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究竟是什么?电有哪些性质?遵循着怎样的规律?如何来利用?
《图解电的基础知识入门》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电究竟是什么?电有哪些性质?遵循着怎样的规律?如何来利用?等内容。电以及电现象的应用有以下三个方面:,作为热、光、力等“能源”;第二,作为电信号的“信息媒介”;第三,设备、仪器相互连接作为系统化的“通信手段”。本书以电的各个侧面为切入点,引进新话题,采取彩色图表解释法通俗易懂地加以介绍。本书共七章,内容为什么是电、电的基本性质、发电与输电、电与通信、家庭用电、支撑着社会发展的电、拓展电的电子学世界。
本书适用于相关专业的中专生、非电专业的大专和本科生,以及初中以上文化的电子爱好者阅读。
前言 3
书中出现的卡通人物介绍 8
001 探索电的起源追溯到“电子” 10
002 “电子”的发现 12
003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14
004 “静电”和“摩擦生电” 16
005 导电的“导体”和不导电的“绝缘体” 18
006 电的位能“电位”和电位差“电压” 20
007 表示单位电荷作用力的“电场” 22
008 由于电子过剩或不足产生的带电原子或分子叫作“离子” 24
009 正离子与电子混合的气体“等离子体” 26
010 来自太阳产生的等离子“极光” 28
011 电与磁的“相似点”和“不同点” 30
012 阻碍电流流动的“电阻”和“欧姆定律” 34
013 电流在电阻体内流动时产生的热量“焦耳定律” 36
014 两点间的电荷相互作用力“库仑定律” 38
015 电流和磁力的关系“安培定则” 40
016 电和磁的相互作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42
017 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原理“弗莱明定则” 44
018 电压和电流的极性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交流电”和无变化的“直流电” 46
019 交流电包括“单相交流电”和“三相交流电”两种 48
020 可储电和放电的装置“电容器” 50
021 针对交流而言可阻碍电流流动的“线圈(绕组)” 52
022 电路的主要部件“电阻”“电容”“电感”的性质 54
023 与直流、交流电路都相关的“基尔霍夫定律” 56
024 发电机的构造 60
025 具有将水能量转化为电能的“水力发电” 62
026 将化石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火力发电” 64
027 将核能转化为电能的“核能发电” 66
028 输送高压电“输电”、改变电压“变电”、把电输送到机器设备“配电” 68
029 改变交流电压高低的“变压”和交流转变为直流的“整流” 70
030 追溯电池的历史到“伏打电池” 72
031 电池的种类 74
032 “一次电池”和“二次电池”的构造 76
033 由太阳光能直接发电的“太阳电池” 78
034 用太阳电池直接发电的“太阳光伏发电” 80
035 来自氢和氧的化学反应发电的“燃料电池” 82
036 发电和供热同时利用的“发电及废热供暖系统” 84
037 电场和磁场的能量合为一体的空间传播“电磁波” 88
038 赫兹发现“电波” 90
039 “电波”与“电磁波”的差异 92
040 电波的“发信”与“收信” 94
041 通过电波指定对象位置的“雷达” 96
042 通过人造卫星确定地球上位置信息的“GPS” 98
043 转播地面上的通信电波并返回给地面的“通信卫星” 100
044 利用人造卫星转播广播的“卫星广播” 102
045 提供多种多样的高品质服务的“地面数字电视广播” 104
046 利用光纤高速传输激光信号的“光纤通信” 106
047 办公自动化(OA)设备的互连高效率的应用系统“LAN” 108
048 利用一般的电话线路边通话边上网的“ADSL” 110
049 由单纯的电话发展到移动信息终端的“手机” 112
050 利用放电激发出紫外线的“荧光灯” 116
051 利用电波从内部加热食品的“微波炉” 118
052 利用汽化热和液化热来给房屋升降温的“空调器” 120
053 把直流电转化为任意频率的交流电的“逆变器” 122
054 利用电子眼来摄像的“数码相机” 124
055 GPS在车辆上的应用实例“汽车驾驶导向系统” 126
056 根据电磁感应利用涡流使锅体发热的“电磁炉” 128
057 通过电线传播声音的“电话” 130
058 利用通信线路来传递文字、图像的“传真通信” 132
059 使用激光来存储数字信息的“CD” 134
060 存储长段数字影像等的光盘“DVD” 136
061 个人用的计算机“个人计算机” 138
062 摆脱了化石燃料的汽车“电动汽车” 142
063 向电动汽车过渡的“电力内燃两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 144
064 计算机化断层造影装置“CT扫描仪” 146
065 利用磁性将生物体内的信息图像化“MRI” 148
066 各种各样种类的“打印机” 150
067 利用静电吸着色素粉的“彩色复印机” 152
068 利用电子束代替光来放大成像的“电子显微镜” 154
069 普通电动机线性展开的“直线电动机” 156
070 磁悬浮式高铁的“磁悬浮列车” 158
071 确认履历和身份的电子标签“IC标签” 160
072 与存储卡和微机卡有区别的“IC卡” 162
073 新型广告媒体“数字广告” 164
074 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中间的“半导体” 168
075 利用硅半导体导电的“电子”和“空穴” 170
076 使电流只向一个方向流动起整流作用的“pn结二极管” 172
077 最受欢迎的晶体管“MOS场效应晶体管” 174
078 根据集成度不断更换名称的IC“从SSI到VLSI、ULSI” 176
