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数学 这才是数学+如何唤醒数学脑(套装共2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图书介绍


这才是数学 这才是数学+如何唤醒数学脑(套装共2册)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英] 乔·博勒,[日] 永野裕之 著,陈晨,刘格安 译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1-05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ISBN:12166202
版次:1
商品编码:12166202
品牌:阳光博客(sunnbook)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4-01
用纸:轻型纸
页数:466
套装数量:2

这才是数学 这才是数学+如何唤醒数学脑(套装共2册)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相关图书



这才是数学 这才是数学+如何唤醒数学脑(套装共2册)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这才是数学 这才是数学+如何唤醒数学脑(套装共2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这才是数学》
  ★真正研究数学教育的沥血之作。斯坦福大学数学教授,潜心钻研数学教育模式,走访英美多所中学,追踪几千名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深度挖掘数学教学的有效方法。
  ★深刻剖析传统数学教育模式的弊端。传统的教学模式扼杀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将数学变成只需要记忆而不需要理解的学科。再加上毫无意义的测评体系,数学终将变成高高挂起的理论模型,与现实严重脱节。
  ★澄清关于数学的错误观念。多年以来,人们对数学有着错误的认知,如"数学就是一堆定理""女孩子不擅长学数学"等等。作者对这些错误观念进行澄清,以免使原本极有数学天赋的人与数学擦肩而过。
  ★探讨数学更佳的教与学方式。作者花费上千个小时,通过旁听课程、走访、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来研究更好的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关键因素,探讨老师、学生、家长如何相互配合,让学生真正爱上数学。
  《如何唤醒数学脑》
  ★继《写给全人类的数学魔法书》《数学好的人是如何思考的》之后,全日本“数学强劲私塾”校长永野裕之又一力作!
  ★百度“数学吧”吧主幸福_狐狸鼎力推荐!
  ★记住:做数学题的目的是为了训练数学思维,一旦掌握数学思维,解题就很简单了;
  ★那些把一道题用不同方法做很多遍的人,之所以往往比把很多道题只做一遍的人成绩好,关键在于他们掌握了数学思维;
  ★本书将告诉你如何通过学数学来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如何通过掌握“整理、顺序、转换、抽象化、具体化、逆向思维和对称性”等7种思维方式来“解决几乎所有数学问题”!
  ★永野相信:数学力是所有人与生俱来的能力,任何人都可以把数学思维用于日常生活,用数学逻辑思考问题不需要任何天分,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到!

内容简介

  《这才是数学》
  你喜欢数学吗?
  据统计,40%以上的人不喜欢数学,甚至对数学怀有深深的厌恶和恐惧。这种情感来源于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即老师站在黑板前讲解数学定理及方法,学生则在下面将老师的板书抄下来,再做大量的习题来巩固。这种教学模式往往形成学生只要记住相关知识就能将其彻底掌握的假象,却掩盖了他们数学能力低下的事实。
  如果学生能够以一种不同的方式去学习数学,那么他们将来很可能在数学领域取得成功。为了改变学生对数学的负面印象,不再把数学看成一堆稀奇古怪的图形,乔·博勒教授对几千名美国和英国的中学生进行了为期数年的纵向调研,重点分析学生如何开展数学学习,以便找出高效的教学方法。
  这本书的写作目的,就是为数学老师们提供数学教育的新方法、新思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知识并快乐成长。同时也为家长们提供一些数学基础知识,以便他们间接地帮助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希望这本书能够使被数学"伤害过"的学生重新点燃兴趣;鼓舞热爱数学的人继续努力;为从事数学教育的人指明前进方向。
  《如何唤醒数学脑》
  每个人天生都有数学力,有着内建的“数学式思维模式”,若能有效发挥,就能在学校、职场、人际关系中表现出来,从容不迫地获得更好的效率及成就感。
  但这种思维模式会受到周围情境、心理状态等因素的影响,总是“灵光一闪”、“无意识”地显现,让我们难以掌握,在必要时反而无法使其发挥作用。
  本书作者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及研究发现,其实只要理解数理性思维的七个方面,就能将“无意识”的数理性思考过程转化为“有意识”的思考过程,引出内在的数学潜能,在各种必要时刻派上用场。不论你自认数学如何,这个方法都能在短时间内有效激发你的数学力,给你带来卓越的优势。

作者简介

  乔·博勒(Jo Boaler),斯坦福大学数学教育专业教授,www.youcubed.org创始人。曾任英国苏塞克斯大学居里夫人学院数学教育学专业教授,伦敦国王学院研究员。她常年担任美国和英国大型刊物及电视频道特约撰稿人,其中包括《华尔街日报》和《时代周刊》(伦敦版)。其研究成果被广泛刊载于各国学术期刊、报纸。她曾因在"数学教育领域的卓越贡献"而受邀赴美国白宫发表演讲,并应邀担任国际经合组织国际学生评估项目顾问。

