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大概沒有哪本書能像《醒來》一樣,收錄瞭這麼多真實鮮活的生命樣本,像須彌芥子般讓我們窺探這大韆世界的光怪與荒誕,和自己的靈魂深深處。作者不斷地碰撞人性、揭露陰暗、直麵死亡、擁抱創傷,過程精彩有趣。他筆下的各個人物,都流露齣真實的“人性”,有的醜惡,有的可笑,有的可敬,有的可悲,有的令人不忍。
讀這本書時,你會驚訝於作者錯綜龐雜的知識量和縝密的哲學思維,也會欽佩於他對自己下手的狠勁兒,他總是毫不留情地把人性撕得稀巴爛,也總有從零開始的灑脫和被討厭的勇氣。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挑戰腦洞,直擊人性的心理成長類圖書。或許你從未遇到過這樣一本書,它尖銳犀利,滿是惡意,還帶有強烈的死亡氣息,可當你拿起它來讀的時候,一定會被它深深吸引:它有趣、麻辣、豐富且深重,通俗的地方可以俗不可耐,思想深邃的地方又燒腦到讓人嘆服。
本書中,作者丁銳(ting)講述瞭自己在齣現人生的“白洞”之後,以自身為餌,激烈地碰撞這個世界,他不停地對人性發起質疑甚至攻擊,他所到之處總能引發一場人性之戰,這是一個不怕事兒大的孫悟空一樣的人物。《渴望見鬼的姑娘》《沼澤裏的童年》《一秒鍾看盡人生》等68個生命樣本,個個精彩難忘。但是齣眾的樣本還是作者自己,他有極少人有的自我剖析能力,不但大膽真實,而且絕不手軟地拿著鋒利的手術刀劃開自己的麵具外殼,勇敢地嚮黑暗中的自己伸手抓去。
作者簡介
丁銳(Ting),生於70年代,“醒來死亡體驗館”創始人。
精彩書評
這本書的內容其實就像他(作者)的人一樣具有多重性,有趣、麻辣、豐富又沉重,通俗的地方可以俗不可耐,而思想深邃的地方又燒腦到我投降。
——@張德芬
看到生命樣本,知道有一個人在整理這團毛綫就覺得溫暖和感動,我幾乎是一口氣看完所有樣本,意猶未盡。我來到這個世界也想遇到一些有趣的事,弄明白一些道理。
——@時東路
有人抽筋剝皮剔骨流血地扒上井沿看瞭眼井外的世界,我隻是聽著就覺得白骨森森卻又春意盎然,光聽不夠,我也要爬上去看。
——@瀋阿貓
斷斷續續地看瞭一些,又從頭到尾通讀一遍,有那麼幾天完全進入Ting創造的世界裏,就像初中時徹夜不睡武俠一樣。有很多次會心一笑,也有很多次流淚不止。這些嬉笑怒罵不拘一格的文字,讓我看到一個個真實而鮮活的生命,和對生命的反思追問,它們組成一道強烈的光綫,恰恰在我需要的時候,穿透到我自己生命的深井裏。透過另一個人的眼睛,我開始看到我自己。我感到自己不再是孤獨的瞭。
——@LillieShan
夜以繼日地看完瞭《醒來》。震驚、癡迷。因為我想要絕對的真誠,所以我把自己的黑暗全部袒露給你看,你還敢抱我嗎?
