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1-15
胡朴安:文字学常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胡朴安:文字学常识》是文字学家胡朴安先生历次讲授文字学知识的讲义结集,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从文字的起源讲到文字的变迁、废弃和增加,对甲骨文、古文、篆文、隶书等都有相当切实的说明。中篇说明六书的次第及功用,并分别用实例阐明各自的内容。下篇是研究文字学的书目,指出各书优缺点,以备参考。
胡朴安(1878—1947),安徽泾县人。近现代著名文字训诂学家、南社诗人。曾先后任教于上海大学、曾经出版《中国文学史》、《文字学丛论》、《中国学术史》等。
文字学常识
序
上编 文字源流
第一章 文字通论
一 文字原始
二 文字称谓
三 文字功用
四 形音义的变迁
第二章 字音的原起
一 自然的音
二 效物的音
第三章 字义的原起
一 义起于音
二 义起于形
第四章 字形的原起
一 画卦的形
二 结绳的形
第五章 甲文
一 甲文的发见和名称
二 研究甲文的人
三 甲文的真伪和价值
第六章 古文
一 金文中古文和《说文》中古文的异同
二 古文的形义是最初的形义
三 古文和籀文
第七章 篆文
一 篆文和古文
二 或体和俗体
第八章 隶书
一 隶变之通
二 隶变之俗
第九章 文字废弃
一 应当废弃的
二 不应当废弃的
三 因假借而废弃的
四 虽废弃了,因偏旁所用,而不能废弃的
第十章 文字增加
一 自然的增加
二 偏旁的增加
中编 六书条例
第一章 六书通论
一 六书的次第
二 六书是造字的基本,用字的方法
三 六书为识字的简易方法
四 组织的原素同,而组织的条例不同,音义不同
第二章 象形释例
一 象形概说
二 象形分类
三 象形正例
四 象形变例
第三章 指事释例
一 指事概说
二 指事分类
三 指事正例
四 指事变例
第四章 会意释例
一 会意概说
二 会意分类
三 会意正例
四 会意变例
第五章 形声释例
一 形声概说
二 形声分类
三 形声正例
四 形声变例
第六章 转注释例
一 转注概说
二 诸家的见解
三 转注举例
四 转注的功用
第七章 假借释例
一 假借概说
二 假借分类
三 假借正例
四 假借变例
下编 研究书目
第一章 《说文》
第二章 形体辨正
第三章 古籀与小篆
第四章 金文
第五章 《说文》中古籀
第六章 甲骨文字
第七章 隶书
校雠学
序
上卷 校雠学叙论
校雠学之定义
校雠学之类别
中卷 校雠学史
周代之校雠学
两汉之校雠学
魏晋南北朝之校雠学
隋唐五代之校雠学
两宋之校雠学
元明之校雠学
清代之校雠学
下卷 校雠方法
逸书搜辑
真伪辨别
底本互勘
群籍钩稽
篇第审定
目录论次
第一章 文字通论
一 文字原始
文字是替代言语的符号,因文字的创造,是由言语而来;但是未创造文字以前,替代言语的符号,已有画卦和结绳两种。
许叔重叙《说文解字》说:“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之史官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百工以乂,万品以察。”可见未创造文字以前,已有画卦、结绳的符号了。据许叔重的这一段话看来,大概庖牺时是画卦;神农时是结绳;黄帝时初造文字。这种考证,根据《易经·系辞》的,是比较可信。
但是黄帝的史官仓颉,虽能创造文字;而同时造文字的人,必不止仓颉一个。卫恒《四体书势》说:“昔在黄帝,创制造物;有沮诵、仓颉者,始作书契。”可见黄帝时作书契者,已经有沮诵、仓颉两个人了。其实文字在未整理以前,是极混杂的;创制的,决不是一两个所谓圣人。由简而繁,由分歧而统一,实是自然的趋势,不过溯原其始,大概在于黄帝时代罢了。
二 文字称谓
