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面对全球化时代,互联网时代的学术发展,《民俗研究的多重文化审视》一书提出:广开学术视野,拓展学术疆域,采用“多重文化审视”的民俗研究新方法。秉承这种理念,作者在写作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民俗研究的多重文化审视》是开放性的*作结构。全书共五篇,分别为:民俗学理论的新视野,民俗节庆的新走向,民俗文化事项的新观察,民俗学与茶文化的新融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思考,每篇又有四章。
《民俗研究的多重文化审视》形成一种“聚散结合”的构架,涵盖了多方面的民俗问题与多重文化。其核心体现出作者的整体追求:从多重文化的审视之中,考察民俗问题的广泛性与多向度,既有利于民俗学研究的视野拓展,又有益于其他文化事项的民俗学关照,以促进边沿学科、交叉学科和综合学科的形成与发展。
作者简介
余悦,民俗学家、茶文化研究专家。1952年2月生于江西武宁,祖籍江西新建。现任江西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江西社会科学》杂志社社长,兼任茶艺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及美国国际茶业科学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等职。在民俗文化、茶文化和宋代文化研究方面多次获全国、省、地区成果奖。出版《茶路历程:中国茶文化流变简史》《中国茶的外传与外国茶事》《中国茶韵》等专*,主编《中华茶文化》《中国茶叶艺文》《茶文化博览》等丛书及《中华当代茶界茶人辞典》,并受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委托,担任《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总主笔,主编培训教材《茶艺师》。多次应邀参加国际学术交流,现正主持由中国和日本联合进行的茶文化研究课题。
目录
绪论 从二重证据到多重文化的民俗学研究
第一篇 民俗学理论的新视野
第一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俗学研究的理论形态
第一节 民俗研究的理论形态是民俗学进程的逻辑发展
第二节 民俗学研究对自身学科的深入认识和重新定位
第三节 中国民俗学学科体系的完善与学术思想的拓展
第二章 西方民俗学视野和中国古典文学研究
第一节 西方民俗学的引进把民间文学提到史无前例的高度
第二节 民俗学和古典文学研究结合促进了学术思维的活跃
第三节 民俗学和古典文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与成果创新
第四节 民俗学和古典文学研究能够“联姻”的原因分析
第五节 民俗学方法在21世纪能适应中国文学批评和研究
第三章 政治变革与20世纪中国史诗学术
第一节 在“中华归主”的使命下,在华传教士对史诗的介绍和传播
第二节 基于“启蒙”和“救亡”的立场,中国学人对史诗的介绍与讨论
第三节 在“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口号下,中国少数民族史诗的发掘和整理
第四节 在思想解放潮流的推动下,中国少数民族史诗的搜集承继和研究开展
第五节 在“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政策下,中国史诗研究范式的转向
第六节 政治变革对中国史诗学术影响的反思
第四章 中国民族文化与上海世界博览会
第一节 中国民族文化在上海世博会的精彩展示
第二节 中国民族文化在上海世博会风靡的原因
第三节 中国民族文化成为“城市再生时代”的前景
第二篇 民俗节庆的新走向
第五章 民俗文化与当代都市生活解构
第一节 民俗文化在当代都市生活的状况
第二节 民俗文化在当代都市生活的特征
第三节 民俗文化在当代都市生活的前景
第六章 传统节日成为国家法定假日的文化解读
第一节 传统节日成为国家法定假日的历史演变
第二节 传统节日成为国家法定假日的文化意义
第三节 传统节日成为国家法定假日的未来走向
第七章 新休假制度下的旅游产业发展
第一节 传统休假的演变与新休假制度的进步
第二节 新休假制度给旅游产业带来的影响
第三节 以新休假制度为契机的旅游可持续发展
第八章 城市化浪潮中的春节传统节日文化——以江西省南昌市为个案
第一节 南昌市春节文化的历史传统与时代特点
第二节 南昌春节传统节日文化嬗变与稳定的特征
第三节 面对城市化春节传统节日文化的多种选择
第三篇 民俗文化事项的新观察
第九章 中国饮食民俗的传统与特色
第一节 中国饮食民俗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节 饮食民俗的地方特色与菜肴风格
第三节 饮食民俗的突出优势与三大特点
第四节 饮食民俗的进食方式与就餐时制
第五节 饮食民俗的文化意味与艺术魅力
第十章 庐山历史文化遗产的生态考察——庐山文化景观与自然风物的完美结合
第一节 庐山历史民俗文化遗产的特色与优势
第二节 庐山历史民俗文化遗产的多重文化体现