——@韋建琴
看瞭二十幾篇生命樣本,然後準備在電腦上一篇一篇下載下來,再去外麵打印裝訂成冊的,既然要齣版瞭,那就等著吧!《薄伽梵歌》裏有這麼一句箴言:“在眾生身上看到自己,在自己身上看到眾生”。
——@硃峻驍
目錄
1.不知
渴望見鬼的姑娘
沼澤裏的童年
一秒鍾看盡一生
女子風乾師
人肉念佛機
沒那麼容易死去
菩薩蠻
青樓救生員
他不動瞭
自由令人驚駭
2.不覺
燈下有多黑
三打胖骨精
毒
八戒隻能煮著吃
寶劍遇流水
邏輯並非因果
怪力可亂神
你看,你看,道長的臉
靈性剩女
同類
3.道場
現代社會的仙姑
顧老師
巧玉
娜娜
惡比善更真誠
無名的孩子
小蚊子的生命力
“無我相”的阿亮
貪花朵朵開
4.初心
小喇嘛見實
上師像個小女孩
體驗
分水嶺
生機
中醫的人與術
硃大哥的身份病
伶
5.生機
解藥
地圖和遠方
信關係
奎師那攻略
玫瑰的眼睛
匹諾曹的人格戰場
第三種難
寂寞海上萍
外熵
一個念頭,就是一個小宇宙
6.生死
你好,恐懼君
底綫之後
如是
活人
逃往公益的地下鐵
無明總是雙嚮道
空白
親愛的,你還活著嗎
7.因果
微言
念塵
三界
生花
無常
彼岸
空色
歸零
初心
醒來
精彩書摘
生命樣本簡介
2008年,我實現瞭經濟自由,但同時也喪失瞭“生機”,整個生命狀態就像進入瞭一個“白洞”,看不到任何可以前進的方嚮。每天早上醒過來,都有個巨大的問號懸浮在眼前——我是誰?接下來要做什麼?意義何在?
每個配置“正常”的人生,在不同階段都有些天然的重點,比如賺錢、戀愛、養小孩、送父母等等。一般過著過著人就老瞭,縱有“此生為何”的一閃念,也會隨著生活中層齣不窮的現實問題煙消雲散。
但我首先是個gay,既不想要小孩,跟傢人之間也沒有特彆親密。其次是我對名利的追求無可無不可,並不特彆貪戀社會成就,對環遊世界什麼的也缺乏激情……薩特說自由令人驚駭,我並不知道自己有沒有達到驚駭的程度,但我確知自己需要自救——如果任由這種“枯萎”的感知不斷蔓延,我很可能再也不會感到“生機勃勃”。
高遠而縹緲的哲學問題,從未如此清晰地呈現在現實生活裏。所以我從杭州遷到上海,並開始瞭追尋生機的求道之旅。
一開始是從心理學入手的,但中國的心理學教育還停留在照本宣科的階段,我在跟幾乎所有代課老師吵過架之後,開始轉戰哲學和宗教……因為有錢任性,後來我還自己辦瞭一個“道場”(講道理的場所),把國學、玄學、中醫、靈修、瑜伽、心理學、佛傢、道傢、儒傢等領域的老師請來做各種講座。然而遺憾的是,絕大部分老師都在掛羊頭賣狗肉,他們尚未解決自己的生存問題,真理背後是變現的壓力。
所以撕瞭吵,吵瞭撕……兩年時間,纍計徒手“撕”過不下上百位老師。
同時,我也在做心理谘詢,這些人極大地拓寬瞭我對“人性”的認知。他們就像鏡子一樣,映照齣我自己內心中從未彰顯齣的那些側麵。這確然是一個豐富和完整自我意識的過程,完整不是完美,是不斷照亮潛意識裏的溝溝壑壑。
兩年之後,我終於厭棄瞭一切形而上的論道方式,無論是高僧大德還是怪力亂神,都不再能引起我絲毫的興趣——在曆經瞭“廣度”和“高度”之後,我終將開始追求“深度”。
“深”不是指在理論研究上的深淺,而是知行閤一的能力——道理就像玻璃罩,阻隔瞭活人與這世界真實的感受。我必須去經曆真實的悲傷與恐懼、憤怒或狂喜,把自己置於真正的體驗之中。何謂真?何謂假?何謂寵辱不驚?……這一切說起來容易,但落地起來難乎其難,正是在這一點一點“作死”的過程中,我漸漸體會到瞭“生機”的復蘇。
“醒來”生命樣本係列記錄瞭這個過程。但因為斷斷續續寫瞭三年多,這並不是所謂的風格統一的作品。原本我也隻是抱著自娛自樂的心態,寫到哪裏算哪裏,但這些年裏不斷有人反饋給我同一個信息——ting,我遇到瞭跟你一樣的“白洞”,我一口氣看完瞭你所有的樣本,這對我非常重要!謝謝你!
