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分十五章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系统介绍,剖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对于增进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作者从“文化”和“历史”两个维度切入中国传统文化,以开放的和世界的眼光加以审视,有助于我们以全新的视角观察中国传统文化,这对于在新的历史时期弘扬和发展中国文化,增进广大读者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此次是作者在原书基础上的进一步修订,作者根据近年来的新学术研究成果,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
目录
自序
再版说明
第一章 祖先崇拜:中国古代传统信仰与政治文化:家国同构,父权至上
【导读】
一、神灵隐现的自然与灵魂崇拜
二、“图腾”:寻根问祖的生殖崇拜和图腾崇拜
三、女始祖崇拜与牧歌式的女性文化
四、男始祖崇拜与英雄时代的男性讴歌
五、祖神、氏族、宗法制度与祖先崇拜的深远影响
六、祖先崇拜与民间传统节日:“三冥节”
第二章 天地君亲师崇拜:中国古代传统信仰与政治文化:君权神授,天佑帝王
【导读】
一、君权神授:天地神灵崇拜与祭祀
二、亲亲纽带:嫡长子继承制、分封制、宗庙祭祀制度、丧服
制度与祠堂
三、尊师重道:束惰、释菜、释奠之礼
四、天高皇帝近:尊君卑臣、贵贱有等的朝礼
第三章 土生土长的本土固有宗教:道教与中国文化
【导读】
一、道教的产生与历史演变
二、道教的基本信仰和主要教义
三、道家不等于道教:老子与道教
四、道教产生的文化渊源
五、道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六、道教标识符号:阴阳双鱼图的文化含义
七、道教“三元节”与中国传统民俗文化
八、道教文化圣典与胜迹
第四章 千年祭孔至圣先师:儒教与中国文化
【导读】
一、孔子的伟大贡献及其“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的至尊地位
二、孔庙与千年祭孔的盛典礼仪
三、儒学的神秘化与宗教色彩
四、宗教的判断标准是理解儒教宗教性质的关键
五、孔子与东方“圣诞节”
第五章 人乡随俗佛教改版:佛教与中国文化
【导读】
一、古刹背后的历史
二、佛教的起源、传播概况和基本教义
三、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四、中国佛教的宗派形成与佛教中国化
五、佛教节日和佛教文化的世俗化发展
六、民间佛教诸神信仰
七、中国化佛教使中国传统文化更加丰满
八、佛教文物
九、佛教名胜古迹
第六章 “舶”来的宗教:伊斯兰教与中外文化交流与传播
【导读】
一、商贸叩门:伊斯兰教传入中国
二、伊斯兰教传播与中外文化交流
三、现存伊斯兰教胜迹
第七章 艰难的历程:新中国成立前基督教及其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导读】
一、基督教的起源、演变与分裂
二、基督教的教义和组织
三、基督教传入中国
四、基督教与中外文化交流
五、基督教文化与节日习俗
六、中国基督教著名教堂与会所
第八章 儒教孔门的圣人先哲:文庙配享从祀的“四配”、“十二哲”
【导读】
一、文庙“四配”
二、文庙“十二哲”
第九章 佛教徒的文化苦旅:佛教高僧,文化使节
【导读】
一、宣扬因果报应之说的高僧:慧远
二、提倡顿悟成佛的南禅宗祖:惠能
三、求法高僧,文化使节:法显、玄奘、义净
四、译经巨匠,佛光远播:鸠摩罗什、真谛、玄奘、不空
第十章 治国养生谋奇术未有神仙不读书:道教人物评传
【导读】
一、道家宗祖人物:列子和庄子
二、魏晋以后的道教改革家
三、唐宋以后的道教人物评传
第十一章 见贤思齐,崇德修身:中国古代圣贤祭祀与英雄崇拜
【导读】
一、圣贤先哲崇拜及祭祀
二、圣贤崇拜和民风民俗
三、端午:纪念圣贤的节日
四、清明节与介子推
五、“武圣”崇拜与民间关公庙会
六、仓颉和汉字崇拜习俗
第十二章 有容乃大:中外文化的互补与融合:丝绸之路上文化的双重馈赠
【导读】
一、有容乃大: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
二、儒道互补与融合的尝试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玄学”与儒、道互补
四、宋明理学是儒、释、道的融合与创新
五、中国文化的传播与重建
附录:文化改变命运
后绪文化与信仰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精彩书摘
《文化的信仰:中华传统文化讲座(修订版)》:
由于氏族对血缘间婚姻禁忌的日益复杂,通婚范围更加缩小,原来盛行的族外群婚逐渐发生变化,向较为固定的对偶婚过渡。虽然对偶婚只是族外婚中的男女双方在或长或短时间内保持较为稳定的结合,夫妻关系极为松散,也没有形成双方独立的经济单位,但这种对偶婚制度无疑为以后的一夫一妻制准备了前提,尤其为揭开生殖秘密提供了可能,“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的神话将被打破,“男女媾精”而生子这样一个真理终将被发现。试想,在一种把包括人在内的万物丰产视为最高理想的文化中,男子的生殖作用一旦被确认,这对于男子地位的转折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件。当社会生产力更进一步发展时,男子也从原来以渔猎为主,转变为以农业种植和畜牧业发展为主,在生产中男子逐渐占据主导地位。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效率的提高,社会财富日益增多。“这些财富,一旦转归各个家庭私有并且迅速增加起来,就给了以对偶婚和母权制氏族为基础的社会一个有力的打击。”(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男子在社会生产、经济生活中的支配地位,使财富的继承问题提上议事日程。对偶婚向一夫一妻制家庭转化使子女的男系血缘关系得以确认,这样,在男女两性之间,开始了一场漫长的、没有硝烟的战争,这也是人类历史上最根本、最激烈的战争。最终的结果是有目共睹的,从此,女性由原本至高无上的女神沦为男性的附庸,一个一夫一妻甚至一夫多妻制的按父亲血统确认子女、计算世系的父权制社会确立了,绵延至今仍然是按男性血缘传宗接代的家庭形式。从此,男性、父权取代了女性、母权而成为生产、生活中的主导,这种社会现象反映在精神领域里就是男祖崇拜,男祖崇拜代替女阴崇拜被毕恭毕敬地请上神圣的祭坛。而这种祭拜,一开始就是以对男性生殖器:“祖”的祭拜这种最直观的方式加以表现的。
……
文化的信仰——中华传统文化讲座(修订版)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