079 用来记忆信息的半导体存储器的代表“DRAM” 178
080 可切断电源也可以继续存储信息的闪存 180
081 进行数值计算和逻辑运算及构成逻辑基本要素的“门电路” 182
082 计算机的心脏“MPU” 184
083 将光能转化成电能的“
前言
电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由于我们对它已经过于熟悉,平时或许已经不以为然了。它在家庭中、社会上甚至在大街上电子产品、电气设备、仪器以及电气系统随处可见。比如荧光灯、电视、冰箱、洗衣机、微波炉、空调、电话、手机、传真、计算机、数码相机、复印机、DVD刻录机、电动汽车、地铁……不胜枚举。还有飞机、火车等的控制设备以及医院的医疗设备等也离不开电。
可以说想找到和电完全没关系的设备、仪器都很难,电的应用在现代社会中已经根深蒂固,它也是支撑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础。
虽然电离我们很近,但我们对它并不是很了解,仅仅听到什么是电的时候,出现排斥反应的人也不少,这是事实吧。
本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电究竟是什么?”“电有哪些性质?遵循着怎样的规律?”“如何来应用?”等内容。
关于电以及电现象的应用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作为热、光、力等的“能源”;第二,作为电信号即“信息媒介”;第三,设备、仪器相互连接作为系统化的“通信手段”。
本书以电的各个侧面为切入点,结合最新话题,引入大量图表,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地进行了讲解。
本书作为“电的入门书籍”希望能给予广大读者一定帮助,同时对电更加感兴趣。
菊地正典
过去我对电的理解,充其量停留在“会用”的层面,但内心深处总觉得它是一个我无法完全掌控的神秘力量。直到我翻开了《图解电的基础知识入门》,我才意识到,原来理解电,可以如此有趣且富有启发性。这本书最大的魅力,在于它将复杂的电学知识,用最直观、最易懂的图解方式呈现出来,仿佛是为我量身定制的“通关秘籍”。 书中对“电荷”的讲解,让我印象深刻。它没有使用生硬的定义,而是用一幅幅生动的插图,描绘了带电粒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和排斥,就像是在玩一场微观世界的“游戏”,瞬间就让我对电荷的本质有了直观的认识。而当谈到“电流”时,它更是巧妙地运用了“水管流水”的比喻,将电流比作水流,电压比作水压,电阻比作水管的阻力。这种生活化的类比,让我一下子就理解了这些抽象的概念,不再感到困惑。 在讲解电路部分,这本书也是做得非常出色。它不是直接抛出复杂的电路图,而是从最简单的串联电路开始,逐步引导读者。它用清晰的图示,展示了电流在电路中的流动路径,以及开关如何控制电流。尤其是在讲解并联电路时,作者用“河流分叉”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电流是如何在多个支路中分配和汇合的。这种将抽象的电路结构“可视化”的过程,让我能够清晰地想象出电流的流动。 我曾以为“电功率”是一个很难理解的概念,但这本书用“吃电的速度”来形容它,并且结合了日常生活中各种电器的功率数据,让我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不同电器的能耗差异。这种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的方式,让我觉得学到的知识是有用的,是能够指导我的日常生活的。 书中对于“交流电”和“直流电”的区分,也让我大开眼界。它没有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而是用“奔涌的河流”来比喻直流电,用“来回摆动的海浪”来比喻交流电。这种生动的比喻,配合着清晰的波形图,让我立刻就理解了它们本质上的区别,以及为什么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是交流电。 更让我感到惊喜的是,书中在讲解一些相对复杂的概念,比如“电磁感应”、“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原理时,依然坚持用图解的方式。它将原本抽象的磁场变化、线圈转动,用动态的图形展示出来,让我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我甚至能够想象出,当线圈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时,电子是如何被“推”着移动,产生电流的。 而且,这本书在讲解过程中,非常注重引导读者进行思考。它不会直接给出答案,而是会提出一些问题,让你去思考,然后通过图解和解释,一步步地引导你找到答案。这种“引导式”的学习方式,让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在主动地探索和发现。 我必须承认,我以前对电的知识简直是一窍不通,甚至可以说是“谈电色变”。但读了《图解电的基础知识入门》之后,我感觉自己仿佛获得了一项新的超能力——能够理解和认识我们身边无处不在的电力。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非常亲切,没有使用太多专业术语,即使偶尔出现,也会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解释。 总而言之,《图解电的基础知识入门》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本关于电学知识的书,更是一次美妙的科学启蒙。它用最直观、最生动的方式,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电力世界的大门。我真心推荐给所有对电感到好奇,但又担心它过于复杂的朋友们,相信你们也一定会像我一样,爱上这本书!
