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场景设计

动画场景设计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吕锋,葛文彬,吕美 著
图书标签:
  • 动画
  • 场景设计
  • 动画场景
  • 美术
  • 绘画
  • 设计
  • 影视动画
  • 动画制作
  • 背景设计
  • 动画原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石化出版社
ISBN:9787511444226
版次:1
商品编码:12141623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09
字数:33000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动画场景设计》汇集中外经典动画场景创意案例,以专业的理论分析动画设计、场景空间设计、场景的色彩创作、光影造型、场景中的陈设道具与材质表现、场景设计图的制作等问题。全书在阐述和讲解动画场景设计理念的同时,穿插大量经典动画场景画面的应用案例,让学生系统地学会动画场景设计的技巧和方法。

作者简介

  吕锋,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2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美术学学士,2007年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设计学硕士。葛文彬,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系主任,副教授。另外,本书由中国数字艺术设计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教育部高等学校动画、数字媒体专业教学指导委委员周越担当顾问,指导图书内容与市场相结合。

目录

第一章动画场景设计概论(1)
第一节动画场景设计界定(1)
第二节动画场景设计的风格类型(3)
第三节动画场景设计的功能(15)
第四节场景设计在不同性质动画作品中的表现(25)
第五节动画场景设计的主题构建(29)
第六节动画场景设计的构思方法(37)
思考与练习(45)
第二章动画场景空间设计与镜头表现(46)
第一节场景空间设计(46)
第二节景别(54)
第三节构图方法(58)
第四节动画场景的空间透视(63)
第五节镜头运用(80)
思考与练习(85)
第三章动画场景色彩创作(86)
第一节色彩的情感与特征(86)
第二节动画场景设计中的色彩应用(93)
第三节经典动画影片场景色彩赏析(96)
思考与练习(101)
第四章动画片的光影造型(102)
第一节动画光影造型概论(102)
第二节光影在动画场景中的重要作用(113)
思考与练习(124)
第五章动画场景中的陈设、道具与材质表现(125)
第一节动画场景陈设与道具的界定与功能(125)
第二节动画场景陈设与道具的设计及布置原则(133)
第三节场景设计中的空间材质表现(134)
第四节经典动画影片场景设计中的陈设与道具应用赏析(138)
思考与练习(146)
第六章动画场景设计图的制作(147)
第一节场景设计图(147)
第二节场景方位结构图(155)
第三节场景气氛图(161)
第四节制作软件工具介绍(168)
思考与练习(177)
第七章动画场景设计赏析(178)
第一节美国动画场景赏析(178)
第二节日本动画场景赏析(186)
第三节欧洲动画场景赏析(197)
第四节中国动画场景赏析(205)
思考与练习(208)
后记(209)