由此,我覺得這些文字或有其“溫度”,或許是因為真實不欺,能映射齣同類們相同的“求生”路徑。所以,當有機會將硬傷修復、脈絡連綴,或可帶給你一點點“生機”的種子。
書中,第一個單元講的是“不知”——當人們對命運、環境、機遇等“外部因素”無從把控時,就會抱著一兩個真理不放,猶如溺水之人抓住的那根稻草。無論學佛修道,抑或是算命打卦,人們總會期待有一攬子解決問題的“真理”齣現,但凡找到一個貌似安全的區域,就直接躺下,拒絕進一步探索的可能。
第二單元,說的是“不覺”。求知也會帶來“所知障”,大多數人被知識遮蔽瞭雙眼,以至於無法産生對自身的覺察。在這個單元裏,我開始進入心理學的係統學習,但所遇到的老師和同學都因為掌握瞭一些貼標簽的方法論,並利用自己的知識,粗暴地分類處理著復雜的現實世界,當然也包括我自己。
而當你內心無力之時,就會下意識地求仙問道,希望冥冥之中有股神秘的力量替自己決定命運中的取捨。無論是看星座、奇門、紫薇、周易,工具本身並沒有錯,但把生命的走嚮放在某個工具的測算之上,就是放棄瞭人最寶貴的自由意識。
在第三單元中,“道場”的參與者們次第登場。我的關注點開始從哲學層麵的泛泛而論,慢慢聚焦到更為復雜多維的“個人”——知道是一迴事,做到則是另一迴事。在求道之路上,能否遇見“知行閤一”的修行者呢?一個人內心的自省和自覺,能否在他日常的行為中呈現齣來?
第四單元,是在對“坐而論道”失望透頂後,開始身體力行的求道之旅。我和夥伴們因為一係列的機緣,登上川西高原亞青寺,尋訪傳說中的阿鞦法王。雖然法王並沒有給我帶來不一樣的啓迪,但我遇到瞭所謂的“神跡”,促成瞭一個巨大的生命拐點。
我試著為那個“神跡”找到世俗中的落點——我不希望自己從此遠離“凡俗”,卻不知道該如何培育“初心”的種子。所以,從中醫到宗教,我用新的目光搜尋和審視,與內心的感受一一對照。
在第五單元裏,除瞭嚮外搜尋,還有一條路徑是嚮內看。我看到瞭自己想要的那種“修行”——在人世間步步為營,把“念頭”化作“物質”呈現齣來。在我最初的理解中,念力隻有在物化的過程中,纔會産生齣真正的“生機”。
在第六單元裏,我花光瞭500萬的積蓄投資瞭一個網站,經曆瞭各種創業者所能遭遇的失敗。這是一個既慘痛又有趣的“燒錢”之旅。
而後我重新啓程,來到瞭公益圈,從臨終關懷這個終極命題入手,打算從頭開始“修行”……但頗具喜劇色彩的是,當你越是要用力的時候,就越會發現事與願違——越大的命題之下(比如生死),實際支撐物就越是空空蕩蕩。
在國內,臨終關懷幾乎是一個無處著力的命題,中國人絕口不談死亡,那你關懷的究竟是什麼?由此,我開始進入“醒來死亡體驗館”的構建——所有嚮外的寄托都逐次幻滅,那麼我就必須自己去構建一個“涅槃”。
在第七單元裏,也就是“醒來”生命樣本最後十篇,主要是哲學思辨,有點像在自言自語。這十篇文章可能會佶屈聱牙、荒唐晦澀,但這已是我以自己的微末之力,所能給齣的最好思考。在追尋“生機”的道路上,我嘗試瞭各種各樣的方法,遇到瞭各種各樣的人,但迴頭看去,任何因果都不是巧閤,它像個成熟的劇本,雖然充滿瞭“意外”,但邏輯上絲絲入扣——這十篇文字,就是在說那個冥冥之中的“因果”。
這並不是一個故事,所以沒有“結局”,以我個人的微小之力,這些探索的感悟或許都是某種妄談。但我如是地將自己的經曆和感念記錄在案,謹以此,嚮終極命題緻敬。
渴望見鬼的姑娘
小輕找到我時,第一句話就問:“ting,你能讓我相信這世上有鬼嗎?”
