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京津冀公共文化服务示范走廊发展联盟论坛论文集》为文化经济研究论文集,内容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特色和再生、传承展开分析和论述,通过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和保护工作。这将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历史新阶段的展开和传承,发挥积极而重大的作用。
作者简介
高春利,现任北京市朝阳区文化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北京市朝阳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书记。历任北京市朝阳区建外街道办事处主任、工委书记,朝阳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长期从事宣传文化工作,提出“大文化”发展理念,组织推动“文化朝阳十大行动计划”,统筹区域资源,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推出“朝阳区文化建设十大工程”,积极搭建“文化朝阳云平台”,利用科技区域公共文化建设。
目录
挖掘曲艺文化领略经典魅力
文化部“十三五”期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重点
刷新思维:京津冀三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新思考
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融入现代生活
传统文化的价值再生
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模式,彰显城市地域文化
试论秦皇岛地域文化发展与时代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与文化创新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举措及
未来非物质文化遗产普及手段的创新
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小镇,留住美丽乡愁
植根沃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
立足保护,注重传承,着眼创新
薪火相传,才能守住我们的精神家园
借势京津冀协同发展推动地域文化保护传承
后记
精彩书摘
《京津冀公共文化服务示范走廊发展联盟论坛论文集》: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如果从2001年中国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一次的申报,也就是昆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那一年算起,到今天走过了15个年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如果是从2005年国务院发布《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管理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算起,到今天是走过了11个年头。
不管是15年还是11年,这个时间都不算很长,但是在这十多年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可以说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就。我国入选联合国的项目是38项,目前在各国人选的项目中,中国是最多的,排在第一位。我国公布了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一共是1372项;还公布了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一共是1986人。我国也建立了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的四级名录体系和代表性传承人体系,遴选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目标。
在2011年时,国家在《文物保护法》外发布了文化系统的第二部法律,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各级政府也非常重视,到2015年年底,中央政府投入了42亿资金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各级政府也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行保护,而且也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机构。国家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各省也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市县也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机构。
所以,从整个11年这一个短短的历程来看,我们在机构、人员、经费、工作目标、工作措施、法律等诸多方面,都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这么短时间内能够取得这么重大的成绩,首先是因为国家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纳入了文化发展战略,确立了大的路线方针。在路线确立之后,最重要的是什么?就是执行的人才。我觉得我们这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队伍,是让人最为感动的。为什么这样说?我想举个例子。在一个月之内,我参加了4次京津冀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活动,一次是5月份的,也是在朝阳区举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演活动,当时也是孙其军区长、高春利主任都参加了,第二次是在廊坊参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展示活动,第三次是在天津,端午节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演,第四次是6月26日,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这4次活动都是在周末、节假日举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战线上的同志就是这样加班加点在工作,可以说不计名、不计利地工作,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在今天取得这样辉煌成就的原因,也是最主要的原因!
未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将按照文化部领导确定的,巩固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成果,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水平的要求去进行工作。工作的重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
前言/序言
从2001年至今,我国由政府主导推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经走过了15个年头。十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朝阳区迎来了区域经济和公共文化的大发展,总体呈现出CBD中央商务区和现代商务服务与国际金融功能突出、‘外交使馆和高端产业聚集的区域面貌。作为全国首批公共文化示范区创建单位和全国精神文明城区,朝阳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在区域经济崛起和一体化过程中,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日益受到多个方面的冲击,孕育滋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村落、社区受到城市扩张、拆迁改造、撤并乡村的挤压,文化遗产正在逐渐失去生存的土壤和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浓郁的民族特色、乡土气息日渐被当代时尚文化所包围,个别门类的项目找不到与现代生活的结合点,后继乏人。而京津冀一体化战略布局的确定,对朝阳区、对京津冀三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而言,既是挑战,也带来了全新的契机。如何在推动京津冀一体化重大国家战略的同时,继续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政府、社会、各界民众与发展联盟当前面临的重要议题。2016年6月,京津冀公共文化服务示范走廊发展联盟的成员单位在朝阳区规划艺术馆以“传承创新、价值再生、合作共赢”为主题,对非物质文化遗保护进行了热烈的研讨,三地11家单位及多位专家分享了非物质文化遗保护的经验和做法。此论文集的出版,将使更多有识之士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融人现代生活问题,关注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问题,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繁荣建言献策,为京津冀三地区域一体化的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很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还很年轻,相信在文化部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通过京津冀公共文化服务示范走廊发展联盟各单位的协同合作,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一定会再上新的台阶。京津冀三地的协同合作共同发展也一定会实现新的飞跃。
京津冀公共文化服务示范走廊发展联盟论坛论文集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