评分在我接触《图解电的基础知识入门》之前,我对电的认知,可以说是一片空白,或者说,是充满了误解和恐惧。我总觉得它是一个非常复杂、深奥的学科,充斥着我看不懂的符号和公式。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这一认知。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位耐心、友善的向导,带着我在电的奇妙世界里漫步。 这本书最让我爱不释手的地方,就是它“图解”的精髓。作者并没有采用我们常见的教科书那种密密麻麻的文字堆砌,而是将每一个概念,每一个原理,都转化为一幅幅清晰、生动的插图。我记得书中讲到“电荷”的时候,它不是直接告诉我正负电荷,而是画出了很多小小的颗粒,有的标着“+”,有的标着“-”,然后用箭头表示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就像在玩一局简单的粒子游戏,瞬间就让我理解了电荷的本质。 接着是“电流”。我一直对电流流动的概念感到模糊,但书中用“水管流水”的比喻,将电流比作水流,电压比作水压,电阻比作水管的粗细和障碍物。这种生活化的类比,让我一下子就抓住了核心。我能想象到,当水管越细,阻力越大,水流就越慢,这不就是电阻大的意思吗?这种直观的理解,比任何抽象的公式都来得实在。 本书在讲解电路时,也做得非常出色。它不是一开始就给你一个复杂的电路图,而是从最简单的串联电路开始,一步步引导你。它用非常清晰的图示,展示了电流是如何在导线中流动的,以及开关是如何控制电流的。我记得在讲解并联电路时,它用了一个“河流分叉”的比喻,主河道(电源)流出水流,遇到分叉点就分成几条小河道(支路),然后在下游汇合。这种形象的比喻,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并联电路的电流分配和汇合的原理。 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电功率”的讲解。我总觉得电器费不费电,是个很模糊的概念。但书中用“吃电的速度”来形容功率,并给出了一个简单的公式,让你能够通过电压和电流来计算出功率。然后,它还结合了生活中各种电器的功率,让你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为什么有些电器看起来小,但耗电量却很大。这种将抽象的物理概念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的讲解方式,让我觉得学到的知识是有用的,是能够指导生活的。 在讲解“交流电”和“直流电”时,书中也用了非常巧妙的图示。它将直流电比作一条永远向前奔涌的河流,而交流电则像海浪一样,有来有回,不断变化。它还通过波形图,展示了交流电的周期性变化,以及为什么我们需要交流电。这些内容,我之前听别人讲过,总觉得云里雾里,但通过这本书的图解,我竟然也看懂了,并且觉得很有意思。 更让我感到惊喜的是,这本书在讲解一些稍有难度的概念,比如“电磁感应”、“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原理时,依然坚持用图解的方式。它将原本抽象的磁场变化、线圈转动,用动态的图形展示出来,让我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我甚至能够想象出,当线圈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时,电子是如何被“推”着移动,产生电流的。 而且,这本书在讲解过程中,非常注重引导读者进行思考。它不会直接给出答案,而是会提出一些问题,让你去思考,然后通过图解和解释,一步步地引导你找到答案。这种“引导式”的学习方式,让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在主动地探索和发现。 我必须承认,我以前对电的知识简直是一窍不通,甚至可以说是“谈电色变”。但读了《图解电的基础知识入门》之后,我感觉自己仿佛获得了一项新的超能力——能够理解和认识我们身边无处不在的电力。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非常亲切,没有使用太多专业术语,即使偶尔出现,也会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解释。 总而言之,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关于电学知识的书,更是一次美妙的科学启蒙。它用最直观、最生动的方式,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电力世界的大门。我真心推荐给所有对电感到好奇,但又担心它过于复杂的朋友们,相信你们也一定会像我一样,爱上这本书!
评分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对科学充满了向往,但又常常被那些枯燥的公式和理论所困扰的人。尤其是在面对像电力这样无形又强大的力量时,总会有一种难以言喻的距离感。《图解电的基础知识入门》这本书,就像一位技艺精湛的魔术师,将复杂的电学原理,用最神奇、最易懂的“图解”方式,一一呈现在我眼前,让我彻底告别了对电的恐惧,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着迷。 书中对“电荷”的讲解,简直是点睛之笔。它没有给我一堆抽象的定义,而是用一幅幅生动的插图,描绘了带电粒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和排斥,就像是在玩一场微观世界的“磁铁游戏”,瞬间就让我对电荷的本质有了直观的认识。而当我看到“电流”的讲解时,它用“水管流水”的比喻,将电流比作水流,电压比作水压,电阻比作水管的阻力。这种生活化的类比,让我一下子就理解了这些抽象的概念,不再感到困惑。 在讲解电路时,这本书也做得非常出色。它从最简单的串联电路开始,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它用清晰的图示,展示了电流在电路中的流动路径,以及开关如何控制电流。尤其是在讲解并联电路时,作者用“河流分叉”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电流是如何在多个支路中分配和汇合的。这种将抽象的电路结构“可视化”的过程,让我能够清晰地想象出电流的流动,仿佛我正置身于电路之中,亲眼见证着电的运行。 我曾以为“电功率”是一个很难理解的概念,但这本书用“吃电的速度”来形容它,并且结合了日常生活中各种电器的功率数据,让我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不同电器的能耗差异。这种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的方式,让我觉得学到的知识是有用的,是能够指导我的日常生活的。 书中对于“交流电”和“直流电”的区分,也让我大开眼界。它没有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而是用“奔涌的河流”来比喻直流电,用“来回摆动的海浪”来比喻交流电。这种生动的比喻,配合着清晰的波形图,让我立刻就理解了它们本质上的区别,以及为什么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是交流电。 更让我感到惊喜的是,书中在讲解一些相对复杂的概念,比如“电磁感应”、“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原理时,依然坚持用图解的方式。它将原本抽象的磁场变化、线圈转动,用动态的图形展示出来,让我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我甚至能够想象出,当线圈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时,电子是如何被“推”着移动,产生电流的。 而且,这本书在讲解过程中,非常注重引导读者进行思考。它不会直接给出答案,而是会提出一些问题,让你去思考,然后通过图解和解释,一步步地引导你找到答案。这种“引导式”的学习方式,让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在主动地探索和发现。 我必须承认,我以前对电的知识简直是一窍不通,甚至可以说是“谈电色变”。但读了《图解电的基础知识入门》之后,我感觉自己仿佛获得了一项新的超能力——能够理解和认识我们身边无处不在的电力。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非常亲切,没有使用太多专业术语,即使偶尔出现,也会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解释。 总而言之,《图解电的基础知识入门》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本关于电学知识的书,更是一次美妙的科学启蒙。它用最直观、最生动的方式,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电力世界的大门。我真心推荐给所有对电感到好奇,但又担心它过于复杂的朋友们,相信你们也一定会像我一样,爱上这本书!