我想笑,這又是一個喜歡怪力亂神的姑娘,於是反問:“你為什麼要相信這個?”
小輕說:“你就說這世上到底有沒有鬼吧。”
我沉吟一下:“我覺得是有的,隻是它不一定是我們理解的樣子。”
小輕迫切追問:“那它是什麼樣子?怎麼樣纔能看到它?需要什麼法術嗎?”
我隱隱覺得不對頭,因為小輕的眼神裏不隻是好奇,還藏著很多彆的東西。我看著她青白的麵孔,也追問瞭一句:“你為什麼那麼想見鬼呢?”
小輕緩緩地說:“爸爸去得早,我跟媽媽和姐姐生活。我姐姐前陣子要結婚瞭,去婚檢的時候居然查齣瞭性病。姐姐是老實人,也不知道從哪裏染的,我媽媽嫌丟人,就一直罵一直罵,結果……姐姐就當著我們的麵,從樓上跳下去瞭。”
我屏住瞭呼吸。
沉默片刻,小輕接著說:“葬禮過後,我覺得姐姐死得太冤枉,就衝我媽媽發火……媽媽突發瞭心髒病,當著我的麵,也過去瞭。
“我想相信有鬼、有天堂,這樣她們就能原諒彼此,媽媽也能原諒我。如果死亡就這麼終結一切,我還有什麼指望?……但我是理工科的學生,從小就很唯物,我根本無法相信這個世界上還有鬼神,我……我到底該怎麼辦呢?”
小輕的語氣沒有變化,平穩如常。她盯著我問的時候,就像在求教一道化學習題,隻希望能得齣一個完美的公式。
我看著她,猶如臨考的學生,腦子裏什麼也想不起來。
沼澤裏的童年
我第一次看到阿滿齣格的舉動,是在一傢“私塾”裏。他當時正在“走鋼絲”,一個人搖搖晃晃地在屋角的細鐵架上試探前行,對外婆的尖聲呼叫充耳不聞。
所謂私塾,就是前幾年風行起來的一種私人學校,少則三五個孩子,多則幾十個,每天從讀《弟子規》《道德經》開始,條件更好的還能習武練字。南懷瑾就開瞭這樣的一所學校,學費每年30萬起,很多傢長趨之若鶩。
我到的這個私塾位於上海郊區的奉賢,因為有位媽媽突發大願,要成立一個“溫良恭儉讓”的國學之傢,就把自己的宅子奉獻齣來,到處掛滿瞭打印齣來的古詩古文。不過當地的鄉親們都很實惠,國學啥的咱弄不懂,但傢裏的“問題兒童”總算是有地方去瞭。太好瞭!有不要錢的托兒所,還有古裝的女教師看喲!(為瞭體現國學為本,這位媽媽總是穿著漢服。)
幾天之內,這傢私塾就收到瞭一個隻會牛叫的女孩、一個斷瞭胳膊沒人照看的男孩,還有這個看起來全無毛病但是手段極為可怕的少年阿滿。
剛八九歲的阿滿已經被三所學校退學,找不到肯接收他的學校瞭。他在學校裏幾乎每天都要想齣一個新鮮的危險遊戲,比如在同學座位上釘釘子,用強力膠堵教室鎖眼什麼的。但這些還都是小事,等後來當他開始鑽研物理、化學(據說一路看到高中課本),就已經是研製小型炸彈、買化學製劑瞭,據說有一次還在教室門上做瞭個石灰包,推門中招的老師差點被燒瞎瞭眼。
但阿滿最無敵的地方,就是他毫不介意任何後果,無論是肢解、切碎一隻動物,還是弄殘一個活生生的人,對他來說都沒有什麼大不瞭的。甚至對於任何嚴厲的製裁,他都嬉笑著坦然麵對。
他爸媽問我:“你說這孩子到底是怎麼瞭?”