前言/序言


《电影特效的幕后魔法:从概念到银幕的视觉构建》 简介: 本书深入剖析了当代电影特效制作的全流程与核心技术,旨在为影视从业者、特效艺术家以及电影制作爱好者提供一套系统化、前瞻性的专业指南。我们不再将特效视为简单的“后期修补”,而是将其视为叙事、美学与技术融合的艺术表达。 全书共分为六大部分,约四十万字,配有大量高清案例解析、流程图和技术原理示意图,确保读者能够从理论到实践全面掌握现代电影视觉构建的精髓。 --- 第一部分:特效哲思与叙事基础 (The Philosophy and Narrative Foundation of VFX) 本部分着重探讨视觉特效在电影叙事中的定位与哲学基础。特效绝非独立存在,而是服务于故事的核心。 第一章:特效的艺术史观与当代定位 从梅里爱到数字时代:特效技术的发展脉络与审美变迁。 叙事驱动:何时使用特效,何时应回归实拍?讨论“隐形特效”与“奇观特效”的平衡点。 视觉语言的构建:如何用特效语言传达情绪、设定世界观和推进情节。 第二章:特效剧本解析与预可视化流程 (Previsualization) 特效镜头的阅读与拆解:如何从文字剧本中精确预估所需的技术和预算。 预可视化(Previs)的核心技术与软件应用(Maya, Blender等基础工具介绍)。 故事板(Storyboard)到Previs的无缝衔接:确保创意在早期阶段即具备技术可行性。 实时预览技术(Real-time Rendering)在早期制作中的应用趋势。 --- 第二部分:实拍环境的准备与数据采集 (On-Set Preparation and Data Acquisition) 特效的成功一半依赖于前期现场的精确准备。本部分聚焦于如何为后期制作采集到“干净”且“可用”的数据。 第三章:摄影机数据与运动捕捉基础 焦距、景深与后期匹配:如何精确记录摄影机参数(焦距、光圈、传感器尺寸)以保证CG元素的完美融合。 摄影机跟踪(Camera Tracking)的现场准备工作:标记点放置策略、环境光照分析。 运动捕捉(Mocap)与性能捕捉(Performance Capture)的现场部署:从演员表演到数据提取的流程规范。 第四章:光照、纹理与数字扫描技术 HDRI(高动态范围图像)的采集与应用:环境光照重建在真实感渲染中的决定性作用。 3D扫描与摄影测量:如何快速获取高精度实景资产(资产克隆)。 材质与遮罩的现场采集:确保数字资产的纹理与实拍环境的光学特性保持一致性。 --- 第三部分:三维资产的创建与数字雕塑 (3D Asset Creation and Digital Sculpting) 本部分聚焦于构建数字世界中的实体,从概念到最终可渲染的模型。 第五章:高精度数字雕塑与拓扑优化 从传统雕塑到ZBrush/Mudbox:生物、环境和道具的细致刻画。 拓扑结构(Topology)的艺术:为动画和变形(Deformation)优化的网格设计。 次世代资产流程:LOD(细节层次)的构建策略,以应对不同距离的渲染需求。 第六章:程序化建模与环境生成 Houdini在环境生成中的核心地位:程序化地形、植被和城市结构的构建逻辑。 节点网络(Node Networks)的艺术:非破坏性工作流程的设计理念。 UV贴图的艺术与技术:优化纹理空间与位移贴图的效率。 --- 第四部分:纹理、材质与渲染的物理真相 (Texturing, Shaders, and the Physics of Rendering) 本部分深入探究如何赋予数字资产真实的外观和正确的物理属性。 第七章:PBR(基于物理的渲染)工作流详解 PBR核心参数的理解:Albedo、Roughness、Metallic、Normal Map的准确含义与应用。 物质纹理(Substance Painter/Designer)的创作实践:从零开始创建可信的表面细节。 亚表面散射(SSS)与次表面细节的模拟:皮肤、蜡质和半透明物体的处理。 第八章:先进渲染器的性能与艺术调校 现代渲染器比较:Arnold、V-Ray、Redshift、Cycles的架构差异与适用场景。 光线追踪与全局光照(GI)的优化:在保证画质的前提下控制渲染时间。 运动模糊与景深:模拟光学器件的物理特性,增强合成时的真实感。 --- 第五部分:动态模拟与物理交互 (Dynamics Simulation and Physical Interaction) 特效的核心在于“运动”和“破坏”。本部分详述如何让数字世界遵循可信的物理法则。 第九章:流体动力学(CFD)与烟雾模拟 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简化应用:水体、爆炸、火焰和烟雾的模拟基础。 缓存管理与迭代策略:如何管理TB级的模拟数据以保证工作流的顺畅。 湿气、蒸发与雾气的精细控制。 第十 章:刚体、软体与布料解算 破坏的艺术:刚体动力学(RBD)的解算与碎片化设计。 角色动画的辅助:毛发、皮毛(Grooming)与布料(Cloth)的模拟精度与性能考量。 磁力、粘性和复杂介质的处理:模拟工具箱的拓展应用。 --- 第六部分:合成的魔术与最终呈现 (The Magic of Compositing and Final Delivery) 合成是将所有元素粘合在一起,赋予画面最终电影质感的关键步骤。 第十一章:节点式合成的核心技术 (Nuke/Fusion) 图层合成的演进:从传统图层到节点图的思维转变。 关键的节点操作:Roto/Paint、Keying(抠像)、Tracking与3D Camera Projection的精细化处理。 深度合成(Deep Compositing)的原理与优势:解决前景遮挡与光照一致性的终极方案。 第十二章:光影融合与最终调色 元素间的色彩一致性:Match-Lighting与Color Management在合成中的应用。 噪点(Grain)与镜头畸变(Lens Distortion)的匹配:让CG元素与实拍素材“呼吸”在一起。 HDR工作流到最终交付:色彩空间转换、Luminance管理与目标影院标准。 --- 结语: 本书致力于提供一套完整的、面向未来挑战的视觉特效构建蓝图,强调技术必须服务于叙事,严谨的科学基础是创造奇观的唯一途径。阅读本书后,读者将能够跳出单一软件的限制,从制片角度理解整个特效管线的协同运作,从而更好地掌控视觉表达的每一个环节。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质量简直是业界良心!纸张的厚度和触感都非常棒,即便是印刷出来的复杂色彩和细微笔触,也能清晰地还原出来,完全没有那种廉价的印刷感。我是一个非常看重实物质感的读者,很多高清图片的书籍,因为纸张不好,色彩表现力大打折扣,但这本书完全没有这个问题。我可以想象,如果作者在创作这些场景时,对材料的选择本身也有着极高的要求,那么这种对“质感”的执着,必然会渗透到每一个设计理念中。我甚至忍不住用手轻轻摩挲那些图片,试图去感受那种纸面上的纹理,这真是一种难得的阅读享受。对于那些对细节有强迫症的同行们,这本书绝对能满足你们对“印刷品”的最高期待。