第三节 庐山历史民俗文化遗产与自然生态的协调
第十一章 赣南客家围屋的文化透视
第一节 赣南客家围屋的整体视角
第二节 赣南客家围屋的人居文化
第三节 赣南客家围屋的历史与现状
第四节 赣南客家围屋的文化定位
第五节 赣南客家围屋的比较研究
第十二章 鄱阳湖区域民俗与当代江西发展
第一节 鄱阳湖区域是江西民俗的发祥地
第二节 鄱阳湖区域民俗的丰富与和美
第三节 鄱阳湖区域民俗在当代江西的作用
第四篇 民俗学与茶文化的新融合
第十三章 中国茶俗学的理论构架
第一节 茶俗的定义及其内涵
第二节 茶俗的划分原则及类型
第三节 茶俗学的概念和学科特征
第四节 茶俗学的研究范畴及方法
第十四章 中国两大饮茶方式的时空嬗变
第一节 饮茶方式:值得关注的学术问题
第二节 调饮与清饮:中国饮茶起始的两极
第三节 唐宋:调饮法占据主导地位的时期
第四节 明清:清饮法成为主流的时代
第五节 当代:清饮的风行与调饮的不衰
第十五章 中国茶俗的民生显象和特质——以江西事项为例
第一节 江西茶事与饮茶习俗的兴起
第二节 江西茶俗勃兴的多样文化选择
第三节 江西民间茶道的特殊韵致
第四节 江西茶俗与文艺的不解之缘
第十六章 元代茶曲创作与茶事生活反映
第一节 元代茶曲的创作特点与作者倾向
第二节 元代茶曲中的茶商形象塑造
第三节 元代茶曲反映的茶事物质形态
第四节 元代茶曲反映的精神文化生活
第五节 元代茶曲创作中的“茶酒之争”
第五篇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思考
第十七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十年回顾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学术表现与特征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学术成就与经验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学术走向与前景
第十八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的创新思维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中的传承人制度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问题的提出与依据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机制的建立与环节
第十九章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国茶文化
第一节 中国茶文化与国家“非遗”名录
第二节 茶文化事项在国家“非遗”名录状况分析
第三节 茶文化事项保护与利用的良性互动
第二十章 鄱阳湖区域宗教文化遗产保护谫论
第一节 鄱阳湖区域宗教文化遗产的状况
第二节 鄱阳湖区域宗教文化遗产的特色
第三节 鄱阳湖区域宗教文化遗产的保护
后记 初心不改
精彩书摘
《民俗研究的多重文化审视》:
第三节 民俗文化在当代都市生活的前景
正如前面所论述的,都市民俗的复杂性,决定了事物走向的不确定性;变异性,决定了都市民俗演变的快节奏;趋新性,表现出都市民俗的两极或是面目一新,或是旧瓶新酒;商业性,则是实用性、功利性的强化;而游乐性,则是传统民俗由娱神为主轴,走向娱人为主体。在这些繁杂的变化面前,民俗文化在当代都市生活,会呈现怎样的前景呢?初步梳理一下,大致有五个方面。
1.中国传统民俗的内核不会变
传统民俗的内核就是其总体追求和内涵,是和民族精神、民族性格相关联的,是和中国传统文化整体精神相和谐的。诸如:祈福祝福,讲究仪礼,平等友爱,重信明智,安土乐生,求吉求利,求善求康。这些最基本的对中国传统民俗的向往,将会长期存在。虽然民俗事象发生局部变异与整体变异,内容变异和形式变异,数量变异和质量变异都可能出现,但其根本性的价值观念和指向是不会“突变”的,因为人人追求美好、追求理想的思维模式已经成为定势。像我们所熟知的神话,基本上随着人类文明的成熟不再产生了,但并不等于说神话思维、神话心理也一同消亡,而是以另外的形态和方式延续下来。现在有的作家对传统的神话传说进行“翻新”,所谓“重写神话”也是对逝去岁月的追寻。这种状况不仅是“形在”,更是“神在”。
我们再来分析一下争议不断,甚至引发高层关注的年节问题。中央文明办曾下达一个关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课题,并由中国民俗学会承担。中国民俗学会与北京民俗博物馆还共同主办“民族国家的日历:传统节日与法定假日国际研讨会”,进行中外合作的深人探讨。如对春节的担忧,一种是淡化,另一种是异化。所谓“淡化”,就是年味越来越淡了,其实是用新的内容、新的方式承载着原有的民俗内核。所谓“异化”,就是像有的人所主张的走向全民族的“狂欢节”。不过,春节要变成全民性的“狂欢节”并非易事,甚至可以说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并不现实。世界上有不少国家都有狂欢节,它是全民族的活动,是给所有人提供一个“抬腿就跳,张嘴就唱,快乐可以传染,情绪得以宣泄”的场合,是对平常生活状态的反向运动。狂欢节的嫁接需要文化的链接,要有相近的文化支持和文化认知。中国人向来讲究含蓄、深沉,所谓“温柔敦厚”、“宠辱不惊”、“发乎情,止乎礼”、“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要求人们时刻保持内心平静,行动表现应有克制。看来,中国春节和外国狂欢节在表象和旨趣都存在不少差异,很难短期内磨合与接轨。2.民俗变异的速度加快甚至泛化当代民俗变异的速度加快,而其相对稳定性的特征正在减弱。像在服饰文化中,20世纪80年代流行过喇叭裤,后来又有五分裤、七分裤、九分裤,但流行时间都很短。原来最为稳定的方言,也逐渐开始退出或缩小原有的领地。如原来纯正的上海话现已变味变调,融人许多地方方言,加入普通话的成分,大大冲淡了上海话里原本以江浙方言所组成的语言因素。