评分我一直认为,科学知识的学习,需要天赋和努力,尤其像电力这种看似“高高在上”的学科,更是让我望而却步。《图解电的基础知识入门》这本书,彻底打破了我这种固有的认知。它以一种我从未体验过的方式,将我带入了一个充满趣味和发现的电学世界。这本书的精髓,无疑在于其“图解”的强大力量,它用一张张生动、清晰的插图,将抽象的物理概念变得鲜活起来。 书中对“电荷”的讲解,让我眼前一亮。它不是冰冷的定义,而是用形象的图画,展示了带电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就像是在玩一场微观世界的“游戏”,瞬间就让我对电荷的本质有了直观的认识。而当我看到“电流”的讲解时,它用“水管流水”的比喻,将电流比作水流,电压比作水压,电阻比作水管的阻力。这种极具生活化的类比,让我一下子就理解了这些抽象的概念,不再感到困惑。 在讲解电路时,这本书也做得非常出色。它从最简单的串联电路开始,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它用清晰的图示,展示了电流在电路中的流动路径,以及开关如何控制电流。尤其是在讲解并联电路时,作者用“河流分叉”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电流是如何在多个支路中分配和汇合的。这种将抽象的电路结构“可视化”的过程,让我能够清晰地想象出电流的流动,仿佛我正置身于电路之中,亲眼见证着电的运行。 我曾以为“电功率”是一个很难理解的概念,但这本书用“吃电的速度”来形容它,并且结合了日常生活中各种电器的功率数据,让我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不同电器的能耗差异。这种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的方式,让我觉得学到的知识是有用的,是能够指导我的日常生活的。 书中对于“交流电”和“直流电”的区分,也让我大开眼界。它没有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而是用“奔涌的河流”来比喻直流电,用“来回摆动的海浪”来比喻交流电。这种生动的比喻,配合着清晰的波形图,让我立刻就理解了它们本质上的区别,以及为什么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是交流电。 更让我感到惊喜的是,书中在讲解一些相对复杂的概念,比如“电磁感应”、“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原理时,依然坚持用图解的方式。它将原本抽象的磁场变化、线圈转动,用动态的图形展示出来,让我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我甚至能够想象出,当线圈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时,电子是如何被“推”着移动,产生电流的。 而且,这本书在讲解过程中,非常注重引导读者进行思考。它不会直接给出答案,而是会提出一些问题,让你去思考,然后通过图解和解释,一步步地引导你找到答案。这种“引导式”的学习方式,让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在主动地探索和发现。 我必须承认,我以前对电的知识简直是一窍不通,甚至可以说是“谈电色变”。但读了《图解电的基础知识入门》之后,我感觉自己仿佛获得了一项新的超能力——能够理解和认识我们身边无处不在的电力。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非常亲切,没有使用太多专业术语,即使偶尔出现,也会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解释。 总而言之,《图解电的基础知识入门》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本关于电学知识的书,更是一次美妙的科学启蒙。它用最直观、最生动的方式,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电力世界的大门。我真心推荐给所有对电感到好奇,但又担心它过于复杂的朋友们,相信你们也一定会像我一样,爱上这本书!
