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建莉老师对洪兰老师是这么评价的:“她就像一位渊博的向导,以她的专业知识,引导大家避开陷井,安全地踏上教大道。洪兰教授是一位正直勇敢的学者,她努力向公众传播有关大脑的知识,把科学教育思想传播给公众。”
“在台湾,走进任何一家书店,都可以看到洪兰教授的书陈列在书店醒目的地方,他们通俗易懂,集科学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翻阅常有珠玉晶莹、翠华生香之感,正确的价值观总是相通的,而一种价值观在得到科学的支撑时,更具有说服力。”
“教育科学也是一样,只有科学的东西才是美的,才是有力的。”
★洪教授的长处在使得科学变得可亲,她的文章就像一座座桥梁,将求真讲理的脑科学知识延伸至每个学校、每个家庭。
----曾志朗 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大家可能知道,洪兰教授是世界著名大脑科学家和教育家,当我深度接触洪兰教授,得知她更是一位好母亲、好妻子,还是一个谦虚、真实、直率的好朋友!她所翻译的书和自己的著作四十余部我都拜读了,再一次期待这一格能帮助孩子的《自主学习,决定未来》。
----山东颜淑琴园长
★台湾金石堂书店年度教育出版风云人物。
★《远见》杂志华人企业领袖高峰会终身成就奖。
★加州大学脑科学家洪兰教授,告诉焦虑的父母:如何把孩子放对位置,让他尽情展现天赋。
★众多两岸父母师长共同选择的科学教养守则。
★台湾著名教育家、亲子教育专家洪兰教授在上千所中小学演讲精萃。
★好品德来自好习惯。
★成功的人生不是赢在起点,而是赢在转折点!
★决定孩子未来成就和高度的,不是高分、排名,而是无论在哪里,都能自主学习的能力!
为人父母者,都期待孩子积极学习、成龙成凤,但孩子是不能催熟的,尤其从大脑实验上就可以看出每个孩子的天赋各有不同,应该顺着天性帮助孩子成长。
在新世纪,有好奇心、执行力和毅力才符合新时代要求的“聪明”人,过分强调智育、“背多分”是19世纪过时的学习方法。
读伟人传记可以启发孩子的志向与信心,知道这世上的事都事出有因,而且因会带来果,因此人要谨言慎行,不要伤到别人。
父母应该在乎的不是孩子在学校考多少分、考第几名,而是能不能把一件困难的事处理好,让每个孩子都能自动自发地学着解决问题,为自己的学习、未来负责。
洪兰,加州大学河滨校区实验心理学博士、脑科学家,曾在加州大学尔湾医学院作博士后研究,于圣地亚哥沙克生物研究所任研究员,并于加州大学担任研究教授。
1992年回台湾,先后在中正大学、阳明大学任教。现为中央大学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所教授。近年来,有感于教育是国家的根本,而阅读是教育的根本,前后到上千所的中小学作推广阅读的演讲。
十多年来致力于翻译心理学、生命科学等领域的书籍,已翻译超过50本的著作,并于各大报刊、杂志发表文章,受到广大家长和老师们的喜爱和欢迎!
第一部 当我的期待,遇上你的选择
01 多点尊重,少点比较
02 读很多书好,还是反复读一本书好?
03 用平常心看待孩子的爱好
04 别着急塞知识给孩子
05 男女天生大不同
06 不是每个孩子都想成为音乐家
07 愈大声愈听不懂?
08 多陪孩子说说话
09 早教是为了孩子好?
10 别把孩子训练成一样
11 都替孩子做,孩子愈不会做
12 当第一选择落空
13 给孩子空间高飞
14 切换学习,效果升级
15 不纵容、不宠爱,还要舍得放手
第二部 品格是学习的基石
16 好品德来自好习惯
17 没有纪律的孩子不能学习
18 不是孩子爱说谎
19 没有笨问题
20 一定要给孩子"不可以"的理由
21体会分享的快乐
22 如何学会谨言慎行?
23 沉默的危机
24 创造力与抄袭不可混为一谈
25 这样做,和别人就是不一样!
第三部 生活与学习的结合
26 真实的经验,带来真实的感动
27 从游戏中学习
28 想象力是创造的根本
29 营造"安全做自己"的学习环境
30 别以为孩子听不懂
31 误把固执当坚持
32 讲故事的魔力
33 大自然处处是美
34 零用钱怎么花?
35 成绩不是一切
36 我来到这个世界是为了什么?
37 在苦中不觉得苦
38 就业还是经营事业?