我當時覺得很奇怪,但我的疑惑不在阿滿身上,而是這對父母看起來絲毫不以為意,甚至說起兒子的種種劣跡時還有掩飾不住的得意,落點永遠在“他真聰明啊,連這都想得到”。與此同時,外婆寸步不離阿滿身邊,一手拿水,一手拿麵包,隻要阿滿停止說話或動作,她就雙手遞上:“要吃吧?要喝吧?”
阿滿跟我們一路前往私塾,他總是笑嘻嘻的,並沒有什麼齣格的徵兆。在長達一個多小時的路程裏,他的爸媽已經把他的事跡講瞭十幾遍,他外婆的眼睛一秒鍾也沒有離開他的臉。
我感到一種陷入沼澤般的窒息感,整個車廂裏黏膩得讓人難以呼吸。阿滿嘻嘻笑著,但眼神中分明有種森冷的東西……可憐的孩子,處在外圍的我連一個小時都難以忍受,他卻時時刻刻都要浸泡其中。
是的,幼苗長於土壤,沒有無緣無故的異種。他的種種劣跡,可能都隻是想要突圍而齣,呼吸一口新鮮的空氣罷瞭。溺愛就像沼澤,尤其對於“天纔型”的少年,唯一的抗爭就是闖齣各種各樣的“禍”吧。
可是,我又能幫他做什麼呢?
當天的私塾裏正在舉行宴會,鄉親們“喜大普奔”,紛紛貢獻瞭瓜果梨桃和免費的勞動力。我看到阿滿一個人溜進廚房,他父母忙於嚮新認識的人普及孩子的“特長”,外婆在院子裏四處搜尋。齣於同情心,我一聲沒吭。
過瞭好一會兒,我們同行的一位姑娘牽著阿滿走齣來,我悄悄問她:“怎麼瞭?阿滿做瞭什麼?”
那個姑娘神情淡定:“阿滿他在後麵把自己胳膊上的血痂揭開,吸裏麵的血。我問他為什麼要吸血,他說血很鮮,很好喝。”
我也不知道說什麼纔好,隻能接著問:“那你怎麼辦,讓他不要喝嗎?”
姑娘舉重若輕:“我就用紅糖加味精,給他調瞭一碗‘血湯’,他喝瞭,還說真好喝啊。”
真想給這姑娘點個“贊”。
見怪不怪,其怪自敗,也許這纔是對待所有“怪孩子”的康莊坦途。
一秒鍾看盡一生
我有個美國的朋友,叫格雷戈,60多歲,頭發純白。
我是在一個道觀裏認識他的,他當時正跟著師父學太極,師父說他有點問題,我跟他聊瞭半天,也覺得他的確有點不太對頭。
格雷戈是個畫傢,但從來不跟我說畫畫的事,我們的話題口味很重,沒有一個適閤在道觀這種地方講。格雷戈是gay,年輕時進過精神病院,齣院後從倫敦搬到紐約,一晃就是幾十年。我在紐約時住過他的小房子,乾淨整潔,但牆上貼著一行中文大字:“彆緊張啊!”
我問他那是什麼,他說是因為前列腺排尿不暢,所以每當上廁所前,就要用中文默念“彆緊張啊!”,好像還挺管用。但據他自己坦言,最管用的方法其實是每隔十天打一次飛機,哪怕年事已高,這還是鍛煉前列腺的最佳途徑。
格雷戈的情緒永遠是羞怯而驚悚的,如果不幸坐上一輛沒有安全帶的車子,他就會一直念一直念,生怕自己憑空飛瞭齣去。跟我在一起的時候,每當聽到奇怪的言論,他就會捂住眼睛笑著嘆息:“我的天哪!”笑完接著認真聽。
我問格雷戈:“你怎麼進的精神病院?你的性格是之前就這樣,還是齣院後變成瞭這樣?”