评分这本书真的是把我带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我一直以来都对电力这种无形的力量感到好奇,但总觉得它过于抽象和复杂,那些枯燥的公式和理论总是让我望而却步。然而,《图解电的基础知识入门》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从我拿到书的那一刻起,就被它精美的插图深深吸引了。每一个概念,无论多么晦涩难懂,都被用清晰、生动、易于理解的图示展现出来。它不像我之前看过的那些教科书,堆满了密密麻麻的文字,让人一看就头晕。这本书的排版也非常舒适,字号大小适中,留白恰到好处,阅读起来一点都不会感到疲劳。 最让我惊喜的是,作者并没有回避那些看似“高深”的概念,而是用非常贴近生活的方式去解释它们。比如,关于电流的形成,书中用生动的比喻将电子的流动比作水流,将电压比作水压,一下子就把我从抽象的物理概念拉回到了熟悉的现实世界。电阻的概念也变得直观了许多,通过不同粗细的水管来类比,我瞬间就能理解为什么有些材料导电性好,有些则不好。这本书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知识点,它更像是在与一位经验丰富、耐心细致的老师对话。每一个章节的开头都会提出一个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与电相关的问题,然后层层深入,逐步揭示背后的原理,这种循序渐进的学习方式让我倍感轻松。 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电路的讲解。传统的讲解方式往往是先列出一堆符号,然后解释符号代表什么,再告诉你如何连接。而这本书则完全不同,它从最简单的串联电路开始,一步步引导读者去理解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实际的电路图示例,让我们有机会“看到”电是如何流动的。当涉及到并联电路时,作者更是用巧妙的插图展示了电流的分流和汇合,这比任何枯燥的数学公式都来得直观。我甚至开始尝试着在脑海中勾勒出一些简单的电路图,感觉自己真的在一点点地“构建”电力系统。 这本书最让我觉得“哇塞”的地方,莫过于它对交流电和直流电的区分。我一直以为这只是两种不同的电,但书中通过生动的图形,将直流电比作一条永远向前奔涌的河流,而交流电则像潮水一样来回涌动,这种形象的描绘让我立刻就理解了它们本质上的区别。更重要的是,它还解释了为什么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是交流电,以及交流电在传输和应用上的优势。这种将理论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的讲解方式,让学习不再是枯燥的任务,而是充满了发现的乐趣。 在学习了基本的电路知识后,这本书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开始深入探讨一些更具实际意义的概念,比如功率和能量。我一直对电器的耗电量感到困惑,为什么有些电器看起来小小的,却费电得惊人?这本书用简洁明了的公式和图示,将功率这个概念解释得透彻。我终于明白了,原来功率就像是一个“吃电”的速度,而能量则是“吃电”的总量。这种清晰的解释让我能够更理性地看待电器的能耗问题,甚至开始反思自己平时的用电习惯。 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安全用电的强调。在介绍完各种电力知识后,作者并没有忘记提醒读者注意用电安全。它列举了各种触电的危险情况,并给出了详细的防范措施。这些内容不是生硬的说教,而是通过一些图例,展示了不当操作可能带来的后果,这比任何口头警告都来得深刻。我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在传授知识,更是在传递一种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 这本书对电磁学部分的介绍也让我受益匪浅。我一直认为电和磁是两个独立的概念,但书中却巧妙地将它们联系起来,解释了电生磁,磁生电的原理。通过对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图解,我终于理解了这两个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装置是如何工作的。这种将抽象的电磁力具象化的讲解方式,让我对科学的奥秘有了更深的敬畏。 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电的理解不再是停留在“用电”的层面,而是开始触及到“为什么用电”以及“电是如何工作的”的层面。它让我看到了科学的严谨性,也感受到了科学的趣味性。我甚至开始对那些关于电的科学新闻和纪录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再像以前那样感到遥不可及。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非常友好,没有使用太多专业术语,即使偶尔出现,也会立即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解释。这对于我这样的初学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我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查阅字典或者翻阅其他资料,就可以顺畅地阅读下去。这种“无障碍”的学习体验,让我在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了许多知识。 总而言之,《图解电的基础知识入门》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学习电学知识的书,更是一次奇妙的探索之旅。它用最直观、最生动的方式,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电力世界的大门。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对电力感到好奇,但又担心它过于复杂的朋友们,相信你们也一定会像我一样,爱上这本书!
评分作为一个对科学总是充满了好奇,但又常常被复杂理论吓退的人,《图解电的基础知识入门》这本书简直就是我的救星!我一直觉得电力是一个神秘又强大的存在,但总是无法抓住它的实质。然而,这本书以其独特的“图解”方式,将那些抽象的概念变得触手可及。它没有用长篇大论的理论来轰炸我,而是用了一张张生动形象的插图,将我的大脑从“死记硬背”的模式中解放出来。 举个例子,书中在讲解“电荷”时,它并没有给我一堆晦涩的定义,而是画出了许许多多的小圆点,有的标着“+”,有的标着“-”,然后用箭头清晰地展示了它们之间的吸引和排斥作用,就像是在玩一场微观世界的“磁铁游戏”,瞬间就让我明白了电荷的本质。接着,当讲到“电流”时,它并没有直接抛出“电子定向移动”的说法,而是将导线比作水管,电子比作水流,电压比作水压,电阻比作水管的阻力。这种生活化的比喻,让我一下子就理解了电流、电压、电阻这几个基本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感觉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一样! 本书在讲解电路时,也是我学习的最大乐趣所在。它不是一开始就给我一个让我眼花缭乱的电路图,而是从最简单的串联电路开始,一步步地引导。它用清晰的图示,展示了电流在电路中的流动路径,以及开关是如何控制电流的。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讲解并联电路时,它用了一个“河流分叉”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电流是如何在不同的支路中分配和汇合的。这种将抽象的电路结构“可视化”的过程,让我能够清晰地想象出电流是如何流动的。 我曾以为“电功率”是一个非常难理解的概念,但这本书用“吃电的速度”来形容它,并且结合了日常生活中各种电器的功率数据,让我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不同电器的能耗差异。这种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的方式,让我觉得学到的知识是有用的,是能够指导我的日常生活的。 书中对于“交流电”和“直流电”的区分,也让我大开眼界。它没有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而是用“奔涌的河流”来比喻直流电,用“来回摆动的海浪”来比喻交流电。这种生动的比喻,配合着清晰的波形图,让我立刻就理解了它们本质上的区别,以及为什么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是交流电。 更让我感到惊喜的是,书中在讲解一些相对复杂的概念,比如“电磁感应”、“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原理时,依然坚持用图解的方式。它将原本抽象的磁场变化、线圈转动,用动态的图形展示出来,让我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我甚至能够想象出,当线圈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时,电子是如何被“推”着移动,产生电流的。 而且,这本书在讲解过程中,非常注重引导读者进行思考。它不会直接给出答案,而是会提出一些问题,让你去思考,然后通过图解和解释,一步步地引导你找到答案。这种“引导式”的学习方式,让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在主动地探索和发现。 我必须承认,我以前对电的知识简直是一窍不通,甚至可以说是“谈电色变”。但读了《图解电的基础知识入门》之后,我感觉自己仿佛获得了一项新的超能力——能够理解和认识我们身边无处不在的电力。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非常亲切,没有使用太多专业术语,即使偶尔出现,也会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解释。 总而言之,《图解电的基础知识入门》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本关于电学知识的书,更是一次美妙的科学启蒙。它用最直观、最生动的方式,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电力世界的大门。我真心推荐给所有对电感到好奇,但又担心它过于复杂的朋友们,相信你们也一定会像我一样,爱上这本书!