怎么叫做“文”?《说文》:“‘文’错画也,象交文。”《考工记》:“青与赤谓之‘文’。”《易经·系辞》:“物相杂故曰‘文’。”都是交错的意义。因物不交道,必不能成文,文之形为,即是交错的形象。“文”的定义,便是许叔重所讲的“依类象形谓之‘文’”。也即郑渔仲所讲的“独体为‘文’”。
怎么叫做“字”?《说文》:“‘字’乳也,从子在宀下。”“字”本乳字的解说;引申为抚字的解说;也引申为文字的解说。所以引申为文字的解说的缘故,便是合二文三文以至多数文而成一字,由孳乳而浸多的意义。“字”的定义,即是许叔重所讲的“形声相益谓之‘字’”。也即是郑仲渔所讲的“合体为‘字’”。
“文”“字”的名称,很不统一,古时文字统称为“名”,如《仪礼》:“百‘名’以上书于策,不及百‘名’书于方。”或统称为“文”,如《礼记·中庸》:“书同‘文’。”汉时称“字”,或“文字”并称,或亦单称“文”,观《说文解字》一书可知。自《字林》名书以后,“字”便成为专称了。
三 文字功用
文字是随着智识而产生;亦随着智识而进步。文字的功用,大概可分为三种:
(甲)记录事物:古代的事物,能够见于今;今日的事物,能够垂于后;这便是历史的萌芽。
(乙)抒写情感:由喜怒哀乐的情感,发为笑号悲欢的声音;本自然的声音,成为有意识的声音,叫做语言;本语言的声音,成为有形迹的符号,叫做文字;有文字以记录情感,然后人与人的感情始通;这便是文艺的萌芽。
(丙)记述思想:由过去的观念,而产生未来的思想;由经验产生归纳、演绎、类推的思想;将这种思想,用文字记述,便是一切学术的萌芽。
这三点功用上看来,文字的发明,可以说是一切文化的原始了。
四 形音义的变迁
文字是合形、音、义三个要素组成的;我们识字是从形辨音,从音析义;古人制字却是从音定义,从义定形,现在分别叙述它的变迁于下:
(甲)形:形的变迁,计有两种:(一)普通的:例如从古文变为篆文;从篆文变为隶书;从隶书变为草书和真书;这是人人都知道的。(二)特别的:又可分为两类:(子)古时没有,后人逐渐增加的:此种增加的文字,学者都以为俗字;其实是文字发达自然的变迁。例如古时“夫”“容”二字,现在写做“芙”“蓉”;古时“昆”“仑”二字,现在写做“崑”“”。这“芙”“蓉”“崑”“”四字,实在不可叫做俗字;只因古时字少,往往假借用字;到后来当然加“艸”加“山”,以为分别。此种增加,不仅后起的文字如是;颂敦上的“禄”字,父辛爵上的“福”字,都是无示旁,作“录”作“畐”,这便是前例。(丑)古时所用,后人已废弃的:例如用“深”字替代“”;“”字废弃了,连“深”字的意义也废弃了。用“率”字替代“”;“”字废弃了,连“率”字的意义也废弃了。这种因假借而废弃的文字,极多,此处不必多讲。总括起来,这(一)(二)两种关于文字形的变迁,大可以供我们研究。
(乙)音:音的变迁,大概可分五个时期:(一)三代;(二)汉、魏、六朝;(三)隋、唐、宋;(四)元、明、清;(五)现代。再概括去分,隋唐以前叫做古音;隋唐以后,叫做今音。换句话讲:没有韵书以前叫做古音;有了韵书以后;叫做今音。《切韵》一书,是隋朝陆法言编的,即今日《广韵》蓝本,所以古今音的分界,以隋唐为界。
普通人每言读书用古音,说话用今音;其实适相反对,例如“庚”字我乡读书作“根”,说话作“冈”。“蚊”字读书作“文”,说话作“门”。“冈”“门”是古音;“根”“文”是今音。这是因读书照韵书;说话却沿着古音,没有变更。大概南方的言语,没有变更的尚多;所以我们要研究文字的音,不仅根据历代的韵书;研究现代的言语,是最重要的。
(丙)义:义的变迁,也有两种:(一)历史的:例如六经字义、周秦诸子字义、汉人诂经字义、宋人诂经字义、元人词曲小说字义。(二)本身的:便是中国文字假借的作用。中国文字,很少一个字一个意义的。多的一个字,有十几个意义;少的一个字,也有两三个意义。有用本义的;有用借义的;有用展转相借的;有用沿古误用的;我们研究文字的义,关于本有其字而假借的,当知本字与借字的分别。关于本无其字而假借的,当知借义为本义的引申。至于沿古误用的,也应该寻出致误的原因。这是我们研究文字义的方法,最当注意的。
……
胡朴安:文字学常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