格雷戈說,他小時候有一次爬樹的時候掉瞭下來,在落地的一瞬間,清晰地“看到”瞭自己的一生。這種“看到”是超越瞭時間維度的,就好像我們從三維空間看二維平麵圖那麼一目瞭然。在那一瞬間,格雷戈仿佛是從四維空間看到瞭三維的一生——從頭到尾,毫厘不爽。
我問:“那你就知道瞭未來所有的事嗎?”
格雷戈搖搖頭,說:“不是那樣。那不是事件,而是一種‘known’,它打破瞭任何事情的意義感,讓你不再能確定活著的意義。我不知道該怎麼嚮你形容,它不是用語言可以說明白的,真是抱歉。”
所以,格雷戈的一生都過得恍恍惚惚的,完全沒有重點。上一次見他時,格雷戈正在為要不要搬迴英國而糾結,其中最難解的點,是他的椅子可能沒法帶走……作為朋友,我很認真地對他說:“格雷戈,親愛的,我確信英國一定也有椅子賣!”
我曾經看過很多類似的案例,比如“人蟲說”,就是指從四維或更高維度觀察人類,從齣生到死去所運行的軌跡看起來就是一條長長的蟲子——頭是卵子,尾是骨灰。如果真的有四維空間的生物,我們的存在(包括任何努力)對於它而言,的確是“毫無意義”的,因為所有的因果都可以一目瞭然。
格雷戈送瞭我一幅他的畫,是一個飽滿圓潤的杧果,如果按尺寸來算的話,價值220美元。他說,他給這幅畫注入瞭一些特彆的能量,至於是什麼,他還是說不清。這幅畫就放在我的書架上,散發著幽幽的氣息。
……
前言/序言
張德芬推薦序
收到ting寄來他的新書樣稿,我看瞭幾篇就被深深吸引,決定要花時間好好看完再幫他寫序。ting身上有一種特質,有人說是死亡氣息,有人說是尖銳犀利,他自己說是惡意,我覺得是一種說不齣來的綜閤口味,讓我覺得他非常迷人。這本書的內容其實就像他的人一樣具有多重性,有趣、麻辣、豐富又沉重,通俗的地方可以俗不可耐,而思想深邃的地方燒腦到我投降。這個推薦序,還真不好寫。不過既然他是我有生以來最為親密的男gay密,我必須花時間好好幫他的處女作寫序、推薦。
ting的特質在我眼中,其實是很美的。我喜歡他,除瞭他乾淨、舒服、好看的外貌,機智幽默、損人不遺餘力的尖刻,就是他看似充滿叛逆、惡意、攻訐的外錶下,那顆勇敢、真摯、坦率的心。最後這幾個特質,現在很少人有瞭。我覺得他完全可以作為現在流行的一本書《被討厭的勇氣》活脫兒的示範樣本。他是反傳統、反束縛、反假道學、反虛僞……的大反叛者,沒有勇氣——尤其是被討厭的勇氣——很少人能像他活得那麼自在。
身為一個作者,他有悲天憫人的胸懷、巨細靡遺的洞察力和鋒利敏銳的直覺,再加上犀利刻薄又豐富的語言,所以他筆下的各個人物,在讀者眼裏都是活生生地躍然紙上的精彩。這本書中,選錄瞭幾十位“生命樣本”,個個生動,令人難忘。但是最齣眾的樣本還是他自己。我發現他有極少人有的自我剖析能力,不但大膽真實,而且絕不手軟地拿著鋒利的手術刀劃開自己的麵具外殼,勇敢地嚮黑暗中的自己伸手抓去。關於他自己的幾篇文章,談到進入“白洞”的心路曆程、追求靈性成長的旅程、重新再創業、失敗、加入公益組織、父親過世底綫被捅破、母親過世時無奈真摯的錶白,每一篇都
醒來:凡真實的,必會相遇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