评分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对科学知识有着浓厚兴趣的人,但每次遇到像电力这种相对抽象的学科时,总会感觉自己力不从心,那些复杂的公式和理论,常常让我望而却步。然而,《图解电的基础知识入门》这本书,却以一种出乎我意料的轻松和有趣的方式,将我引入了电的世界。它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其精妙绝伦的图解设计。书中不再是枯燥的文字堆砌,而是将每一个概念,每一个原理,都用色彩鲜明、线条流畅的插图呈现出来。 当我第一次看到书中对“电荷”的解释时,我被深深吸引了。它不是简单地定义正负电荷,而是用生动的图画,展示了带电粒子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就像是一群微小的磁铁,有的相互吸引,有的相互排斥。这种直观的视觉呈现,让我立刻就理解了电荷的基本属性,这比任何抽象的文字描述都更加有效。 接着,书中对“电流”的阐释,更是让我豁然开朗。作者用“水管流水”的比喻,将电流比作水流,电压比作水压,电阻比作水管的阻力。这种极具生活化的类比,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这些物理量的本质。我能想象到,当电压(水压)增高时,水流(电流)就加快;当水管(导线)越细、越有障碍物(电阻)时,水流(电流)就越慢。这种形象化的讲解,让我对电的认识不再是模糊不清。 在讲解电路部分,这本书也做得极其出色。它从最简单的串联电路开始,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它用清晰的图示,展示了电流在电路中的流向,以及开关是如何控制电流的。尤其是在讲解并联电路时,作者用“河流分叉”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电流是如何在多个支路中分配和汇合的。这种将抽象的电路结构可视化,让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它们的工作原理。 我曾以为理解电功率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但书中用“吃电的速度”来形容功率,并且结合了日常生活中各种电器的功率数据,让我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不同电器的能耗差异。这种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的方式,让我觉得学到的知识是实用且有价值的。 书中对“交流电”和“直流电”的区分,也让我耳目一新。它没有用过于专业的术语,而是用“奔涌的河流”来比喻直流电,用“来回摆动的海浪”来比喻交流电。这种生动的比喻,配合着清晰的波形图,让我立刻就理解了它们本质上的区别,以及为什么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是交流电。 更让我感到惊喜的是,书中在讲解一些相对复杂的概念,比如“电磁感应”、“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原理时,依然坚持用图解的方式。它将原本抽象的磁场变化、线圈转动,用动态的图形展示出来,让我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我甚至能够想象出,当线圈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时,电子是如何被“推”着移动,产生电流的。 而且,这本书在讲解过程中,非常注重引导读者进行思考。它不会直接给出答案,而是会提出一些问题,让你去思考,然后通过图解和解释,一步步地引导你找到答案。这种“引导式”的学习方式,让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在主动地探索和发现。 我必须承认,我以前对电的知识简直是一窍不通,甚至可以说是“谈电色变”。但读了《图解电的基础知识入门》之后,我感觉自己仿佛获得了一项新的超能力——能够理解和认识我们身边无处不在的电力。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非常亲切,没有使用太多专业术语,即使偶尔出现,也会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解释。 总而言之,《图解电的基础知识入门》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本关于电学知识的书,更是一次美妙的科学启蒙。它用最直观、最生动的方式,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电力世界的大门。我真心推荐给所有对电感到好奇,但又担心它过于复杂的朋友们,相信你们也一定会像我一样,爱上这本书!