  永野裕之,1974年生于东京,毕业于东京大学理学部地球行星物理学系、东京大学宇宙研究所(现JAXA)。高中时代曾代表日本参加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现任个别指导补习班“永野数学学校(大人的数学学校)”校长。曾多次受NHK、《日本经济新闻》、《日经OFF》等报刊杂志媒体专访。“永野数学学校”也曾被《周刊东洋经济》选为日本全国“数学超强的补习班”之一。

内页插图

目录

《这才是数学》
01 引言 数学教育改革迫在眉睫
什么是数学?
为什么我们都离不开数学?
人们之所以不喜欢数学,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课堂教学对于数学本来面目的歪曲。
02 数学课堂教学的问题
新旧教学模式之争
那些强行将数学条件融入现实生活背景的数学题在短时间来看可能是个小问题,但是长此以往将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产生毁灭性影响。
03 美好的愿景
提高课堂教学的方法
学生们需要积极地参与到数学课程教学当中,他们需要去掌握与数学有关的诸多技巧,比如方法 实际应用、阐述与表明自己观点。
04 征服"数学考试"这头怪兽
能够激励数学学习的新模式
当用考试分数而不是以数学学习能力来评判学生时,一方面不能提供客观可靠的评价信息,另一方面也有可能 严重伤害到学学生的信心。学生的信心。
05 把教育驶入"慢行道"
美国分层式教学为何效率如此低下
数学课上除了可以建立或摧毁学生的自信心外,还会在很大程度上引导学生如何正确评价他人。
06 作为糖与香料的代价
女性为何与数学渐行渐远
为何女性群体对于知识深入学习需求如此强烈这一问题,并没有我们应该如何为她们提供一个合适的教育环境来得重要。
07 数学应该怎样学
关键策略与辅助教学方法
高水平的学生真正去刻意记住的知识也许不多,但是他们却以一种独有的方式在学习,而且他们在面对数字运算时能够灵活地运用思维去拆分与组合数字。
08 给孩子最好的数学启蒙
兴趣活动和教育建议
家长培养孩子对数学学习感兴趣最好的方式,就是提供一种数学熏陶的环境,最好是和孩子一起去探寻数学中的各式概念和思想。
09 让孩子爱上数学
开启学校数学教育的新模式
鉴于美国孩子的数学教育现状,家长要做的就是和老师一起合作,而不是站在他们的对立面。
卷尾语
致谢
注释
附录 书中数学问题的解答
《如何唤醒数学脑》
前言
第1章唤醒你的数学力
数学式的阅读理解法/003
发现自己的数学力/023
第2章什么是数学力?
算术与数学是两码事/026
任何人都具备的数学力/031
提升数学力的秘诀就是“停止背诵”/033
让“灵光一闪”成为必然现象/043
第3章数理性思维的七个方面
第①方面整理/046
透过分类推理出隐藏性质/047
为什么血型占卜这么受欢迎?/050
学习“图形的特性”的理由/050
在科学史上留下重要足迹的数学式分类/053
乘法式整理/056
次元增加,世界就会变宽广/060
意愿-能力(Will-Skill)矩阵/062
准备一份高效率的检查表/063
ECRS检查表(改善四原则)/065
第②方面顺序概念/066
选择时由大到小/067
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070
合理选择的原则/072
关于“证明”/073
正确的证明是由小到大/074
“风一吹,木桶店就会赚钱”是真命题吗?/079
第③方面转换/084
换句话说/086
活用等价变换/091
理解函数/093
函数才是真正的因果关系/098
①设想的原因是否为自变量/099
②“原因”是否只对应一种结果/102
第④方面抽象化/104
抽象化=推敲出本质/106
归纳出共同的性质/106
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抽象化/110
抽象化的练习/111
模型化/113
图论/115
柯尼斯堡问题/117
图论的应用/120
第⑤方面具体化/126
提出具体实例/127
“比喻”是具体实例的进化型/131
从名言当中学习如何运用贴切的比喻/132
往返于具体与抽象之间/135
演绎法和归纳法/138
演绎法和归纳法的缺点/140
什么情况适用演绎法和归纳法/143
第⑥方面逆向思维/145
对偶和反证法/146
能平息怒火的ABC理论/149
逆、否、对偶命题/152
反证法/159
阿基米德与王冠/161
反证法的陷阱/163
第⑦方面对数学的美感/165
指挥家的练习/166
古典音乐的特征/167
和弦与和弦记号/168
数学和音乐的共同点/171
讲求合理性/176
利用对称性/177
追求一致性/182
后记/186