39 打开自己的视野
第四部 新时代的教养态度
40 少背一点,多想一些
41 别给孩子太多刺激
42 使用网络的新课题
43 关掉电视,一起看书吧
44 和孩子同甘苦,共患难
自主学习,决定未来
45 重点画再多,大脑不动也没用
46 无电生活的启示
47 你还在听"有人说"吗?
48 练字的好处
49 孩子需要的是典范
50 考不出思考能力的考试
《自主学习,决定未来》:
别着急塞知识给孩子
某日下课走路回家,忽然听到有人呼唤我“洪阿姨”,我四处张望,找不到人,抬头看,原来是朋友的儿子小强,正在树上一脸得意地咯咯笑。
我不禁笑他:“你这个摔不怕的小强,上次摔断手的痛,怎么这么快就忘了?”他从树上跳下来抗议:“不要叫我小强,我不是蟑螂。”随后又自豪地说:“我比蟑螂还厉害,我是打不死的××强。”不知怎的,我马上想起元朝关汉卿,说他自己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搥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那句话。
男孩真的就像颗铜豌豆,不但蒸不烂、煮不熟,还讲不听;你叫他不要爬树,警告掉下来会摔断脖子,话没说完,他又上树去了。他们爱冒险,正因为冒险是件危险的事。
研究发现,男生和女生对危险的反应不同,女生在被警告这是件危险的事后,会马上缩回手不敢去碰;男生不警告还好,一旦知道那是个危险的事,就会千方百计去做。
千百年来父母都不解,一样是自己生的,自己带的,男生女生为何有这么大性格上的差别?后来才发现原来这是大脑的关系。
大脑发展女快男慢?只是顺序不同
在胚胎初期,大脑大量生长细胞时,男生大脑中的Y染色体,会使神经细胞大量往掌管攻击性(aggression)和性(sex)的大脑区域生长,同时减少语言区域神经细胞的生长;若是没有Y染色体的话,这个胚胎是个女生,颞叶语言区的细胞会比较多。大脑这部分的差异,在胎儿时期就可以看到。
出生后,女生跟男生不只大脑的结构不一样,连成熟的顺序都不同:在掌管语言和精细动作部分的大脑,女生比男生早熟6年,这正是为什么幼儿园的女生,已经可以口齿伶俐向老师告男生的状了,而男生却连话都还讲不清楚。在小的时候,1年的差别就很大,何况6年!
不过,男生的大脑也不是一无是处。男生大脑中掌管空间记忆和目标的部分,比女生早熟4年。他们对地点的描述不是很在行,却清楚记得空间的位置。男生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我带你去。”他们可以七弯八拐,把你带到你要去的地方,却无法像女生一样说:“你看到××小学就右转,那是我的学校,然后看到××时要左转……”这些差别都是天生的。
还有个实验,是让4岁左右幼儿园的小朋友,站在一个粉笔画的圆圈外面,把球投进圆圈中央的篮子里。结果,几乎所有男生都投得比女生准。他们才4岁,不太可能是后天练习的关系,所以研究者认为男生先天在这方面的能力比女生强。
他们下结论说:“男女生大脑中,语言、空间记忆、运动协调及与别人相处能力的发展是不同顺序,不同时间,不同进度的。”打破了过去我们认为“男生与女生的发展一样,只是慢一点而已”的观念。
……
这本书我读了两遍,每一次都有新的收获。第一次读的时候,我主要被它倡导的“学习驱动未来”的宏大叙事所吸引,感觉充满了力量和希望。第二次再读,我更加关注书中那些具体的方法和策略。作者在讲解“学习方法”时,非常注重实践性,比如他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工具进行笔记和复盘,如何有效地参与线上和线下的学习社群,甚至还分享了一些关于时间管理和精力管理的技巧。我尝试了几种书里介绍的方法,发现确实对我的学习效率有了显著提升。尤其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关于“如何培养批判性思维”的部分,它不仅仅是告诉我们要质疑,更重要的是指导我们如何带着问题去学习,如何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信息,从而形成自己独立的判断。这一点在信息泛滥的今天尤为重要。我之前常常会不加辨别地接受一些信息,导致思维变得僵化,而这本书教会了我如何成为一个主动的思考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像是获得了一张通往自我成长的高速公路门票,有了明确的指引和丰富的工具,我可以更有信心地踏上这条道路,去探索更远的风景。
评分说实话,我当初买这本书的时候,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只是觉得“自主学习”这个话题比较时髦。但读完之后,我不得不承认,我被这本书彻底征服了。作者的文笔流畅而富有感染力,他用很多生动的故事和案例来阐述观点,读起来一点也不枯燥。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学习的乐趣”的讨论,作者将学习与“发现”、“探索”和“创造”联系起来,让我重新认识到了学习的内在价值。我之前总觉得学习是一件辛苦的事情,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学习过程中那些闪闪发光的快乐。书中还提到了“拥抱失败”的重要性,这对于我这种害怕犯错、不敢尝试的人来说,简直是一剂强心针。作者指出,每一次的失败都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只有敢于面对失败,才能从中汲取经验,不断进步。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学习的书,更是一本关于人生哲学的书,它教会我如何以更积极、更开放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如何通过持续的学习来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