评分对于我这种对理工科知识总是有点“脑筋打结”的人来说,过去对电的印象就是一个个冷冰冰的符号和公式,想到就头疼。但《图解电的基础知识入门》这本书,简直就是我打开物理世界的一把金钥匙!它最让我惊艳的地方,就是那种“把复杂变简单”的能力,而且是以一种我完全想不到的方式——用图画。没错,就是那些栩栩如生的插图,它们把那些抽象到我只能靠想象的概念,变得活生生地展现在我眼前。 比如说,书中讲到电荷的时候,它不是直接丢给我一个“正负电荷”的定义,而是画出了一堆小球,有的标着“+”,有的标着“-”,然后告诉你它们是怎么互相吸引和排斥的,就像磁铁一样,但又有点不一样,这让我立刻就有了直观的感受。当讲到电流的时候,它就把导线比作一条水管,然后把电子比作水分子,电压就是水压,电流就是水流的速度。这种生动形象的比喻,让我瞬间就理解了这些物理量的本质,而不是死记硬背。 这本书在结构上也设计得非常巧妙。它不是一股脑地把所有知识都塞给你,而是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地深入。从最基础的电荷讲起,然后是电压、电流,再到电阻。每介绍一个新的概念,都会配上配套的图解,而且这些图解是连贯的,就像在讲一个故事一样,让你能顺着图画的脉络,逐步理解整个过程。我特别喜欢它在讲解串联和并联电路时,用到的“交通堵塞”的比喻。串联电路就像一条单行道,车(电流)只能一条路走,如果其中一段堵了,整条路就瘫痪了。并联电路就像是城市里的多条道路,主路堵了,还可以绕道。这种生动的类比,让我瞬间就理解了两种电路的特性,以及它们各自的优缺点。 我曾以为理解电路图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需要记忆大量的符号。但这本书通过大量的实际电路图示例,并且在图上标注了电流的流向、电压的分布,让我能够清晰地看到电是如何在电路中流动的。它甚至还通过动态的图示,模拟了开关的闭合和断开,以及灯泡亮度的变化,这种“可视化”的学习方式,极大地降低了我的学习门槛。我感觉自己不再是单纯地看书,而是在参与一场关于电的互动游戏。 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它对电磁现象的讲解。电和磁听起来就感觉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东西,但书中通过图解,清晰地展示了它们之间的紧密联系。比如,它画出了通电导线周围产生的磁场,以及磁场变化如何产生电流。这些图示,比任何文字描述都更能让我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我甚至开始能够理解,为什么发电机能够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以及电动机又如何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这些原本只存在于书本上的神奇装置,在书中都变得触手可及。 这本书还非常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它不仅仅是讲理论,还会结合生活中的一些实际应用,来解释这些理论是如何在现实世界中发挥作用的。例如,在讲解电功率时,它会列举各种家用电器的功率,并通过简单的计算,让你明白为什么有些电器更费电。这种联系,让我觉得学到的知识是有用的,是有价值的,而不是停留在书本上的空中楼阁。 而且,这本书在讲解过程中,非常注重引导读者进行思考。它不会直接给出答案,而是会提出一些问题,让你去思考,然后通过图解和解释,一步步地引导你找到答案。这种“引导式”的学习方式,让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在主动地探索和发现。 我特别要强调的是,这本书在讲解一些比较复杂的概念,比如交流电的波形、变压器的工作原理时,依然保持了图解的风格。它用清晰的波形图,展示了交流电的周期性变化,以及电压是如何通过线圈的缠绕比例来改变的。这些内容,如果单纯用文字描述,我可能早就放弃了,但有了这些图解,我竟然也能看懂,并且觉得很有趣。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非常朴实,没有过多的专业术语,即使偶尔出现,也会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解释。这对于我这样的初学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我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查阅其他资料,就可以顺畅地阅读下去,并且能够真正地理解书中的内容。 总而言之,《图解电的基础知识入门》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本介绍电学知识的书,更是一次美妙的启蒙之旅。它用一种极其友善、直观的方式,向我展示了电的奇妙世界。我曾经以为自己永远也无法理解电,但这本书让我觉得,只要有好的方法和工具,每个人都能成为电学世界的探索者。
评分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个对科学有些许兴趣的人,但每次接触到像电这种看似无形又似乎无处不在的领域,总是会有一种莫名的畏惧感。那些关于电流、电压、电阻的术语,听起来就充满了挑战。直到我偶然翻开了《图解电的基础知识入门》,我才意识到,原来理解这些概念可以如此轻松和有趣。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它的“图解”二字,简直名副其实。作者并没有仅仅满足于提供文字性的解释,而是运用了大量的插画、图表和示意图,将那些抽象的概念变得具象化、可视化。 比如说,在讲解电流的形成时,作者没有直接抛出“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这种专业术语,而是用了一幅幅生动的图画,描绘了微观粒子是如何在导线中“排队”前进的,就像一条条小蚂蚁搬运食物一样,有序且持续。这种比喻一下子就拉近了科学与生活的距离,让我不再觉得电流是个遥不可及的神秘力量,而是某种可以被理解和感知的现象。同样的,电阻的概念也被巧妙地类比成“通道的拥挤程度”,越拥挤,电流就越难通过,这样的描述,比任何公式都更能直击人心。 这本书在结构上也处理得非常到位。它没有一开始就抛出复杂的电路图,而是从最基础的“是什么”开始,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先是讲解了电荷、电压、电流这些基本单元,然后才逐渐引入串联、并联等电路的连接方式。在讲解每一种电路时,作者都会配以详细的图示,清晰地展示电流的流向,以及电压和电阻在电路中的分布。我尤其喜欢它在解释串联和并联电路的区别时,用到的“水管接法”的比喻,一根接一根的水管是串联,分叉的水管是并联,这种生活化的类比,让我立刻就明白了它们的本质差异,并且还能很容易地推导出它们各自的特点。 我发现这本书非常注重培养读者的“电路思维”。它不仅仅是告诉你“怎么做”,更重要的是让你理解“为什么这么做”。