精彩书摘

  《这才是数学》
  “什么是数学?”在我开展诸多有关教育的调查研究中,我每次都会询问那些接受过传统教育的学生这个问题。他们的回答多半是:“数字运算”或是“一堆定理”。而当我把这个问题抛给数学家时,他们多半会回答:数学是一种“研究方法”或者一套“思想体系”。学生们在谈到其他学科时,比如英语课和科技课,他们所理解的学科核心内容与常年从事该领域研究的专业人士所持观点基本一致。那么为何学生与数学家对数学这门学科的认知反差如此之大呢?学生们又是如何形成了如此偏离于数学学科本质的认知呢?
  著名的哲学家和数学家Reuben Hersh曾写过一本名为《数学是什么,真的是这样吗?》的著作。在这本书中他探寻了数学的真正核心,并得到了一个重要观点:人们之所以不喜欢数学,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课堂教学对于数学本来面目的歪曲。数百万美国人在学校学习数学时使用的都是极其缺乏学科内涵的数学教材,这使得人们在课堂对于数学的认识,与生活及工作中所接触的数学大相径庭,与数学家们所追求的数学比较的话更是相去甚远。
  什么是数学,真的是这样吗?
  数学可以定义为“描述人类活动、刻画社会现象、解释现实世界并勾勒出未来发展趋势的一种量化方法”,是我们人类文明重要的一部分。在著名作家Dan Brown的畅销小说《达·芬奇密码》中,作者谈到了关于“黄金分割率”方面的知识,这一比率通常用希腊字母φ表示。“黄金分割”最早记录于公元前6世纪,1202年又因为数学家斐波那契的传播而闻名于世。关于“黄金分割”,斐波那契曾提及一道有趣的数学题,具体是这样的:
  某人把1对兔子放置在四周都有围栏的区域中养殖。假设每对兔子在出生的两个月后就能繁殖出另外1对兔子,且1对兔子每个月只能生出1对兔子来,那么按照这种规律,在1年之内总共可以繁殖多少对兔子?
  将每个月计算得出的结果依顺序排列,就得到了我们所熟知的斐波那契数列:
  1,1,2,3,5,8,13,21,34……
  随着数列的逐级递推,我们会发现数列的第n+1项与第n项的比值(n=1,2……)与1.618这一数值越来越接近,而这一数值恰好等于“黄金分割率”。
  最让我们感到惊讶的是,这一比值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万物生长规律之中:比如鲜花的种子以其特定的螺旋方式排列,生长比值接近1.618。贝壳、松果还有凤梨等植物外壳纹路的排列方式也具有类似的特征。
  下面以图片来举例来说明:如果你仔细观察图片中的雏菊,就会发现雏菊的种子以花盘中央为圆心呈螺旋状排列,只是不过每一层种子排列的旋转方向或左或右。
  如果你仔细沿着图中雏菊种子的排列轨迹描绘出曲线,你就会发现靠近花盘圆心的里层可以画出21条逆时针旋转的曲线,而远离圆心的外层可以画出34条顺时针旋转的曲线。这些数字恰好是斐波那契数列中的某一项。
  更为有趣的是,通过测量人体的某些身体结构也可以发现类似的“黄金分割率”。比如:人类身高与肚脐至地面距离的比值;肩膀到指尖距离与手肘到指尖距离的比值等。因为满足“黄金分割率”的图形或物体可以让眼睛感到舒适,因此这一比例普遍存在于许多艺术作品和建筑物中,甚至联合国的大楼、雅典的帕特农神殿、埃及的金字塔都应用到了类似的比例特征。
  应该说那些有机会去见识数学“本来面目”的孩子是非常幸运的,因为这有助于他们的未来发展。负责《纽约时报》科学版面记者的MargaretWertheim回忆起自己童年时曾有幸跟着一位来自澳大利亚的老师在课堂上学习数学,她认为正是这位老师的数学课转变了自己的世界观:
  我在10岁那年经历了一次可以称之为“非常奇妙”的数学体验。记得那堂数学课我们主要学习圆形,作为优秀的数学教师,Marshall先生带领我们自主地去探索隐藏在这个简单图形中的奥秘:无理数π(亦称超越数)。对于年幼无知的我来说,那时的感觉就好像得到了神的指引之后,在浩瀚无边的宇宙中发现了一处宝藏一样兴奋。无论在何时何地,每当我看到圆形图案时,内心都会不自觉地联想到π这个神秘的数字。它几乎存在于世间万物当中:在太阳、月亮、地球中;在蘑菇、向日葵、橙子、珍珠中;在车轮、表盘、瓦罐、电话拨号盘中……以上所有这些客观事物都可以经由π联系到一起,显然π作为一种共同属性是超越这些客观事物的存在。我对此感到无比震撼,仿佛得到了指引,使我透过眼前的景象瞥见了神奇数学王国的真面目。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我便下定决心开始去寻找隐藏在身边的数学奥秘。
  在经历过美国的数学课堂教育后,有多少学生能够像Wertheim那样来刻画属于自己心中的数学呢?为什么学生们并没有像Wertheim那样,被数学的奇妙所震撼并陶醉于其中,怀着一颗求索之心去寻找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关联呢?这恰恰是因为他们被课堂上所建立起的数学假象误导了,因而没能亲身体验真正的数学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出版过多部数学专著的数学家Keith Devlin指出,数学家其实并不精于计算,事实上他们的工作重心并不在于此。数学家会把数学作为一种“研究客观世界的一种方法”。
  《如何唤醒数学脑》
  学习数学的意义
  我想所有对数学感到头痛的人,求学期间肯定都有过痛不欲生的经历:
  “为什么要逼我学数学?”
