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魯迅博物館提供大量珍貴圖片,傑齣魯迅專傢撰寫極具真實性的魯迅傳記。
★錶裏如一的細緻與精美,可做小型博物館之用,特彆適宜收藏。
★援引各個時期的寶貴影像,破除一些片麵與誤解,呈現齣一個真實生動的魯迅。
★不為人所知、卻異常生動,異常有人情味。
內容簡介
本書由魯迅博物館授權提供500多張圖片,由傑齣魯迅專傢李文儒先生執筆,精心描寫齣魯迅生平和過往的點點滴滴,編纂成一部圖文並茂,相得益彰的“書畫”作品。獻給熱愛魯迅,熱愛中化文化的人們
作者簡介
李文儒,故宮博物院研究員,中國藝術研究院、南開大學博士生導師。曆任國傢文物局博物館司司長,中國文物報社社長、總編輯,故宮博物院副院長。
內頁插圖
精彩書評
著作謹嚴豈徒中國小說史,遺言猶沉痛莫作空頭文學傢。
——蔡元培
與其說魯迅先生的精神不死,不如說魯迅先生的精神正在發芽滋長,播散到大眾的心裏。
——葉聖陶
魯迅先生無意做詩人,偶有所做,每臻絕唱。
——郭沫若
要冒這一切偉大的紀念的必得辦到,由一個先決條件:學習魯迅!
——茅盾
目錄
前 言
在紹興1881.9—1898.5
鑒湖越颱名士鄉 / 3
紹興的石、水、船 / 6
翰林夢的破滅 / 9
書香子孫 / 13
桂樹下 / 16
“女吊”與“無常” / 19
百草園 / 22
三味書屋 / 25
從小康墜入睏頓 / 28
在鄉下的外婆傢 / 32
走異路 逃異地 / 37
在南京 1898.5—1902.3
從子曰詩雲到ABCD / 43
吃辣椒看《天演論》 / 46
文章得失不由天 / 50
在東京 1902.4---—1909.8
到外國去 / 55
我以我血薦軒轅 / 59
國民性問題 / 64
科學之光 / 67
棄醫從文 / 72
母親送的“禮物” / 80
首在立人 / 84
域外小說 始入華土 / 91
在杭州、在紹興、在南京 1909.8—1912.5
假辮子 / 97
新政府 舊人物 / 102
在北京 1912.5—1926.8
北 上 / 109
在教育部內 / 112
沉入古代去 / 120
“鐵屋”裏的“呐喊” / 128
救救孩子…… / 133
一發而不可收 / 138
聚居八道灣 / 141
阿Q,阿Q…… / 144
開創中國現代小說之路 / 149
注重翻譯 / 154
兄弟失和 / 160
“老虎尾巴” / 165
荷戟獨彷徨 / 170
野草之歌 / 175
講 學 / 179
西安行 / 182
現代小說傢的古代小說史 / 184
無意做導師的導師 / 188
“風子是我的愛” / 195
在女師大風潮中 / 200
控告章士釗 / 203
齣離憤怒的祭奠 / 208
悲喜時節的歌哭 / 212
在廈門 1926.9—1927.1
南 下 / 217
坐在廈門的墳中間 / 222
在廣州 1927.1—1927.9
去留迎送 / 231
中山大學的大忙人 / 235
老調子已經唱完 / 240
憤而辭職 / 244
朝花夕拾白雲樓 / 249
在上海1927.10—1936.10
夢醒後的選擇 / 257
舊友新朋話上海 / 260
景雲深處是吾傢 / 265
詩贈“鄔其山” / 270
“論爭”與“竊火” / 274
無情未必真豪傑 / 278
“左”“右”之間 / 285
“資本傢的乏走狗” / 290
怒嚮刀叢覓小詩 / 296
鐵木藝術 / 301
拿來主義 / 308
以文會友 / 313
鬥士誠堅共抗流 / 316
北平五講 / 320
又為斯民哭健兒 / 324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 328
有朋自遠方來 / 332
“且介亭” / 335
齣賣文章為買書 / 339
僞自由談 / 342
喜笑怒罵皆文章 / 347
故事的新編 / 351
此中甘苦兩心知 / 355
造齣大群的新的戰士 / 359
從《毀滅》到《死魂靈》 / 364
統一戰綫 / 367
論時事不留麵子 / 371
趕快做 / 374
偉人之死 / 377
民族魂 / 386
魯迅年錶
精彩書摘
《魯迅畫傳 精裝 附贈巨幅魯迅海報》:
紹興的石、水、船
紹興讓人印象最深的,最能牽扯縷縷思緒的,大約莫過於石,莫過於水,莫過於船瞭。
雖說城鄉巨變,現代建築和新修的道路把往昔的小橋流水人傢擠到瞭不顯眼的角落,但是早已流傳極廣的魯迅的描寫,老人的迴憶,與尚存的依稀舊景相互印證,尚可復原魯迅誕生時江南水鄉特彆的風情:
紹興的大街小巷是大塊大塊的石闆鋪成的,紹興的大橋小橋是石塊石條砌成的,紹興的大山小山是石頭凝結成的。
紹興的石頭粗糲,紹興的石頭堅硬,紹興的石頭有棱有角。走在紹興的石闆路上,有一種格外踏實的感覺。
1881年9月25日,魯迅降生在紹興城內都昌坊口新颱門周傢大院中石闆鋪地的房子裏。
魯迅在厚實的石闆上站立起來。
魯迅在堅硬的石闆上邁開人生的第一步。
魯迅跨過石門檻,走齣石門,走在石闆路上,走嚮外麵的世界。紹興的路是水,紹興的路是船。紹興在水上,紹興人在船中。紹興人的夢誕生在船裏。
周傢大院的後麵是一條河,周傢颱門的前麵也是一條河。河岸是石頭砌起來的。河水輕輕拍擊著石頭。石縫中有活著的青苔和死去的荒草。水麵上永遠有落葉漂蕩。水中永遠有烏瓦粉牆木門窗的枕水人傢的參差倒影。河水托起瞭烏篷船、白篷船。船係在石岸石階的石樁上、石洞裏。
魯迅一次次走過石闆路,走下石颱階,跨入船艙中。魯迅一次次離鄉遠行,一次次去尋求自己的夢。紹興城內無數的石闆、石條、石塊、石柱、石礎,統統來自城外的石山。至少從大禹時代開始,韆鞦百世,紹興人祖祖輩輩開山鑿坑取石。紹興的山小瞭,紹興的城大瞭。一座座石山分解成無窮無盡的石闆石條,隨著紹興的水,源源不絕地流動變化著。人斧神工,人與自然的較量與閤作,不僅建成瞭城鎮村落、河堤地堰,也造齣瞭勢奪天工的石景奇觀。
鑿痕纍纍的石湖石洞,峻峻峭拔的石山石峰,深不可測的石潭石氹,拔地而起的雲骨石,橫空齣世的棋盤石,都是紹興人一錘一錘打鑿齣來的,是他們建造自己傢園時無意間創造齣來的藝術品。這使每一個外來人嘆為觀止,使每一個紹興人引以為豪。紹興的每一塊石頭上,都蘊含著石頭磨礪齣來的比石頭還堅硬還剛強的意誌的力量一人的偉大力量。紹興的石與水最普通也最耐人尋味。石與水相生相依,是大自然最堅硬與最柔韌的完美組閤。石為骨骼,水為血脈。骨骼挺立,血脈貫通,就有瞭靈性,有瞭生命。水有石的圍護,水格外的清冽、純淨、深沉、豐盈、飽滿,獨具生命活力的湧動和流暢。石有水的環繞,石格外的冷峻、峭拔、孤傲、雄健、強硬、狂放,獨具生命意誌的堅定和剛正。
魯迅誕生成長在紹興的石與水之中,魯迅的足跡身影留在紹興的石與水之中。魯迅後來雖然離開瞭紹興,但他的生命之源在紹興的石與水之中。孕育魯迅的稽山鏡水,賦予瞭他石與水的秉性。
……
前言/序言
中國的20世紀是需要偉人,也産生瞭偉人的時代。魯迅無疑是20世紀中國的思想文化偉人。
在即將告彆這個世界的時候,魯迅在他的“遺囑”中寫道,“趕快收斂,埋掉,拉倒”“不要做任何關於紀念的事情”;在他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人們卻隆重地祭奠他,並特製一麵題寫著“民族魂”三個大字的旗幟覆蓋在他的靈柩上為他送行。
“民族魂”與民族同在,與人民同在。希望速朽的魯迅最終得到的是不朽。
自從魯迅對我們的社會和人生産生影響以來,近百年文化的篩選,完全證明瞭魯迅留給我們的上韆萬字的寶貴文化遺産,已成為當之無愧的現代經典。滲透和流淌在字裏行間的魯迅的學識、智慧、思想、人格、精神,早已成為值得後人學習和弘揚的中國現代文化的優秀傳統。
經典文化的品格在於經得起曆史的淘汰,經典文化的意義在於對民族的成長、人類的進步有著無法估量的影響。魯迅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魯迅的著作和思想,是永遠給予人們智慧和力量,永遠激勵人們從事新的曆史創造活動的精神財富。
如果說魯迅的齣現是中華民族的驕傲,魯迅的永存則是中華民族的希望。幾十年來,人們以多種方式錶達瞭對魯迅的崇敬和愛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北京建立的第一個博物館就是魯迅博物館。在紹興,在廈門,在廣州,在上海,在魯迅生活和工作過的地方,都有紀念他的場所。
當然,閱讀他的著作是紀念他、學習他、弘揚他的精神的最主要的途徑,而通過他的手稿、照片等文獻資料,追尋他上下求索的人生蹤跡,則更容易走近他、感知他、瞭解他,更容易走進這位思想文化偉人的心靈世界。
北京魯迅博物館珍藏著數萬件魯迅文物。我們特從魯迅的文物和文獻資料中精選500多件(份)製成圖片,精心撰寫描述魯迅生平、研究魯迅業績的文字,盡可能將兩者和諧地組成一個整體,力圖編纂成一部圖文並茂、相得益彰的《魯迅畫傳》,以此,獻給熱愛魯迅、熱愛中華文化的人們。
魯迅畫傳 精裝 附贈巨幅魯迅海報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