评分

这本书最让我惊喜的一点是它的广博性。它似乎没有将自己的视角局限于某一种特定的风格或者媒介。我看到了非常古典写实的场景构图,紧接着下一页可能就是极具未来感的赛博朋克废土景观,再往后可能又转入了充满童趣的手绘风格动画片布景。这种风格上的跨度极大,但作者的掌控力却非常稳定,每一种风格都处理得游刃有余,仿佛他就是那种风格的开创者。这让我明白,一个真正顶尖的设计师,必须具备的是一种“通吃”的能力,能够根据项目的需求灵活切换“语言”。我个人过去一直比较偏爱某种特定的美术风格,但读完这本书后,我感觉自己的视野一下子被拓宽了,对“风格”的理解也变得更加立体和辩证了。

评分

说实话,我一开始对这种“设计”类的书籍通常抱持一种怀疑态度,总觉得很多都是空泛的理论堆砌,没什么实操价值。但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它不像那种枯燥的教科书,反而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前辈,手把手地带着你进入一个充满创意的世界。我特别欣赏它对“叙事性”的强调,作者似乎在引导读者思考,每一个场景元素的选择,背后的故事逻辑是什么?比如,在一个奇幻场景的设计中,他会细致地分析为什么选择某种特定的建筑风格,这种风格如何暗示了故事的时代背景或者文明程度。这种深层次的剖析,让我明白了优秀的设计绝不是简单的美学堆砌,而是服务的于故事的骨架。我感觉自己仿佛上了一堂关于视觉叙事的高级研修课,受益匪浅,现在看任何影视作品或者游戏场景,都会不自觉地去分析它的构图和光线设置了。

评分

我得承认,这本书的阅读过程对我来说,更像是一场精神上的“洗礼”。它传递出来的信息,已经超越了单纯的技术层面,更多的是一种设计哲学的体现。里面似乎有一段关于“留白中的力量”的论述,作者提到,有时候,没有被画出来的部分,比画出来的部分更能激发观众的想象力。这句话真的像一道闪电击中了我。我过去总是习惯于把画面塞得满满当当,总怕观众看不懂。但这本书教会我,克制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设计手段。这种对“少即是多”的深刻理解,让我在思考我的下一个设计项目时,会更加注重情绪的引导和空间的呼吸感。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工具书,不如说是一本关于如何“感受”世界的指南。

评分

哇,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直太抓人眼球了!那种充满想象力的色彩搭配和线条勾勒,让我这个对视觉艺术有点追求的人一眼就被吸引住了。我本来是抱着随便翻翻的心态买的,没想到一打开就陷进去了。作者对光影的处理简直是大师级别的,每一个场景的氛围感都被拿捏得恰到好处。比如,有一页描绘了一个雨夜的城市街道,路灯在湿漉漉的地面上拉出长长的倒影,那种迷蒙又略带疏离的感觉,让我立刻就能联想到许多电影里的经典画面。我猜想,这本书里肯定收录了大量关于如何通过色彩心理学来烘托情绪的案例分析。而且,排版也十分考究,文字和图片之间的留白处理得非常舒服,阅读体验极佳。我甚至有点舍不得翻下一页,总想仔细品味一下当前页面的每一个细节。对于任何想要提升自己画面表现力的创作者来说,这本书绝对是值得收藏的宝典,它不仅仅是教你“怎么做”,更重要的是在告诉你“为什么这么做会有效”。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