例如,在讲解电阻在电路中的作用时,作者会结合生活中的一些例子,比如灯泡的亮度变化,来解释电阻是如何影响电流的大小,进而影响功率和发热的。这样的讲解方式,让我能够融会贯通,不仅仅是记住一个公式,更能理解背后的物理意义。当我看到电路图时,不再是像看天书一样,而是能够大致想象出电流是如何流动的,哪些地方会受到阻碍,哪些地方会更“通畅”。 还有关于交流电和直流电的区分,这本书的处理也让我印象深刻。我之前一直觉得这两种电就是“有来有回”和“一直向前”的区别,但书中用更细致的图示,展示了正弦波的起伏变化,以及它与电压、电流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它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家庭用电是交流电,以及交流电在传输和转换方面的优势。这些内容,虽然稍微深入一些,但在图解的帮助下,也变得清晰易懂,不再是令人望而生畏的物理知识。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在完成一个有趣的解谜游戏。每一个新的概念,就像是一个待解锁的谜题,而书中的图解和通俗易懂的解释,就是解锁这些谜题的钥匙。我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去探索,去理解。这种学习的乐趣,是我之前在其他教材上很少体验到的。 我特别赞赏这本书在讲解一些更复杂的概念时,比如电磁感应、电动机的原理时,依然坚持使用图解的方式。它将原本抽象的电场、磁场的变化,用动态的图形展示出来,让我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我甚至能够想象出,当线圈在磁场中转动时,电子是如何被“推”着移动,产生电流的。 当然,这本书也少不了对安全用电的强调。它并没有将安全用电知识独立成一个章节,而是巧妙地穿插在各个知识点中。例如,在讲解高压电的危害时,就会配以触目惊心的插图,警示人们不要随意靠近。这种将安全意识融入到知识学习中的方式,比单纯的说教更有力量。 总的来说,《图解电的基础知识入门》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是一份珍贵的学习启蒙。它用最友好的方式,打破了我对电的固有印象,让我看到了科学的魅力和趣味。我曾以为自己永远也搞不懂电,但这本书让我觉得,只要方法得当,每个人都能领略到电的奥妙。
评分对于我这样一个平时生活中主要靠“按开关”来和电力打交道的人来说,电的原理一直是个谜团。《图解电的基础知识入门》这本书,就像一个神奇的翻译官,把那些深奥的物理定律,转化成了我能看懂的“图画语言”。它的标题“图解”二字,绝对是点睛之笔,每一页都充满了各种精美的插图,它们不仅仅是装饰,更是理解知识的桥梁。 我一直对“电流”这个概念感到模糊,但书中用“水管流水”的比喻,一下子就解开了我的困惑。它告诉我,电压就像水压,决定了水流(电流)的大小,而电阻则像水管里的障碍物,阻碍水流。这种形象的类比,让我立刻就明白了它们之间的关系,不再是死记硬背的公式。当我看到书中关于“电荷”的插图时,我更是被震撼了,它用一个个小球来表示正负电荷,清晰地展示了它们之间的吸引和排斥作用,这种直观的呈现方式,比任何文字描述都更加有力。 在讲解电路时,这本书也做得非常出色。它从最简单的串联电路开始,一步步地引导读者。它用清晰的图示,展示了电流在电路中的流动路径,以及开关是如何控制电流的。尤其是在讲解并联电路时,作者用“河流分叉”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电流是如何在多个支路中分配和汇合的。这种将抽象的电路结构“可视化”的过程,让我能够清晰地想象出电流的流动,仿佛我正置身于电路之中,亲眼见证着电的运行。 我曾以为“电功率”是一个很难理解的概念,但这本书用“吃电的速度”来形容它,并且结合了日常生活中各种电器的功率数据,让我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不同电器的能耗差异。这种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的方式,让我觉得学到的知识是有用的,是能够指导我的日常生活的。 书中对于“交流电”和“直流电”的区分,也让我大开眼界。它没有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而是用“奔涌的河流”来比喻直流电,用“来回摆动的海浪”来比喻交流电。这种生动的比喻,配合着清晰的波形图,让我立刻就理解了它们本质上的区别,以及为什么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是交流电。 更让我感到惊喜的是,书中在讲解一些相对复杂的概念,比如“电磁感应”、“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原理时,依然坚持用图解的方式。它将原本抽象的磁场变化、线圈转动,用动态的图形展示出来,让我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我甚至能够想象出,当线圈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时,电子是如何被“推”着移动,产生电流的。 而且,这本书在讲解过程中,非常注重引导读者进行思考。它不会直接给出答案,而是会提出一些问题,让你去思考,然后通过图解和解释,一步步地引导你找到答案。这种“引导式”的学习方式,让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在主动地探索和发现。 我必须承认,我以前对电的知识简直是一窍不通,甚至可以说是“谈电色变”。但读了《图解电的基础知识入门》之后,我感觉自己仿佛获得了一项新的超能力——能够理解和认识我们身边无处不在的电力。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非常亲切,没有使用太多专业术语,即使偶尔出现,也会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解释。 总而言之,《图解电的基础知识入门》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本关于电学知识的书,更是一次美妙的科学启蒙。它用最直观、最生动的方式,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电力世界的大门。我真心推荐给所有对电感到好奇,但又担心它过于复杂的朋友们,相信你们也一定会像我一样,爱上这本书!
评分......
评分图解机械基础知识中的图片很好,非常容易懂,很好看。
评分挺不错的好书,值得学习学习。研究课题必备的工具书之一,推荐
评分书不错,但比想象的要深。不太适合中学,大学科普性不错。
评分......
评分书容易看写只系,比较简单很好
评分不错
评分........
评分内容通俗易懂,入门级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