评分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正好处于一个事业的瓶颈期,对未来的方向感到有些迷茫。这本书的出现,无疑给我注入了一剂强心剂。书中关于“学习如何赋能职业发展”的论述,让我看到了新的可能性。作者并没有将自主学习局限于学术领域,而是将其延伸到了职场技能的提升、行业趋势的把握,甚至是对个人职业生涯的规划。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如何进行技能迭代”的分析,它不仅指出了哪些技能在未来会变得更加重要,还提供了一套系统性的方法来帮助读者掌握这些新技能。书中提到的“连接性学习”,即通过跨领域、跨学科的学习来培养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这一点对我触动很大。我之前总是习惯于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打转,而这本书拓宽了我的视野,让我意识到,未来的优秀人才需要具备更广阔的知识面和更强的跨界整合能力。读完这本书,我不再对自己的未来感到焦虑,而是充满了一种积极的期待,我相信,只要我坚持自主学习,就一定能够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并不断超越自我。
评分我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看到这本书的,当时只是随意翻翻,就被它所传达的理念深深吸引住了。作者在书中反复强调“主动性”的重要性,这一点我深有同感。我曾经也经历过一段浑浑噩噩的日子,感觉自己被生活推着走,做什么都提不起劲。后来,我开始反思,发现根本原因在于我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意愿。这本书恰恰给了我一个清晰的蓝图,它告诉我,未来的竞争力不仅仅取决于你拥有多少知识,更取决于你获取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书中关于“终身学习”的论述尤其让我印象深刻,它指出,学习从来都不是有终点的,只有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分析“如何构建个人知识体系”时的条理清晰,他从信息筛选、深度理解、知识内化到创造性应用,一步步地指导读者如何将零散的知识变成属于自己的财富。书中也提到了一些学习误区,比如“信息焦虑”和“碎片化学习”,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这对我来说非常及时,因为我之前就常常陷入这种状态,感觉什么都知道一点,但又什么都说不清楚。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通往更广阔世界的门,让我看到了自主学习带来的无限可能。
评分这本书我早就听说过了,一直想找机会拜读。最近终于如愿以偿,一口气读了下来。 “自主学习,决定未来”这个书名本身就很有吸引力,它精准地抓住了当今社会的核心诉求。在信息爆炸、瞬息万变的时代,被动接受知识已经远远不够,主动学习、自我驱动的能力才是立足之本。这本书并没有像某些心灵鸡汤一样空泛地喊口号,而是深入浅出地剖析了“自主学习”的内在逻辑和外在表现。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学习动机”的论述,它区分了内在驱动和外在奖励,并详细解释了如何培养持久的内在学习兴趣,这对于我这样常常会因为短期目标达成而动力减弱的人来说,简直是及时雨。书中还提供了很多非常实用的技巧,比如如何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如何克服拖延症、如何进行知识管理等等。尤其是书中提到的“费曼学习法”,让我眼前一亮,原来学习不仅仅是把知识塞进脑子,更是要能够清晰地讲解给别人听。这不仅能检验我是否真正理解,还能加深记忆。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学习这件事有了全新的认识,不再是那种被动应付考试的模式,而是真正将学习内化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提升自我的内在需求。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人生导师,在我迷茫的时候指引方向,在我懈怠的时候给予激励,让我看到了通过持续学习改变命运的可能性。
评分挺喜欢洪兰的著作的,最近一直都在看她写的家庭教育丛书。
评分京东图书比其他电商给力多了 合适~~
评分拜读洪兰老师的第二本书
评分内容不错,值得买
评分京东值得信赖京东值得信赖京东值得信赖
评分家里的绘本基本都购于京东,趁活动买优惠很多
评分在京东上买了好多次书了 很不错 下次还来
评分不错,啊啊啊啊啊吧
评分挺喜欢洪兰的著作的,最近一直都在看她写的家庭教育丛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