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4-11-15
盧旺達危機:大屠殺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本書論述瞭盧旺達19世紀到21世紀的曆史發展,尤其側重於1994年盧旺達大屠殺前後的曆史。本書是當代研究盧旺達曆史與大屠殺研究的經典之作,先後齣瞭7版。
第一章 盧旺達社會與殖民統治對其影響:文化神話的形成(1894—1959)
第二章 鬍圖人共和國(1959-1990)
第三章 內戰與外部乾預(1990年10月-1991年7月)
第四章 邁嚮民主(1991年7月-1992年6月)
第五章 阿魯沙和平協定(1992年6月-1993年8月)
第六章 屠殺紀(1993年8月4日-1994年4月6日)
第七章 大屠殺與新戰(1994年4月6日-6月14日)
第八章 “綠鬆石行動”與中部非洲的大戰(1994年6月14日-8月21日)
第九章 結束還是新的開始(1994年8月22日-12月31日)
第十章 生活在一個破碎的世界
GérardPrunier是法國著名的非洲史學者,尤其關注於東非和非洲之角的曆史研究。1981年畢業於巴黎大學非洲史專業,並獲得博士學位。現為法國國傢科學院高級研究員,並曾擔任過亞利斯亞貝巴法國研究中心主任。
《非洲研究譯叢》編輯委員會
主編劉鴻武
編委(以姓氏拼音為序)
曹忠明陳德喜陳明昆馮紹雷顧建新郭憲綱
賀萌賀文萍蔣國俊金燦榮李紹先李智彪
劉貴今劉鴻武樓世洲梅新林秦亞青舒展
舒運國唐曉王輯思王逸舟徐輝徐偉忠
楊光楊潔勉楊立華張明張宏明張忠祥
鍾偉雲硃立群硃威烈莊國土
第一章盧旺達社會與殖民統治的影響:
文化神話的形成(1894—1959年)
第二章鬍圖共和國(1959—1990年)
第三章內戰與外部乾預
(1990年10月—1991年7月)
第四章邁嚮民主的荊棘之路
(1991年7月—1992年6月)
第五章持久的阿魯沙和平談判
(1992年7月—1993年8月)
第六章大屠殺前紀事
(1993年8月4日—1994年4月6日)
第七章大屠殺與戰火重燃
(1994年4月6日—6月14日)
第八章“綠鬆石行動”與中部非洲的災難性結局
(1994年6月14日—8月21日)
第九章戰後餘波還是新開端
(1994年8月22日—12月31日)
第十章 生活在一個破碎的世界
此書獻給我的兩位盧旺達同道——讓-內樸姆塞內·恩庫裏基伊姆弗拉(Jean-NépomucèneNkurikiyimfura)和讓·盧米亞(JeanRumiya)。前者是圖西族人,後者是族際婚姻下的鬍圖族人。兩位都是優秀的、年輕的曆史學傢,前途本來均不可限量。恩庫裏基伊姆弗拉並不涉政,也接受陷入暴力前的哈比亞利馬納政權。盧米亞積極投身政治。隨著哈比亞利馬納政權走嚮極端,一些知識分子開始為該政權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撐。盧米亞曾一度加入這個知識分子陣營。然而,盧米亞頭腦清晰,大義凜然,反對風雨欲來的喪心病狂。大屠殺期間,兩人不幸罹難。在那個特殊時期,他們的一些同事違心奉承,迎閤本應加以斥責的惡魔。但是,他們倆維護瞭我們這個職業應有的正直與尊嚴。盧旺達地圖(待補)盧旺達危機:大屠殺史前言前言被殖民者反對殖民者的最後戰鬥,往往就是被殖民者互相間的鬥爭。——弗蘭茲·法農(FrantzFanon),《全世界受苦的人》(TheWretchedoftheEarth)要研究大屠殺史,研究者首先就要在道義上做齣基本選擇。在一篇關於盧旺達大屠殺的文章中,RonyBrauman,DevantleMai�盧wanda,ungénocideendirect�盤aris:Arléa,1994�敝�名的應急醫療救援組織無國界醫生(MédecinsSansFrontières)前主席羅尼·布勞曼(RonyBrauman)放棄瞭研究非洲內戰的念頭。這些內戰殘忍異常,肆虐於整個非洲大陸,從利比裏亞到索馬裏,從蘇丹南部地區到盧旺達。為什麼放棄呢?因為“根據某種等級標準,將這些苦難分門彆類毫無意義,幾乎令人作嘔。”作為一名學者,我能理解其感受,但不贊同其看法。人道主義救援人員可以原諒,因為他們已經厭倦瞭背後的情緒煽動與政治背景。在一個媒體以同樣庸俗的口吻來報道大屠殺和性醜聞的世界,沉默是對受害者的最大尊重。這完全可以理解。