  如果是语文或英语等科目,即使再怎么棘手,也很少有人会去怀疑学习这些科目的目的,但对于数学来说,很多学生无法理解学习它的意义。在此,我想向各位分享一句我经常引用的爱因斯坦的名言:
  “教育就是当一个人把在学校所学全部忘光之后剩下的东西。通过这股力量培养出能够独立思考、行动的人,并解决社会面临的各种问题。”
  大部分人在步入社会以后,应该很少有机会去解一元二次方程、计算向量内积或是微分吧。如果学习数学只是为了熟悉这些计算技术,那么对大多数人来说的确没什么意义,只需针对那些工作上需要用到这些专业技术的人授课即可。可是几乎所有国家都把数学纳入义务教育的一环,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学习数学是一种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方式。一元二次方程或向量都只是用来锻炼逻辑思维的工具而已。
  “逻辑思维能力”是一种不分文理,所有人都应该具备的能力,这一点我想应该不会有人提出异议。在这个早已迈入国际化、信息化社会的时代,想要达到不说话就“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境界,几乎是一种幻想。当一群成长环境不同、想法不同的人聚在一起,试图解决各种以往未曾碰到过的问题时,自然必须具备理解他人想法、用自己的想法说服他人,以及任何情况下都能将问题抽丝剥茧、解疑释结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就是实现这一切的基础能力,因此为了锻炼这种能力,所有人都必须学习数学。
  语文能力才是数学能力的基础
  在我的补习班中,所有数学不好却能在短期内提高成绩的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具备优异的语文能力,尤其是能够按照清楚的条理构建文章,或是能够将别人的话转换成自己的方式表达的人。由于他们在逻辑思维方面,本身已具备最基础的能力,因此能够迅速吸收我所传授的正确读书技巧,并且在短时间内提升数学能力。
  反之,那些语文能力不佳的学生大多学习效果也不佳。不用说也知道,人类在思考事情时,使用的工具正是语言。如果缺乏一定程度的语文能力,自然无法建构出强而有力的逻辑思维。在此稍微岔开一下话题,我个人对于数学的早期教育或提前学习的必要性是充满怀疑的。就算比别人早一点儿学会微分,又有什么意义呢?如果不知道牛顿或莱布尼茨是在何种动力驱使下推导出微分的概念,以及这个概念又有怎样无人能及的贡献,那么学习微分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我个人强烈建议,与其盲目地让学龄前儿童提早学习算术或练习数学计算题,倒不如鼓励孩子多读书、积累丰富的经验,借此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并提升整体的“语文能力”。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完整的思考分析,不但对将来大有帮助,也是培养数学能力的基础。如果你将来想让自己的孩子考上东京大学,我希望你能将孩子培养成一个能够清楚向他人解释“为什么想进东大”“考上东大以后想做什么”的孩子,如此一来,他自然而然会具备相应的学习能力。
  本书是特别为那些自认为数学不好的“标准文科生”所写的。因为我一直认为,擅长阅读或写作却不擅长数学是一件矛盾的事。不过我也深知那些讨厌数学的人,对于数学算式是多么地头疼,因此本书尽可能减少使用数学算式的频率,尽管不用数字或算式来传授数学思考的诀窍难度颇高,但为了证明扎实的语文能力是数学能力的基础,同时也为了让你了解学习数学的意义,我认为这是一件相当值得挑战的事情。
  另外,通常不擅长数学的人,只要一听到“数学”二字,就会联想到复杂、困难,但数学其实是一门讲求简单与明了的学问。如果本书介绍的思维方式能让你觉得“其实数学挺简单的”,那么我的目的就达到了。
  本书的使用方法
  这是一本帮助觉得自己数学不行的人,唤醒与生俱来的数学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书。本书最大且唯一的目标,就是让你在读完本书时发现:“哇,原来我也有数学思维能力啊 !”从而掌握运用数学来进行思考的方法。在本书中,我将“数学思考法”从七个方面进行了整理。
  1、整理
  2、顺序概念
  3、转换
  4、抽象化
  5、具体化
  6、逆向思维
  7、对数学的美感
  怎么样?其中至少有几项会让你想到:“啊,这种思考方式好像平常就在使用了。”对吧?我想再强调一次,数学并非专属于那些“有天分”的人。运用数学逻辑进行思考是任何人都做得到的事,甚至有许多人早已在无意识中就运用数学逻辑进行思考了。但是能不能“有意识地”运用数学逻辑进行思考,却是另外一码事。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我们如果不依赖“灵光一闪”和“直觉”等,就没有办法解决问题,也无法想出什么好主意,但如果能够了解如何运用数学逻辑进行思考,并且明确意识到这件事的话,不但能够顺利解决问题,而且必然能够开拓出他人眼中的崭新思维。同时,你说出口的话会格外具有说服力,让人想不侧耳倾听都难。在此我诚挚希望本书能够帮助你激发体内潜沉已久的数学力。
  ……

