想要传达的更深层的信息。有时候,我会觉得,文学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人性的复杂与矛盾,也映照出我们自身的存在。我很期待能读到一本能够帮助我理解这种文学脉络的书,它能够点醒我,让我看到那些隐藏在字里<bos>中的伏笔与关联,让我更深刻地理解这些作品的价值。
评分有朋友在香港看到了这本书后赶紧花高价钱买了,可见该书之魅力
评分相当好的一本书,内容很精彩,对于了解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学而言,很值得一读
评分看书是一种享受。愿你长相守
评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评分文学殿堂中的经典科目,通俗大家带来的深度学习
评分京东物流一如既往地快 书品很好很满意 快递员辛苦
评分经典重版,期待已久,非常感谢,学习啦。受益。感谢。
评分现在是最好的买书时代,有机会就尽快收齐经典著作。
评分这本书终于再版了,从2011年一直跟踪到现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