問題是,與奪人眼球的媒體標題一樣,這種誠實的、體麵的做法,最終會讓災難說不清道不明,原本就模糊,現在就更混沌難辨。莎士比亞可以將玫瑰戰爭寫成一部戲劇,但謠言和無知可能會將它變成一個討人厭的、充斥著喧嘩與騷動的故事,猶如齣自白癡之口,毫無意義。對逝者的尊重並不會妨礙分析其死因的努力。我們在盧旺達所看到的一切是一個曆史事件,並不是生物災難,也不是“自然的”獸性爆發。圖西人和鬍圖人並不是上帝創造的冤傢對頭,也不會因為圖西人高瘦、來自埃及,鬍圖人矮短、齣生於基伍湖沿岸,互相間就要趕盡殺絕。盧旺達大屠殺有著復雜的根源,充斥著諸多的矛盾和殘酷的命運交織。它有著爆發的突然性,也有著精神崩潰的時期。盧旺達大屠殺是一個進程的結果,而這個進程可以加以分析、研究和解釋。猶如我們分析、研究和解釋19世紀針對北美印第安人的大屠殺,或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針對猶太人的大屠殺一樣。筆者認為,理解罹難者死因是對他們最好、最恰當的紀念。讓罹難者塵封於曆史,或任由宣傳歪麯,或任由簡單化的陳詞濫調麯解,事實上是在幫助殺戮者,是對罹難者的不敬。人具有社會性,否認死亡的社會意義,等於在第二次殺人:第一次是在肉體上,第二次是在精神上。研究曆史的目的,不是要告訴讀者經驗教訓或對讀者進行一次道德宣講。然而,曆史可以澄清真相。漢娜·阿倫特(HannahArendt)曾告訴我們,惡是極其平庸的。然而,我們要理解惡的特質,剝離惡的情感衝擊,追問惡的模糊性,看看那樣的一個世界:殺戮者幾乎與受害者一樣絕望,真正的罪大惡極者卻迅速地消隱在針對受害者的暴力中,而正是他們在理性的狀態下實施瞭這一暴力。我希望如此能消除一種認識,即非洲是一片黑暗的大陸,狂躁的野蠻人彼此攻擊,以此來填補非洲黑暗而又蒼白的曆史。如果這本書能消解部分這樣的認識(甚至已經悄悄地進入“自由主義”思想的幽深處),那麼這本書的主要目的就達到瞭。對那些確信,即便研究人類最慘烈的悲劇,在道義上也可接受的人來說,盧旺達大屠殺依然是一個令人著迷的事件,也是一個獨特的曆史事件。盧旺達,作為一個小國,作為一個在曆史上成型的國傢,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卻成瞭一片復雜、獨特、半神話的土地。隨著時間的推移,神話變成瞭現實。也就是說,社會和政治行為體在不同程度上從真實的世界進入瞭神話瞭的描述劇本(那些關於盧旺達及其人民的論述,在某種程度上,這些論述也參與到這種轉變過程中)。到20世紀40年代,盧旺達人的生活、活動,可能還有情感都在遵循著劇本而非他們更為復雜的曆史(此時正消隱於曆史虛幻之中)的邏輯。1959年,最後一個血印圖章曆史地、不可避免地加在這個神話創造物上。此後,這個神話創造物成瞭一種新的曆史。人們不能書寫他人已經書寫的內容嗎?這不好說。然而,人們至少可以聊以自慰的是,哪怕是最慘烈的人類遭遇並非是荒謬的,這種遭遇依然有其可辨識的邏輯,即便迥異於黑格爾的絕對精神勝利地嚮曆史進軍。行筆至此,值得一提的是,筆者長久以來都不是一位“盧旺達專傢”。正如我們將會認識到的那樣,在業已專業化瞭的非洲研究界,盧旺達和布隆迪專傢術業有專攻。筆者更熟悉的是盧旺達以北的國傢,包括烏乾達。作為一名“烏乾達專傢”,筆者熟悉那裏的好幾個人物,他們後來創建並領導瞭盧旺達愛國陣綫。當時,他們告訴筆者,他們要“返迴”盧旺達,那是一個他們夢想而並不熟悉的國傢。筆者當時並不相信他們能如願以償。1990年10月1日,筆者纔發現自己的判斷徹底錯瞭。由於“專傢”討厭被證明自己的判斷為錯,在接下來的四年內,筆者便試圖去瞭解這個緊鄰烏乾達腹地的小國的現狀與曆史。在此過程中,筆者甚為著迷於此,即便是1994年初夏的恐怖也未能讓筆者掉轉迴頭。願盧旺達永遠和平(AmahoroRwanda)!
很好,多謝!
評分東西很不錯,快遞也很給力
評分東西很不錯,快遞也很給力
評分一直就對外國人寫的書在翻譯過來的看著頭疼,東西方差異,不過作者確實用心瞭,一步步分析,自己也有想法,但是就是看著蛋疼
評分經典的書籍,值得推薦給大傢
評分經典的書籍,值得推薦給大傢
評分一直就對外國人寫的書在翻譯過來的看著頭疼,東西方差異,不過作者確實用心瞭,一步步分析,自己也有想法,但是就是看著蛋疼
評分很好,多謝!
評分不錯,希望錯字不多
盧旺達危機:大屠殺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