前言/序言

  《这才是数学》
  多年以前我曾旁听了一堂使我终生难忘的数学课,那时有很多人推荐我去拜访这位本领不凡的数学老师,于是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教室门口并敲门。由于无人应答,我随即推开门向教室里面走去。
  Emily Moskam老师的数学课堂不像我之前旁听过的数学课堂那样安静。我看到一群正值青春期的高大男孩正站在教室前方,一边解题一边开心地说笑着,其中一位男孩正在兴高采烈地与大家分享着他的解题思路与技巧。阳光透过窗户洒满教室,前面的讲台在照射下如同光影四射的舞台一般。我迅速地穿过屋内过道找好座位就座。
  Moskam老师觉察到我的来访,轻轻地向我点头示意。此时所有学生的目光都集中在教室前方的黑板上,以至于根本没有注意到我刚才的敲门声。黑板上这道题的大致内容是,计算一位滑板运动员从圆形旋转平台边缘某处脱离后滑向至对面缓冲墙面的时间。这道题目比较复杂,因为它涉及许多高年级才会学到的数学知识。虽然没有人能计算出结果,但是却有很多学生踊跃地表达了他们的想法。< 这才是数学 这才是数学+如何唤醒数学脑(套装共2册)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这才是数学 这才是数学+如何唤醒数学脑(套装共2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神券到手,书到手,正品,白菜价有木有,成就感满满的,希望下次还能抢到神券。

评分

在上高中之前,&quot;聪明人&quot;这个头衔和我一点儿关系都没有。但是后来,我不仅考上了东大的恒星物理学专业,甚至还加入了JAXA。

评分

神券到手,书到手,正品,白菜价有木有,成就感满满的,希望下次还能抢到神券。

评分

东西还是很不错,习惯各种好评

评分

希望这样的学习方法对孩子有用,?

评分

1931年10月林徽因在《诗刊》第3期上发表作品,徐志摩在《诗刊·叙言》写了一则声明:&ldquo;本刊的作者林徽音,是一位女士,《声色》与以前的《绿》的作者林微音,是一位男 ????...

评分

交易成功后,我的心情是久久不能平静,自古英雄出少年,卖家年纪轻轻,就有经天纬地之才,而今沧海桑田5000年,神州平地一声雷,飞沙走石,大雾迷天,朦胧中,花见花开,人见人爱,这位英雄手持双斧,二目如电,一斧下去,混沌初开,二斧下去,女娲造人,三斧下去,小生倾倒。实乃国之幸也,民之福,人之初也,怎不叫人喜极而泣&hellip;

评分

买了一堆统计的书,慢慢研究吧,先给个好评。

评分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这才是数学 这才是数学+如何唤醒数学脑(套装共2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分享链接


去京东购买 去京东购买
去淘宝购买 去淘宝购买
去当当购买 去当当购买
去拼多多购买 去拼多多购买


这才是数学 这才是数学+如何唤醒数学脑(套装共2册) bar code 下载
扫码下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