不过,民俗变异的这种加速度,并非是民俗的销减,同样是民俗嬗变的机遇。因为:时尚是可以演变为民俗的。如20世纪初叶,西装和旗袍是时尚的服装,而现在变成日常生活中普遍可以穿着的服装。民俗也可以变为时尚。戒指原是男女婚嫁的凭证,后来成为一般的时尚用品。沐浴是传统的民俗,现在也时尚化了,有了冲浪沐浴、森林沐浴。有时候,时尚与民俗真是难解难分。像年轻女性穿肚兜,成为都市的一道风景线。而肚兜原本是江南农家妇女夏天劳动的衣着,后成为江南妇女消夏的衣着。那么,肚兜到底是时尚还是民俗?这只能作具体分析。时尚能够长久流行并积淀下来的,会变成新的民俗;而流行一段时间后就消失的,就只能是一种时髦。
……
前言/序言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学术界也有一种现象,就是一方水土养一方学问和学者。譬如,蒙古族养育出了江格尔学和一批江格尔学的学者,藏民族养育出了格萨尔学和格萨尔的一批研究者,彝族养育出了彝学和一批彝学学者,这种学术境况极为普遍。在我国56个民族中,55个少数民族的学者在从事本民族历史文化的研究中,或多或少带有族群的情结。族群身份定位常常决定着少数民族学者的学术面貌和课题指向,这基于不同的民族文化具有不同的学术理念和研究视域。同样,在客家人聚居区,形成了客家学,一批客籍客家学学者脱颖而出,以其独特的学术风貌活跃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学术舞台。
赣南师范大学地处客家祖祖辈辈生活的中心,研究客家可谓近水楼台,得天独厚,自然成为客家学研究的一个重镇。民俗学学科能够成为江西省“重中之重”学科,与客家研究的优势环境不无关联。而且在这个学科点,不断涌现出客家学学术才俊。这套丛书中《文化传播视野下的客家民间信仰研究》的作者邹春生,《县志编纂与地方社会:明清(瑞金县志)研究》的作者李晓方,《客家孝道的历史人类学研究》的作者王天鹏,《闽西南“福佬客”与明清国家:平和九峰与诏安二都比较研究》的作者朱忠飞都十分年轻,他们作为客家的后代,将客家人的血脉情缘与学术造诣结合起来,承继和发扬了客家学一贯的学术传统,是客家学的未来和希望。
客家既是一个族群概念,也是一个开放性的学术门类,为学术研究提供了无限广阔的视域,每位客家学学者都能从中获取属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诸如《先秦民俗典籍与客家民俗文化》作者林晓平的客家文化研究、邹春生的客家民间信仰、王天鹏的客家孝道、朱忠飞的客家社会制度、李晓方的客家地方方志研究等,他们皆经营着自己独特的学术领地。他们以富有情感和前沿意识的学术实践,不断推动客家研究向前发展。
《客家与民俗》丛书中6部属于客家方面的著述,作者的客籍身份为其客家研究建立了立场保障,也让研究有了身份优势,诸如局内人、自我和主位立场等,例如,万幼楠的《赣南客家古建筑研究》就是客家内部话语的生动表述。这6部著述资料之详实,论据之充分,定位之明确,探究之执着,唯有身为客家的学者方能达至这等学术境界。人类学强调异文化的研究,这其实是西方中心主义标榜的学术准则,因为其考察的地域只能选择第三世界国家。而中国则是民俗学研究的乐园,家乡民俗学更能体现中国民俗学的学科特点。客籍学者大多生长于客家生活领地,熟悉客家的方言和文化传统,能够用主位的立场理解和叙述一个地方的客家历史与现实。方言、生活方式、性格特征和思维习惯等无不浸润了客家传统,客籍学者的学术研究自然充溢着旺盛的思想活力,自觉地将客家身份转化为学术动机。6部专著选题不~,学术追求各有侧重,但客家身份的学术意识均极为鲜明和突出。这是我读后的最为强烈的感受。
立足客家,面向民俗研究的其他更为广阔的领域,这是丛书《客家与民俗》编纂的基本方针。另外4部书是余悦的《民俗研究的多重文化审视》、徐赣丽《文化遗产在当代中国——来自田野的民俗学研究》、黄清喜的《石邮傩的生活世界——基于宗族与历史的双重视角》、万建中的《民间年画的技艺表现与民俗志书写——以朱仙镇为调查点》,它们似乎与客家没有关联,但据我所知,这4本书的作者也都为江西籍,且或多或少与客家有联系,然而,赣南师范大学民俗学学科点的教师和特聘教师不可能所有的研究都局限在客家的范围内,否则,学科点学者的视域就相对逼仄,难以在更为宽广的平台形成学术对话。客家研究大都在客家圈内展开,出现了学术自我消化的局面,其影响主要在客家学术圈内。丛书的选题不拘泥于客家,大概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
民俗研究的多重文化审视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